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9章 姚思禮和李澹白

  正值夜晚。

  雖說錦衣府千戶所的牢獄里點著燈火,這昏黃的火光,卻仿佛讓這牢獄顯得更加暗沉沉,烘托出了一種陰森森的氛圍。

  牢獄有多間牢房,七名總鹽商分別關押在一間。

  此時,關押著姚思禮的牢房,陰森森的氛圍感格外強烈。

  因為姚思禮正蜷縮在墻角,

  一副呆滯模樣,面色慘白,六神無主,失魂落魄,整個人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在寒冷冬日的街頭墻角里瑟縮一團快要凍死的人。

  他知道,他要完了,姚家也要完了!

  跟沈遠文、李澹白的家族一樣,

  姚思禮所在的姚家也是徽商。

  所謂徽商,即徽州商人,

  也可以稱為新安商人,其發源地在徽州地區,也就是前世的黃山地區。

  徽商有一些特點,其中一個特點便是重視教育和科舉。

  徽州素有“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之說,所謂“十戶之村,不廢誦讀”。

  賈蕓前世去過黃山地區的徽州古鎮,曾在那里的廳堂里看到過一副楹聯,寫的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對徽商而言,讀書為經商為做官,經商為做官,

  做官為經商。

  因為如此,徽商的家族往往也會有做官的人。

  比如沈遠文所在的沈家,目前就有幾個家族子弟在做官,其中,沈遠文的胞弟沈遠道更是做到了從二品的文職高官,就連沈遠文自己都捐了個官在身。

  姚思禮所在的姚家也類似。

  無論是沈家,還是姚家,都重視教育和科舉。

  李澹白的李家算是例外了,因為李家是做鏢局生意發家致富的,饒是如此,到了李澹白的父親李慕青這一代,家里也開始重視教育和科舉了。

  李澹白不僅是個總鹽商也是個讀書人,而且讀書上的水平還不差,為了繼承家業,沒考科舉罷了。

  姚思禮更是個讀書人,還考中過舉人,若非他為了繼承家業放棄了繼續科舉,憑他的讀書水平,考中進士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這方面,姚思禮和程華年相似,但兩人也有所不同,程華年考中過舉人,但因為考了兩次都沒能考中進士,

  加上父親病逝,

  所以才繼承了家業,如果當初程華年能考中進士,

  如今的他應該就不會是商人而是文官了。

  雖說姚思禮為了家業中途放棄了考進士,但對于讀書一事,他從未放棄。

  姚思禮酷愛讀書,甚至酷愛寫作。

  雖說他也貪財貪色貪酒,但他最大的喜好并非財色酒,而是讀書寫作。

  因為如此,姚思禮除了揚州總鹽商、讀書人、舉人的身份,還有一個身份是詩人作家!

  他經常以詩人作家的身份自居,出版了幾本詩集文集,經常將自己的詩集文集送人,將這種事視為自己的一種成就,他也喜歡別人稱贊他的詩文,因此經常有人通過這點討好他。

  事實上,姚思禮的詩文水平確實不低,而且文名也不小,相當于前世的著名詩人作家了。

  當年水家和姚木春合謀調換天治帝之子和水楨之子這件事,是姚思禮心里最大的事情,此事重重壓在他的心頭,然而卻又不能跟任何人傾訴,再加上姚思禮生怕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會淡忘這件事…

  于是在一天夜晚,酷愛寫作習慣寫作的姚思禮,忍不住將這件事情給寫成了一篇文采斐然的記敘文。

  這種事無疑離奇,如此驚天的機密,竟然被姚思禮給寫成了一篇記敘文。

  話說回來,古往今來,可是有不少文人都因為自己寫下的文字而壞了事。

  所以說,這種事雖離奇但并非不會發生。

  而姚思禮在寫下這篇記敘文后,自己對這篇記敘文甚為滿意,一則這篇記敘文講述了一個驚天機密,二則這篇記敘文寫得文采斐然。

  奈何,這樣一篇記敘文,自然是不能公之于眾的。

  哪怕將來要繼承姚家家業的姚思禮的嫡長子,姚思禮也不便給他看。

  這個驚天機密實在是太驚人了,而且事情一旦曝光,被天治帝知道,姚家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當初姚木春將此事告訴姚思禮的時候,姚思禮的年齡已經挺大了。

