大人,得加錢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子題詞 剛存世間
第一百三十七章天子題詞剛存世間第一百三十七章天子題詞剛存世間←→:
高坡上,花狗熊站在右邊,栓柱站在左邊,中間站著脖子上用繩子系著千里鏡的賈六。
祖應元、王福他們站在后邊,一個個很無趣的樣子。
尤其是祖應元。
天知道鬼子六閑的蛋疼還是怎么了,竟然要搞什么大練兵。
他有那個練兵的本事?
就前方那架勢,跟耍猴戲有啥區別?
想是這么想,還得乖乖配合,誰讓人家是大人的。
死了的大人也是大人。
隨著劉德手中的三角紅旗揮落,立時就聽幾聲炮響,繼而前方山道,槍聲大作,喊殺震天,硝煙彌漫。
楊植踮腳看了半天:“少爺,哪個是你啊?”
“騎馬的那個。”
賈六將千里鏡遞了過去,楊植趕緊套在右眼看,“哎”了一聲:“少爺,那個不是小春子嗎?”
視線中,就見楊遇春手持鐵棍,身穿全著破洞的藍翎官服于“番賊”中九進九出。
“啊,我死了!”
王四喜捂著胸口往地上一倒,躺了一會爬起來拍拍屁股朝手下喊了聲:“收工,回了。”
“收工了?”
幾十個躺在地上的旗漢同仁們趕緊從地上爬起來,吆五喝六的帶上家伙回去領賞了。
對面山頭,十幾個番軍看的是目瞪口呆。
一個年紀小的番軍問邊上的旗頭:“清狗又作什么妖?”
“誰知道呢。”
剛才的炮聲也把這小旗嚇了一跳,以為清狗又殺回來了,嚇得他趕緊派人回去報信,結果帶人在這看了半天,清狗愣是在他們的地盤上喊來殺去,半只腳都沒越過那座吊橋。
鬼知道清狗在干什么。
“我看以后別叫清狗了,叫清妖。”
摞下這句話后,小旗帶人氣呼呼的回去。
賈六這邊對演練很滿意,他只是想通過這個帶有挑釁性的舉動告訴欠債的那幫人,趕緊過來結賬。
再不結賬,他賈大人可就真要小站練兵了。
李會長在崇州找到富升阿時,這位滿州鑲白旗的副都統大人剛從總督府回來。
作為最先從木果木突圍的重要將領,回到崇州后富升阿立即向四川總督富勒渾詳細匯報了大營失陷經過。
沒有人知道這位滿州副都統在確認溫中堂死訊后,殺害了逃出來的御前一等侍衛得爾森保。
因為后者知道大營失陷前,溫中堂曾下令將富升阿關押的事。
第一份往京師送去的八百里加急奏報就是富升阿發出去的,有感漢軍前鋒校賈東閣忠勇事跡,富升阿特意將他的辮子連同奏報一起送去京師。
在他看來,不過是成全一員忠勇之士,使其身后能有哀榮,萬沒想到人沒死,還活著!
“既然賈前鋒未死,本官自當為他向皇上說明白。”
李會長沒想到富升阿這么痛快就答應上折子澄清賈東閣沒死的事,不過這樣也好,省得他多廢口舌,用賬本威脅對方。
當下告辭去找一同突圍的博靈阿、桂林等人,這些都是賈東閣未死的見證人,也都是賈東閣拼死保出來的,只要他們肯做個順水人情,事情就不會出問題。
四天后,京師。
紫光閣原為前明正德年間一土磚壘成的四方平臺,臺高數丈,上建黃頂小殿,為明武宗正德皇帝用于檢閱京營騎射處。嘉靖年間,平臺改建為二層樓閣,由此正式名紫光閣。
大清入關占領中國后,圣祖爺康熙有感明武宗赫赫武功,遂也效仿明武宗于紫光閣檢閱騎射。本朝乾隆皇帝登基后,擴建此地,專門于此陳設功臣畫像。
現閣內陳有傅恒、兆惠、班第、納木扎爾、阿里袞、明瑞等功臣像168幅。
其中一平金川的功臣有巴祿、福祿、和起、觀音保、五福等50人畫像,其中多半為戰死殉國者。
時隔二十年,閣中再增功臣畫像。
乃贈“烏德伊巴圖魯”封號的漢軍旗人賈東閣。
功臣像入閣儀式由漢軍正藍旗副都統福長安親自主持,并親自懸掛陳列。
結束儀式后,福長安正準備去養心殿,沒想到皇上卻來了。
陪皇上來的是剛升任御前三等侍衛的和珅,不過莫看和珅才是三等侍衛,其卻深得皇上寵信,年后皇上不管去哪都由和珅陪著,因此福長安心中也有意同這個和珅交好。
“奴才福長安磕見皇上!”
“起來吧。”
乾隆已經有幾年沒來紫光閣了,上次來還是兆惠去世的時候。
望著眼前這座陳列他登基以來為大清或立下汗馬功勞,或以身殉國功臣畫像的紫光閣,已經63歲的乾隆一時有些感觸。
他知道不久后將有很多人的畫像會進入此閣,金川大敗,溫福戰死,海蘭察戰死,巴朗戰死,董天弼戰死...
這個同明瑞一樣果烈的漢軍旗子弟不過是個開始。
“福大人!”
和珅在邊上朝福長安欠了欠身子。
福長安點了點頭,和珅再得皇上寵信,現在也不過是正五品的三等侍衛,而他是正二品的副都統,縱是想與其結交示好,也不會太過明顯。
“和珅吶,同朕進去看看你說的那位才學無雙的賈東閣。”
“嗻!皇上,您慢著些!”
來到閣中,乾隆先是看向傅恒、兆惠等老人的畫像,時光好像定格般,讓他回到了三十年前。
許久,在福長安的指引下,乾隆來到專門陳放平金川功臣像的東二閣,在一張張功臣畫像前緩緩看過,最后視線落在了一幅新畫上。
畫像上的,穿著六品前鋒校官服的年輕人看著是那么憨態忠厚,獨眉宇間英氣流露。
似文,又似武。
“可惜了。”
乾隆輕嘆一聲,下意識的抬起右手。
和珅見狀,趕緊上前低聲詢問:“皇上可是要題詞?”
“取筆來。”
“奴才這就去拿。”
望著和珅去取筆墨,福長安若有所思。
“皇上,筆來了!”
接過和珅遞來的毛筆,盯著畫像中的年輕人看了許久后,乾隆抬步上前,直接在畫像右下角提筆寫道:“曾祖漢復,于國有功。傳至東閣,忠君愛國。勇而秉烈,剛存世間。”
←→新書推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