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三章:文宮大亂,民意潰散,學子毀意,大儒失色

  大魏京都現在十分古怪。

  百姓們對這個大魏文圣報起初是感覺很不錯的,一來可以看看國家大事,二來還可以通過這個儒談,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舉兩得。

  雖然大魏文宮做法有些下作惡心,但不得不說的是,大魏文圣報實打實是造福百姓。

  所以百姓們倒也沒說什么。

  而且人也是如此的,誰給自己好處,大家還是會選擇支持誰的。

  可問題是,等百姓們逐漸回味過來以后,卻發現這篇儒談,表面上是在教育世人要謙虛。

  可實際上呢?

  實際上是在諷刺許清宵所作所為,甚至用上了稚童這種詞匯,來羞辱許清宵。

  自然而然,百姓們覺得自己上當了,他們雖然想要教育自己的后人。

  可他們明辨是非,不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

  自然而然,百姓們有些怨言了。

  本章防盜版了!!!!!!

  看到這里,等十分鐘。

  就當晚十分鐘看!!!!!

  別去盜版看了。

  來看正版吧!!!求求你們了!

  只是這些怨言并不能改變大魏文宮即將可以獲得民意和才氣的事情。

  所以百姓們早早便來到各大書店,想要躲買一份大魏文報,用來支持許清宵。

  不過大魏文報也有規定,一個人只能買一份,最起碼一次只能買一份。

  許清宵看中的是宣傳能力,不真是這點銀兩。

  也就在卯時一過。

  大魏文報開售。

  百姓們依舊是爭先搶后地購買。

  這一次比第一次還要夸張,形成了萬人空巷的奇聞。

  一道街的隊伍,都已經排到了二道街,不僅僅如此,一些商販看準機會,直接在隊伍附近支起攤位,做起了一些早鋪生意。

  不僅僅是這些百姓,還有不少讀書人,也紛紛爭相購買,包括大魏京都各大權貴們,早就派好人在這里蹲守了,就等著最先一批看到大魏文報。

  他們知道,大魏文宮這般針對,許清宵絕對不會隱忍,是絕對不會隱忍的。

  許清宵的反擊,讓他們期待,無比的期待。

  大魏文宮當中,有不少大儒一夜未睡,他們都看著天穹之上的祥云。

  現在已經凝聚到第一百零七朵了。

  就差最后一朵,嚴磊或許就有可能重回大儒之位,而張寧說不定真會因此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當然這只是有可能,有希望罷了,到底能否,還是要等待最終答案出現。

  故此,嚴磊與張寧是最為激動之人,他們死死地望著天穹,一個多時辰,脖子都沒有動彈一下。

  他們期待,也充滿著緊張。

  而就在此時,一道道聲音匯報。

  “嚴儒,百姓們都在街上排隊購買大魏文報,預計人數,至少數萬!”

  “嚴儒,經過仔細調查,各大書店門外至少有幾千人聚集,京都所有書店,除個別與我大魏文圣報有合作之外,其余再兜售大魏文報。”

  “若不出意外的話,只怕有可能突破兩百萬份。”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是嚴磊派出去的探子,他們調查大魏文報的售賣情況。

  聽到這話,張寧莫名有些緊張起來了,他看向嚴磊,不由開口道。

  “嚴儒,這會不會出什么事啊?”

  張寧實在是太緊張了,他不可能不緊張啊,天地大儒啊,自己這輩子夢寐以求的成就。

  不,不是夢寐以求的成就,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啊。

  現在有一定可能自己能得,他如何不惶恐?如何不激動?又如何不緊張?

  “張儒,不用擔心,民意已經凝聚,怎可能會出事?”

  “就算許清宵寫千古詩詞辱罵我等,也無需擔心,他無法影響到我們了。”

  嚴磊無比自信道。

  其實他也很緊張也很激動,只是他表現的異常淡定,他必須要告訴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

  所以他才會如此自信。

  看到嚴磊如此自信,張寧也不多說什么了,稍稍松了口氣,隨后便繼續等待。

  只是這個民意祥云,凝聚的實在是有些慢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

  第一批大魏文報已經售空,第二批大魏文報需要等到半刻鐘的時間送來。

得到第一批大魏文報的百姓們,爭相恐后地  當看到標題之時,大魏百姓們徹底愣住了。

鳩占鵲巢,老而不死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出現,前面四個字,百姓們暫時還不明白,但這最后四個字,大家還是能看懂的。

  老而不死?

