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傾向的考題
第三百六十七章沒有傾向的考題天子發布時間:2022071519:36:3772
題目出得中規中矩,不帶有任何政治影射,看起來完全就是張邦奇出于對士子學問的考校。
在院試中,摒除了像鄺洋名這樣把個人思想強加到科舉考題的行為,這樣的題目看起來很工整,但恰恰就是這種文章不好寫,因為你不太好把握主考官的政治傾向。
沒法從題目中發掘其政治傾向,那就沒法探知他的好惡,寫文章時反而容易出現瞻前顧后,甚至寫出沖撞主考官政治理念的文章,就算你才學再高,最后也要落得個鎩羽而歸。
第一題。
孟子題。
意思很簡單,就是治理天下和耕地不可能同時來做,官員有官員的事,小民有小民的事;有人用腦,有人用力。
至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句話很經典,說的就是你想成為社會上層,就要靠讀書來博上位,如果只想靠體力在這世上存活,那永遠要受人治理。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這是表明一個道理,被治理者向別人提供吃穿用度,管理者的吃穿用度則仰仗于人。
朱熹的《孟子章句集注》中,此段表述為:“治于人者,見治于人也。食人者,出賦稅以給公上也。食于人者,見食于人也。此四句皆古語,而孟子引之也。君子無小人則饑,小人無君子則亂。以此相易,正猶農夫陶冶以粟與械器相易,乃所以相濟而非所以相病也。治天下者,豈必耕且為哉?”
通篇來講,就是社會分工的問題。
就算你是治人的勞心者,也要靠勞力者來養活,這算是對社會關系的一種詮釋,在人類這種群居動物面前,必須要做到分工明確,才能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行,最終成為萬物之靈,統治這個世界。
孟子在一個社會生產力極度落后的時代,能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也是他能成為儒家亞圣的重要原因。
朱浩認為第一題,不涉及政治傾向,比較容易寫,只要把論點說明便可。
“事出于專而精于行焉,國治平而不亂則在各行其道。”
開篇破題,講究一個穩。
符合唐寅的忠告,在這種一心求穩的主考官面前,不需要講什么大道理,不需要冒頭,只要能把所思所想在紙面上表現出來,就算合格,你一個縣案首便能確保獲得秀才功名。
至于論述方面,只需符合破題中“各行其道”的論點便可。
第一題,對朱浩和在場考生來說,應該不算太難。
難在第二題。
第二題的字面意思是: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大行于世,我知道原因了,在于“智者過,愚者不及”;一個人不能理解中庸之道的博大精深,也在于“賢者過,不肖者不及”。
朱熹論述:“道者,天理之當然,中而已矣。知愚賢不肖之過不及,則生稟之異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過,既以道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賢者行之過,既以道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是以有過不及之弊。”
孔子講這一段時,可說是非常符合中庸之道。
一般來說,你學無止境,達到“至善”的標準,對人世間種種規律和人情世故都能參透,也明白萬物變化的道理,總該明了中庸之道吧?對不起,孔子說了,你是智者、賢者,你理解不了中庸之道的高深。
朱浩有種“這他娘的是在說我”的錯覺。
因為從某種程度而言,朱浩覺得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種禍害人的思想,逼著人從至善往“亞善”,甚至往平庸的路上趕,人不追求至理,只追求中庸,說好聽點這樣方便你在人世間立身處世,但這恰恰是統治者希望看到的結果。
像朱浩這種天生沒有皇權至上思想的人,不會接受被人愚弄,為了在人世間生存就要各種委曲求全。
當然說“愚者不及”,那就更好理解了。
你笨,理解不了,就沒有資格達到圣人所言的“中庸”,在圣人看來,人家的思想還是很高端的,不是下里巴人能奢求。
問題來了。
意思誰都明白,可怎么論述呢?
論中庸之道?
可問題是,題目是讓你論為何會出現中庸之道不能大行于世的原因,僅僅是聰明人和笨人各自因為超出了認知,不能達到一個上下幾何數的范疇,所以被摒除在外?
再或是這世上過于聰明的人和過于愚蠢的人太多?
更重要的是,你不知道張邦奇心中是怎么想的。
朱浩就要好好研究了。
朱浩閉上眼認真思索。
沒有政治傾向,恰恰才是最大的政治傾向。
張邦奇屬于少年得志,青年時便已考中進士,科舉路順風順水,他會追求中庸之道嗎?
