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12章:放心,一切盡在掌握

  章節第412章:放心,一切盡在掌握!:

  今天,智瑤干了一直以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也就是竟然命令騎兵攻城。

  講實話,看一些連續劇會令人產生極大的困惑,非常不理解打城池攻防戰,弄那么多騎兵馳騁的鏡頭做什么。

  騎兵肯定無法攀爬城墻,關于這一點毫無疑問。

  守軍因為站在城墻上戰局高度優勢,弓箭的射程絕對比站在地上遠得多。這個是一種常識。

  那么,騎兵到底沖向城池做什么?無法攀爬,并且一定會遭到守軍弓箭手的覆蓋,用戰馬加快抵達城下的速度,哪一家富裕到這種程度,或者是派出騎兵上去白給?

  其實就一個原因,導演以為觀眾是傻的。結果是導演自己成了傻子,并且以為弄騎兵沖城的鏡頭會很好看。

  城墻段塌了,后面塌陷的長度增加到了七八米。這個就是智瑤派出騎兵沖鋒的原因。

  發起沖鋒的騎兵數量僅有百余,他們的任務是沖進去,隨后攪亂魏氏守軍,為的就是給隨之而來的袍澤創造更多的機會。

  與此同時,戰鼓的敲響聲中,智氏發動了對“魏”城四面城墻的攻擊。

  主攻方向當然是在東面,其余則是要看戰事發展,一旦魏氏出現重大疏漏,北面、南面、西面也能成為智氏的突破方向。

  事實就是這樣,什么主攻或是羊攻,沒有絕對的一層不變,只是一開始擺兵布陣的一種設想,戰局出現變化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十八座攻城塔,其中的十二座用在東面戰場,余下分別布置在另外三面城墻。

  沖向豁口的騎兵剛進去就遭到了箭雨覆蓋,其實在智瑤預料之內。

  魏氏怎么可能不會在豁口附近布置弓箭手?如果真的沒有,他們不配讓智瑤親自率軍攻打。

  最先沖進去的十來名智氏騎兵,連人帶馬被射成了刺猬。

  挽弓需要時間,隨后沖進去的二十來兵智氏騎兵,他們吸引了魏氏弓箭手的注意力,固然同樣倒在箭雨之下,卻是為后面的袍澤創造了機會。

  站在智瑤的角度看不到城內的狀況,只看到百來名騎兵分成五波沖了進去,大約一百個呼吸之后步兵跟上,蜂擁著從豁口沖了進去。

  “有射箭,只是密度不夠。”智瑤知道騎兵的犧牲創造價值了。

  事實也是那樣,魏氏布置在豁口處的弓箭手,他們肯定優先攻擊向自己靠近的敵軍,顧不上從豁口處沖進來的那些,形成了一種應接不暇的時間差,隨后預料中的崩盤出現了。

  受于地形的限制,魏氏能安排在豁口附近的兵力有限,再來是時間過于倉促,著實不允許抽調來更多的兵力,別說智氏已經在展開四面攻城了。

  “今日便可攻取城墻,克城則是為時過早。”孫武說道。

  智氏要做的是讓魏氏在晉國除名,肯定會遭到魏氏最頑強的抵抗。

  現在成建制的軍隊,會比“軍隊國有”之后更具備堅韌性一些,只要貴族不拉垮的話,士兵就會跟隨到底。

  不要提他們現在是保衛桑梓,作戰意識肯定會更堅強。

  所以了,智氏哪怕將城墻或城門占取,不代表守城的士兵就會放棄抵抗,說不得里面普通的魏人都要跟智氏的士兵拼命。

  等于說“魏”城的城墻失守,接下來整座城池會變成一座戰場,并且還是魏人占據熟悉地形優勢的現狀,不知道要吞沒多少智氏的士兵。

  智瑤看了一眼孫武,說道:“知也!”

  哪怕事先早有預料,總是應該試一試,說不定能夠出現什么驚喜,著實無法攻占再行它法便是。

  “或許最佳的做法就是長期圍困?可是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在這邊耗著,家族這么多的兵力也不應該被拖在這里。”智瑤對此心知肚明。

  出動那么多之前不便展示的攻城器械,乃至于調來接近八萬人。雖說真正負責攻城的士兵僅有三萬左右,仍是無時無刻不在出現非戰斗減員。

  后面戰局的發展證實智瑤和孫武的猜測對了。

  不管是出自誰的命令,魏氏在確認無法阻止攻城塔的靠近之后,象征性地抵抗了一小會,城墻上的守軍被撤了下去,隨行追擊的智氏士兵在城內的巷子里、建筑中、院子籬笆內、等等地方遭到了魏人的抵抗。

