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這是什么節奏齊橙發布時間:2023083118:11:2365
這一刻,千里之外的南清省青林市,一身西服革履的陳興泉走進了青林市交通局的大門。
“是陳經理吧,我是交通局辦公室主任杜磊。你來得真早,我們季局長已經在會議室等你很久了。”
一個漢子迎上前來,未曾開口,臉上已經堆滿了笑容,說出來的話卻多少帶著一些語病。
陳興泉一愣,旋即連忙道歉:“哎呀呀,該死該死,是我來晚了,怎么敢讓季局長等我。”
“沒有沒有,咱們約的是上午9點半,現在才9點一刻嘛,陳經理還是非常守時的。”杜磊做著解釋,“是還有另外一撥客人早到了,季局長正在會議室陪他們說話呢,陳經理到得正好。”
“原來是這樣,早知道,我就早點過來了。”陳興泉說著客套話,跟著杜磊匆匆地向會議室走去,心里泛起了一點嘀咕:
這是什么節奏?還有,另外一撥客人,與我有關嗎?
年初,陳興泉到滄塘與高凡見面,高凡給了他一套熱熔型反光涂料的技術資料,并說明這種涂料是用來在公路上畫標線的。
采用反光涂料畫出來的標線,在夜間只要有一點微光,就能夠產生反光效果,幫助司機看清道路。時下各地都在大搞公路建設,反光涂料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泛的。
陳興泉把資料帶回仁橋之后,托人打聽了一下,了解到國內已經有一些交通部門在公路建設中使用了反光涂料,其中多數涂料是從國外進口的,也有少數國產涂料,但據說使用效果不佳。
進口涂料的效果倒是不錯,但受到外匯短缺的影響,交通部門能夠采購的進口涂料數量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在一些重要的公路路段上使用。
有些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司機,說起某個地方經濟發達,也往往要用當地擁有多少鋪設了反光路標的道路來作為論據,由此可見反光涂料的地位。
高凡在把反光涂料的技術資料交給陳興泉的時候,特別強調說這是模仿國外的技術開發的,這意味著這種反光涂料的性能應當會優于國內的其他產品。
對于這一點,陳興泉信心很足,因為他已經見識過高凡的水平。此前高凡給他的船用防污涂料的配方,就遠遠優于國內其他廠家的同類產品,這一回,高凡肯定也不會讓他失望的。
帶著這樣的信心,陳興泉在興龍涂料廠生產了一些樣品,然后便背著這些樣品,開始一家一家地拜訪省地縣各級的交通管理部門。
水南省素有經商的傳統,上門推銷這種事情,在高凡看來非常麻煩,但對于陳興泉而言,卻是輕車熟路,毫無難度。
反光路標這個概念,時下在交通部門算是比較時髦的概念,這便省去了陳興泉的許多口舌,他需要做的,只是強調向對方強調兩點:第一,他的產品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第二,價格只相當于進口產品價格的80,而且不需要外匯。
陳興泉最初是在水南省的范圍內進行推銷。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省份,水南省的各級政府財力都比內地省份要充實得多,能夠玩得起反光路標這樣的時髦產品。
大多數的部門在聽完陳興泉的介紹之后,都答應留下一些樣品進行試用,并表示如果試用效果達到陳興泉聲稱的水平,則會向興龍涂料廠訂購一些涂料,用于本地的公路建設。
不同地縣的交通部門工作積極性有所差異,有些地方拿到樣品之后立即就安排了試用,有些地方則暫時擱置下來,隨即就忘之腦后了。
過了一段時間,便開始有訂單發往興龍涂料廠了,那是那些進行了試用的地縣驗證了涂料的性能,在無法采購進口涂料的情況下,開始接受興龍涂料廠的替代產品。
事實上,高凡提供給陳興泉的配方,并非是對國外現有產品的模仿,而是相當于國外更新過幾代的技術,性能是優于當下的進口涂料的。陳興泉不了解進口涂料的性能,不敢吹噓得太狠。
但公路建設部門的工程師們是懂行的,一用就知道這種涂料性能優異,而價格又低于進口涂料,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有了一些地縣的示范,其他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地縣也從犄角旮旯里把陳興泉留下的樣品找出來了,交給技術人員去做驗證,隨后便不出意外地給興龍涂料廠發去了訂單。
短短三個月時間,水南省八成左右的地縣交通局都成了興龍涂料廠的客戶,訂貨量達到了200多噸。
陳興泉給反光涂料定的價格是每噸4500元,生產成本也就是2000元左右,平均每噸能有2500元的利潤,200多噸就有近60萬的利潤了。
帶著初戰告捷的喜悅,陳興泉離開水南省,開始開拓省外市場。南清省作為水南省的鄰省,同時又是一個經濟比水南省更發達的省份,自然便成為陳興泉最先進軍的所在。
兩星期前,陳興泉到了青林市交通局,如以往一樣介紹了自家產品的優勢,并留下了樣品,請對方試用。
那一次的訪問,對于陳興泉來說并不很愉快。對方接見他的是公路科的一位副科長,在他宣稱自己的產品具有與進口產品相近的性能時,那位名叫羅滔的副科長直接就從鼻子里發出一聲輕哼,蔑視之意完全是不加掩飾的。
對于羅副科長的這個表現,陳興泉也不覺得意外,南清省一向是瞧不上水南省的,尤其瞧不上水南省那些新興的社隊企業,這在他過去到南清省推銷塑料制品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水南的塑料制品說不上有啥技術含量,完全是靠價格來打動客戶。而反光涂料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產品,在羅滔這些人看來,水南的社隊企業居然敢染指這樣的產品,而且還放出性能不亞于進口產品的狂言,實在是忽悠過份了。
最后,或許是看在陳興泉送上的若干水南特產的份上,羅滔松了口,讓陳興泉留下一些樣品,并給了一個空洞的承諾。
當時,在陳興泉想來,青林市交通局這個業務,多半是沒希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