  這不就是在罵蓬儒嗎?

  這許清宵當真是大膽啊,直接辱罵一位天地大儒?

  這......這.......這還當真是夠許清宵啊。

  “好!好!好!罵得好,罵得好啊。”

  “暢快,暢快,實在是太暢快了。”

  “我還沒看內容,光是看這個標題,我已經爽了,你們爽不爽?”

  “昨日在我心中的郁結之氣,瞬間沒了,哈哈哈哈。”

  “我就說,許大人一定不會忍讓的。”

  “這才是許大人的脾氣,就該罵一罵了。”

  百姓們紛紛振奮而喜,說實話他們心里也憋屈啊,不過他們也一直好奇,許清宵會不會罵回去。

  只是當這個標題出現之后,他們興奮了,也激動起來了,這罵的簡直是夠爽快。

  不,不是夠爽快,是極其爽快。

  緊接著,百姓們開始閱讀大魏文報當中的內容,直接跳過了國家大事和地方趣聞,他們現在就想要看看許清宵寫了什么東西。

  怎么罵蓬儒的,還有什么叫做鳩占鵲巢。

  很快,眾百姓看向內容。

  許清宵的寫法也極其簡單,以講故事的方式去譏諷回去。

  鳩占鵲巢的故事很簡單,有一種鳥類,名為鳩,他們不會鑄造高巢,繁衍后代,從來不是自己去孵化喂養,而是將自己的蛋,生在鵲巢之中,讓鵲鳥為他們養育后代,甚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吃飽一點,不惜殺害鵲鳥子嗣。

  就是這么一個極其簡單的寓言故事,許清宵沒有動用多少文筆,但這個故事的意義,許清宵用這么一個故事,來諷刺大魏文宮的一些大儒。

  他們占據著大魏文宮,自稱是圣人一脈,從而說的話,做的事,代表著圣人,明明是自己的思維想法,卻非要說是圣人的思維想法。

  問題是你還不能反駁。

  許清宵明里暗里的諷刺,倒也直接,同時許清宵這篇寓言故事的核心,是要杜絕這種現象,絕對不能盲目聽從他人之意見。

  不是說別人的就一定好,甚至許清宵拿出自己舉例子,自己曾經是一名捕快,但發現做捕快做了十年都做不好,跑去讀書,忽然就開竅了。

  許清宵稍稍過度一番,其實也是一種粉飾手段,不然直接開罵有什么意義?

  他要做的是,既教育百姓,又要告訴天下百姓,大魏文宮之中的某一些人,就是鳩鳥,心腸歹毒,排除異己,完全沒有一點大儒風范。

  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上都不會看不懂這篇文章的內容。

  至于老而不死。

  許清宵更加直接了。

  許清宵書寫文章,其內容便是提到了大魏,許清宵認為,大魏之中,有無數有能力有才華的讀書人,他們明明有能力為國家效力,明明有能力更好的改變這個世界,讓大魏走向繁榮。

  但他們身份卑微,往往有一個非常好的意見,卻因為他們的人微言輕,以致于沒有傳達到上面,以致于大魏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而這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有一些人,老而不死。

  甚至許清宵直接舉例,太平詩會的事情,為什么太平詩會,大魏才子如此不堪一擊?

  你說大魏衰敗?我承認,可問題是衰敗的是經濟和軍事力量,是國家力量,而不是你們文人力量。

  七次北伐,死了多少讀書人?又死了多少戰士?

  所以北伐沒有影響大魏,那么大魏還是這個大魏,文宮還是那個文宮,為什么會輸的這么慘?

  就是因為,有人老而不死,他們感覺要死了,吊著一口氣,把持著重要權力,用陳舊的思想,去禁錮新一代的讀書人。

  他們限制的不是一群有志青年,他們限制的是大魏發展。

  他們殘害的不僅僅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而是大魏蒼生。

  他們泯滅的不是天下讀書人,而是泯滅了儒者之心,向上之心。

  到最后,許清宵更是文筆犀利,嚴肅批語。

  民之盜,竊賊!

