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406 匠戶迎來大變革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又快到年節了。

  京城的年節或者說武備城的年節和其他地方還不一樣。

  其他地方一般都是大年三十那天才開始各種喜慶賀歲活動,京城和武備城這邊卻是從過小年那天便開始大肆慶賀了。

  因為一年一度的匠戶技藝比拼定都是從過小年這天開始的。

  這匠戶技藝比拼就等同于匠戶等級評定,等級上去了,工錢就多了。

  所以,一年一度的匠戶技藝比拼對于大明所有匠戶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日子,比過年還重要。

  而大明所有匠戶這會兒差不多都聚集到武備城和京城附近了,所以,匠戶技藝比拼開始這天,京城和武備城便開始大肆慶賀了,甚至比過年還喜慶。

  太子朱由校雖然不是匠戶,但對這匠戶技藝比拼卻是異常的熱衷。

  這小年還未到呢,他就一個勁的跟泰昌說,父皇父皇,趕緊放年假吧,我們去武備城看匠戶技藝比拼去!

  泰昌對匠戶技藝的提升其實也挺重視的,因為這是大明飛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啊!

  所以,他是毫不猶豫的準了太子朱由校的提議,還是過小年就放年假,而且,過小年那天,他早早的便和太子朱由校及一眾有興趣的親信大臣一起,坐上火車,直奔武備城而去。

  這會兒京城和武備城之間的客運火車已經開通幾趟了,而這年頭作為皇帝都是有特殊待遇的,宋應星就專門為他打造了一輛豪華專列。

  這專列雖然也是十節車廂,內部裝修卻是豪華無比,尤其是中間幾節,那幾乎都是按皇宮里面的布置來的。

  什么書房、臥房、膳房、議事堂等等,都跟皇宮里面布置差不多。

  泰昌坐在豪華的膳房之中,看著太子朱由校和信王朱由檢跟著一眾大臣籌光交錯,享受著滿大桌的山珍海味,感受著新年的喜慶氛圍,心中不由暗自感慨。

  大明這幾年還真是日新月異啊!

  想當初太子朱由校為了參加第一次匠戶技藝比拼還專門做了個大雪橇呢,那時候他們可是命人小心翼翼的駕著雪橇趕去武備城的,隨行的高手護衛那都是冒著嚴寒,打馬而行,一個個都凍得臉都青了。

  這會兒他們卻是坐著火車,悠哉悠哉的享受這美食,隨行的護衛高手也一樣,壓根就不用冒著嚴寒打馬而行了。

  京城到武備城也就一百多里,他們也不用急,火車雖然沒有全速行駛,一個時辰開個七八十里還是不成問題的。

  他們上午不慌不忙的出發,中午便能趕到,下午看看匠戶技藝比拼,還能再坐車趕回京城,而且中飯和晚飯都能在火車上解決,一點都不耽誤時間。

  這技術發展帶來的好處簡直不勝枚舉啊!

  他們悠哉悠哉的吃完午飯,這武備城便到了,緊接著就是一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泰昌帶著太子朱由校和一眾朝廷重臣走上早已搭建好的彩臺,滿臉鄭重的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一年一度的匠戶技藝比拼就這么開始了。

