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78 新祥符城

  新祥符城也就是原來的巴達維亞,現在的英國公府府城。

  至于為什么取新祥符這個地名,那是因為河間王張玉和第一任英國公張輔都是祥符人。

  祥符其實就是這會兒河南開封府的府城。

  因為泰昌親自定下新唐國府、新長安城、新金陵城等地名的關系,這會兒大明新開疆域取地名基本上都是給原來大明本土的地面前面冠上一個新字。

  這種方式在東洋和南洋這兩個新開的行省已然形成了一種風氣。

  泰昌離開了馬尼拉之后便直奔新祥符城而來。

  這地方本就是他當初親率大軍拿下的,他對這里自然是熟悉的不行了。

  但是,水師艦隊進入新祥符港之后,他卻被眼前的場景驚得目瞪口呆。

  他之所以震驚倒不是因為這新祥符港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這會兒的新祥符港也就左側碼頭全部改成了專為兩千料艦船停靠而射的大碼頭而已,

  右側碼頭基本就沒有什么改動,還是跟原來一樣的,甚至,就連兩個棱堡上的建筑都沒什么改動。

  他之所以震驚是因為新祥符港的右側碼頭已經停滿了帆船,而且,左側碼頭還停了二十艘大明西洋商號的武裝商船。

  這些船好像還都是拉人的,幾乎所有船上都在往下涌人呢。

  這都是些什么人啊?

  泰昌用望遠鏡掃視了好一陣也沒整明白,

  這些人到底是從哪里拉來的,又是來干什么的。

  這些從船上下來的還都是青壯,

  而且還是各種各樣的青壯都有,好像有東洋來的,好像還有大明本土來的,甚至還有稍微曬得有點黑的南洋本地人。

  旗艦很快靠上碼頭,英國公張維賢還有鄭芝龍和徐爾爵等人早已在那里恭候了。

  這兩個小子怎么也在這里?

  君臣一番見禮之后,泰昌便忍不住問道:“維賢,這里怎么這么多的船?”

  張維賢聞言,連忙解釋道:“這些船除了那二十艘新的武裝商船其他都是微臣通過西洋商號跟水師租來的,皇上放心,這些船的運費微臣都按市價給的,微臣沒貪水師和西洋商號一文錢便宜。”

  朕不是說你貪便宜啊!

  泰昌微微搖頭道:“朕說的不是這個,朕是想問問這些船上的人是從哪里拉來的啊,你拉這么多人過來干什么?”

  如果這些拉過來人的全部是大明本土來的,他自然知道張維賢是拉過來開發這座島嶼的。

  問題不是啊,這些人里面好像就沒幾多少大明本土過來的。

  這就有點奇怪了,張維賢不可能把地分給這些南洋本地人甚或是東洋人吧?

  如果是這樣,

  那就有點荒唐了。

  所以,他要問問清楚。

  張維賢卻是不假思索道:“這些人是從東洋、安南、真臘和呂宋等地拉過來的,他們都是過來干農活的。”

  呃,沒有從大明本土過來的,這些人還都拉過來干農活的?

  你這拉過來多少人啊,一趟怕就是十余萬吧!

  這里開發的比東番還遲,需要的勞力比東番還多嗎?

  泰昌不由好奇道:“你這里到底開了多少畝地了,這里的地都是分給大明老百姓管著的吧?”

  張維賢連連點頭道:“是的,皇上,這里的地微臣都分給我們大明的老百姓管著的,如果按去年年底的人口算,整個英國公府已經開了兩千一百多萬畝地了,今年如果西洋商號的武裝商船有空,微臣準備把地開到四千萬畝左右。”

  我的天,這地都是按千萬畝算了!

  一年就準備開將近兩千萬畝地?

  你哪來這么多人開荒種地啊!

  谷欄</span泰昌聞言,不由咋舌道:“你上哪找這么多人種地啊,東洋、安南、真臘和呂宋等地嗎?”

  這個說來就話長了。

  張維賢想了想,隨即問道:“皇上,要不我們找個地方說話?”