  “城內六七萬眾,皆為我之敵也!”孫武盡管早有預料,還是緊皺起了眉頭。

  智瑤剛剛去處理位于城外魏氏部隊的來襲。

  根據情報,魏氏在“魏”地的武裝約有十三四萬的樣子,大概證實城內的魏氏守軍約有七萬,等于說城外有差不多同等數量的魏軍。

  城外的魏軍并不是集中一處,他們分散在各個地方,可以是在山中,也能是在森林,極少出現在曠野之中,神出鬼沒地襲擊智氏的隊伍或營寨。

  以前是智瑤用這種戰法在惡心敵軍,好幾次弄得諸侯不堪其擾只能退軍,再被智氏軍隊在某處設伏。

  現在輪到智氏被這種戰法惡心了。

  并不是無法反制,只是很難一次就將神出鬼沒的敵軍消滅。

  想來魏斯或者魏氏的誰也不會那么傻,把分散的部隊集中起來,給智氏一次殲滅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智氏的攻城部隊就是在城內不斷跟魏人進行血腥拼殺,智瑤一次次想要勾引曠野的魏軍過來,倒是成功伏擊消滅了萬余,結果曠野的魏軍不再成規模出現,只有十多人或幾十人的小隊干破壞的事情。

  在這一段時間,智瑤還在干另外一件事情,下令輔兵在“魏”城外挖掘壕溝的同時,制作出數量超多的欄柵。

  智瑤想干什么?

  既然硬打會付出慘重代價,智瑤想在城外打造封鎖線,干脆將“魏”城里面的魏人困死。

  冬季挖壕溝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結果是挖到一半,智瑤改為讓輔兵制作陷阱,同時打造拒馬與鹿角。

  講實話,也就是制作鐵絲太費錢,要不然智瑤都想用一道道鐵絲網加上其余工事將“魏”城裹上一層又一層了。

  “‘韓’城將破。”智瑤將新得到的情報遞給孫武,又說道:“你需率軍前往。”

  孫武才不覺得智瑤是為了救援韓氏才分兵而去,問道:“韓氏已降?”

  這個倒沒有。

  情況不妙之后,韓庚讓城外的己方軍隊策應,帶上城內的兩千余騎兵突圍了。

  老實說,韓氏訓練騎兵雖然干得偷偷摸摸,還是早被智氏獲知到了消息。

  韓庚之所以選擇突圍,除了堅信智氏必定勝利之外,其實沒有其它的解釋。

  那樣一來,韓庚除非腦子有坑,要不然怎么可能跟魏氏簽訂城下之盟,跟魏氏一起對付智氏?

  突圍出城后,韓庚沒有在往“魏”地趕,他的選擇是派人前來智瑤這邊,匯報創造全殲“韓”地魏軍的機會。

  所以說話術用得好,吃了敗仗也能叫轉進,明明扛不住城池將要淪陷…,或許也注定淪陷,變成是要給智瑤創造圍殲“韓”地魏軍的戰機。

  如果不是智瑤全程關注“韓”地戰況,說不定會被唬住。

  哪怕韓庚使用了話術,還是讓智瑤重新認識韓庚,多了之前沒有的欣賞。

  當然了,獲得智瑤的欣賞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也許會讓韓庚的下場變得悲慘?

  帶有不確定性的前提之下,智瑤肯定不會親自率軍前往“韓”地,委派程朔擔任支援主將,孫武依舊作為副手,還抽調了狐氏的兵力,合兵約七萬前往支援。

  說一句非常不好聽的話,哪怕僅是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是韓氏與魏氏在誘騙,殲滅“韓”地魏軍的份量依舊不足以讓智瑤甘冒奇險。

  留在“魏”城之外的智瑤,接下來很像是進入處理民政的時刻,軍事上除非出現不可控的事情,要不然絕大多數事情都交給其余人去辦。

  得說這種做法很正確,也證明智氏確確實實具備了化家為國的內部條件。

  一個國家總不能只有智瑤能打,要不然等智氏化家為國,還要每一次都是智瑤親征嗎?

  說到化家為國,智瑤已經在加速攻略周天子,一再砸重金給周天子的同時,沒有忘記收買能說得上話的公卿,近期周天子對給予智氏一個侯爵待遇已經松口。

  花錢什么的?智瑤真不是那么在乎,尤其是周王室吃下去多少,未來必須連本帶利還給智氏。

  另外,智瑤沒有忘記關注列國,其中陳國那邊的動靜有點大。

  并不是陳國趁機入侵智氏,他們入侵的是杞國和莒國,大肆掠奪資源與人口,一一經由船隊送向朝鮮半島。

  根據可靠消息,陳君乞已經不在東來,連帶儲君恒也消失在大眾視野內很久了。

  “勾踐果然不甘寂寞,以為我根本無暇顧得上吳國,殺掉吳君喜,并且大肆攻占吳國城邑。”智瑤猜測越國應該是跟楚國結盟了?

  如果楚國跟越國結盟,想來不會缺了魯國?

  宋國那邊送來的一些消息也顯示魯國跟越國走得比較近,尤其是勾踐答應贈送三座城邑給魯國之后,相互之間的互動也太多了一些。

  智瑤轉頭看向了被圍困狀態的“魏”城,眉頭皺了起來…

本書作者其他書:相關推薦: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飛翔鳥中文    我在春秋做貴族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