  這會兒的匠戶技藝比拼跟以前也不一樣了,除了一級和二級還是考驗手工,到了第三級就要用到各種機床設備了。

  因為這會兒武備城大部分活計都是用機床設備干出來的,這個自然要劃入到考核重點。

  比如,鐵匠技藝考核的第三級就是在一刻鐘之內做出一個標準的合頁來。

  合頁這東西自然是早就有了,民間的門窗和衣柜什么的上面基本都要裝合頁,神盾艦上更是不知道裝了多少合頁。

  所以,合頁的需求量一直都挺大的,做合頁對鐵匠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

  合頁這東西看起來簡單,加工起來卻是相當的麻煩。

  不說那幾個釘釘子的孔怎么開,光是合頁中間那卷出來的圓孔和光滑的圓銷加工起來就麻煩的很。

  以前沒有機床的時候,別說是一刻鐘了,一個熟練的匠戶一個時辰能做出個合頁來就算是厲害了。

  這會兒卻不一樣了。

  合頁兩邊的鐵板直接用剪板機一剪就出來了,根本無需像以前一樣敲敲打打捶半天了。

  那兩邊釘釘子的孔也是隨便用鉆床一鉆就出來了,根本不用燒紅了用鏨子去鏨了。

  這合頁中間卷出來的孔加工起來也簡單了,直接夾著兩片合頁用專用的沖床一沖,那卷出來的圓孔便成型一半了。

  隨后,再用專門的鍛床和特制的鍛錘稍微捶打一番,兩片合頁便做好了。

  至于中間的圓銷,那更簡單,直接用車床一車,再用磨床一磨便出來了。

  泰昌看著這熟悉的場景,腦海里不由想起了一部戲里的鏡頭。

  那好像是什么二戰的時候,一個俘虜就是個專門做合頁的,一個軍官突然之間走過去,卡著表對那專門做合頁的說,以最快的速度做一個合頁。

  那家伙,幾分鐘時間便把一個合頁做好了。

  結果,那軍官數了數他當天做的合頁,直接就掏出手槍來要把他給斃了!

  為什么呢?

  因為他幾分鐘就能做出一個合頁來,一天應該能做出上百個合頁來。

  但是他大半天時間才做了十多個合頁!

  也就是說,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磨洋工!

  沒辦法,他當俘虜的就是免費給人家干活的,自然不會拼命的干。

  泰昌想到這個鏡頭,突然間問畢懋康道:“孟侯,現在匠戶大多是多少級?”

  這個。

  畢懋康聞言,仔細回想了一下,這才認真的道:“去年的話匠戶大多是二級左右,二級匠戶足足占了七八成,今年的話,三級匠戶可能會多出來一兩成,也就是說,二級匠戶應該只剩五六成了。”

  泰昌微微點頭道:“你的意思,現在匠戶的工錢大多是二兩一個月是嗎?”

  畢懋康大概估算了一下,這才點頭道:“是的,皇上,如果平均算起來,匠戶的工錢大概就是二兩左右一個月。”

  泰昌聞言,毫不猶豫道:“這樣不行,他們的工錢太低了,要知道,這會兒一個商戶隨便做點生意一個月都能賺上十來兩。匠戶的工錢不能太低了,要不然,這樣下去,他們干活的效率會越來越低,甚至有的匠戶還會絞盡腦汁想著自己去做生意。”

  這個的確,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商戶一個月隨隨便便賺十兩甚至二三十兩,匠戶一個月才賺二三兩,誰都會心里不平衡啊!

  畢懋康點了點頭,隨即問道:“皇上,那您覺得給他們漲多少工錢合適?”

  泰昌微微搖頭道:“這個不是漲多少的問題,而是一個積極性的問題,你得讓他們干得來勁。”

  呃,這個,怎么搞?

  畢懋康想了想,隨即無奈的道:“皇上恕罪,微臣愚鈍,一時半會還想不到辦法。”

  這個很簡單啊!

  泰昌毫不猶豫道:“這樣吧,匠戶制度再改一下,以后他們的品級代表的工錢不變,不過,他們做出來的東西還要按數量再加工錢。比如,一個合頁算一文,他一天做一百個合頁就加一百文的工錢。不過,得做出來的合頁合格才能算工錢,不能光看數量,不看做得怎么樣。”

  這貌似只是個小小的改動,對匠戶來說卻是天大的變革啊!

  這些匠戶干活是為了什么?

  說白了就是賺錢養家啊!

  這工錢這么一算,所有匠戶還不拼命的干啊!

  一天加一百文,一個月就是三千文也就是三兩銀子啊!

  這工錢等于是翻了一倍還不止啊!

  一個匠戶一天做一百個合頁很難嗎?

  不難啊!

  他們只要加把勁,不停的干,一天做一百個合頁完全沒有問題啊!

  甚至,如果他們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干一天做兩百個合頁都有可能!

  畢懋康聞言,不由咋舌道:“皇上,這么搞不但匠戶的工錢會翻倍,很多東西的產量估計也會翻倍,到時候賣不完豈不是要虧大發了?”

  產量翻倍不好嗎?

  大明已經開始爭霸天下了,到時候有的是市場,產量翻幾倍都不怕!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