  好吧,老站這碼頭上聊也不是個事。

  泰昌看了看遠處的棱堡又看了看身后的旗艦,還是抬手道:“那行,我們去船上說話。”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旗艦頂層的議事堂中。

  泰昌招呼大家坐下來之后又忍不住問道:“朕記得這里原本只有幾十萬人口吧,荷蘭人好像總共也才開了幾百萬畝地吧,你怎么一下就把這地開到兩千一百多萬畝了?”

  張維賢細細的解釋道:“皇上不是說要盡快把這里開發起來嗎,微臣就想了個法子,去開封府和歸德府等地招了些老百姓過來,這些地都是他們過來之后開的。”

  泰昌聞言,不由驚奇道:“你跑到內陸行省招的人!他們愿意來這奇熱無比的南洋?”

  如果換做他收拾藩王以前,那些老百姓估計會愿意過來。

  畢竟他收拾藩王以前河南那邊的地大多都是藩王私地,老百姓基本都只能當佃農,根本沒什么奔頭。

  這邊如果要拉人過來,那肯定是人家能種多少地就分人家多少地,而這些老百姓種下的地收成大多都是自己的只需交一成稅賦變成。

  這種待遇對于沒有什么奔頭的佃農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問題,這會兒藩王都被他收拾了,西北各省的地基本都分給老百姓了,而且農部還在那邊大興水利,推廣紅薯和土豆等高產作物,老百姓的日子應該都過得不錯了,他們為什么還愿意跑南洋這種地方來受罪呢?

  張維賢又細細的解釋道:“這個是因為微臣給他們開的條件比較好,微臣命人去開封府那邊貼了告示,凡是來南洋的老百姓,不論男女老幼,每人分一百畝地,每家還給送一頭年。

  而且,這邊的地開出來頭一年,我們不收任何稅賦,他們只需交朝廷的半成稅賦便成。

  一人一百畝地,哪怕一年只種一季也能收獲幾十兩銀子,更何況這邊一年種三季四季都沒問題。

  所以,第一批人過來嘗試了大概半年之后,開封府和附近州府的老百姓都爭著想過來呢。

  只要西洋商號有足夠的艦船,再招二十余萬人過來肯定輕輕松松,二十余萬人那就是兩千多萬畝地,所以,微臣說今年能把地開到四千萬畝左右。”

  呃,這條件著實誘人的不行了。

  問題,一個勞力就算是有牛耕地一年撐死也就能種五十畝地啊,而且種一季就累得不行了。

  你給每人分一百畝地,還讓人家一年種幾季!

  泰昌聞言,大惑不解道:“一人種一百畝地,一年還能種幾季?”

  張維賢連忙解釋道:“微臣這不拼命從東洋、安南、真臘和呂宋等地給他們拉人過來種地嗎,他們可以雇短工也可以請佃農,而且,第一年的運費和工錢我們都給他們從大明錢莊借錢墊付,還有他們用的肥料也是我們請西洋商號賒給他們的,他們第二年賺了錢還回來就行了。”

  原來是這樣。

  這簡直就是請人過來撈錢來了,難怪人家都搶著要來。

  泰昌聞言,不由豎起大拇指道:“姜還是老的辣,維賢,你這些點子真心不錯。原本朕還擔心這里糧食不夠我們去開發南洋南面的地盤呢,現在看來,這里糧食應該足夠幾百萬人吃了吧?”

  那肯定是夠了。

  張維賢連連點頭道:“這里基本上都是一年種三季,除了種荷蘭人提到的那些賺錢的東西,每年最少都會種一季糧食,就現在這兩千余萬畝地,養活兩三百萬人口肯定是不成問題的,而且,這里的糧食便宜,一兩銀子能買四石,西洋商號從這里收購糧食都是這個價。”

  我的天,一兩銀子四石,那就是六七百斤啊!

  這里的糧食著實太便宜了。

  很好。

  英國公府真成了供應糧食的基地大明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開發南洋南面那些大島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dksw.cc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