  然而,姚思禮一時間又不想銷毀這篇記敘文。

  姚思禮將這篇記敘文夾在了姚家數十年來賄賂水家的賬冊里,而這本賬冊藏在了他的內書房暗格里。

  如此一來,姚思禮不覺得,除了他還有誰能看到這篇記敘文。

  他的內書房防衛嚴格,平日除了他,任何人都不能擅自進入,哪怕他的妻妾子女。

  至于官府搜查這種事,在姚思禮看來是荒唐的。

  跟汪炳東的汪家一樣,姚家大富大貴了很多年,雖說也曾有過官府上門找事的情況,但官府直接闖進府搜查拿人這種事還從未有過。

  何況,若當真可能會遭遇這種事情,姚思禮覺得自己也可以臨時銷毀自己寫下的這篇記敘文。

  姚思禮萬萬沒想到,這篇記敘文今日竟然會被賈蕓率領的錦衣府給搜了出來!

  而對賈蕓而言,能夠做到此事,既是因為他的氣運,也是因為他的有勇有謀!

氣運在于,姚思禮竟然將如此驚天機密寫成了一篇記敘文,收藏在自己的內書房里  而且錦衣府擅長搜查這種事,哪怕姚思禮將這篇記敘文夾在一本賬冊里,賬冊藏在內書房的暗格中,還是被錦衣府給搜查了出來。

  如果是揚州知府衙門的衙役們來搜查,或是軍營的官兵來搜查,可能就發現不了暗格了,也就會跟這篇記敘文失之交臂了。

  有勇有謀在于,賈蕓謀劃了這場突襲七名揚州總鹽商書房正房搜查賬冊書信的特別行動,事先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就連鄒錦都沒告訴。

  不難想見,哪怕只是提前泄露了賈蕓此次來揚州背負著要賬冊的皇命,姚思禮也很可能將夾在賬冊里的這篇記敘文給銷毀了。

  不得不再次感嘆,賈蕓此次確實是被大氣運加身了!

  若是他沒有謀劃突襲七名揚州總鹽商書房正房搜查賬冊書信的特別行動。

  或者,若是他提前泄露了相關消息,導致姚思禮有機會毀掉這篇記敘文。

  或者,錦衣府沒能發現姚思禮內書房里的暗格。

  那么,姚思禮寫下的這篇記敘文,就不會落在了賈蕓手里。

  那么,賈蕓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知道這個驚天機密了,甚至于這輩子直到死他都不會知道。

  而且,賈蕓現在知道這個驚天機密,顯得很及時,因為他目前已經處在很危險的境地,這個驚天機密可以幫他化解危機,也有其他好處…

  夜幕之下,因為突如其來的驚天機密,賈蕓顧不得繼續坐在書房里查閱賬冊書信了,拿著姚家數十年來賄賂水家的賬冊以及姚木春寫的記敘文走出了書房,走進了牢獄。

  進了牢獄后,賈蕓讓看守的錦衣,將姚思禮押到了他的面前。

  隨即,賈蕓屏退了錦衣。

  眼下的姚思禮,依然是一副呆滯模樣,面色慘白,六神無主,失魂落魄。

  賈蕓打量起了這樣的姚思禮,心中并無怨恨。

  按理說,賈蕓是應該怨恨姚思禮的,因為水家和姚家合謀之事,導致了他這位天治帝的六皇子,淪落為榮國府的旁支子弟,也因此吃過不少苦。

  但賈蕓畢竟是個穿越者,在他想來,倘若原主沒有淪落為榮國府的旁支子弟,他這個穿越者可能就穿不來了。

  而且,他以賈蕓的身份度過的這些年,雖說吃了不少苦,但也有過不少幸福美好,比如,他因此跟一些金釵結緣。

  而且,這次若非姚思禮寫下的記敘文,賈蕓也不會現在就知道這件事,從而讓自己可以化解危機和獲得其他好處…

  賈蕓心中并無對姚思禮的怨恨,當然也不會因此感激姚思禮。

  在他眼里,眼前的姚思禮即將成為死人,同時也是一個證人,僅此而已。

  打量了一會兒姚思禮,賈蕓冷冷一笑,亮出了記敘文,沉聲說道:“你們姚家好大的膽子!”

