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強硬

  事情未有定論之前,只能看結果。

  結果辦的好那就是好,辦的不好那就是不好。

  劉侃說福建的地方風俗,如今因為清田之事,朝廷對福建開始重視起來。

  國家大,朝中很多官員,目光只能看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數千里之外的福建,更不可能熟知。

  就連張居正,一樣也是通過公文來了解福建,只不過最近看過去的目光多了,就越發的了解了。

  不像直隸各地,就在近前,絲毫風吹草動人盡皆知。

  張四維同意劉侃的奏疏。

  耿定向去福建清田,作為一省的巡撫,應該因地制宜,根據形勢來治理地方。

  而不是只顧自己的心意。

  國家大,事務雜亂,治理政務,需要陰陽調和,絕不是不考慮民情而選擇一刀切。

  只有庸官,沒有能力的,才會如此粗暴的行政。

  就像幾年前廣西,廣東的戰事,根本原因還不是地方官能力不行,對地方的矛盾視而不見,只會按照祖制治理。

  官如果這么好當,還要層層選拔英才,還要培育人才觀政干嘛呢?

  劉侃說的好。

  不光對福建的形勢有高度的認知,也有自己的管理手段,潤雨細無聲。

  因勢導利,不糜爛地方的情況下,來糾正地方的風俗,而不是強迫地方。

  朝廷派官員去地方,是治理地方的,而不是以治理地方的名義,來糜爛地方。

  都像那耿定向,治理一地就糜爛一地,國家怎么辦?

  “自明季倭寇內犯,練鄉兵以衛村堡。募其勇豪,授以軍器,尚勇尚氣,習慣成風。

  嗣遂逞岔械斗,禮義廉恥之風微,而詭詐貪橫之習起。始結為天地會匪,繼流為路洋之盜,結黨成群,肆行劫掠,實為地方之害。”

  張四維站出來,先講述了福建的局勢,否定了福建的風氣,然后話鋒一轉。

  “此弊乃是歷史遺留的原因,絕不是可輕易改變的,需要才能之士,耗費心血盡心調和,以引導局勢。

  如有官員急于求成,則事反,不光害地方百姓,也危國家之望,陛下不可不明察。”

  朱翊鈞點點頭。

  他想要的是,福建清田之事盡快完成,然后以此推廣全國,為接下來的新政鋪路。

  不把全國田畝丈量清楚,就不能在全國實行一條鞭法。

  但是就像張四維所說,丈量福建土地,是為了治理國家,而不是因此要逼迫地方造反。

  清丈土地,這件事是考驗官員的能力的。

  對于耿定向,去了福建半年,清丈田畝一事還沒有成效,他可以給機會。

  但是福建之事,到底是因為耿定向急于求成導致,還是地方大戶歹心,為了自身利益導致。

  這才是朱翊鈞關心的。

  如果是耿定向的能力問題,他要責罰的就是耿定向,如果是地方大戶的原因,那么他就要支持耿定向。

  可是,他現在并不清楚,所以要詢問幾位信任的大臣,以了解到底是誰的原因。

  張四維雖然沒有提及耿定向,但是他的言語,表明了他支持劉侃,把罪責歸于耿定向的能力問題。

  而耿定向是張居正推薦的人,所以朱翊鈞沒有下結論,他在等先生的話。

  張居正遲疑片刻,整理著思路。

  對于耿定向的能力,張居正是認同的,不然他也不會把福建清田這么艱難的任務托付給耿定向。

  但是福建清田之事,鬧到這番田地卻是他沒有想到的,這其中可以說他的原因也有。

  作為國家元輔,內閣施政者,沒有認清楚福建地方的困難,造成了耿定向困頓。

  如果早知道福建的形勢,張居正不會先考慮福建,而是會選擇其他地方。

  第一炮一定要打響,這樣才能讓接下來的行為更順利。

  現在騎虎難下。

  福建的形勢,需要慢慢來。但是新政沒有時間,福建清田之事等不了那么久。

  耿定向在前方披荊斬棘,此時,他絕對要給他更多的支持。

  “臣近日來,對福建多有關注,得有閩地族譜一篇,倒是有趣。”

  “先生請講。”

  朱翊鈞親自捧哏,很給面子。

  見如此,張四維無奈。

  “秦滅趙國后,趙姓族人散居各地,以國為氏。漢唐時,趙姓家族中,以輔佐西戎,世居甘肅天水的趙氏為唯一望族。

  但今福建三大派趙族是宋皇室的后裔,而宋皇室又是西漢趙廣漢的后裔。

  趙廣漢是河北涿郡人,曾任京兆尹,世居涿郡之天水。

  宋統治中國三百一十年,涿郡趙氏望族更加顯赫。

  故我趙所用的郡望,是出自河北涿郡天水。”

  張居正說完,嘴角露出笑容,邊搖了搖頭。

  “這種類似的族譜,在閩地隨處可見,強調自己祖先來自于光州固始了。”

  “張公何意?”

  呂調陽沒聽明白,開口問道。

  張居正向呂調陽,這個向來勤勉做事的同僚頷首,解釋說道。

  “不管是出于血緣的確認,或出于攀附以提高聲譽和地位,最終目的都在于確保宗族的權威。

  福建歷史原因破雜,但是民堡之事,絕不是嘉靖年間始起,而是自古有之。

  此風朝廷放任了兩百年,原因歸納起來,都是想用賢臣治理地方,以更改風氣。

  可是兩百年來,閩地風氣改了嗎?未必吧。”

  張四維認為該用賢臣,張居正直接否定。告訴眾人,閩地風情長久以來,倚靠賢臣都未能更改。

  “長痛不如短痛。”

  張居正看向皇上,上前兩步。

  “陛下,耿定向此人的能力,臣深信不疑,地方鬧事,絕非朝廷之罪,實乃地方大戶貪欲過度,不畏國法,此風不可在繼續放任下去。

  大亂才有大治。

  此地的民風,絕不是溫和手段可以扭轉的,陛下明鑒。“

  大亂才有的大治。

  道理是正確的,但是要亂成什么程度呢?再來個廣東羅旁戰事?朱翊鈞不敢。

  他相信張居正也不敢。

  “先生以為何意?”

  “臣以為,耿定向是以殺雞儆猴,杜絕其余人仿效,如果放任元兇,其余人再不畏懼國法,則閩地國家不國也。”

  “可。”

  朱翊鈞點點頭。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ddbiqutxt

飛翔鳥中文    明國萬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