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516 無法理解的進度

  年節一過,便是正月二十幾了,通海大運河已然開工三月有余。

  這時候東面的新海州城差不多都完工了,大部分將士都已經搬到新海洲城的軍營里去了。

  因為這會兒西面的運河差不多都已經挖好了,就剩下東面將近八十里那一節了。

  將士們如果還住在新通州城這邊,那每天最少要趕一百余里路才能趕到現在的工地。

  這顯然是浪費時間浪費體力。

  所以,新海洲城那邊建得差不多之后,大部分將士便搬過去了。

  這時候,去武備城運送水泥和鋼筋等材料的張元芳也率艦隊返航了。

  他不但帶來了一百多船的材料,還帶來了印第安部落所需的玄鐵刀、長槍和鐵皮盾等武器,還帶來武備城船廠新造出來的一艘無畏艦、二十艘神盾艦、二十艘樓船炮艦和數百艘狼牙戰船,還有大批的官員也隨船而來。

  禮部左侍郎文震孟、吏部右侍郎黃道周、兵部右侍郎倪元璐、農部左侍郎陳子龍、商部左侍郎夏允彝等等,不知道多少大明的年輕才俊齊集。

  還有大明西洋商號的鄭芝龍和徐爾爵等也來了,甚至工部右侍郎宋應星都帶著一堆年輕的工部主事過來了。

  泰昌見了這么多的能臣干吏,自然是歡喜的不行了。

  這些人年節都是在海上過的,所以,泰昌還特意為他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宴席。

  旗艦頂層,又是上百文臣武將齊聚,御廚又是如同流水般的把菜往上端,很快,條桌上就擺滿了各種珍惜佳肴。

  這一次可不光是海鮮牛肉什么的了,還有大量從大明運送過來的干貨。

  蘇妃蘇亦見了,又不能理解了。

  她忍不住好奇道:“皇上,不是年節和元宵節都過了嗎,今天怎么又這么多菜,這么多人?”

  一眾新來的能臣干吏聽了,無不驚奇不已。

  他們當然知道皇上新納了一位蘇妃,問題,這會兒蘇妃好像是蘇族人啊!

  人家的長相就帶著異域風情,怎么說起話來卻是標準的大明官話呢?

  泰昌頗為尷尬的解釋道:“這個叫接風宴,他們不遠萬里從大明本土趕過來,當然要好好歡迎一番,再說了,我們是過了年節和元宵節了,他們卻是一直坐在船上往這邊趕,年節和元宵節都沒過,所以,朕得給他們補上。”

  哦,蘇亦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總算沒再繼續追問了。

  她貌似也知道了,這種隆重的場合她要少說話。

  接下來,泰昌舉杯示意,宴席便正式開始了。

  眾人吃飽喝足之后,泰昌也沒跟他們再說什么正事,因為他知道,大家都辛苦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一眾文臣武將下了船,騎上戰馬,沿著運河邊上加固的水泥大道從新通州城出發直奔新海洲城而去。

  這通海大運河一百八十余里皆是人工開鑿,而且寬度和深度都趕超了大明本土大部分運河主干道,再加上使用了水泥和鋼筋等新材料,兩邊堤壩都規整異常,整體看上去著實壯觀無比。

  五丈的深度啊,都趕上五六層樓高了,三十丈的寬度更是趕上一般的大河主干道了,還有打馬奔行許久都看不到頭的長度,一眾官員見了,無不驚嘆不已。

  說實話,這還不算什么,當他們進入東面將近八十里的挖掘區域那才叫一個壯觀呢。

  畢竟河道寬度才三十丈左右,而這邊,足足一里寬的樹木都被砍了個jing光,而且地上還用砍下來的枝葉焚燒了一遍,什么雜草灌木都燒干凈了。

  這兩邊的山坡再加上樹木那可不止五丈高,這一條通道看上去那就跟一條一百五十余丈寬的另類大河道一般,壯觀得令人驚嘆。

  這時候東面的將近八十里河道才開挖二十余天,不過,整體的河道差不多已經完成了,這會兒就等水泥和鋼筋一到,把堤壩加固一下估計就差不多了。

  新海洲城外,彭賓正帶著一眾神機營將士在那里挖窯準備燒陶罐呢,而窯爐邊上數百個將近半人高的陶罐已然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那里。

  他命人做的陶罐可不是一般的大,看那比人腰身還粗的罐體,裝酒的話怕最少也能裝上百斤。

  不過,他做這陶罐并不是用來裝酒的,而是用來裝火藥的。

  眼看著這窯爐建得差不多了,他正準備命人丟些柴火進去烘一烘呢,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隆隆的馬蹄聲。

  水泥和鋼筋等材料昨天下午就已經到了,這個他自然知道。

  問題,這運送水泥和鋼筋也不可能用馬車拉著這么跑吧?

  他好奇的登上窯爐的高處舉起望遠鏡一看,差點沒從上面滾下來。

  原來是皇上帶著一大堆文臣武將過來了。

  他連忙急匆匆的交待了幾句,隨即便往大路旁奔去。

  他剛跑到大路旁邊,千余騎便狂奔而至。

  泰昌一看灰頭土臉的彭賓正站在路邊招手,連忙抬手令所有人停了下來。

  他剛帶著一眾文臣武將翻身下馬,彭賓便疾步走上前來拱手躬身道:“微臣參見皇上,參見盧大人,參見宋大人,參見文大人......。”

  行了,行了,你這么參見下去怕是得參見半天。

  這些人里面比你職位高的太多了。

  泰昌見狀,微微抬手道:“行了,燕如,你這是在干嘛呢,搞得這一身泥土。”

  彭賓連忙解釋道:“微臣在帶人造窯,準備燒制陶罐。”

  燒陶罐?

  那么落后的東西你一個負責修建大運河的工部郎中專門跑來帶人造窯干嘛?

  泰昌不由好奇道:“你燒陶罐干嘛?”

  彭賓連忙又解釋道:“微臣燒陶罐是為了裝火藥。”

  宋應星聞言,不由饒有興致的問道:“燕如,你準備用炸的?”

  彭賓連連點頭道:“是啊,宋大人,下官覺著用炸的最快也最安全。”

  這兩人在說什么呢?

  泰昌不由追問道:“什么用炸的?”

  這個怎么解釋呢?

  彭賓想了想,這才細細解釋道:“皇上,這大運河兩邊不是還留了數丈的攔水壩沒挖開嘛。

  一般這攔水壩都是最后挖開的,不過,那是河道不是很深也不是很寬的情況下,才能直接挖開。

  而且,挖之前一般要在有水的那一面事先擋上石槽和木排什么的,防止水壩突然垮塌。

  不過,這通海大運河肯定是不能直接挖開了,因為沒有這么大的石槽和木排去擋水,如果硬挖,那是很危險的,不知道會賠進去多少人。

  所以,微臣準備造點陶罐,裝上火藥,在水壩四周埋上一圈,直接炸開。“

  哦,原來是這么回事。

  這都準備把攔水的堤壩給炸開了,大運河豈不是就要完工了。

  泰昌忍不住問道:“燕如,你估摸著還有多少天能通航?”

  彭賓想了想,隨即估摸道:“這東面河道兩邊加固還得十來天,再加上水壩炸開以后還要派人潛下去細細檢查一番,大概還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通航。”

  好吧,這進度已經夠快的了,不到四個月時間,修建一條這么長的運河,歐陸蠻夷估計都沒法理解這進度!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