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對物理學到底有多少認知呢?
泰昌認真的翻開《物理小識》仔細看起來。
卷首一頁是自述,講得就是萬事萬物都可以通過類推和試驗等方法推測出其原理來。
這足以證明,他在會試答卷中的描述均是出自他個人的認知。
緊接著便是正文的概述了。
因為這只是概述,還未成書,所以寫的有點雜,主要內容就是一個個的章節名,然后每個章節名下面一句又或者幾句大概的描述。
這就跟一個大綱一樣,只是描述了一下他要寫的章節里面大致有些什么內容。
泰昌只是看了幾個章節名,便已經震驚的目瞪口呆。
這小子真是個天才啊!
他要寫的是什么?
天象原理、氣論、聲論、光論、地圓說、黃赤道、兩極、三際、五行、風雨雷旸!
這些還不是瞎寫的,人家是真有研究。
比如,天象原理,人家就猜測金星和水星是圍繞太陽旋轉的。
又比如,氣論里面,人家就說空氣也是一種物質。
再比如,聲論里面,人家就提到了聲音是怎么發生的,又是怎么傳播的,還提到了共鳴和聲波反射。
再比如,光論里面,人家就提到了光的散射、反射和折射。
再比如,地圓說里面,人家就提到了地球就是一個如同核桃般的球體,凸起來的是山,凹下去的是海。
再比如,黃赤道里面,人家就提到了赤道,子午線,經度和緯度。
再比如,兩極里面,人家就提到了磁場,磁效應。
我的天,這是這個時代的人嗎?
泰昌真的被震驚到了,他真沒想到,這年頭會有人對物理的認知如此之深。
不過,他翻到后面,臉上卻又露出一絲錯愕之色。
為什么呢?
因為這小子鉆研的東西的確很雜。
這后面都是些什么?
地理、占卜、醫學、醫藥學、飲食、服裝、礦物、器具、草木、鳥獸、鬼神、方術、異事!
我的天,你小子怕是瘋了吧?
人的jing力是有限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你有限的生命里怎么可能把這些全部鉆研透!
問題,這小子對這些還都鉆研進去了。
比如,醫學里面他就提到了動脈、臟腑、骨骼、肌肉、血型、外科等等,他甚至還提到了豬病、雞病、牛病、馬病等等。
又比如,飲食里面他就提到了怎么釀酒,怎么釀醬油,怎么做豆腐,怎么造白糖等等。
再比如,礦物里面,他就提到了,怎么探礦,怎么冶煉金銀銅鐵錫,怎么提煉貢漿,甚至怎么燒制玻璃!
你小子鉆研這么多東西干嘛?
泰昌仔細翻看了一陣,隨即合上書卷,微微嘆息道:“密之,你怎么學了怎么多東西?”
方以智連忙解釋道:“皇上,學生自幼就愛讀書,十年寒窗,學生讀完了經史子集還覺得意猶未盡,便開始翻閱家中的藏書,并拜了幾位恩師,所以,涉獵甚廣。學生讀的書的確太雜了,如果不是皇上開了文理科,學生估計現在還考不上舉人。”
他的確很聰明,泰昌一句話,他就能聽出來,皇上是覺得他學的太雜了。
泰昌聽了他的解釋,卻猛然間反應過來,這小子才十九歲啊!
他不由好奇道:“你幾歲開始讀書,什么時候中的秀才功名?”
方以智不假思索道:“皇上,學生五歲開始讀書,十年寒窗,正好十五,然后就有幸考中了秀才。”
這小子竟然十五歲便考中秀才了!
泰昌又問道:“你家是書香門第嗎,你家里有多少藏書?”
方以智連忙謙虛道:“回皇上,學生家里不敢妄稱書香門第,學生家里只是從曾祖父那一輩開始才步入仕途的,學生家里的藏書大致有幾屋。”
幾屋子書?
你家開圖書館嗎?
這年頭書可不便宜,幾屋子書那價值簡直有點無法估量。
四代人便收集了幾屋子書,這方家應該有人出任過正五品以上的朝廷大員,要不然,絕對收集不了這么多書。
這小子的長輩里面估計有他認識的人。
泰昌想了想又問道:“令曾祖父就開始步入仕途了,你家都有哪些人在朝廷任過仕啊?”
這個,直呼長輩之名本來是很不禮貌的,不過,天地君師親,皇上問起,那就得老老實實說。
方以智連忙介紹道:“學生的曾祖父方學漸因講學頗有建樹,獲贈大理寺少卿;
學生的伯祖方大鎮乃萬歷十七年進士,也曾出任大理寺少卿;
學生的叔祖方大鉉曾以舉人之身出任戶部主事;
學生的父親方孔照乃是萬歷四十四年進士,現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曾巡撫湖廣。”
原來說是桐城學派創始人之一方學漸的后人,難怪如此博學多才。
湖廣巡撫方孔照,有點印象,好像是圍剿反賊的時候都察院派駐湖廣統管軍民事務的。
這一家子都是人才啊!
問題,這樣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應該不會鉆研一些這么稀奇古怪的東西啊!
泰昌想了想又問道:“你這物理是跟誰學的?”
方以智連忙回道:“學生的物理是跟恩師王宣所學,恩師著有《物理所》一書,學生受益頗多,所以,學生想編撰一本《物理小識》,將物理推廣一番。”
王宣?
《物理所》!
這又是一個被埋沒了的人才啊!
泰昌不由追問道:“令師現在何處?”
方以智面帶哀傷道:“恩師因年事已高,已然病故了。”
唉,可惜了。
泰昌算是搞明白了,這方以智本就是名門之后,家學淵源,再加上天賦異稟,又酷愛學習鉆研,還曾拜過鉆研物理的名師,所以有此成就并不奇怪。
令人奇怪的是,這么一個絕世天才怎么會被埋沒了呢?
還有,這《物理小識》跟《物理所》一脈相承,并不是受他的影響才出現的。
也就是說,不管他有沒有來到這世上,方以智肯定都會編撰《物理小識》。
問題,這么一本奇書,為什么在歷史上默默無聞呢?
其實,這個跟歷史上明末的黨爭和明朝的滅亡都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方以智是復社中人,復社那是以東林后繼自居,跟閹黨余孽那是勢不兩立。
所以,歷史上他是被溫體仁踩完被薛國觀踩,被薛國觀踩完被張至發踩,被張至發踩完被阮大鋮踩,踩得他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崇禎朝和弘光朝他都被踩得不要不要的,直到崇禎代表的明朝正統亡了,直到南明朝弘光朝都亡了,他才在南明永歷朝獲得了出頭機會,成為內閣大學士。
可惜,那個時候他已經無力回天了。
南明永歷朝都亡了之后,他只能出家為僧,以示忠臣不事二主。
問題,順治朝和康熙朝當權的還是閹黨余孽馮銓,所以,他寫的書全被人家給禁了。
這一禁就是將近三百年!
也就是說,螨清一朝,他的書就沒在市面上出現過。
這《物理小識》放在螨清前期那的確是超越時代的奇書,但是,放在三百年后卻算不得什么了。
因為他寫的這些東西在三百年后差不多都已經成為廣為人知的自然科學理論了,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超越時代的奇書了。
所以,他這么一個絕世天才就這么被歷史給埋沒了,他的書也硬生生被禁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