  儒之盜,竊國!

  赳赳白發,

  如若說鳩占鵲巢,只是諷刺大魏文宮某一批大儒不要臉,那么這個老而不死,許清宵卻是真正令人jing神一震啊。

  百姓們閱讀到此,一個個已經面紅耳赤了,他們這是激動的面紅耳赤,他們激動啊。

  許清宵這罵的太好了。

  赳赳白發,

  說的當真是好啊。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篇大魏文報,對讀書人來說,不亞于一顆天外隕石,墜落海中一般。

  千層巨浪正在逐漸卷起。

  人群當中。

  宋明是一位讀書人,他是大魏文宮的讀書人,乃是江南郡一塊的才子,出了名的才子。

  十歲作詩,十五歲便會寫文章,算不上神童,但也算得上不錯的俊杰才子。

  他有偉大的抱負,有偉大的理念和想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橫掃大魏的頹然。

  希望自己的光芒,總有一天,如同星辰一般,綻放而出,直至消失。

  所以他的目標,是大魏文宮,他希望自己進入大魏文宮之中,能為國家做事,能為天下蒼生做事。

  故此他竭盡全力,終于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來到了大魏文宮。

  本來,他以為自己來到大魏文宮之后,會受到重用,自己的許多建議,會得到大魏文宮的支持。

  可不曾想到的是,當他來到大魏文宮之后,他發現這里極其殘酷,殘酷到讓他感覺到絕望。

  在這里,身份地位太重要了,品階你都算不了什么,一切要看年限,他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二十歲那一年,他是七品明意的讀書人。

  二十五歲之后,他還是七品明意的讀書人!

  五年。

  整整五年,他在大魏文宮所做的事情,就是跑腿,就是打聽消息,或者就是偶爾擦拭一下大儒們的房間。

  僅此而已!

  僅此而已啊!

  這五年來,他夜夜難以入睡,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到底是什么!

  他想要熬著,因為很多人跟他一樣熬著,都是一些有志青年,當初自己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朝氣蓬勃,每一個人都想要做大事。

  但他們做了嗎?

  做了。

  他們每個人房間當中,都有厚厚一堆的策論,有的提升國家生產方法,有的是完善刑罰之策論,有的是兵部之策論。

  可是,這些東西,他們都遞交不上去,因為那些大儒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即便當真看了,也不過是一句,錯洞百出,便將他們打發回去了。

  一時之間,他們沉默了,一時之間,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就這樣,渡過了五年,整整五年,莫名之間,他們有些后悔,他們后悔自己為何要進入大魏文宮。

  為什么不直接入朝廷,至少進了朝廷,自己還有發言權,哪怕是去一方當父母官,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國家做一件事情。

  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總比擦拭桌子要好吧。

  最開始,他們絕望,但大魏文宮的人告訴他們,這是一個過程,是磨礪他們性格的過程。

  他們接受了,只能接受了,因為他們無法背叛文宮,誰背叛文宮,那么誰就不會有好下場。

  有人離開文宮,想要回去教學,但當地縣衙書院等等,都發布了公告,說此人是被大魏文宮逐出的。

  沒有人會讓自己的孩子送到他家中,因為此人背叛了大魏文宮,此人背叛了圣人,此人已經沒有了道德。

  最終此人上吊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情,他們記在了心中,他們有些害怕,不敢亂來,他們只能等,慢慢地等,等待著有朝一日,他們會被賞識,他們會被某一位大儒賞識。

  這樣的話,他們就有機會做一番大事業。

  大魏文宮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抱著這般想法,可當他們看到有的儒生,即便是到老之時,也沒有任何一點光芒時。

  他們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但生活已經如此了,他們無法反抗,也沒有勇氣反抗。

  因為,他們面對不是一個人,而是大魏文宮!

  天下讀書人之正統!

  而今日,宋明又是被派遣而來,實時檢查百姓們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好匯報。

  但因為百姓們的激動,他實在是忍不住購買了一份大魏文報。

  許清宵的一字字,一句句,在他眼中,就如同驚天巨浪一般,拍打著他的心,一顆即將死寂的心!

