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二章:宣戰既死戰沒有后退可言陳國震撼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大魏王室!臨陣怯戰!

  大魏文報之上,這十六個字,幾乎是指著各地藩王的鼻子狠狠罵了一番。

  而文章內容,許清宵也是口誅筆伐。

  藩王拿著朝廷的俸祿,吃的百姓民脂民膏,貪圖享樂,擁兵自重,如今大魏江山岌岌可危,你們不主動出來保家衛國就算了。

  現在朝廷讓你們為國征戰,你們卻找各種理由搪塞,拒不出兵?寧可看著百姓于水火之中,也不出手相助,其心可誅。

  許清宵通篇圍繞的就是,這些藩王的權力,吃住行到底多奢侈,然后拿女帝出來對比,皇帝建宮殿,需要考慮國庫有沒有銀兩,大臣們愿不愿意答應。

  而這些藩王們,想建宮殿就建宮殿,吃穿住行,可謂是奢華無比,引起民間百姓仇富之心。

  同時再怒斥藩王,吃了喝了,縱樂享福也就算了,卻不曾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竟然還想要謀私謀利。

  甚至出兵保家衛國,還要讓大魏朝廷給銀兩,這些年各地藩王得到的稅銀還少嗎?

  許清宵這篇文章寫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大魏百姓都憤怒了。

  他們拿著文報,大聲痛斥。

  “這群狗屁藩王,吃著大魏,用著大魏,現在要讓他們出去打仗,一個個貪生怕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兒子才不過二十歲,便去參軍,是生是死我這個當爹的還不知道,但為了大魏,為了國家,就算是他戰死沙場,我也無怨無悔,對比這些藩王,苦難之時,享受人間極樂也就算了,如今大魏江山都快沒了,他們還縱馬享樂,當真不為人子也啊。”

  “真是一群狗東西,都到這個時候了,竟然怯戰?就應該讓陛下下令,把這些藩王全部砍了。”

  “自古以來,藩王就沒幾個好東西,擁兵自重,威脅朝廷,唯一的作用,就是鎮守邊關,可如今大魏都打仗了,他們居然拒絕出兵?我一個侄子就在一個藩王手下當兵,我現在就去寫信,讓他滾回來,他要是繼續助紂為虐,我就不認這個侄子了。”

  “對,諸位,我等人言甚微,但我等可以發動力量,讓自己族人退出文報上這些藩王的軍隊,我就不信了,沒有兵,這些藩王還敢囂張嗎?”

  百姓們議論紛紛,他們怒罵藩王不作為,但人言甚微,直到有人想到這個主意,一時之間,引來大家爭先恐后的模仿。

  畢竟光罵不解恨啊,必須要這樣做,才解恨。

  最先炸鍋的是大魏京都,其次隨著各地各府的文報開售之后,越來越多的罵聲響起,眾人都在指責藩王們的行為。

  沒有人會不氣,尤其是百姓們。

  許清宵這篇文章,可謂是殺人誅心,世人都知道這些王爺們一個個手握大權,過的生活自然也是極奢。

  百姓知道,但也認命,誰讓人家出身好呢?

  可認命歸認命,酸還是會酸的,平日里不敢說,是怕得罪王爺,而許清宵文章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圍繞王室的使命。

  他們吃好喝好,因為他們是王室,百姓們也認命,但能夠作威作福也是要有代價的,保家衛國,這就是王爺們的代價。

  換句話來說,許清宵這篇文章給老百姓們看的感覺就是。

  我們辛辛苦苦一輩子,種田做生意,伺候你們這幫王爺也就認命了,畢竟要的就是你們保護我。

  可現在你們一個個怯戰,連最起碼的保護都沒有?那我還伺候你?滾一邊去吧。

  這篇文章的殺傷力,足夠所有藩王吃一次大虧了,即便是這些藩王答應去援助,也于事無補了。

  百姓先入為主,對這些藩王極其厭惡,不過個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他們心中的芥蒂絕對不會消失。

