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56 武備城

  泰昌發了瘋般的逮著各地藩王一頓收拾,宗藩的問題總算是解決的差不多了。

  至少,短時間內這些藩王是不會再影響到大明的存亡了。

  至于以后這些藩王怎么處理妥當,那還得一步一步來,這會兒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錯了。

  當然,他這么發了瘋的收拾各地的藩王并不是光為了解決宗藩問題,這些藩王手里的錢糧也是他的目標。

  要不是為了這些藩王手里的錢糧,他也不用如此大費周章。

  還好,他的辛苦沒白費,這一次他收獲的錢糧那是相當的驚人。

  十八個藩王,那都是富的流油的主啊!

  田地,那是不計其數,如果再加上剩下的十個藩王“主動”拿出來換的田地,一億畝肯定是不止的。

  這么多的田地,戶部官員估計得好幾個月才能厘清。

  而且,這會兒都到了秋收的季節了,糧食收上來之后,就地分給那些佃農一些,再就轉運給災民分一些就行。

  這樣一來,不管是佃農還是災民接下來一年應該是不會餓肚子了。

  至于,怎么利用這些田地徹底解決西北的災情,讓災民都能自力更生,這會兒還缺個關鍵的水車,所以,這田地也只有先讓戶部厘清之后再說了。

  剩下的就是錢糧和珍寶古玩字畫等東西了。

  這些藩王,那真的是富得嚇人,光是糧食,十八個藩王府邸就搜出來兩千多萬石,銀子更是抄出來三千多萬兩!

  這下他真是不缺錢也不缺糧了。

  銀子他準備直接交給大明錢莊打理,讓大明錢莊盡快將分號開遍大明兩京十三省,不說每個州府都要有大明錢莊的分號,至少每個行省的首府要有。

  這樣一來,這些銀子便能不斷的創造利潤,整個大明境內的經商環境也能得到極大的改善,朝廷的稅賦也會越來越多。

  至于糧食,他決定用來召集匠戶,盡快把所有武器裝備工廠全部建起來。

  文華殿議事堂,一眾親信大臣再次齊聚。

  泰昌這會兒是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好像立馬就想展開拳腳大干一場,一眾親信大臣卻是臉色古怪,心憂不已。

  唉,皇上這次實在是太瘋狂了。

  他們都沒想到,皇上會逮住藩王這般搞。

  十八個藩王啊,說削就削了,數十萬皇室宗親啊,竟然全部貶為庶民!

  這么搞,著實太狠了。

  當年靖難上位的成祖也沒對自家藩王這么狠啊!

  瘋皇泰昌之名這會兒都在民間流傳開了,這會兒真有人認為皇上腦子有問題!

  當然,這外號他們是不敢在皇上跟前提起的,而且,藩王的事情那是皇上的家務事,他們也管不上,他們只是擔心皇上知道有人這么詆毀他會氣得不行。

  他們哪里知道,泰昌早已聽到民間傳聞了,而且一點都未曾生氣。

  瘋皇泰昌怎么了?

  只要能把大明王朝帶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他終將成為千古名君!

  這什么瘋皇之名他真不在乎,他只想快點把所有武器裝備工廠全建起來。

  他稍微理了理思路,隨即便朗聲道:“諸位,現在我們終于不缺錢糧了,而且這會兒天氣正好,不冷也不熱,所以,朕準備把匠戶盡快招過來,把所有武器裝備工廠盡快建起來。對于海河一線的城池,你們有什么規劃?”

  這個規劃自然是有的,工部就專門管這事的。

  畢懋康聞言,連忙拱手道:“皇上,海河沿岸地方是夠大,但是建一座大型城池囊括進去卻相當困難,因為中間有一條海河,兩邊很難連成一體。

  而且,海河太長了,從天津衛城的三叉河口到海河入海口足有一百五十余里,而我們大明最大的城池金陵城的外城墻總共才一百二十里左右。

  就這,金陵城都修建了將近三十年才建成。

  如果我們要建一座大城池將整個海河都囊括進去,那城墻的長度最少也要有五百里左右,如果按金陵城的修建進度來算,這么一座大城,我們最少要建一百多年!”

