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章 近況

  老王其實是知道上頭的態度的!

  文化軟實力已經被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而且電影是對外文化輸出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國家是越來越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總局肯定不希望院線和發行的矛盾破壞目前中國電影發展大好的局面,必然對雙方進行安撫。

  站在國家角度,肯定要挺一波院線——百萬漕工呢!

  那制片方呢?

  鬧事的明顯以民營制作方為首…

  不好意思,上頭對民營制作方不是很重視…

  否則,二流報紙也不會說‘與其盯著彼此的分賬比,不如思考如何用更好的電影贏回觀眾。’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把矛頭指向了制片方…

  形勢就這么個形勢,那就現實點。

  沈長林也是這么個想法…

  而且咱們說實話,中國電影市場本身已經相當優質,這所謂優質,其實對于觀眾來說并不是單純的好事,指的是中國電影的平均價格相對是很昂貴的,幾乎與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的絕對價格相等,遠遠超過了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票價。

  意味著從每名觀眾身上得到的利潤也要大的多,對于回收投資,特別是大制作必需的高成本特效來說,是相當有利的。

  這個市場,還受到了一大堆的保護措施,用曾以嚴格保護國家電影業而聞名的韓國來比較,它的保護制度原是要求影廳每年必須放映146天的國產電影,2006年不顧韓國電影人的反對,這一限制被削減到每年73天,其它就沒有了。

  我們的市場,哪天沒有國產電影上映?

  沈長林繼續忙著《魔盜團》后期…

  偶爾關注一下分賬之爭,對了,他找來了編劇鐘偉根據彭高峰事件,寫一部《親愛的小孩》…

  原時空,劇本張冀老師編劇的…

  很現實,從人性角度,沒有人是絕對的惡人,相反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善良…

  但沈長林不會用原版的劇本——原版劇本優點是跳出了單純批判、譴責拐賣的套路,描寫拐賣對收養家庭造成的傷害,是突破。

  劇本設計感很足,細節扎實,前后照應,幾無閑筆,像田鵬吃桃子過敏這句,隨意寫來,筆力萬鈞,難能可貴的地方是注意到了魯曉娟失子后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憤怒、自責、麻木。

  但后半段不行,倉促、紊亂,不如前半段完整。出現問題的原因,總體可歸結為拆東墻補西墻,情節間的內在邏輯性不強。

  本該圍繞田鵬展開的劇本,到尾部突然變成田鵬和李紅霞的小女兒吉芳,焦點模糊,斷裂感不可避免。

  你說原型就有兩個孩子…

  那原型也沒有上床啊,你能虛構上床,為什么不刪掉一個孩子?

  任何講述打拐題材的作品,講丟失兒童的父母是對的,講尋找拐賣兒童的艱辛是對的,講親情是對的,講他人的幫助是對的。

  但是,落腳點能不能不要落到“我拐賣兒童我也有苦衷啊,我對拐賣過來的不知情啊,我很疼愛他們啊”,不管經過怎樣的矯飾和托詞,這個基本的出發點是洗白不了的。

  這不就是《大山的女人》高配版嗎?

  沈長林決定把重點放在了尋子聯盟上面…

  又不是只有彭高峰一個人丟了孩子!

  他對這類型沒有什么興趣執導,干脆找來鐘偉,給了主題‘尋子聯盟’,讓他負責寫劇本…

  大群戲!

  導演嘛,暫定文木野…

  這個項目第一時間備案了——陳可欣也很雞賊的!

  《失孤》導演彭三原接受采訪時說過:“因為我是第一次做導演,華宜多少有點不放心,在最早籌備《失孤》的時候,黃總就跟我商量能不能請一位監制,于是我提出了兩個人選,一是陳果富,畢竟他是金牌監制,如果他不行,第二人選是陳可欣;

  但當時陳果富已經離開華宜,然后黃總就把劇本項目策劃寄給了陳可欣導演,在這之后,陳導表示說不能來。可我沒想到的是,最后他和我們出現了“題材撞車”,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而且從立項到籌備,所有這些工作我們都要比《親愛的》早,拍攝也是我們在前。”

  你說這是《失孤》的惡意炒作?

  呵呵,彭三原從2002年就開始調查打拐的事了!

  11月下旬,分賬之爭愈演愈烈,然后《少年派》異軍突起了!

  首日1100萬,首周才剛剛過億,工作日居然拿下2300萬的票房!

  口碑效應很明顯。

  不過,《少年派》也確實值得一夸…

  畫面唯美,震撼,3d效果融合如了情節發展和剪輯。情節終于原著,因為故事真的沒什么好改的了…

  你會感覺到3d是一部電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變換的畫幅比例、層層交替的剪輯,一切都是為了故事本身。

  嗯,李胺還沒有化身技術狂魔。

  真的,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完《少年派》,出來的時候,手都是抖的!

  不過,沈長林沒空吹這部電影,他忙著做后期…

  趙姍找到他:“《歡樂喜劇人》那邊邀請你去一趟…”

  “我?我去干嘛?”

  “倒數第二期了,想讓你去聊聊喜劇…”

  “那喊上徐爭一起吧!”

  “行!”

  喊上徐爭,當然是為了宣傳《泰囧》!

  趙姍點頭,然后道:“你不好奇《歡樂喜劇人》的情況嗎?”

  “大姐,我每天都有刷微博的,瀏覽新聞的…”

  《歡樂喜劇人》什么情況,他會不知道?

  雖然沒能成為爆款,但在《中國好聲音》之后,成功統治周五檔…

  開心麻花也開始統治這個節目…

  喬衫修睿也開始出頭了…

  不過這節目已經變成了開心麻花、德蕓社、東北喜劇團隊三個團隊之間的競爭。

  ——十二期節目的高密度創作不可能每次都是jing品,但一定會有一兩個經典的節目被我們記住,這就夠了。

  “好多劇組想上咱們節目宣傳!”

  “有搞喜劇的嗎?”

  “華宜安排褲子也去!”

  “華宜?《1942》?…跟我們一期?”

  “嗯…”

  “嘖嘖…”

  說明《歡樂喜劇人》確實火了!

  否則,華宜不可能安排《1942》宣傳…

  暢談對喜劇的理解!

  挺好的,新老前輩正面碰撞…

飛翔鳥中文    這個導演很靠譜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