  這一招。

  許清宵算是狠狠地咬下各地藩王的一塊肉了,而且是連皮帶血給咬下來的。

  大魏京都。

  懷寧王府中。

  當懷寧王看到今日的大魏文報后,他不由長長吐出一口氣,而后將文報放在桌上。

  眼神之中滿是冷意。

  不過這冷意并非是針對許清宵的,而是針對這群藩王的。

  昨日,他已經將所有的利弊全部說出來了,可沒想到的是,這群藩王竟然還是一意孤行,當真是一群蠢人。

  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結果被許清宵明著擺了一道。

  “一群蠢材,若與爾等為伍,本王大計,只怕到死都完成不了。”

  懷寧親王冷笑,他笑這幫藩王愚蠢至極,不懂得取舍,只想著好處,卻從懂得舍棄。

  不過這樣也挺好的,最起碼有利于自己。

  只是許清宵這一招,已經不是逼迫藩王援兵了,而是打擊藩王在民間的威望,這樣一來,若是有藩王起兵勤王,將會遭到阻攔。

  民意這種東西,平時看不見,可要是凝聚起來了,那就不一樣了,任你謀算如妖,在民意之下,都是虛無。

  這是洪流,無法阻擋的洪流。

  懷寧親王知道,今日過后,各地藩王將會真正見識到許清宵到底有多狠辣了。

  與許清宵也算是交手過幾次,再加上這接近一年來,大大小小的事情,懷寧親王對許清宵的評價很簡單。

  心狠手辣!

  無視規矩!

  這個心狠手辣,是站在大魏王朝這個角度,而無視規矩,就不用解釋了。

  而許清宵之所以能這樣心狠手辣,無視規矩,其原因就是,許清宵太懂得‘借勢’了。

  每一次,許清宵都能通過借勢來扭轉局勢,借百官之勢,借女帝之勢,借天下民意之勢。

  想要對付許清宵,就必須要限制許清宵這借勢之力。

  只是他想不到如何限制。

  可懷寧親王知道,有人可以做到。

  這個人,就在大魏京都之中。

  他隱約猜得到,無論這場大戰,最終的結果是什么,有一場劫難,正等著許清宵。

  只是他沒有多事,也不愿參與,靜靜等待即可,坐山觀虎斗。

  而與此同時。

  隨著時間流逝,大魏文報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件事情也逐漸發酵。

  大魏蘇南郡。

  蘇南王坐在府上,觀看女子跳舞,好不快活。

  只是就在此時,一名謀士手握大魏文報,快速走來,神色難看,直接打斷了蘇南王的興致。

  “都出去,出去。”

  謀士倒也直接,將眾人驅趕出去。

  “怎么了?”

  蘇南王皺著眉頭,但他知道自己這位謀士,若無大事不會如此。

  “王爺,您快看看,這是今日的大魏文報。”

  謀士將文報遞給蘇南王,后者接過文報,微微皺眉,只是當他看到文報內容后,剎那間露出怒色。

  過了一會,蘇南王更是直接將文報甩在地上,大聲怒吼。

  “荒唐!”

  “荒唐!”

  “荒唐!”

  他三聲荒唐,顯得無比憤怒。

  許清宵這篇文報,簡直就是在羞辱他。

  身為藩王,他豈能不知許清宵這篇文章有多歹毒?

  調動民意,向自己施壓。

  “他該死!”

  蘇南王攥緊拳頭,目呲欲裂。

  而一旁的謀士,則不由嘆了口氣道。

  “王爺,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許清宵已經調動民意,蘇南郡已經有不少人知曉此事,過不了今日,民間百姓只怕都要鬧起來。”

  “到時候對我等不利啊。”

  這謀士開口,提醒蘇南王,不要做意氣之爭。

  可蘇南王冷哼一聲,望著謀士道。

  “他們若是鬧,就讓他們鬧,本王今日還就不出兵了。”

  蘇南王也是有骨氣,說不出兵就不出兵。

  可謀士搖了搖頭道。

  “王爺,現在已不是我等愿不愿意出兵了,而是我等出兵之后,能不能壓住百姓怒火。”

  “屬下已經令人查詢情況,咱們這里還算好,鎮西王哪里最慘。”

  “鎮西王有四十萬jing銳大軍,可這些將士,也是有父有母之人,他們父母得知此事之后,以命相逼,讓其退伍。”

  “現在鎮西王那邊,可謂是一團糟,大量將士哭著喊著要退軍,我大魏自古以來,以孝為首,一兩個將士退軍,倒也不算什么。”

  “現在鎮西王手下,有十萬將士要退軍,鎮西王出面,結果您知道什么下場嗎?”

