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58 造船勞力不夠

  王徵這種人自然不會吹牛,搞技術的,那基本說什么就是什么,不會玩什么虛的。

  而且,他也是說干就干那種。

  他只是帶著幾個工部管事和老匠戶在船廠的城墻里轉了轉便命這些工部管事和老匠戶帶著神機營將士開始挖水道了。

  這造船的船塢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水道卻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多少料的船挖多寬多深的水道這些早就有標準的尺寸了,只需幾個工部管事和老匠戶在一旁稍微指導一下便成。

  緊接著,他又回到旗艦之上,找到泰昌,拱手小心道:“皇上,不若讓營繕清吏司郎中彭賓組織匠戶過來修建船塢吧,反正武備城那邊也沒多少事了。而且這船塢還需要一定經驗才能建造,一般人還干不了。”

  彭賓,這小子都當上營繕清吏司郎中了嗎?

  不錯不錯。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這些事你來安排就行了,造船朕可沒你懂。朕就一個要求,盡快把船廠建起來,趕緊造大型漁船和武裝商船。你還有什么需要辦的,盡管說,朕給你辦事都行。”

  哎呀,這話說的。

  王徵慌忙拱手道:“皇上,您別這么說啊,折煞微臣了,其他事倒還沒什么,就是這個人工,微臣看附近也沒多少人口,如果招人來干活,上哪兒招呢?”

  這個的確是個問題。

  這會兒整個東番的人口都還不到百萬呢,而且,這其中還包括十二萬屯衛及其家人。

  按兵部的安排,這會兒每座衛城都是附近兩萬屯衛輪流鎮守,每一次都是五千屯衛鎮守三個月再換一波。

  也就是說,這衛城附近的兩萬屯衛肯定是不能動的,他們不但要輪流鎮守衛城,還得幫家里人屯田種地呢。

  除去這些屯衛,衛城附近其實就沒多少青壯了,這東番左衛方圓幾十里之內充其量也就能招來兩三萬青壯。

  這點人手肯定不夠。

  想到這里,泰昌直接問道:“這船廠需要招多少青壯干活。”

  王徵聞言,估摸道:“微臣可以想辦法從武備城那邊調兩萬左右熟練的匠戶過來,如果一年要造五六百艘兩千料的巨艦,那最少還得十萬青壯。”

  十萬青壯多嗎?

  其實,一點都不多。

  武備城那邊一個工廠都是數萬人,而這個這個超級造船廠一年可是要造五六百艘兩千料的巨艦,兩萬匠戶再加十萬青壯一點都不多。

  不過,這會兒東番左衛肯定是招不到這么多青壯的。

  因為東番左衛附近數十里范圍內總共也就兩三萬青壯,而且這些人還得種地,還不一定能來造船廠干活。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

  泰昌想了想,隨即微微點頭道:“行,這十萬青壯朕想辦法給你招過來,還有什么事嗎?”

  王徵又仔細想了想,隨即小心的道:“微臣還得回去一趟,讓長庚和初陽他們多準備些各類鋸床、吊葫蘆,還有機床什么的,這一年要造五六百艘兩千料的巨艦需要的床子可不少。不若微臣去把彭賓他們和那兩萬匠戶順帶接過來吧,正好這邊造船塢也需要匠戶。”

  這個當然沒問題。

  泰昌毫不猶豫道:“之極,你帶著五艘神盾艦和六十艘狼牙戰船跟良甫回去一趟。”

  張之極聞言,連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泰昌緊接著又問道:“還有什么問題嗎?”

  王徵又仔細想了想,隨即搖頭道:“暫時沒什么問題了。”

  泰昌立馬揮手道:“行吧,事不宜遲,你們先去接人吧。”

  王徵和張之極聞言,連忙拱手告退。

  泰昌卻是看著他們的背影皺眉沉思起來。

  這一時半會又上哪里找這么多青壯去呢?

  還是派船去東南沿海拉嗎?