  不知為何,許清宵所作所為,在他腦海當中閃過。

  有些事情,他不在現場,并沒有看到,但可以腦補。

  可以幻想出,許清宵是如何大鬧刑部的!

  又幻想的出,許清宵是如何斬殺郡王的!

  為百姓伸冤!懲惡除奸!

  這不就是他最想要活著的樣子嗎?

  這不就是自己當初讀書時的夢想嗎?

  赳赳白發,

  這一刻,宋明覺得許清宵說的太對太對了。

  有的人一直把持著重要職位,不留給年輕人機會,他們眼中,只有斗爭,只有利益,而不是國家。

  他們眼中,不是蒼生,而是自身的名氣,自身的利益。

  此等白發!

  為何不死?

  宋明沉默,大魏文報在他手中,一時之間,他腦中翻江倒海,心徹底亂了。

  “宋明!”

  “你還愣著做什么,還不趕緊回去稟告大儒們,”

  也就在此時,有聲音響起,呼喊著宋明,讓宋明趕緊回大魏文宮,及時匯報情況.

  “好。”

  宋明點了點頭,他應聲而去,下意識地便朝著大魏文宮走去。

  一刻鐘后。

  他看到了一批人,也是過來匯報情況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步伐極快,仿佛是想要去邀功一般,跑的比他們要快一些。

  而有一批人,卻莫名顯得有些失魂落魄,與自己一般。

  他們手中皆然拿著大魏文報。

  眾人目光對視,那死氣沉沉的目光當中,充滿著迷茫。

  也就在此時,他們回到了大魏文宮當中。

  見到了嚴磊等幾位大儒。

  “我等見過嚴儒。”

  眾人齊齊開口。

  然而嚴磊與眾大儒卻死死望著天穹上的民意祥云,并沒有在乎他們。

  “回嚴儒,回張儒,回諸位大儒,南一道街一刻鐘內所有文報全部銷售一空。”

  “百姓們皆然顯得興奮,神色愉悅。”

  宋明開口,如此說道。

  “興奮?”

  嚴磊聽到這話,不禁微微皺眉。

  但他沒有大驚失色,也沒有其他什么舉動,而是揮了揮手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再廢儒位,彰顯吾名!

  大魏京都現在十分古怪。

  百姓們對這個大魏文圣報起初是感覺很不錯的,一來可以看看國家大事,二來還可以通過這個儒談,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舉兩得。

  雖然大魏文宮做法有些下作惡心,但不得不說的是,大魏文圣報實打實是造福百姓。

  所以百姓們倒也沒說什么。

  而且人也是如此的,誰給自己好處,大家還是會選擇支持誰的。

  可問題是,等百姓們逐漸回味過來以后,卻發現這篇儒談,表面上是在教育世人要謙虛。

  可實際上呢?

  實際上是在諷刺許清宵所作所為,甚至用上了稚童這種詞匯,來羞辱許清宵。

  自然而然,百姓們覺得自己上當了,他們雖然想要教育自己的后人。

  可他們明辨是非,不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

  自然而然,百姓們有些怨言了。

  只是這些怨言并不能改變大魏文宮即將可以獲得民意和才氣的事情。

  所以百姓們早早便來到各大書店,想要躲買一份大魏文報,用來支持許清宵。

  不過大魏文報也有規定,一個人只能買一份,最起碼一次只能買一份。

  許清宵看中的是宣傳能力,不真是這點銀兩。

  也就在卯時一過。

  大魏文報開售。

  百姓們依舊是爭先搶后地購買。

  這一次比第一次還要夸張,形成了萬人空巷的奇聞。

  一道街的隊伍,都已經排到了二道街,不僅僅如此,一些商販看準機會,直接在隊伍附近支起攤位,做起了一些早鋪生意。

  不僅僅是這些百姓,還有不少讀書人,也紛紛爭相購買,包括大魏京都各大權貴們,早就派好人在這里蹲守了,就等著最先一批看到大魏文報。

  他們知道,大魏文宮這般針對,許清宵絕對不會隱忍,是絕對不會隱忍的。

  許清宵的反擊,讓他們期待,無比的期待。

  大魏文宮當中,有不少大儒一夜未睡,他們都看著天穹之上的祥云。

  現在已經凝聚到第一百零七朵了。

  就差最后一朵,嚴磊或許就有可能重回大儒之位,而張寧說不定真會因此踏入天地大儒之境。

  當然這只是有可能,有希望罷了,到底能否,還是要等待最終答案出現。

  故此,嚴磊與張寧是最為激動之人,他們死死地望著天穹,一個多時辰,脖子都沒有動彈一下。

  他們期待,也充滿著緊張。

  而就在此時,一道道聲音匯報。

  “嚴儒,百姓們都在街上排隊購買大魏文報,預計人數,至少數萬!”