  “百姓拿菜葉子和臭雞蛋砸鎮西王,這事都傳開了,鎮西王氣的暴跳如雷,卻又不敢對百姓如何,已經選擇發兵。”

  “發了兵還被萬民唾罵,下場很慘,咱們現在還來得及,只要現在回應,立刻發兵,至少不至于鬧出退軍之事。”

  謀士哭喪著臉說道。

  鎮西王發生的事情,現在已經傳遍了,別看鎮西王手握大權,皇親國戚,可面對如洪流一般的民意,該慫還是慫啊。

  一兩個百姓,在鎮西王眼中如同螻蟻一般。

  可一兩萬百姓,甚至是全城百姓,鎮西王算什么?他敢亂來嗎?朝廷現在盯著這幫藩王看。

  你真敢亂來,激怒民意,只怕各地藩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要過來砍你。

  聽到這話,蘇南王臉色有些變了。

  他還真不知道事態竟到這個程度。

  想了想,蘇南王一咬牙,顯得無比憋屈道。

  “發兵!發兵!發兵!”

  蘇南王深吸一口氣,還有什么好說的?只能老老實實發兵吧。

  難不成跟鎮西王一樣,被萬民唾罵?回過頭就算是發兵了,只怕也會被百姓嘲諷譏笑。

  所以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發兵算了。

  但還是很憋屈。

  “王爺,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生氣,屬下已經吩咐好陳將軍,到了戰場上,除非是許清宵下令,讓我軍沖鋒,不然的話,我軍絕不會帶頭沖鋒,甚至都不會參與此戰。”

  “保存實力,而且若真贏了,還可以撈到不少好處,王爺也虧損不到哪里去。”

  蘇南王的謀士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可......以許清宵這般狠毒,怎可能不讓我軍帶頭沖鋒?”

  蘇南王不傻,許清宵讓藩王出兵,不就是想要消耗藩王的底蘊實力嗎?

  怎可能不讓?

  “王爺,要真是如此,那我等可以乘機發難,引發兵變,畢竟我等將士也不愚蠢啊。”

  謀士繼續說道,讓蘇南王眼中閃爍光芒,過了一會,蘇南王點了點頭道。

  “既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

  “不過這個許清宵......呵,想通過這一招來打壓我等藩王?他還是太嫩了。”

  “明面上我蘇南王只有二十五萬兵馬,可背地里的兵馬,他許清宵知道嗎?一半兵力,即便是全滅了,又能如何?”

  蘇南王言語自信道。

  順便同意謀士之言。

  “王爺英明。”

  后者點了點頭,隨后著手安排此事。

  就如此。

  各地藩王,開始陸續發兵了。

  鎮西王的下場最慘,發了兵還被罵,其他藩王第一時間發兵,雖然心里不服,也很憋屈,可面對洪流一般的民意,他們還是屈服了。

  而大魏文華殿內。

  一道道聲音響起。

  “報,蘇南王派兵十萬,增援三軍!”

  “報,淮西王派兵十五萬,增援三軍!”

  “報,云東王派兵七萬,增援三軍!”

