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4章:首開美女外交先河

  干什么都落在別人的注視之下,有些謀劃還沒有執行就被破壞,換誰不發憷呢?

  范蠡看到施夷光和鄭旦還能表面上保持鎮定,算是有大佬級別的演技啦。

  其實,不是智瑤故意擺出這個場面。

  只要智瑤在家中的話,身邊難免會跟隨時刻伺候的人,有比施夷光和鄭旦更合適的人選嗎?有的,只是施夷光和鄭旦會看顧自己的領域,才不樂意誰來插手。

  另外,智瑤并不知道范蠡事先親自去盤過場子,哪里知道范蠡早早見過施夷光和鄭旦,僅僅是這么一個事情讓范蠡會有那么多的聯想。

  當然,范蠡一瞬間產生那么多想法,打從事實上沒有錯誤。

  智瑤很早就在關注越國,并且派過去的人手不少,有些人甚至還參與進入楚國和越國的走私之中。

  如果不是春秋時代的特殊環境,也就是想在某國混得開首先要是個貴族,無論是來自哪國的貴族,有根腳才能在所有國家混得開,說不定智氏過去的那些人已經混上中層或是中上層了。

  因為時代的特殊,智氏想在列國安插人手,注定是要賠進去一個大夫的名額,并且還需要有一個造勢的過程,使得其人名聲遠揚,要不然注定是無法成為他國貴族的。

  智瑤想要搞間諜的話,耗費的成本先不提,需要的時間周期會很長,并且到底能不能成,存在很大的存疑性。

  所以了,真的要搞那種操作,智瑤物色某國的貴族,采取收買以及控制手段,遠比自己從零開始培養的成功性會更大。

  “見過宗子。”范蠡當做不認識施夷光和鄭旦,主動行禮并問候。

  智瑤當然是回禮再代替晉君午致以對越君勾踐的隔空問候。

  現在稱王的人有三位。

  周天子是多數諸侯承認并效忠的王爵之一,哪怕只是名義上效忠,還是有名正言順的名份。

  第二位是百年前問鼎輕重再自號為王的楚國之君,他們也得到一部分諸侯的承認,一度因為爭霸失敗對外去掉王爵,后面又進行恢復。

  第三個稱王的是吳國,以前壓根就沒有諸侯承認吳國的王爵地位,哪怕現在吳國各種牛逼,還是沒有諸侯明確認可。

  正式的外交會面,一般就是某國臣子代替本國國君向對方的國家致以問候。這種問候不會傳到國君的耳朵里,純粹就是禮節而已。

  雙方落座。

  以范蠡的社交技能,自然不會在各自坐下后有什么冷場。

  當然,范蠡傻了才主動提起智氏可能對越國事務的監控或干涉,更不會去問智氏為什么要關注越國。

  晉國在中原,有點衰弱卻依舊不可小覷。

  越國地處東南一隅,尤其是幾年越國差點遭到吳國的吞并。

  打從事實上,當前的越國啥都不是,倒是晉國有重新稱霸的趨勢,國家實力不對等,導致范蠡所處的地位就顯得相對弱勢了。

  智瑤很清楚范蠡名義上代表越君勾踐,干的事業卻是代替楚國展現意志。

  本著看破不說破的節操,反正智瑤不會主動提到楚國。

  范蠡和智瑤聊著聊著,話題進入到吳國的當下。

  “兩歲之前,吳軍北伐齊國得勝;隨之,吳軍伐陳、伐魯,復亦伐魯…”范蠡站在了中原列國的角度,談起了吳國的肆意擴張以及侵略成性。

  僅是這一點就出賣了范蠡的真正成份。

  當前的越國可是吳國的附屬國,怎么能夠輕易說吳國的壞話的嘛。

  智瑤也不去糾正范蠡要尊重自己的宗主國,順著話題同樣聊起了吳國。

  關于吳國再一次討伐魯國的消息已經被送到智瑤手上。

  上一次吳軍入侵魯國遭到失敗,處在如日中天的吳國肯定吞不下那口氣,夫差再啟大軍北上,本來白公勝會成為統帥,可是白公勝得到了楚國的特赦。

  得到特赦的白公勝,他的選擇是辭去在吳國的官職,帶上家人以及一部分家臣與屬民回去楚國,吳軍統帥落在了伍子胥的頭上。

  伍子胥對白公勝的遭遇非常羨慕,可惜的是楚國能原諒白公勝,很難去原諒伍子胥。

  再則伍子胥跟白公勝不一樣,人家白公勝本就是楚國公族的一員,聽說這一次白公勝回去還能率軍討伐鄭國,哪可能不想回去楚國呢?

