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八章 破十億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飯圈邏輯主要是涉及社會認同,內群體偏見,外群體偏見。

  所謂內群體,就是人們一般用我們所指代的那群人。

  而外群體,一般就是指非內群體的成員。通常就是他們所指的對象。

  內群體偏見和外群體偏見,就是人類會認為的,我們比他們更好。

  不管你客觀與否,但凡你說一點不好,那就是對家!

  非黑即白。

  不是黑就是粉!

  它的習慣是給任何人、事、物貼上標簽和立場,以此決定對其好惡,繼而黨同伐異。

  不存在中間路線…

  影視行業為什么要搞飯圈邏輯?

  很簡單,為了降低風險!

  很多制片公司都做過降低風險的措施,比方說植入廣告。

  電影這種產品風險極高,你咔咔咔拍一年,幾千萬下去,結果票房三日游,公司當場暴斃。

  選擇植入廣告,開機的時候就回收一半甚至全部成本包制片和宣發,安全系數令人暖心。

  好萊塢搞分級投資,必然大賣的制片廠自己投,有風險的,風險很大的,就吸收外來投資…

  互聯網前期還真不是刷數據,而是實打實能動員群眾去買電影票…

  但作品還是那些作品,很快票房和網站播放量的數字開始難看,得做運營了。

  投資人要看數字,廣告主也要看數字,資本只看數字。

  他們就鼓勵粉絲買單,甚至給各大粉絲入團直接下達任務…

  為什么那些年娛樂圈花團錦繡?

  一句話:屎坑里開出的花會更鮮艷,因為肥料足!

  所以,很多人評價那些年的內娛:惡臭味十足。

  確實挺足的。

  沈長林很了解這些,他這篇微博主要是寫給很多投資人看的,讓他們警惕一點,別一窩蜂砸粉絲電影!

  呵呵…

  誰管你?

  截止7月5號,《魔盜團》上映15天,第三個周末前,累計票房成功破十億。

  成為繼《泰囧》、《西游降魔篇》之后第三部破十億的國產電影。

  而且是速度最快的——《泰囧》上映19天,票房破十億,《西游降魔篇》則是16天…

  最關鍵,因為《小時代》的緣故,《魔盜團》熱度賊高…

  專業機構給出了16億的票房預測。

  至于《小時代》,7月4號當天,單日票房則滑落到了千萬以下,上映九天,累計票房2.6億。

  因為7月4號,《盲探》上映了。

  接下來還有《太極俠》、《重返地球》、《天臺愛情》,估計《小時代》應該能恰好過三億…

  這個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內地票房也才3.16。

  《魔盜團》已經過了密集宣傳期,一群人也回到京城…

  但該做的收尾工作,還是要做!

  比方說現在,沈長林就在北電大禮堂跟學弟、學妹還有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心得。

  “《小時代》這樣的電影肯定會出來!郭景明做了導演,未來很多演員、歌手甚至是主持人都會做導演!”

  “中國的粉絲文化也是這幾年的事情,在其他國家,粉絲在整個觀眾族群中代表性很小,但中國人口數量眾多,所以讓粉絲的力量看起來更強大、更有爆發力、也更極端…”

  “這個行業發展太快,缺乏經驗值累積,所以很多東西都變成一種突發性的、人云亦云的現象,從業者會發明特別多的詞匯,比如大數據、大IP,大家常常是一窩蜂式的,好像有了IP、大數據、粉絲就能賣錢。”

  “但如果電影這么容易做,它就不叫冒險行業了。”

  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我告訴大家,所謂的大IP,大數據其實就是互聯網想要顛覆傳統影視制作的邏輯,想要掌控話語權,熱炒的概念而已!”

  “互聯網的邏輯是流量,所以,線上購票會成為主流!”

  “為什么?”

  “因為他們會砸錢補貼觀眾看電影,原來要45塊錢的電影票,它19塊錢賣給你,你會不會從他這買?”

  “那…豈不是很方便?”

  “確實方便,但電影的邏輯是內容,電影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的創意,如果將這最珍貴的部分全部依賴機械操作和商業上的加減法,那么當一種電影形態興起時,伊始階段或許不覺得有問題,重復性過高時,弊端就會顯現。沒有觀眾喜歡看爛片的!”

  “《小時代》的發行方楽視,最近在熱互聯網電影,把觀眾變成用戶,打通環節,搞什么楽視娛樂大生態…你抽絲剝繭一下,這不就是上世紀30年代北美盛行的大制片廠制度嘛?”

  “電影行業發展了一百多年,沒什么是影視發達國家沒玩過的,美國的影視產業什么階段都經歷過了,加一層互聯網就能掩蓋本質了?人家都走不通,你憑什么覺得自己能走的通?”

  “您的意思是要抵制偶像?”

  “不是!”沈長林搖頭:“這樣吧,今年國慶檔,我們準備了《匆匆那年》,這個電影啟用了陸含,我覺得這部電影可以讓業內好好研究一下,流量偶像的正確用法!”

  分享心得嘛,大家聊得也挺愉快的,到了提問環節。

  “師兄,你覺得大家這么針對郭景明和他的粉絲,是不是一種霸凌?”

  沈長林點頭:“這個問題很復雜,我個人覺得喜歡一部電影不是什么錯,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把他們隔離開,用腦慘來形容!我看了一條微博,挺有意思的,說自己一個人去電影院看《小時代》結果碰到一大票好朋友好同學…那種感覺就好像去票倉結果被圍觀了…”

  “這個微博說明,大眾對《小時代》的評價一致,爛片一部。”

  “但最開始的罵戰是因為郭的粉絲罵人…后來吧,可能有些大V想蹭熱度,故意辱罵郭景明,想引導郭景明的粉絲罵他…”

  “再后來,很多權威媒體下場,我覺得他們根本不了解時代,覺得自己代表正義,就可以肆意批評,這是不對的!”

  “但也側面反映出《小時代》確實挺火的,”

  “師兄,有人說她們是吃不到葡萄就嫌葡萄酸的心理,你覺得對嘛?”

  “不好說,你也知道文人相輕,而且電影圈是個圈子…去年《泰囧》出來那會,也有好些老牌導演說什么‘除了票房,一無是處’嘛,徐爭好歹是演員轉行的導演,郭景明完全就不是電影圈的人,他受到追捧,酸一下,可以理解!”

  好吧,提問也是關于《小時代》…

  真尼瑪無語,不免同情《富春山居圖》,同樣是爛片,為毛你的討論度就比不上《小時代》呢?

  “最后一個問題…你來!”

  沈長林示意一位個子不高的女孩提問,這女的挺眼熟,等她站起來,才認出來,這不是岳綺羅嘛?

  “我想問一下,您覺得為什么爛片也能賣出高票房?”

  “你是說《小時代》?”

  “不止呢,還有前段時間的《富春山居圖》…”

飛翔鳥中文    這個導演很靠譜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