  大魏文報的作用,在這一刻徹底展現,調控大魏百姓之民意,僅僅只是一招,便壓得各地藩王憋屈無比。

  這便是民意之劍。

  “報!許大人,此次藩王一共集結三百萬將士,領兵陳國。”

  隨著聲音響起。

  許清宵也將目光從沙盤中收回來了。

  三百萬將士。

  數量上不少,聽起來很多,可實際上對比大魏王朝的人口,就不值一提了。

  而對于這六十三位藩王,許清宵或多或少有所研究,真正擁兵自重的只有三十位左右,其余三十多位藩王,有一定將士,但為數不多,最少的也就是五萬左右。

  集結三百萬將士,已經很多了。

  再加上大魏二百七十萬將士,一共便是五百七十萬。

  如此龐大的數量,已經不是橫推陳國這么簡單了。

  許清宵要一鼓作氣,直搗黃龍,將這次戰亂,徹底平息。

  至于這次派藩王領兵,許清宵還真不是為了削弱藩王實力。

  如果單純為了消耗藩王的實力,完全沒必要這樣做。

  藩王的兵,也是大魏子民,讓大魏子民去送死,這不是腦子有問題?

  對付藩王的手段有太多了,自己如今掌握民意,只是隨便試探一番,就能壓的藩王叫苦連天。

  等大魏真正強大起來,藩王之禍,輕而易舉解決。

  犯不著讓他們去送死。

  許清宵集結如此多的大軍,其目的只有一個,殺穿陳國,一鼓作氣,橫掃異族之亂。

  “傳令,三軍整頓休養,等待藩王援兵,這段時間,防守一切,萬不可輕舉妄動。”

  許清宵開口,下達軍令。

  “是!”

  后者開口,緊接著離開。

  而許清宵的目光,則落在陳國七十二府之地上。

  “守仁,此戰只怕是一場硬仗啊。”

  一旁的安國公開口,他望著這七十二城,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之前的蕃國,唐國,阿木塔,突良,許清宵可以用計謀攻下。

  而這陳國,七十二府,橫豎而成,本身就是用來御敵的,再加上敵軍有所防備,這一仗,只怕很硬,用計謀都沒用。

  “恩。”

  “是場硬戰。”

  許清宵點了點頭,對于陳國之戰,許清宵有自己的想法。

  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防盜!五分鐘!

  第一百八十二章:陳國之戰!血戰到底!再作名詩!怒斥藩王!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大魏王室!臨陣怯戰!

  大魏文報之上,這十六個字,幾乎是指著各地藩王的鼻子狠狠罵了一番。

  而文章內容,許清宵也是口誅筆伐。

  藩王拿著朝廷的俸祿,吃的百姓民脂民膏,貪圖享樂,擁兵自重,如今大魏江山岌岌可危,你們不主動出來保家衛國就算了。

  現在朝廷讓你們為國征戰,你們卻找各種理由搪塞,拒不出兵?寧可看著百姓于水火之中,也不出手相助,其心可誅。

  許清宵通篇圍繞的就是,這些藩王的權力,吃住行到底多奢侈,然后拿女帝出來對比,皇帝建宮殿,需要考慮國庫有沒有銀兩,大臣們愿不愿意答應。

  而這些藩王們,想建宮殿就建宮殿,吃穿住行,可謂是奢華無比,引起民間百姓仇富之心。

  同時再怒斥藩王,吃了喝了,縱樂享福也就算了,卻不曾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竟然還想要謀私謀利。

  甚至出兵保家衛國,還要讓大魏朝廷給銀兩,這些年各地藩王得到的稅銀還少嗎?

  許清宵這篇文章寫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大魏百姓都憤怒了。

  他們拿著文報,大聲痛斥。

  “這群狗屁藩王,吃著大魏,用著大魏,現在要讓他們出去打仗,一個個貪生怕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兒子才不過二十歲,便去參軍,是生是死我這個當爹的還不知道,但為了大魏,為了國家,就算是他戰死沙場,我也無怨無悔,對比這些藩王,苦難之時,享受人間極樂也就算了,如今大魏江山都快沒了,他們還縱馬享樂,當真不為人子也啊。”

  “真是一群狗東西,都到這個時候了,竟然怯戰?就應該讓陛下下令,把這些藩王全部砍了。”

  “自古以來,藩王就沒幾個好東西,擁兵自重,威脅朝廷,唯一的作用,就是鎮守邊關,可如今大魏都打仗了,他們居然拒絕出兵?我一個侄子就在一個藩王手下當兵,我現在就去寫信,讓他滾回來,他要是繼續助紂為虐,我就不認這個侄子了。”

  “對,諸位,我等人言甚微,但我等可以發動力量,讓自己族人退出文報上這些藩王的軍隊,我就不信了,沒有兵,這些藩王還敢囂張嗎?”