  “嚴儒,經過仔細調查,各大書店門外至少有幾千人聚集,京都所有書店,除個別與我大魏文圣報有合作之外,其余再兜售大魏文報。”

  “若不出意外的話,只怕有可能突破兩百萬份。”

  一道道聲音響起,這是嚴磊派出去的探子,他們調查大魏文報的售賣情況。

  聽到這話,張寧莫名有些緊張起來了,他看向嚴磊,不由開口道。

  “嚴儒,這會不會出什么事啊?”

  張寧實在是太緊張了,他不可能不緊張啊,天地大儒啊,自己這輩子夢寐以求的成就。

  不,不是夢寐以求的成就,是他做夢都不敢想的東西啊。

  現在有一定可能自己能得,他如何不惶恐?如何不激動?又如何不緊張?

  “張儒,不用擔心,民意已經凝聚,怎可能會出事?”

  “就算許清宵寫千古詩詞辱罵我等,也無需擔心,他無法影響到我們了。”

  嚴磊無比自信道。

  其實他也很緊張也很激動,只是他表現的異常淡定,他必須要告訴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

  所以他才會如此自信。

  看到嚴磊如此自信,張寧也不多說什么了,稍稍松了口氣,隨后便繼續等待。

  只是這個民意祥云,凝聚的實在是有些慢啊。

  而與此同時。

  大魏京都。

  第一批大魏文報已經售空,第二批大魏文報需要等到半刻鐘的時間送來。

得到第一批大魏文報的百姓們,爭相恐后地  當看到標題之時,大魏百姓們徹底愣住了。

鳩占鵲巢,老而不死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出現,前面四個字,百姓們暫時還不明白,但這最后四個字,大家還是能看懂的。

  老而不死?

  這不就是在罵蓬儒嗎?

  這許清宵當真是大膽啊,直接辱罵一位天地大儒?

  這......這.......這還當真是夠許清宵啊。

  “好!好!好!罵得好,罵得好啊。”

  “暢快,暢快,實在是太暢快了。”

  “我還沒看內容,光是看這個標題,我已經爽了,你們爽不爽?”

  “昨日在我心中的郁結之氣,瞬間沒了,哈哈哈哈。”

  “我就說,許大人一定不會忍讓的。”

  “這才是許大人的脾氣,就該罵一罵了。”

  百姓們紛紛振奮而喜,說實話他們心里也憋屈啊,不過他們也一直好奇,許清宵會不會罵回去。

  只是當這個標題出現之后,他們興奮了,也激動起來了,這罵的簡直是夠爽快。

  不,不是夠爽快,是極其爽快。

  緊接著,百姓們開始閱讀大魏文報當中的內容,直接跳過了國家大事和地方趣聞,他們現在就想要看看許清宵寫了什么東西。

  怎么罵蓬儒的,還有什么叫做鳩占鵲巢。

  很快,眾百姓看向內容。

  許清宵的寫法也極其簡單,以講故事的方式去譏諷回去。

  鳩占鵲巢的故事很簡單,有一種鳥類,名為鳩,他們不會鑄造高巢,繁衍后代,從來不是自己去孵化喂養,而是將自己的蛋,生在鵲巢之中,讓鵲鳥為他們養育后代,甚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吃飽一點,不惜殺害鵲鳥子嗣。

  就是這么一個極其簡單的寓言故事,許清宵沒有動用多少文筆,但這個故事的意義,許清宵用這么一個故事,來諷刺大魏文宮的一些大儒。

  他們占據著大魏文宮,自稱是圣人一脈,從而說的話,做的事,代表著圣人,明明是自己的思維想法,卻非要說是圣人的思維想法。

  問題是你還不能反駁。

  許清宵明里暗里的諷刺,倒也直接,同時許清宵這篇寓言故事的核心,是要杜絕這種現象,絕對不能盲目聽從他人之意見。

  不是說別人的就一定好,甚至許清宵拿出自己舉例子,自己曾經是一名捕快,但發現做捕快做了十年都做不好,跑去讀書,忽然就開竅了。

  許清宵稍稍過度一番,其實也是一種粉飾手段,不然直接開罵有什么意義?