  姚思禮打了個寒噤,神色變得更呆滯,面色更慘白,更六神無主也更失魂落魄了。

  當即,賈蕓對姚思禮審問了起來。

  他想了解跟這個驚天機密有關的更多事情。

  比如,姚思禮為何會寫下這篇記敘文。

  比如,當初姚木春為何膽大包天,竟然敢跟水家合謀這種形同造反之事。

  比如,水家圖謀甚大的圖謀,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如他推測的那樣,水家早就有了反心,謀劃著以后扶持夏旭登基為帝,鳩占鵲巢,將慶朝歸為水家。

  比如,姚家和水家是否還合謀了其他重大事情。

  奈何,面對賈蕓的審問,姚思禮就像個活死人一樣,一句話都不說,甚至一聲都不吭,一直呆滯地耷拉著腦袋…

  賈蕓沒打算現在就對姚思禮用刑了。

  姚思禮的這副樣子,已經讓賈蕓確定了記敘文里所寫的驚天機密是真的。

  賈蕓所要做的,就是讓錦衣們嚴格看管姚思禮,防止姚思禮自盡,將姚思禮給抓去神京城。

  與此同時,針對姚府也要有所行動了…

  姚思禮被錦衣押回他的牢房后,賈蕓又讓錦衣將李澹白給押到了他面前。

  賈蕓跟李澹白密談了一些話。

  對于賈蕓此前要求的那兩件事,低價轉讓隆順鏢局,三年內不許將李飛雪許人,李澹白都表示絕對會做到。

  一來,賈蕓已經庇護到了李澹白。

  若非賈蕓庇護李澹白,他這次在揚州最先拿下的總鹽商,很可能不是汪炳東而是李澹白。

  因為揚州八大總鹽商里地位最低的是李澹白,其次才是汪炳東,而且李澹白跟汪炳東一樣,除了跟私鹽有染,還有其他枉法之事。

  而如果賈蕓最先拿下的總鹽商是李澹白,那李澹白就慘了。

  要知道,拿下汪炳東后,賈蕓可是讓汪炳東招供出了其他七名揚州總鹽商都跟私鹽有染這件事,然后以此為證詞拿下除了沈從文之外的其他六名總鹽商,還以此威脅沈遠文,并且說汪炳東也招供了沈遠文有其他枉法之事…

  不難想見,事后其他揚州總鹽商必定會報復汪炳東,汪炳東也就慘了。

  二來,賈蕓方才已經查閱了從李澹白的書房正房里搜來的賬冊書信,從中掌握了李澹白的幾件其他枉法之事,賈蕓以此作為威脅。

  三來,李澹白還需要賈蕓的庇護。

  此次從李澹白書房正房里搜來的賬冊書信,也涉及到一些李澹白的后臺官員,其中不乏品秩不低權力不小的官員。

  賈蕓可沒打算為了李澹白而隱瞞這些賬冊書信里涉及到的后臺官員,這些后臺官員賈蕓都會如實匯總后交給天治帝。

  而天治帝只是要對這些后臺官員開征議罪銀,意味著這些后臺官員事后還是能繼續維持自己的官職和權力。

  也就意味著,這些后臺官員會報復李澹白。

  這種情況下,若沒有賈蕓的庇護,李澹白不僅保不住總鹽商之位,性命都會有危機,甚至于,整個李家都會有危機。

  而當賈蕓這個錦衣府指揮使庇護李澹白,再加上兩淮巡鹽御史鄒錦的照顧,李澹白不僅可以保住性命,也可以保住總鹽商之位了。

  要知道,如今錦衣府不僅在朝廷樹立了可怕的威嚴,而且還已經在揚州設立了千戶所,這種情況下,庇護李澹白還是可以做到的。

  何況李澹白那些賬冊書信里涉及到的后臺官員,并沒有皇親國戚、王公大臣。

  李澹白本來最大的后臺有兩個,一個是已經“以疾乞休”的一名殿閣大學士,一個是林如海。

  前者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權力,后者已經死了。

  事實上,那名已經失去往日權力的殿閣大學士,從李澹白這里貪腐的財物也不算特別多,李家曾對這名殿閣大學士有大恩,是在李家的援助下,這名殿閣大學士當年才有機會科舉并且在官場步步高升的。

  這名殿閣大學士對李澹白的庇護,主要是為了報恩而不是貪財。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yqxs.cc

飛翔鳥中文    紅樓武狀元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