  百姓們議論紛紛,他們怒罵藩王不作為,但人言甚微,直到有人想到這個主意,一時之間,引來大家爭先恐后的模仿。

  畢竟光罵不解恨啊,必須要這樣做,才解恨。

  最先炸鍋的是大魏京都,其次隨著各地各府的文報開售之后,越來越多的罵聲響起,眾人都在指責藩王們的行為。

  沒有人會不氣,尤其是百姓們。

  許清宵這篇文章,可謂是殺人誅心,世人都知道這些王爺們一個個手握大權,過的生活自然也是極奢。

  百姓知道,但也認命,誰讓人家出身好呢?

  可認命歸認命,酸還是會酸的,平日里不敢說,是怕得罪王爺,而許清宵文章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圍繞王室的使命。

  他們吃好喝好,因為他們是王室,百姓們也認命,但能夠作威作福也是要有代價的,保家衛國,這就是王爺們的代價。

  換句話來說,許清宵這篇文章給老百姓們看的感覺就是。

  我們辛辛苦苦一輩子,種田做生意,伺候你們這幫王爺也就認命了,畢竟要的就是你們保護我。

  可現在你們一個個怯戰,連最起碼的保護都沒有?那我還伺候你?滾一邊去吧。

  這篇文章的殺傷力,足夠所有藩王吃一次大虧了,即便是這些藩王答應去援助,也于事無補了。

  百姓先入為主,對這些藩王極其厭惡,不過個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他們心中的芥蒂絕對不會消失。

  這一招。

  許清宵算是狠狠地咬下各地藩王的一塊肉了,而且是連皮帶血給咬下來的。

  大魏京都。

  懷寧王府中。

  當懷寧王看到今日的大魏文報后,他不由長長吐出一口氣,而后將文報放在桌上。

  眼神之中滿是冷意。

  不過這冷意并非是針對許清宵的,而是針對這群藩王的。

  昨日,他已經將所有的利弊全部說出來了,可沒想到的是,這群藩王竟然還是一意孤行,當真是一群蠢人。

  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結果被許清宵明著擺了一道。

  “一群蠢材,若與爾等為伍,本王大計,只怕到死都完成不了。”

  懷寧親王冷笑,他笑這幫藩王愚蠢至極,不懂得取舍,只想著好處,卻從懂得舍棄。

  不過這樣也挺好的,最起碼有利于自己。

  只是許清宵這一招,已經不是逼迫藩王援兵了,而是打擊藩王在民間的威望,這樣一來,若是有藩王起兵勤王,將會遭到阻攔。

  民意這種東西,平時看不見,可要是凝聚起來了,那就不一樣了,任你謀算如妖,在民意之下,都是虛無。

  這是洪流,無法阻擋的洪流。

  懷寧親王知道,今日過后,各地藩王將會真正見識到許清宵到底有多狠辣了。

  與許清宵也算是交手過幾次,再加上這接近一年來,大大小小的事情,懷寧親王對許清宵的評價很簡單。

  心狠手辣!

  無視規矩!

  這個心狠手辣,是站在大魏王朝這個角度,而無視規矩,就不用解釋了。

  而許清宵之所以能這樣心狠手辣,無視規矩,其原因就是,許清宵太懂得‘借勢’了。

  每一次,許清宵都能通過借勢來扭轉局勢,借百官之勢,借女帝之勢,借天下民意之勢。

  想要對付許清宵,就必須要限制許清宵這借勢之力。

  只是他想不到如何限制。

  可懷寧親王知道,有人可以做到。

  這個人,就在大魏京都之中。

  他隱約猜得到,無論這場大戰,最終的結果是什么,有一場劫難,正等著許清宵。

  只是他沒有多事,也不愿參與,靜靜等待即可,坐山觀虎斗。

  而與此同時。

  隨著時間流逝,大魏文報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件事情也逐漸發酵。

  大魏蘇南郡。

  蘇南王坐在府上,觀看女子跳舞,好不快活。

  只是就在此時,一名謀士手握大魏文報,快速走來,神色難看,直接打斷了蘇南王的興致。

  “都出去,出去。”

  謀士倒也直接,將眾人驅趕出去。

  “怎么了?”