張邦奇是否有政治野心,追求名利場上更進一步?
這是自然。
以張邦奇的成長經歷,他應該屬于壯志未酬的官員,現在天天盯著一群讀書人,三十多歲當個教授,成天培養學生,但學生成績好壞又不能決定其職稱評定,混日子混到感覺似乎永遠也熬不出頭。
他對于中庸之道如何看待?
想到這兒,朱浩覺得還是不好下結論。
他突然覺得,頭年里張邦奇路過安陸時,唐寅讓他去見一面,或許當時見了,跟此人多接觸一下的話,或許能發現一些端倪,這道題也就好寫了。
可問題是,作為王府伴讀的朱浩,以興王府的背景跟張邦奇相見,對他這樣一個少年冒尖的孩子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
張邦奇不是地方知州,不用仰興王府鼻息,人家看你不順眼,隨隨便便一句話就能把朱浩本應到到手的功名給剝奪,這也是朱浩為何堅持不去見的原因。
在未來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面前,一定要表現出一種謙遜態度。
正想著,突然木柵欄從外面被人打開。
隨后進來一名官員,正是前來巡場的主考官張邦奇。
朱浩心想,機會來了。
張邦奇巡場,可能就是從甲子號考棚開始,他站定后先環顧一圈,沒發現存在可能作弊的情況,接下來便要順著號舍走上一圈,最后離開。
本來考試剛開場,絕大多數考生都沒落筆,張邦奇作為主考官也不可能進號舍查看眾考生卷子上寫了什么,這是為了避嫌,防止被人指責某考生與其暗通款曲,他先行查看考生具體寫了什么,方便最后錄取。
所以此番前來,不過是例行檢查。
張邦奇先從袁汝霖那邊走起,來到朱浩的號舍時,距離門口也就幾步路了,突然發現朱浩的草稿紙上已把第一篇文章寫完。
“呵呵。”
張邦奇微笑著搖了搖頭,隨后走出考棚,去下一個院子巡查。
這位主考官一圈走下來,看起來沒露出多少端倪,但朱浩卻看出張邦奇身上帶有的那種隨和。
再加上此人出題時講究一個工整不出紕漏,而一年下來把湖廣各地走了個遍,又歲考秀才又院考生員,出那么多題,他能一一考慮出題傾向?
有的考官直接順著一部經典,今天出這一段,明天到了下一地,直接選取另外一段,反正都是圣人之言,你們看著寫,最后只要大差不差我就給你過……
朱浩隨即想到,《明史·張邦奇傳》中曾記錄張邦奇治學方面的思想:“學不孔、顏,行不曾、閔,雖文如雄、褒,吾且斥之。”
意思是,學習方面不像孔子、顏回,行為方面不像曾參、閔損,即使文章寫得像楊雄、左思,我也要斥責他。
楊雄和左思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辭賦家,可說是文辭華美,世間罕見,左思的《三都賦》流傳市面時,更是促成“洛陽紙貴”這一成語的誕生。
這就意味著,張邦奇對士子的辭藻不太看重,更注重士子修習學問時的勤勉克己。
回到第二題涉及中庸之道,看來張邦奇的思想,跟中庸之道關聯不大。
但朱浩馬上找到共通點。
就在于“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連朱熹都說,“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是以有過不及之弊”。
感情張邦奇提及中庸之道乃是幌子,要求學生在進學路上的自察才是你出題的目的,那要是真中了陷阱跑去論中庸之道,那你寫得再好,也只能落入平庸。
明白這一點,朱浩的破題方向也就找到了。
修學在于修心,中庸也在于修心,這才是論題的精妙所在,而這也符合正德年間正在逐漸發揚光大的心學思想……
“中庸者在于明學而守心,道自察明是非之理心方而定。”
論中庸之道,先論個勤學,很符合張邦奇的治學理念,而且我隱晦去講,還特別論了個要守心的問題,講究的是不能因為多智就亂了本心,那就超出圣人所言中庸的范疇。
我講的是,學問再大也可以保持中庸,不在于學問多寡,而在于你能不能把本心守住。
守心的要訣,在于自查和明理,做到這兩點,就不怕智者過、賢者余的問題了。
------題外話------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