  谷</span啊?

  一百多年!

  泰昌聞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怎么可能等一百多年?

  他活都活不到一百多年啊!

  看樣子,建一座超級大城是不現實的,至少以現在的建造速度來說是不現實的。

  那么怎么辦呢?

  他愣了好一陣,這才問道:“工部想出什么解決辦法來沒?”

  畢懋康點了點頭,隨即從懷里掏出一張疊了好幾疊的大紙來,小心的攤在泰昌跟前。

  這是一張地圖,一張海河兩邊的地形圖,而且上面已經有城池的規劃了。

  不過,這上面的城池看著著實有點古怪。

  泰昌看了幾眼都還沒看明白,這城池看上去怎么就這么怪呢?

  他真沒看明白,因為他以前就沒見過這種城池,這中間一格一格的是什么呢,看上去像是路,但路沒有這么畫的啊!

  城池的圖紙都看不懂,他著實有點尷尬。

  還好,畢懋康緊接著便介紹道:“這就是營繕清吏司想出來的辦法,我們可以根據武器裝備工廠的數量一格一格的修建城池,每一格就是一個工廠,而且,相關匠戶的房舍也建在里面,我們現在需要多少格就修建多少格,以后還可以慢慢再添。這樣一來不但建起來快,而且防御效果比籠統一座大城要強得多。”

  好辦法啊!

  搞半天這一格一格的就是城池啊!

  一次性修建一座五百里方圓的大城的確不現實,但是,按工廠數量一格一格修建就不是問題了。

  一個工廠連帶匠戶及其家眷最多也就幾萬人,也就是說,每一格也就幾里方圓,最多也就十余里方圓。

  這樣的小城池就好修建了,而且,一格一格建下去,中間的城墻還可以共用,省了不知道多少時間。

  泰昌看了看大致的規劃便果斷道:“好,就這么建,一格一格來,需要多少格我們就建多少格,以后要擴充了再繼續建!”

  畢懋康連忙拱手道:“皇上英明,還請皇上為此城取名。”

  泰昌知道,這是為了編撰公文方便,有了城池名,各項開支和材料人工等才好編撰記錄分類。

  那么,這么一座重要的城池叫什么名字好呢?

  他細細想了一陣,這才拍板道:“登萊有個備倭城,專為防備倭寇而修建。這里是專為制造武器裝備而建,就叫武備城吧。”

  這有了城池名就好辦了,至于叫什么,皇上說什么那就是什么。

  畢懋康毫不猶豫的拱手道:“皇上英明。”

  呃,這家伙這馬屁是越拍越順溜了,這樣可不好。

  泰昌搖了搖頭,微微笑道:“孟侯啊,以后英明二字要慎用。”

  畢懋康聞言,不由尷尬道:“皇上恕罪,微臣這是說順口了,以后一定改。”

  一眾親信大臣聞言,不禁莞爾。

  泰昌微微搖了搖頭,隨即鄭重道:“這武備城的城池規劃就這么定下來了,接下來,我們就來商議一下,先修建多少格吧。”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商議了半天,最后還是決定,先在海河南面修建十來個格子。

  因為這會兒需要興建和搬遷的工廠也就十來個,而且造船廠、鑄炮廠、火槍廠和天津衛城都在海河南岸,先在南面修建也有利于這些格子之間的交通,如果跨河修建,那就有點麻煩了,因為這會兒要在寬達百步以上的海河干流修橋太難了。

  武備城的初步規劃就這么定下來了,不過,后面民間都喜歡稱這里為格子城,因為這里一格一格的城池結構實在太過特殊了,其他地方也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城池。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yqxs.cc

飛翔鳥中文    大明瘋皇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