  蘇南王皺著眉頭,但他知道自己這位謀士,若無大事不會如此。

  “王爺,您快看看,這是今日的大魏文報。”

  謀士將文報遞給蘇南王,后者接過文報,微微皺眉,只是當他看到文報內容后,剎那間露出怒色。

  過了一會,蘇南王更是直接將文報甩在地上,大聲怒吼。

  “荒唐!”

  “荒唐!”

  “荒唐!”

  他三聲荒唐,顯得無比憤怒。

  許清宵這篇文報,簡直就是在羞辱他。

  身為藩王,他豈能不知許清宵這篇文章有多歹毒?

  調動民意,向自己施壓。

  “他該死!”

  蘇南王攥緊拳頭,目呲欲裂。

  而一旁的謀士,則不由嘆了口氣道。

  “王爺,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許清宵已經調動民意,蘇南郡已經有不少人知曉此事,過不了今日,民間百姓只怕都要鬧起來。”

  “到時候對我等不利啊。”

  這謀士開口,提醒蘇南王,不要做意氣之爭。

  可蘇南王冷哼一聲,望著謀士道。

  “他們若是鬧,就讓他們鬧,本王今日還就不出兵了。”

  蘇南王也是有骨氣,說不出兵就不出兵。

  可謀士搖了搖頭道。

  “王爺,現在已不是我等愿不愿意出兵了,而是我等出兵之后,能不能壓住百姓怒火。”

  “屬下已經令人查詢情況,咱們這里還算好,鎮西王哪里最慘。”

  “鎮西王有四十萬jing銳大軍,可這些將士,也是有父有母之人,他們父母得知此事之后,以命相逼,讓其退伍。”

  “現在鎮西王那邊,可謂是一團糟,大量將士哭著喊著要退軍,我大魏自古以來,以孝為首,一兩個將士退軍,倒也不算什么。”

  “現在鎮西王手下,有十萬將士要退軍,鎮西王出面,結果您知道什么下場嗎?”

  “百姓拿菜葉子和臭雞蛋砸鎮西王,這事都傳開了,鎮西王氣的暴跳如雷,卻又不敢對百姓如何,已經選擇發兵。”

  “發了兵還被萬民唾罵,下場很慘,咱們現在還來得及,只要現在回應,立刻發兵,至少不至于鬧出退軍之事。”

  謀士哭喪著臉說道。

  鎮西王發生的事情,現在已經傳遍了,別看鎮西王手握大權,皇親國戚,可面對如洪流一般的民意,該慫還是慫啊。

  一兩個百姓,在鎮西王眼中如同螻蟻一般。

  可一兩萬百姓,甚至是全城百姓,鎮西王算什么?他敢亂來嗎?朝廷現在盯著這幫藩王看。

  你真敢亂來,激怒民意,只怕各地藩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要過來砍你。

  聽到這話,蘇南王臉色有些變了。

  他還真不知道事態竟到這個程度。

  想了想,蘇南王一咬牙,顯得無比憋屈道。

  “發兵!發兵!發兵!”

  蘇南王深吸一口氣,還有什么好說的?只能老老實實發兵吧。

  難不成跟鎮西王一樣,被萬民唾罵?回過頭就算是發兵了,只怕也會被百姓嘲諷譏笑。

  所以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發兵算了。

  但還是很憋屈。

  “王爺,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生氣,屬下已經吩咐好陳將軍,到了戰場上,除非是許清宵下令,讓我軍沖鋒,不然的話,我軍絕不會帶頭沖鋒,甚至都不會參與此戰。”

  “保存實力,而且若真贏了,還可以撈到不少好處,王爺也虧損不到哪里去。”

  蘇南王的謀士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可......以許清宵這般狠毒,怎可能不讓我軍帶頭沖鋒?”

