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66 名將之后

  泰昌著實沒想到,專門跑過來查海盜的事呢,卻查到海禁上去了。

  這海禁著實把沿海漁民給害慘了,而且慘得都翻不了身了,怎么辦呢?

  這事他不管還不行,因為老百姓餓瘋了就會鋌而走險啊!

  要知道大明的海岸線可是長達上萬里,這會兒不知道多少海邊的漁民在餓肚子呢。

  這么多的人,他能不管嗎?

  這些人一旦餓極了,鋌而走險加入海盜的肯定大有人在。

  這或許就是東南沿海海盜和倭寇怎么都剿不滅的根本原因。

  這邊是形成了靠販賣私貨謀取暴利的利益集團沒錯,但是,人家不可能自己去干這種殺頭的買賣啊!

  如果沒有這些餓的發瘋的漁民,誰給他們去販賣私貨,誰給他們去賣命?

  難怪從嘉靖朝到隆慶朝再到萬歷朝海盜就沒消停過,而且這會兒又出現了,一出現就是一大堆。

  這些海盜是怎么冒出來的?

  海盜頭子就不說了,人家可能原本就是東南沿海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但是他們手底下的小嘍嘍不是啊,他們手底下的小嘍嘍十有八九就是餓得鋌而走險的沿海漁民!

  也就是說,不解決這些漁民的溫飽問題,東南沿海的利益集團就不愁招不到人,這海盜就休想徹底剿滅。

  問題這些漁民都窮成這樣了,別說是出海的大船了,就連小漁船人家都買不起啊,怎么讓他們豐衣足食呢?

  或許,可以把淘汰的帆船都“借”給他們,不管是剿來的海盜船,還是沿海衛所的帆船,以后大明水師肯定都用不上了,還不如就近“借”給沿海的漁民,讓他們能出海捕魚,幫他們翻身。

  唉,這些也得等到剿滅海盜以后再說了。

  想到這里,泰昌暗暗嘆了口氣,隨即又問道:“海盜上岸劫掠那天早上,海上有大霧嗎?”

  皇上好像突然間又沒生氣了啊!

  這是怎么回事呢?

  寧海知縣愣了一下,隨即小心的回道:“是的,皇上,那天海上的確有大霧。”

  泰昌緊接著又問道:“是你讓石鎮千戶鎮守縣城的嗎?”

  這個的確是他要求的沒錯,但是,他并不是在故意配合海盜。

  這事必須得說清楚!

  寧海知縣連忙解釋道:“是的,皇上,當時微臣也不知道來了多少海盜,而且石鎮千戶手底下的屯衛也不多,所以,微臣只能力求先保住縣城了。至于這些沿海的村落,微臣,微臣原本以為這些村落實在是沒什么好搶的。”

  泰昌聞言,不由看了看遠處餓的面黃肌瘦的老百姓。

  這寧海知縣說得的確不假,這些沿海的漁民本就沒什么好搶的。

  看樣子,這些海盜就不是為了劫掠而來,至少不是為了單純的劫掠而來。

  至于內應的問題。

  石鎮千戶就沒有撒謊,那天早上是有大霧,而且他也是應寧海知縣的要求鎮守縣城,并不是見死不救。

  這寧海知縣,十有八九也不是內應,他要是內應,還保什么寧海縣城,假裝帶著屯衛來救這邊的老百姓,讓海盜把縣城搶了不比搶這里強?

  唉,看樣子,想要一舉挖出東南沿海利益集團沒這么容易啊!

  想到這里,泰昌無奈抬手道:“行了,起來吧。“

  寧海知縣連忙道了聲“謝皇上”,這才小心的從地上爬起來。

  泰昌看了看可憐的漁民隨即微微嘆息道:“你把遭海盜劫掠的老百姓細細算一下,每一戶發十石糧給他們應應急,就當賑災錢糧上報戶部吧。”

  寧海知縣聞言,不由滿臉為難道:“皇上恕罪,這寧海本就在海邊上,漁民眾多,而且境內多山,根本沒多少良田,微臣一年收的田賦全發給這些遭海盜劫掠的老百姓恐怕都不夠啊!”

  泰昌毫不猶豫道:“不夠就讓臺州府調,你上報戶部就行了。”

  寧海知縣聞言,連忙拱手道:“微臣代寧海老百姓多謝皇上恩典。”

  泰昌著實沒想到,跑趟寧海會是這結果。

  泉州府他也不想去了,因為通過想通過這種方式挖出東南沿海利益集團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干脆命船隊越過福建海域,直奔南澳島而去。

  南澳島是福建和廣東交界海域的一座大島,地處兩省之間近海航道必經之處,位置十分重要,乃是歷年來大明朝廷圍剿海盜和倭寇的軍事要地。

  島上不但常年都有福建水師的將士駐守,而且萬歷朝的時候南澳副總兵晏繼芳還在島上修筑了一座總兵府衙門,更是使得南澳島成了水師常用的屯兵之所。

  這會兒福建水師的大小戰船就在南澳島集結呢。

  泰昌是覺著從沿海個州府入手探查東南沿海利益集團實在是太麻煩了,也太費時間了,還不如直接從海盜入手呢。

  只要逮著那些海盜頭子,還怕逼問不出他們的幕后主使嗎?

