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950 徹底解決土地兼并問題

  950徹底解決土地兼并問題950徹底解決土地兼并問題←→:西伯行省到底有多少地呢?如果按后世的計量單位,西伯行省足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大致就是一千五百畝。也就是說,西伯行省足有兩百多億畝地!雖然這其中山林占了一大半,平原也有一百億畝左右。如果平原全部開墾成耕地,那招來一億人都沒有問題,就算平原只有一半開發成耕地,留下一半作為放牧的草原,那也能招來五六千萬老百姓。至于山林,其實也挺有吸引力的。畢竟,山林里全是木材,只要合理采伐,邊砍邊種,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這么算起來,招募七八千萬老百姓過來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如果真能招來七八千萬老百姓,開發西伯行省自然也不成問題。問題就是,大明本土這會兒才一億多人口,而且還有好幾千萬人散布到海外各行省乃至各個屬國去了,剩下的估計也就七八千萬人口了。難道把大明本土的老百姓全招過來開發西伯行省?這個明顯是不現實的,別說全招過來,哪怕招過來一半大明本土都會出大問題。那么,怎么辦呢?泰昌和袁可立一合計,又有點犯難了。如果只招一兩千萬人過來,這邊還是開發不起來,如果招多了,大明本土發展又會出大問題。至于海外行省的人,東南承宣布政使司和南洋承宣布政使司這次都已經抽調大量人口出來了,而且不是東南營和南洋營將士的家卷朝廷也不可能獎勵他們。而莫臥兒帝國人口雖多卻不能慣著,給人家獎勵土地、牛羊、馬匹那更是不可能的。這商量來商量去,貌似又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大明本土的老百姓他們是有辦法招過來了,但還不能招太多,其他海外行省的老百姓還不能白白給人家獎勵。他們這么聲勢浩大的招人,最終也就能招來一兩千萬人,西伯行省還是開發不起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袁可立皺眉沉思了一陣,突然間靈機一動道:“皇上,我們其實還可以在秀才、舉人、進士身上做點文章。”呃,把讀書人也招過來嗎?人家就是讀書的,你叫人家來種地放牧?可能嗎?泰昌頗為不解道:“禮卿,秀才、舉人、進士身上有什么文章可做?”袁可立連忙解釋道:“朝廷原來不是有規定,秀才功名者名下可以有八十畝免稅的耕地,舉人功名者名下可以有四百畝免稅的耕地,進士功名者名下可以有兩千畝免稅的耕地。這原本是鼓勵讀書人上進,拼命去考取功名的。不過,這會兒卻給朝廷帶來了一定的負擔。畢竟,現在進士的錄取名額都變成每屆三千多了,平均下來就是每年一千多。也就是說,每年光是這新科進士名下就會多出兩百多萬畝免稅的耕地來,舉人數量那更是不得了,估計一年最少也要多出三四百萬畝免稅的地來。還有秀才,免稅的地雖然不多,頂不住秀才越來越多啊,每年新晉的秀才估計最少也要多出五六百萬畝免稅的地來。這么算起來,大明本土一年就會多出一千多萬畝免稅的地來。雖說這些人過世之后免稅的地會取消,但是,大明本土的耕地也經不住秀才、舉人和進士數量這么迅勐的增長啊!大明本土才多少耕地?歷年來的統計都沒有超過十億畝。這么算起來,百年之后,大明本土的耕地幾乎就全免稅了!皇上,這個問題我們也得解決啊。這邊不是地多嗎?我們完全可以把秀才、舉人和進士的免稅之地全部劃分到這邊來啊!”呃,這個問題的確是忽略了!泰昌聞言,不由滿臉凝重之色。袁可立說的還只是免稅的額度。這壓根就不是主要問題。歷史上大明為什么會滅亡?土地兼并嚴重就是一個主要原因。大明大部分耕地都被皇室宗親、權臣太監和讀書人給兼并了,老百姓沒了土地,沒了活路,才會造反啊!現在,皇室宗親的問題是被他解決了。所有藩王的封地不是被他給削了,就是被他給置換到海外行省去了,大明本土已經沒有皇室宗親的封地了。如果讀書人再把大部分土地一占,他不是白忙活一場嗎?這樣下去,不用百年,恐怕五十年就會出大問題。想到這里,泰昌不由鄭重的點頭道:“嗯,禮卿,你這個提的很好,朕的確把這個問題給忽略了。如果這么發展下去,大明本土遲早要出大問題。我們必須把所有讀書人免稅的地全部劃到這邊來!不過,這邊天氣寒冷不說,每年還只能種一季,讀書人能愿意把免稅的地劃到這邊來嗎?就算朕冒著得罪所有讀書人的風險,把他們免稅的地全部劃到這邊來,他們大部分人也不可能過來打理啊!”這個袁可立也想到了。他小心的建議道:“皇上,每年只能種一季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用數量來彌補。