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是其中還有一門木中火,可以借木行之力培育出天地靈火。
而刀耕之法,除了耕種之外,隱約間亦是一門攻伐之術。
直到離塵讀到其中一句。
‘取禾種,擇高大者,斬一節下,把懸高燥處,苗則不敗。’
方才醒悟過來,為什么開啟魔農墳的鑰匙竟然是《種豆功》了。
《刀耕火種篇》看似是教人耕種之法,而根本卻是以人體血肉為土地,以‘魔種’為萌芽。
刀耕、火種、除草、殺蟲…
乍看沒什么問題,可是加諸人身便細思極恐。
不過離塵通讀整篇之后,才發現此法能通過血肉之軀,育養魔種,其實對于宿主來說亦有利弊之說。
按照經文所說,種下魔種的人叫做‘魔主’,而被種下魔種的爐鼎叫做‘魔侍’。
魔侍也能對別人種下魔種,從而同為魔侍和魔主,但每個魔侍身上只能有一個魔種。
雖然培育的過程中,會消耗魔侍大量的資源,但是一旦魔種長成之后,能生出奇能,對魔侍亦有幫助。
而魔主也能通過‘魔種’影響魔侍的狀態,尤其是魔侍受到危機之時,能夠借助魔種的力量。
可以說利大于弊。
《茹毛飲血篇》則記載了獵獸、捕獸、馭獸之法。
其中還有一門血元之法,能吞噬元氣,截取生機。
跟《刀耕火種篇》一樣,能與《種豆功》相互配合。
將截取的外部真元,直接渡給魔種,然后通過魔種反饋魔侍,壯大其成長。
這一點跟冥河老祖的傳承倒是有些相似。
魔農門,魔農門,名字打頭的可是一個‘魔’字。
最重要的是第三篇。
《寧有種乎篇》。
養社稷之種,氣運之道!
氣運分為天、地、人。
天道氣運在于天時變化,故與星辰相連。
地道氣運在于五行增減,故與風水相連。
只有人道氣運最易發生變化,故謂之煙火氣息。
既受天時變化,也受地利影響。
一個人的氣運變化,往大了說是時勢造化,往小了說是機遇轉折。
往外說是名望累身,往里說是心性磨礪。
有的人氣運弱,有的人氣運強。
一般來說,人的一生氣運多變,但發生巨變的機會不大。
常以三代為界限。
三代而興,三代而衰。
富貴之人生于王侯相府,貧賤之人生于荒郊野地。
累世氣運不改。
而《寧有種乎篇》則是能以諸般妙法,蘊養自身氣運。
便是貧賤之籍,亦能直上青云。
《社稷功》具備通靈潛質,解鎖初級靈智。
社稷功天階上品初級靈智個性:刀耕火種、茹毛飲血、寧有種乎 狀態1: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地和育人自古都是一樣的。
狀態2:萬物生發,皆有循環至理,物華其用,其用無窮。
狀態3:勾連氣運,蘊養自身,不看蒼天,不問鬼神。
描述1:社稷經綸地,風云際會期。
描述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陽頭洞窟。
田陌十分狼狽的逃出了鐘乳石洞。
可未等驚魂甫定,轉頭看去,空無一人。
田陌不禁暗叫‘糟糕’。
伸頭往里一看,只見寒潭水波漩渦,頭上鐘乳亂墜。
中間哪里還有人影啊。
ε(′ο`*)))唉。
法師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田陌心中有些內疚,不過更多的是擔憂。
好不容易來了個強援,現下還被自己搞丟了。
如果萬壽山莊的人來襲可該怎么辦啊。
正在他擔憂的時候,便聽見耳邊疾呼。
“田老大!通風道里有動靜!”
田陌心中那是哇涼哇涼的。
想什么來什么。
當下也不敢再猶豫了,直直朝那里疾奔而去。
只見離塵留下的陣法,閃爍著綠色光芒,每一次輪轉,四塊靈石便會消減半分。
而通風道里,傳來金石相交之聲,隱隱還有痛入心扉的哀嚎。
讓人聽了忍不住菊花一緊。
田陌剛打了個寒顫,忽然又跑來一個靈農,疾呼道:“田大哥,快去看看入口,金光結界似乎有些問題!”
田陌心中一緊,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果然洞窟入口處,鼠群依舊肆虐,不要命般朝洞口的金光結界撞去。
只是金光微微閃爍,很明顯已經大不如前了。
這道結界陣法是這座洞窟原有的,可是經過幾天的消耗,現下結界能量也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用不了多久這些鼠群便會攻破洞窟。
田陌看了看入口,又看了看通風道口。
前有鼠群,后有妖修。
現在該怎么辦?
南疆,上陽城。
爭流大會開啟在即,南疆諸多門派匯聚于此。
長空中一聲長鳴。
卻是一道青影閃過。
正是一頭神駿異常的海東青,在長空之上盤旋數周。
“懸鏡司!”
寂寞禪師手上的念珠一頓。
這幾日‘魔農墳’的消息,已經在上陽城傳開。
只是真假難辨,不過諸多門派躍躍欲試。
此時懸鏡司的海東青出現,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離騷,你師兄回來了沒有?”
離騷抱著兩塊石頭,正在磨石上來回蹭。
這兩塊石頭正是當時他在賭石攤上買來的,當時從中間切開一刀,沒有看到任何顏色。
但他不信邪,非得撿回來自己去皮才相信,大有鐵杵磨成針之勢。
“師兄呀,他還沒有回來呢。”
寂寞禪師皺了皺眉頭。
“我記得你師兄是去買種子了吧。”
“嗯,就在上陽城外,叫什么陽頭村。”
之前在四海商會,離騷一直跟在離塵身邊,恰好聽到離塵提過這個名字。
“陽頭村?”
寂寞禪師又皺了皺眉頭。
不會那么巧合吧。
“去陽頭村!”
原本鳥不拉屎的陽頭村,這幾天可是熱鬧的很啊。
魔農墳的消息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諸多門派哪里還能耐得住寂寞,都想湊熱鬧分一杯羹。
很快大家便齊聚陽頭村。
這可把張偉給高興壞了。
尼瑪,終于來幫手了。
他一個靈農,可沒有信心對上萬壽山莊的妖修。
將此間之事一說,南疆諸派便匯聚陽頭洞窟之外。
“魔農門的傳承肯定就在洞窟之中。”
“得魔農者得天下!”
“魔農門的傳承,萬年難遇!”
正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身著青天懸鏡衣的瘦高青年,忽然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