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71 又發現一個天才

  會試就快結束了,又要到恐怖的閱卷環節了。

  徐光啟和鄒維璉是想起那堆積如山的試卷就心里發毛,二十萬余份試卷啊,上次真是把他們看得腦殼都快裂開了。

  這一次就連畢懋康都有點心里發毛了。

  因為這次參加理科考試的人多了幾倍啊,雖說前兩場那些試卷他們無需細看,那也得看看啊,一眼都不看那是不可能的。

  這一次理科的試卷也是十多萬份啊,

  而且理科進士本就不多,大多還都在外面忙活,不在京城。

  這會兒在京城的理科進士恐怕總共還不到百人,而且還有大半忙得脫不開身,如果就靠四五十個人來閱這十多萬份試卷,那還不把人看得頭疼欲裂啊!

  明遠樓里,

  泰昌還是饒有興致的舉著望遠鏡在那觀察考生的表現,徐光啟、畢懋康和鄒維璉卻是在那里用眼神相互慫恿著,

  好像要把個人拱出來一般。

  最終,

  還是徐光啟被拱出來了。

  他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我們什么關系啊?

  這里也就我們幾個老熟人吧?

  你還跟朕說有事啟奏?

  泰昌不由轉過頭來,莫名其妙的道:“怎么了,什么事啊,這么陰陽怪氣的?”

  呃,我這不叫陰陽怪氣吧?

  徐光啟尷尬的道:“皇上,您不是說科舉要根據需要發展嗎,微臣覺著,這閱卷也需要發展發展了,要不然,恐怕以后京城的官員一聽到要來貢院看會試的卷子都會嚇出病來。”

  好吧,這的確是個問題。

  京城的官員本就只有這么多,而且京城六部衙門里還占了一大半。

  不對,這會兒應該說八部衙門了。

  八部衙門各個司局里面那都是一堆的官員,問題他們還都忙得很,

  根本抽不出時間來閱卷。

  至于其他衙門,那也不是什么事都沒有,

  除了像翰林院和國子監這種以研學為主的衙門,其他衙門也都要負責一攤子事,他們能抽出那么兩三成的官員來閱卷就算是不錯了。

  也就是說,京城官員雖然上千,除去八部衙門那一大半,再去掉七八成,那就剩下一兩百官員能來閱卷了。

  一兩百官員要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看完三十多萬份試卷,那著實讓人想起了就怕。

  這些試卷可不是看一眼就算完事了,你還得琢磨人家寫得怎么樣,又如何評判,是不是能推薦給主考官錄為貢士等等。

  這些還都得擔責任,一旦出了什么問題,那罷官削籍都是輕的了,抓起來吃牢飯都正常,拖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總之,科舉閱卷的壓力那真不是一般的大。

  這么大的壓力下看這么多的試卷,不看得神經錯亂就算是不錯了。

  這個泰昌也能理解。

  他微微點頭道:“嗯,這個是應該想想辦法改進一下,你們想到什么好辦法了嗎?”

  徐光啟小心的道:“我們覺著可以從各行省抽調一批地方官員來閱卷,反正這會兒有快船,而且鐵路也在不斷向各地延伸,地方官員要聚集到京城來也費不了什么時間。只要每個行省能抽調那么幾十個官員來幫幾天忙,我們就輕松多了。”

  這主意不錯。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行,這樣改進沒有任何問題,你們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從地方上抽調官員來幫忙。”

  這下好了,他們總算不用看得頭疼欲裂了。

  徐光啟聞言,不由欣喜道:“多謝皇上。”

  這點小事謝什么謝?

  泰昌微微搖了搖頭,隨即微微嘆息道:“這次把懋中也調回來吧,他在年節的時候命人傳來了喜報,瓊州府那邊種的第一批橡膠樹已經出膠了。

  唉,那么熱的地方,他一待就是幾年,而且年節都沒得休息,實在是太辛苦了。

  反正那邊的橡膠樹都出膠了,這就證明載種橡膠樹的方法已經沒有什么問題了,他也沒必要在那邊盯著了。

  這次正好召集地方官員來閱卷,順帶派船去把他接回來吧。”

  徐光啟一聽自己的得意弟子要回來了,那是激動的不行了。

  他都幾年沒見陳子龍了,也不知道這小家伙都變成什么樣子了。

  谷蒸</span瓊州府那邊的太陽有多毒他當然知道。

  估計這小家伙都被曬成黑炭了吧!

  他忍不住跟著嘆息道:“是啊,懋中的確是辛苦了,這都幾年了,事情也差不多辦好了,也該回來了。對了,皇上,他回來之后給他安排個什么差事呢?”

  泰昌不假思索道:“先給他掛個農部侍郎,讓他跟著朕去東洋、南洋乃至美洲看看。

  朕也不是鉆研農學的,很多東西朕都不懂,有些好東西能不能移植,能不能在大明本土大量培育朕也不知道。

  這就等于白白浪費了很多資源,就好比紅薯、土豆和橡膠樹,這些東西,任何一種移植到大明本土來,然后大量培育,大力推廣,那都能帶來巨大的好處。

  他可是這方面的行家,朕得帶著他到處轉轉到處看看才行。“

  這是好事啊。

  這小家伙能跟在皇上身邊那是他的造化,估計,用不了幾年,他這個得意弟子便能晉升八部尚書了。

  徐光啟聞言,不由連連點頭道:“嗯,他這方面的造詣的確不錯,他應該能找到點好東西,移植到大明本土來。”

  這調集地方官員來閱卷的事就這么定下來了,會試還沒結束京城和武備城便快船四出,地方官員是一批又一批的拉過來,很快就聚集了數百人。

  這次會試閱卷有了地方官員的加入,速度的確是快多了,每一天,那最少都能閱完一成的試卷。

  也就是說,這會試閱卷在十天之內便能完成。

  泰昌最為關心的還是理科考生,他幾乎每天都會跑到畢懋康和宋應星等人這里看一看,看有沒有什么奇才出現。

  沒想到,他還真發現了一個奇才或者說天才。

  這天,他正在和畢懋康評議那些挑選出來的貢士試卷呢,一旁的宋應星突然又驚呼道:“咦,這小子,有點意思啊。”

  泰昌聞言,立馬疾步走過去,饒有興致的問道:“怎么了,發現什么好苗子嗎?”

  呃,這個。

  宋應星想了想,還是把手中的試卷遞給泰昌,隨即小心的道:“這個微臣不好下定論,皇上您看如何?”

  泰昌接過試卷一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他看到了什么?

  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

  石油生于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故名之。

  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

  石油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

  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

  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

  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為之。

  蓋石油之多,生于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此乃家祖之文,故學生自幼耳熟能詳。

  家祖曾斷言,石油必大行于世,然則,為何至今仍未大行于世?

  學生試查之、試之、煉之......。

  石、石、石、石油!

  泰昌真驚呆了。

  他著實沒想到,這個時候便會有人去煉制石油。

  這東西,他本來早就應該想到了。

  只是,這些年他都忙暈頭了,根本就沒想到去開發石油。

  這小子竟然已經開始煉制石油了,而且還有一定的成就了。

  天才啊!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dksw.cc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