  所以,他才決定率水師船隊直奔南澳島與福建水師匯合,先去圍剿海盜。

  要說福建水師的戰船數量那著實不少,大大小小的戰船怕不有七八百艘,如果單從數量上來說,差不多要跟冒出來的幾股海盜所有艦船數量持平了。

  可惜,福建水師的大型戰船并不多,福船也就那么幾艘。

  泰昌看著南澳島附近密密麻麻的小戰船,忍不住長嘆一聲。

  唉,當初鄭和船隊前前后后上百艘寶船就是在福建建造的啊,這會兒福建別說是寶船了,福船都造不出幾艘來了!

  不過,還好,小型戰船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小型戰船多了,海盜就別想憑借數量優勢一擁而上,貼身近戰了。

  旗艦逐漸靠近南澳島碼頭,碼頭上已然整整齊齊排了好幾排的水師將校,泰昌舉起望遠鏡掃了掃,頓時被當先那位武將給吸引住了。

  此人好威猛啊!

  他見過的武將里面好像也就祖大弼那二愣子能與此人比比塊頭了。

  這應該就是福建水師總兵俞咨皋了。

  如此威猛,又姓俞,不會名將俞大猷的后人吧!

  泰昌愣了一下,隨即便忍不住問道:“俞武襄好像就是福建人吧,這福建水師總兵俞咨皋不會就是俞武襄的后人吧?”

  袁可立聞言,不由和沈有容對望了一眼,這才吃驚道:“皇上,您不知道嗎?這俞咨皋就是俞武襄公的兒子啊!”

  還真是俞大猷之后!

  俞大猷何許人也,在后世可能是個打醬油的,沒多少人知道。

  不過,這會兒俞大猷卻相當的出名,用如雷貫耳來形容都不為過。

  福建民間就有民謠“俞龍戚虎,殺人如土”!

  這里的俞龍指的就是俞大猷,而戚虎指的就是戚繼光,他們殺的人就是倭寇。

  也就是說他們殺倭寇就如同殺雞仔一般,不知道殺了多少。

  俞大猷被稱為俞龍而戚繼光卻被稱為戚虎,這就說明俞大猷殺的倭寇比戚繼光還多!

  而且,俞大猷還是正史公認的天下第一高手。

  這位俞龍可不是一般的厲害,他是正兒八經的武舉人出身,而且在剿倭寇出名之前他的名頭就已經響徹整個大明了。

  因為他挑遍了當時的所有門派,戰勝了當世所有的高手!

  俞大猷在后世之所以沒有戚繼光出名大抵是因為戚繼光操練的戚家軍名震天下,而且直到萬歷末年一直在為大明征戰,立下的戰功數都數不清。

  而俞大猷操練的俞家軍在剿滅完倭寇之后便銷聲匿跡了。

  這并不代表俞家軍沒有戚家軍厲害,因為俞家軍是水軍,戚家軍是步卒。

  在大明實施海禁的情況下,剿滅完海上來的倭寇,俞家軍基本上就沒用了,所以,后面戚家軍仍在四處征戰而俞家軍卻銷聲匿跡了。

  不過,俞大猷的確是個猛人,在剿倭的功績上他的確超過了戚繼光,而且在東南沿海他的確比戚繼光還有名。

  這么一個猛人泰昌當然早有耳聞。

  不過,他還真不知道俞咨皋就是俞大猷的兒子,因為俞大猷和戚繼光的后人都不是很出名,至少沒有如同他們一般名頭響徹整個大明。

  泰昌一聽袁可立的話,不由搖頭苦笑道:“俞咨皋就是兵部選拔的,當時朕正在武備城忙活呢,兵部把任免公文送過來,朕也就匆匆看了一下就簽了,那公文上可沒說他是俞武襄的兒子。”

  袁可立聞言,恍然道:“原來是這樣,皇上可能還不知道,這俞武襄乃是大明水師百年難得一出的名將,微臣統領水師這么多年,對其后人之名還是早有耳聞的,傳聞這俞咨皋深得俞武襄真傳,不但武功高強,而且jing通水師戰法,兵部選他當福建水師總兵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或許,歷史上正是有如此猛將協助,鄒維璉才能率福建水師擊敗當時的海上霸主荷蘭吧。

  看樣子,大明水師又多了一員難得的猛將啊!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yqxs.cc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