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家里那邊來電報了,說是福伯已經帶人幫穆小姐處理完家事了。”
“穆家主希望家里代為轉達他的感激之情。”
“等你回應天府后,穆家主會再登門感謝。”
阿虎拿著一份電報便遞給了正在書房里看畫本的彭克,笑嘻嘻的向他匯報這一好消息。
接過電報,彭克隨意的掃了兩眼后,就將其放在了一邊。
穆家的這事,雖然讓彭克有些意外,但是也沒有在他心中停留太久。
經歷過前世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他見過太多太多稀奇古怪的情感糾紛引發的各種狗血刑事案件了。
穆家這種,都只能算是經典案例而已。
無非就是方氏和孫湛青梅竹馬,后來再次在應天府遇到了,天雷勾地火,搞起了那啥的勾當。
然后肚子搞大了,孫湛就琢磨著為自己的孩子某一個正經出身。
這才有了穆家嫡公子被害一事。
只不過方氏懷的那個野種后來又意外小產了。
他們為自己孩子的謀劃也全都落空了。
也不算落空吧,至少方氏因為嫡公子和主母都去世了,還被穆國禮給扶正了。
說實話,這種小妾被扶正的事情,真的很少見的。
哪怕是商人之家,也非常少。
一百個小妾里,可能都不會出一個最后能被扶為正妻的。
方氏的手腕也確實了得。
不過,那個孫湛有些死的太干脆了。
在彭克要見他們的時候,就準備好了毒藥,說自盡就自盡,對自己有些太狠了。
這個世界上又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一死了之的。
方氏那邊抓起來審問一下,不也一樣能還原出七七八八的事情經過。
彭克除了在心里對孫湛這番對自己狠的態度感嘆一下之外,也沒有什么其他想法了。
或者說,沒什么好去多想的。
反正方氏那邊有穆國禮自己解決呢,不管最終方氏交代出來什么事情,會落得什么結果,那都和彭克沒關系。
他現在的主要jing力,都放在和合歡宗的宗主汪蔓玩貓抓老鼠的游戲上了。
錦衣衛那邊,已經調查出了秦家續弦楊素的資料。
不得不說,疑點很多。
楊素的老家在松江府杜水縣三河鄉,是一個很有江南傳統的地方。
就是家家戶戶都是半桑半農,一邊種地一邊養桑樹,養蠶的那種典型江南鄉村。
楊素16歲那年,就許配給了同村的一戶人家。
只不過嫁過去兩年后,丈夫就因為意外落水身亡了,楊素就開始守寡。
她也并不是傳聞中,蘇州布商錢家家主的遠房表妹。
或者準確的說,她是錢家大夫人的遠方表妹,而不是家主的。
洪武二十六年的時候,楊素到蘇州府這邊找自家遠房表姐攀親戚。
結果這一攀,就攀上枝頭做鳳凰了,被剛經歷喪妻之痛的秦家家主看上了。
隔年,她就嫁入了秦家,成為了續弦正妻。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很讓人懷疑了。
楊素不但是結過一次婚的女人,而且年紀也不小了,嫁入秦家的時候都24歲了。
雖然大明百家齊放,并沒有盛行儒家禮教的那套女子三從四德的主義。
并沒有嫁人之后就不能改嫁,夫家死后必須永遠留在夫家,搞貞節牌坊的這套說法。
畢竟在這個嬰兒存活率低下的年代,每一個適齡女子,都應該為人口生育做貢獻,怎么能丈夫死了就守寡一輩子呢!
大明崇古,依秦漢舊制,不但反對女子守寡,而且從官府層面鼓勵女子再嫁,再嫁女子還可以從官府領到補貼。
這是華夏大地自古就有的傳統了。
在漢朝的時候,都還出現過皇帝都娶二嫁女的情況。
比如漢景帝劉啟寵愛的王娡,漢武帝的生母,就是個一腳把丈夫踹了,進宮服侍皇帝的奇女子。
后來劉徹還和同母異父的姐姐相認過呢。
自皇帝到民間,對女子二嫁都不太介意的。
甚至皇室還挺喜歡這種熟婦,因為生過孩子的,生第二胎比較容易,能夠提高皇室成員的生育率。
這種情況一直到唐朝都沒有什么太大變化。
上至貴族,下至百姓,都經常行二嫁之事。
唐朝那些公主,可沒少改嫁的。
只不過,到了故宋之后,可能是因為儒家起復,而且是魯儒盛行,才導致漸漸地貴族和有身份地位的人,就不太會娶二嫁女了。
可能納妾會納,但是如果找續弦的話,通常都不會選二嫁女。
哪怕對方可能身份地位與之很配。
故宋三百年來,在趙氏皇族倚重魯儒的情況下,社會風氣漸漸保守了起來。
哪怕現在墨家再次崛起,大明再次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時期,這個社會風氣的轉變也沒有那么的快。
民間的話,從古至今都不排斥二嫁,改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倒沒什么好說的。
但是對于秦家這種家庭來說,經過故宋三百年的魯儒熏陶后。
哪怕他們是政治地位比較低下的商人,也不可能娶一個24歲嫁過一次人的大齡熟婦。
秦家的這位家主,居然會如此堅定的將楊素八抬大轎娶進門,光是這點就挺讓人奇怪的了。
而且秦家的那位大公子,以前是從來沒有喜好熟婦的傳聞出現的。
反倒是他的這位只比他大四歲的繼母進門之后,開始漸漸傳出了他喜好熟婦的傳聞。
什么樣的女人,能夠如此有魅力到影響父子二人的審美觀?
這著實讓人太生草了。
另一個很奇怪的點就是。
楊素自從嫁入秦家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娘家了,基本和娘家斷絕了往來。
雖然逢年過節秦家會給楊素的娘家送各種禮物年貨,孝敬不少。
但是楊素從來沒有再回過一次家了。
這就讓楊素在自己老家的風評,變的很差。
三河鄉很多與楊家相熟的鄉民們,都覺得楊素是一個白眼狼。
攀上高枝之后,就立馬翻臉不認人了,不是什么好東西!
但是看到這個情報后,彭克卻有另一個想法。
如果。
楊素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楊素了呢?
或許她在來蘇州府的路上,就已經被汪蔓殺害,然后被她頂替身份了呢?
所以她才不回娘家,與娘家這邊斷絕了往來。
因為她如果回鄉了,娘家人會發現,這個“楊素”,不是她們認識的楊素!
如此一來,邏輯就合理了!
只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彭克的猜測而已,沒有任何實際的證據,可以證明。
不過,有的時候。
懷疑就是證據!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yq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