  得到統帥任命的伍子胥找到孫武,邀請孫武隨行自己北伐,事情遭到夫差的攔腰一擊。

  夫差重用伍子胥和孫武,不代表愿意看到兩人太過親密。

  畢竟,吳國跟其他列國有點不一樣,他們可是有著比較特殊的自有國情。

  智瑤跟范蠡對吳國的討論,到了無所不談的地步,尤其是吳國打算開挖運河的事情更是大聊特聊。

  “越如今乃是吳之藩屬,吳掘運河,越亦有所助力。”范蠡說道。

  藩屬?也就是附屬國了呀。

  現在越國的確是吳國的小弟。而當吳國的小弟可不那么容易,跟中原列國這邊有著比較大的區別。

  在中原,比如說晉國是公認的霸主,啟動什么工程很少會要求其余的小弟派人來充當勞力,更多的是小弟在老大出征時召喚帶上軍隊當盟軍。

  吳國的玩法不一樣,時不時剝削一下是常事,有什么大工程也會每次讓附屬國派來所需數量的勞動力,該貢獻的物資更是不少,并且絕對不管附屬國能不能承受。

  范蠡說那些就一個意思:不管你要做什么,吳國現在認為越國很恭順。

  智瑤當然意會,并且由衷地覺得還是吳國會玩。

  只是吧?以當前的時代,吳國那么玩有點沒有老大哥的風范,注定一旦落魄會讓曾經遭到欺凌的列國卯足勁落井下石。

  換作是大一統時代,宗主國像吳國這么對待藩屬國,好像就挺合適的呀?

  當前的越國暗地里干什么,表面上的確是對吳國千依百順,并且范蠡深怕夫差不死在榻上,時不時要給夫差進獻美人。

  因為施夷光和鄭旦脫離了原有的歷史軌跡,有其他美女頂上了她們的位置。

  有點不相同的是沒人像西施那般奪得夫差的寵愛,搞得越國需要以量取勝保持夫差的新鮮感,定期會挑選美女送到吳國。

  從夫差越來越少親征來看,無疑是越國的美人計取得了應有的效果,暫時則是沒有聽說夫差干出更加荒誕的事情,例如為了謀取美人一笑,干出戕害功臣的事情。

  率軍親征少了,不代表夫差的雄心壯志遭到削弱,只能側面證明身體變虛啦。

  越國現在有一個傳統,邦交善用手段就是走哪里,美女就送到哪。

  像這一次,范蠡帶來了一些玉以及越國款式的青銅器,更有出產自越國的土特產…美女,也就是浣紗女。

  越國一再這么搞,出產美女的名聲絕對會做實,超過衛國很是指日可待。

  而衛國美女多是某任衛君搞出來的事業,存在區別的是衛國并沒有拿本國美女一再送人。

  老實說,越國在范蠡的主持下搞美女特務太熟練,弄得智瑤可不敢信任范蠡送來的美女。

  她們最后的命運大概是被送去繼續浣紗?或是某天嫁給小有成就的智氏有功之人?

  反正,智瑤絕對不會把她們留在主宅的。

  從早晨到下午,期間范蠡享受了一頓智氏的美食,給留了不小的關注,要把有智氏特色的美食帶回越國。

  范蠡覺得向智氏討要美食烹飪手法不會被拒絕,相反智氏會覺得很驕傲,殊不知后面會遭到婉拒。

  制作美食就不算秘笈是嗎?別說是春秋時代,即便是到長久的以后,掌握高級烹飪技巧的人,誰愿意傳得滿大街都是呀!

  一直到臨近傍晚,范蠡可算是提到了智氏在南方活動的痕跡。

  “局勢變遷,晉楚友善,往來頻繁。我家紡織暢銷列國,經營東南有何奇異?”智瑤說道。

  應該是在六七年前,智氏開始將業務開辦到越國,尤記得當時就是范蠡經手二道販子的業務來著?

  這件事情智瑤不會忘記,沒道理范蠡會給忘了。

  范蠡在意的就是這一點。

  整件事情的脈搏追溯起來,搞得好像是范蠡主動引狼入室那樣。

  當然,范蠡哪里能想到事態會演變成現在這般。

  很多人能夠領先他人一步就已經顯得很天才,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智瑤提前掌握答案,能夠早早就進行相關謀劃和部署。

  只是依舊那句話,目前還不是唯才是舉的年代,想要安插人手進入某國的中高層難度太高,甚至可以說機會等同于零。

  智瑤能做的就是布置好相關的情報據點,不是某天真正要用到了,無法獲得相關的情報。

  僅是這一點,智瑤其實就比任何人更掌握優勢,等待真正的禮崩樂壞時代降臨,有了先手的布置,占到的便宜不會只是一點半點。

  “改日再行拜訪。”范蠡主動提出了告辭。

  今天,范蠡覺得自己認知的智氏跟現實的智氏并不符合,需要掌握更多關于智氏的情報,并沒有道出真正的來意。

  有一點范蠡記住了,也就是智瑤提到晉國跟楚國的關系正在發生根本上的變化。

  可能是說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

  范蠡認為應該將這個消息傳達回楚國?若是晉國能在針對吳國的立場上采取一致態度,也許能夠對天下局勢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飛翔鳥中文    我在春秋做貴族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