  蘇南王不傻,許清宵讓藩王出兵,不就是想要消耗藩王的底蘊實力嗎?

  怎可能不讓?

  “王爺,要真是如此,那我等可以乘機發難,引發兵變,畢竟我等將士也不愚蠢啊。”

  謀士繼續說道,讓蘇南王眼中閃爍光芒,過了一會,蘇南王點了點頭道。

  “既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

  “不過這個許清宵......呵,想通過這一招來打壓我等藩王?他還是太嫩了。”

  “明面上我蘇南王只有二十五萬兵馬,可背地里的兵馬,他許清宵知道嗎?一半兵力,即便是全滅了,又能如何?”

  蘇南王言語自信道。

  順便同意謀士之言。

  “王爺英明。”

  后者點了點頭,隨后著手安排此事。

  就如此。

  各地藩王,開始陸續發兵了。

  鎮西王的下場最慘,發了兵還被罵,其他藩王第一時間發兵,雖然心里不服,也很憋屈,可面對洪流一般的民意,他們還是屈服了。

  而大魏文華殿內。

  一道道聲音響起。

  “報,蘇南王派兵十萬,增援三軍!”

  “報,淮西王派兵十五萬,增援三軍!”

  “報,云東王派兵七萬,增援三軍!”

  大魏文報的作用,在這一刻徹底展現,調控大魏百姓之民意,僅僅只是一招,便壓得各地藩王憋屈無比。

  這便是民意之劍。

  “報!許大人,此次藩王一共集結三百萬將士,領兵陳國。”

  隨著聲音響起。

  許清宵也將目光從沙盤中收回來了。

  三百萬將士。

  數量上不少,聽起來很多,可實際上對比大魏王朝的人口,就不值一提了。

  而對于這六十三位藩王,許清宵或多或少有所研究,真正擁兵自重的只有三十位左右,其余三十多位藩王,有一定將士,但為數不多,最少的也就是五萬左右。

  集結三百萬將士,已經很多了。

  再加上大魏二百七十萬將士,一共便是五百七十萬。

  如此龐大的數量,已經不是橫推陳國這么簡單了。

  許清宵要一鼓作氣,直搗黃龍,將這次戰亂,徹底平息。

  至于這次派藩王領兵,許清宵還真不是為了削弱藩王實力。

  如果單純為了消耗藩王的實力,完全沒必要這樣做。

  藩王的兵,也是大魏子民,讓大魏子民去送死,這不是腦子有問題?

  對付藩王的手段有太多了,自己如今掌握民意,只是隨便試探一番,就能壓的藩王叫苦連天。

  等大魏真正強大起來,藩王之禍,輕而易舉解決。

  犯不著讓他們去送死。

  許清宵集結如此多的大軍,其目的只有一個,殺穿陳國,一鼓作氣,橫掃異族之亂。

  “傳令,三軍整頓休養,等待藩王援兵,這段時間,防守一切,萬不可輕舉妄動。”

  許清宵開口,下達軍令。

  “是!”

  而這陳國,七十二府,橫豎而成,本身就是用來御敵的,再加上敵軍有所防備,這一仗,只怕很硬,用計謀都沒用。

  “恩。”

  而這陳國,七十二府,橫豎而成,本身就是用來御敵的,再加上敵軍有所防備,這一仗,只怕很硬,用計謀都沒用。

  “恩。”

  而這陳國,七十二府,橫豎而成,本身就是用來御敵的,再加上敵軍有所防備,這一仗,只怕很硬,用計謀都沒用。

  “恩。”

  而這陳國,七十二府,橫豎而成,本身就是用來御敵的,再加上敵軍有所防備,這一仗,只怕很硬,用計謀都沒用。

  “恩。”

  請記住本書域名:。頂點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mgshuc

飛翔鳥中文    大魏讀書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