  這會兒怕是不行了。

  因為東南沿海總共就那么些漁民或者說平民老百姓,而這會兒他們并非沒有什么事干。

  比如南直隸那邊,隨著太倉新城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那邊的私人作坊是越來越多了,那邊的老百姓直接在當地找活干就行了。

  而福建沿海和廣東沿海已經拉過來不少人了,剩下的人再把多出來的田地一分,基本上就能過活了。

  而且,隨著大型漁船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漁民肯定越來越多,沿海的漁民也得留下一部分去外海捕魚,不能全部拉來種地。

  問題,不拉人過來,這邊就招不到足夠的青壯到造船廠來干活啊!

  這造船廠要造船五六百艘兩千料的巨艦來,那肯定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停忙活,這些青壯肯定不能邊干活邊種地了,必須全職在造船廠干活才行。

  怎么辦呢?

  泰昌決定,還是去田間地頭看看,問一問東番這邊的農戶具體是個什么情況再說。

  他仔細想了想,隨即便招來鄭芝龍等人,帶著他們直奔他在東番唯一熟悉的老地方而去。

  這老地方就是笨港了。

  整個東番,他好像就在笨港轉了兩回,而唯一熟悉的東番本地人好像就是笨港的老陳頭。

  笨港離東番左衛并不遠,從東番左衛港口碼頭出發,往北不到百里便是東番中衛,進入東番中衛衛城旁邊的大河再往里行進個四五十里便到笨港了。

  這條路他都熟的不行了,鄭芝龍更是熟的不行了。

  兩人還是換上了便裝,裝出一副海商的樣子下了船。

  這一下,還是被一堆人圍上了。

  沒辦法,因為這里是當初鄭芝龍的老巢,他的親信雖然都搬走了,認識他的人還是有很多的。

  他們就這么一路被人簇擁著,很快便來到了老陳頭所在的村落。

  這會兒老陳頭已經聞訊迎到村口了。

  他大老遠就熱切的拱手道:“哎呀,黃大當家的,鄭大當家的,好久不見啊!”

  嘿嘿,這些人,怕是一輩子也難得離開這里幾回,他們都還不知道朕的身份呢。

  很好!

  泰昌依舊是上前親切的道:“怎么樣,老陳頭,這幾年過得可還好?”

  老陳頭連連點頭道:“好著呢,好著呢,黃大當家的,鄭大當家的,快,里面請。”

  說罷,他便帶著一行人往自家宅院走去。

  泰昌一路走,一路暗自觀察著。

  這里的人過得的確挺不錯,至少每家每戶的宅院里都添了幾間新房,老陳頭家里更是在后面新加了一排大房子。

  泰昌一看里面的家什,好多還是武備城那邊造出來的jing品貨呢。

  他坐下來之后,忍不住摸著雕花的太師椅道:“老陳頭,有錢了啊,這一套家什不便宜吧?”

  老陳頭招呼自家婆娘上了香茗之后,這才呵呵笑道:“黃大當家的,您和鄭大當家的應該都入了朝廷那什么商號了吧,這東西可不就是你們商號運過來的嗎?

  說實話,這一套家什并不是很貴,比當初請人做還便宜呢。

  這會兒朝廷都已經開始開發東番了,這里的地簡直不要開得太多,糧食也有你們商號的人定期來收,小老兒有了點閑錢,自然就想著蓋幾間新房子,添置點家什。”

  泰昌聞言,不由好奇道:“你說這里的地簡直不要開得太多,那你家種了多少地呢?”

  老陳頭聞言,不假思索道:“按朝廷的規定,一個勞力可以分五十畝地,我家里算上我和兩個小子,總共是三個勞力,所以,我家分了一百五十畝地。”

  一家人種一百五十畝地,這收入簡直不要太多啊!

  泰昌不由微笑道:“這下你家發大財了吧?”

  沒想到,老陳頭竟然搖頭嘆息道“唉,一百五十畝地是很多,但我家吃飯的人也不少啊,刨去吃喝用度,一年其實也剩不下多少錢。

  聽說這會兒朝廷農部在推廣什么雙季稻,一年只要買點那什么肥料,種上兩回,那收成就能翻倍。

  可惜,我家就這么幾個勞力,種雙季稻太累了,一百五十畝地,我們能種一季就算是不錯了。

  要再多幾個勞力,一年最少能多賺百來兩啊,真是聽著都饞啊!”

  你們還勞力不夠?

  我們也需要勞力啊!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