  他要做的是,既教育百姓,又要告訴天下百姓,大魏文宮之中的某一些人,就是鳩鳥,心腸歹毒,排除異己,完全沒有一點大儒風范。

  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上都不會看不懂這篇文章的內容。

  至于老而不死。

  許清宵更加直接了。

  許清宵書寫文章,其內容便是提到了大魏,許清宵認為,大魏之中,有無數有能力有才華的讀書人,他們明明有能力為國家效力,明明有能力更好的改變這個世界,讓大魏走向繁榮。

  但他們身份卑微,往往有一個非常好的意見,卻因為他們的人微言輕,以致于沒有傳達到上面,以致于大魏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而這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有一些人,老而不死。

  甚至許清宵直接舉例,太平詩會的事情,為什么太平詩會,大魏才子如此不堪一擊?

  你說大魏衰敗?我承認,可問題是衰敗的是經濟和軍事力量,是國家力量,而不是你們文人力量。

  七次北伐,死了多少讀書人?又死了多少戰士?

  所以北伐沒有影響大魏,那么大魏還是這個大魏,文宮還是那個文宮,為什么會輸的這么慘?

  就是因為,有人老而不死,他們感覺要死了,吊著一口氣,把持著重要權力,用陳舊的思想,去禁錮新一代的讀書人。

  他們限制的不是一群有志青年,他們限制的是大魏發展。

  他們殘害的不僅僅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而是大魏蒼生。

  他們泯滅的不是天下讀書人,而是泯滅了儒者之心,向上之心。

  到最后,許清宵更是文筆犀利,嚴肅批語。

  民之盜,竊賊!

  儒之盜,竊國!

  赳赳白發,

  如若說鳩占鵲巢,只是諷刺大魏文宮某一批大儒不要臉,那么這個老而不死,許清宵卻是真正令人jing神一震啊。

  百姓們閱讀到此,一個個已經面紅耳赤了,他們這是激動的面紅耳赤,他們激動啊。

  許清宵這罵的太好了。

  赳赳白發,

  說的當真是好啊。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篇大魏文報,對讀書人來說,不亞于一顆天外隕石,墜落海中一般。

  千層巨浪正在逐漸卷起。

  人群當中。

  宋明是一位讀書人,他是大魏文宮的讀書人,乃是江南郡一塊的才子,出了名的才子。

  十歲作詩,十五歲便會寫文章,算不上神童,但也算得上不錯的俊杰才子。

  他有偉大的抱負,有偉大的理念和想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橫掃大魏的頹然。

  希望自己的光芒,總有一天,如同星辰一般,綻放而出,直至消失。

  所以他的目標,是大魏文宮,他希望自己進入大魏文宮之中,能為國家做事,能為天下蒼生做事。

  故此他竭盡全力,終于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來到了大魏文宮。

  本來,他以為自己來到大魏文宮之后,會受到重用,自己的許多建議,會得到大魏文宮的支持。

  可不曾想到的是,當他來到大魏文宮之后,他發現這里極其殘酷,殘酷到讓他感覺到絕望。

  在這里,身份地位太重要了,品階你都算不了什么,一切要看年限,他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二十歲那一年,他是七品明意的讀書人。

  二十五歲之后,他還是七品明意的讀書人!

  五年。

  整整五年,他在大魏文宮所做的事情,就是跑腿,就是打聽消息,或者就是偶爾擦拭一下大儒們的房間。

  僅此而已!

  僅此而已啊!

  這五年來,他夜夜難以入睡,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到底是什么!

  他想要熬著,因為很多人跟他一樣熬著,都是一些有志青年,當初自己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朝氣蓬勃,每一個人都想要做大事。

  但他們做了嗎?