比如,秀才名下免稅的地,我們可以算兩百畝。舉人名下免稅的地,我們可以算一千畝。進士名下免稅的地,我們可以算五千畝。這免稅的地多了一倍都不止,他們應該沒什么話說了。”這個的確,朕都給你們把免稅面積增加一倍多了,你們要再不滿意,那就是跟朕過不去了!不過,這樣還是有問題啊!泰昌仔細想了想,隨即又問道:“這邊這么冷,距離大明本土又那么遠,他們怎么可能過來打理這些土地呢?”思路客袁可立細細的解釋道:“皇上,其實就算是在大明本土,讀書人也不可能去打理名下免稅的土地的,他們一般都是派自己的親戚去打理。畢竟讀書人的目標是為了金榜題名,而金榜題名之后基本都會分派官職,他們是不可能去打理那些免稅的土地的。他們的親戚來打理的話,遠點近點其實沒多大關系。我們只需想辦法免了他們來回轉運糧食的麻煩就行了。這個其實也很好解決。我們完全可以讓西洋商號在這邊低價收購糧食,直接給他們換成銀子乃至是銀票,這來回轉運的事他們就不用操心了。”原來是這樣。看樣子還真沒什么問題了。泰昌正要拍板呢,突然,他又愣愣的問道:“禮卿,還有一個問題你考慮過沒。他們能有多少親戚?秀才就不說了,一個舉人一千畝免稅的地,得多少人來種?進士那就更不得了了,五千畝免稅的地,人家哪來這么多的親戚!再說了,人家的親戚完全可以申請來這邊種地啊,我們不但會免費給他們住房,還會給他們提供耕地的牛和日常用品,他們為什么要給自家親戚來種這么多的地?”袁可立微微笑道:“皇上,他們的親戚可不會自己種地,一般這些人都是雇傭佃農來種地的。我們完全可以讓他們去莫臥兒帝國雇傭佃農啊。這樣一來,這邊的人口是不是無形中又多了很多?而且,這些雇傭來的人還都是勞力,根本就沒有地,一般的只要不是太懶農閑的時候還會去找活干,貼補家用。這樣一來,是不是對這邊的開發更有利了?”泰昌聞言,不由豎起大拇指夸贊道:“禮卿,沒想到你對治國之道也這么有見地。你怎么不早跟朕說,朕要是早知道你有這能耐,怎么也得讓你當個內閣次輔去幫幫子先啊!“袁可立連忙謙虛道:“皇上,微臣其實沒什么能耐,治國之道微臣可不懂。”泰昌不由搖頭笑道:“你這還叫不懂治國之道啊,大明官員能有幾個比你強的?”袁可立尷尬的道:“皇上,您可能忘了,微臣其實也是讀書人,微臣也是進士出身,關于這免稅的地怎么打理,微臣自然是一清二楚。”呃,對啊!人家也是進士出身,這一套自然是門清。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忍不住嘆息道:“禮卿,這次你是幫了朕的大忙了。土地兼并可是亡國之禍啊,這個問題如果不處理好,一個王朝遲早要滅亡。現在好了,大明本土的土地兼并問題是徹底解決了。至于這邊,這苦寒之地估計也沒有什么人愿意來搞什么土地兼并。他們就算是想來搞土地兼并,也沒這能耐。這邊可是最少五六十億畝耕地,誰能兼并的了?如果誰能兼并幾十萬畝乃至幾百萬畝耕地,那絕對是貪官污吏無疑。烺兒,你可要記住了,不管是大明本土還是這里,誰要是敢利用職權瘋狂兼并土地,直接砍了!”這土地兼并的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接下來還是關于西伯行省開發的問題。泰昌想了想,隨即緩緩的道:“禮卿,朕覺得這邊土地的分配還是要調整一下。我們可以規定,大明遷徙過來的老百姓包括分給讀書人的免稅地都是耕地,有這么多人種地,北大營和東南營將士的家卷就沒必要種地了。朕覺得可以給北大營和東南營將士的家卷多分草地和山地,草地和山地都給人家分一千畝一個人。草地就用來放牧,養牛養羊養馬。山地就用來伐木,只要他們邊砍邊栽,一年砍個百分之一是不成問題的。當然他們要耕地也可以,這個他們可以自己選擇。”袁可立聞言,微微點了點頭,又小心的提醒道:“皇上,還有開礦的問題呢?”這個泰昌其實也考慮過了。他又仔細想了想,隨即緩緩的道:“開礦的問題,要看是什么礦。煤礦和鐵礦我們完全可以從莫臥兒帝國征召勞力來開采。至于金礦、銀礦和銅礦,那就不能隨便讓人來開采了,必須是北大營和東南營將士及其家卷才行。我們可以多配點大型采礦機械,讓他們采礦能輕松一點。”他們這一聊竟然聊了將近一個時辰。泰昌一看天色,不由拍著腦門道:“哎呀,這聊著聊著把溫室的事都了。承恩,快派人進去看看,里面多少度了。”很快,幾個武閹便跑出來匯報,里面還有三十五度左右。看樣子這溫室應該是沒什么問題了。泰昌緊接著便下旨,命西伯行省各個新建的城池大力打造這種溫室。所有馬路的旁邊都必須有這種保暖的通道,城里各個聚居的區域都必須有保暖的大型交易市場,城外也要多建這種溫室,用來種植瓜果蔬菜同時保證牛羊馬匹安全過冬。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