  做了。

  他們每個人房間當中,都有厚厚一堆的策論,有的提升國家生產方法,有的是完善刑罰之策論,有的是兵部之策論。

  可是,這些東西,他們都遞交不上去,因為那些大儒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即便當真看了,也不過是一句,錯洞百出,便將他們打發回去了。

  一時之間,他們沉默了,一時之間,他們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就這樣,渡過了五年,整整五年,莫名之間,他們有些后悔,他們后悔自己為何要進入大魏文宮。

  為什么不直接入朝廷,至少進了朝廷,自己還有發言權,哪怕是去一方當父母官,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國家做一件事情。

  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總比擦拭桌子要好吧。

  最開始,他們絕望,但大魏文宮的人告訴他們,這是一個過程,是磨礪他們性格的過程。

  他們接受了,只能接受了,因為他們無法背叛文宮,誰背叛文宮,那么誰就不會有好下場。

  有人離開文宮,想要回去教學,但當地縣衙書院等等,都發布了公告,說此人是被大魏文宮逐出的。

  沒有人會讓自己的孩子送到他家中,因為此人背叛了大魏文宮,此人背叛了圣人,此人已經沒有了道德。

  最終此人上吊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情,他們記在了心中,他們有些害怕,不敢亂來,他們只能等,慢慢地等,等待著有朝一日,他們會被賞識,他們會被某一位大儒賞識。

  這樣的話,他們就有機會做一番大事業。

  大魏文宮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抱著這般想法,可當他們看到有的儒生,即便是到老之時,也沒有任何一點光芒時。

  他們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但生活已經如此了,他們無法反抗,也沒有勇氣反抗。

  因為,他們面對不是一個人,而是大魏文宮!

  天下讀書人之正統!

  而今日,宋明又是被派遣而來,實時檢查百姓們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好匯報。

  但因為百姓們的激動,他實在是忍不住購買了一份大魏文報。

  許清宵的一字字,一句句,在他眼中,就如同驚天巨浪一般,拍打著他的心,一顆即將死寂的心!

  不知為何,許清宵所作所為,在他腦海當中閃過。

  有些事情,他不在現場,并沒有看到,但可以腦補。

  可以幻想出,許清宵是如何大鬧刑部的!

  又幻想的出,許清宵是如何斬殺郡王的!

  為百姓伸冤!懲惡除奸!

  這不就是他最想要活著的樣子嗎?

  這不就是自己當初讀書時的夢想嗎?

  赳赳白發,

  這一刻,宋明覺得許清宵說的太對太對了。

  有的人一直把持著重要職位,不留給年輕人機會,他們眼中,只有斗爭,只有利益,而不是國家。

  他們眼中,不是蒼生,而是自身的名氣,自身的利益。

  此等白發!

  為何不死?

  宋明沉默,大魏文報在他手中,一時之間,他腦中翻江倒海,心徹底亂了。

  “宋明!”

  “你還愣著做什么,還不趕緊回去稟告大儒們,”

  也就在此時,有聲音響起,呼喊著宋明,讓宋明趕緊回大魏文宮,及時匯報情況.

  “好。”

  宋明點了點頭,他應聲而去,下意識地便朝著大魏文宮走去。

  一刻鐘后。

  他看到了一批人,也是過來匯報情況的,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步伐極快,仿佛是想要去邀功一般,跑的比他們要快一些。

  而有一批人,卻莫名顯得有些失魂落魄,與自己一般。

  他們手中皆然拿著大魏文報。

  眾人目光對視,那死氣沉沉的目光當中,充滿著迷茫。

  也就在此時,他們回到了大魏文宮當中。

  見到了嚴磊等幾位大儒。

  “我等見過嚴儒。”

  眾人齊齊開口。

  然而嚴磊與眾大儒卻死死望著天穹上的民意祥云,并沒有在乎他們。

  “回嚴儒,回張儒,回諸位大儒,南一道街一刻鐘內所有文報全部銷售一空。”

  “百姓們皆然顯得興奮,神色愉悅。”

  py推薦一本好書。

  《覺醒,我的時代》民國文豪文,見證大時代的風起云涌。

  超級鏈接在下!

  請記住本書域名:。頂點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mgshuc

飛翔鳥中文    大魏讀書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