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一章 無人

  北部無事。

  西疆無事。

  東海無事。

  南域無事。

  萬歷五年年關,仿佛約定好的一樣,那一切的嘈雜騷亂,突然都消失了,仿佛沒有發生過一般。

  雖然才幾月,卻似乎過去了好久。戰亂,騷亂等等成千上萬人的死亡,仿佛水花一樣,恢復了平靜。

  張居正蒼老了好多,皮膚上的褶子,讓整個人看上去像個行動緩慢的老人。

  去年發生了那么多的事,內閣在張居正的帶領下,一邊治理地方,一邊調動軍隊平亂,一邊嚴格考成法。

  朱翊鈞以為今年的國庫依然是負數,看到呈上來的賬冊,以為自己看錯了。

  只去年的太倉銀庫歲入銀兩,竟然超過了三百萬兩,合計三百一十萬兩余。

  前年才兩百三十余萬兩,而去年還發生了那許多的事,竟然比往年還多了近一百萬兩。

  別小看這一百萬兩銀子的富余,這說明了今年國家的收支,真的如張居正所說,達到了平衡。

  朱翊鈞放下冊子,其他的也不看了,看著張居正的神情,不得不起身站起來。

  諸人見狀,皆起身。

  朱翊鈞走到張居正身前,拉起張居正的手,感受到張居正手中的老皮,摸不到肉只有骨頭。

  “朕深幸有先生矣。”

  聞言,張居正鼻子酸動,忍住了內心的感慨,答復。

  “臣亦幸有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才敢放手施為,不懼怕各方的彈劾。”

  聽到張居正的自謙,朱翊鈞忍不住說道。

  “朕六歲有先生朝夕膝下課業程學,耳提面命,十歲初登大寶,又有先生顧命國政,匡扶圣基,掃清廊廓,治理積弊。

  如今十年矣,有先生在,朕無懼,有先生在,朕一定能做到先生所說的,建極明圣。”

  朱翊鈞這番話,說的真情流露,沒有半點虛偽之情,張居正感受到皇上的感情,還是忍不住落淚了。

  這幾年,太苦了。

  “如此,臣無憾矣。”

  朱翊鈞點點頭。

  “朕要行閱兵,著各地jing銳士卒進京,著各處獻俘于前,先生和朕共居于午門之上。”

  朱翊鈞登基以來,能省則省,不光宮廷里如此,各項祭祀大典一樣是節省。

  兵部早就有提議閱兵獻俘昭顯國威,都被朱翊鈞拒絕了,今年不同,他馬上就要十六歲了。

  需要一次隆重的場合,在天下人前,堂堂正正的現身一次。

  張居正推辭,這不合規矩,更違背祖制,于理不合。

  “先生切勿推辭,朕意已決。”

  朱翊鈞拉著張居正的手不放,回頭看向眾臣。

  “諸卿可有人不認可?”

  文華殿眾臣,看到君臣兩人的對話,無人不羨慕,無人不感嘆,無人不敬佩。

  張居正得此殊榮,當之無愧。

  谷</span眾人皆贊成。

  朱翊鈞回頭露出笑臉,對張居正笑道,“先生眾望所謂,朕心意真誠。”

  張居正無言,默默的點頭。

  皇上要閱兵的事,很快就傳開了,這項今年的大事,超過了所有事情的重要性。

  禮部不光要安排各種禮儀,還要派使臣聯系各國,兵部戶部工部等都動了起來。

  修葺午門上的大殿,外面的直道等等,還要安排各處軍隊論功行賞,督促各地衛所不得延誤事情。

  還沒開年,各部就忙得腳不沾地。

  在蕉園,太監們擺弄好桌椅,朱翊鈞和石茂華,凌云翼等一眾兵部,軍務處官員坐定。

  還有馬芳,英國公,李國公,定國公等掌五軍都督府的勛臣老帥,并御馬監的大太監們,以及八衛主要高級將領。

  如周鄔,嚴熊,劉世吉,戚金,李如松,李安國,楊元等一眾人。

  明年各地地方軍隊會派有功士卒來京閱兵,這是榮耀,也會賜予賞賜。

  但是京營的士兵不能被地方士卒比下去,八衛是個什么樣子,京營其他衛是個什么樣子。

  雖然朱翊鈞每日都有關注這些事情,但是到底實際情況如何,還是要靠這些人。

  石茂華負責統籌大局,心里最清楚,名單兵部和地方快馬加鞭的通報,基本上大致確定好了。

  這些士卒的駐地,將會被分派在京營其余衛所,不但兵器會嚴格控制,只有閱兵當日會派發,但是火藥弓箭等卻不會發下去。

  八衛的士兵也都是如此,只有御前營,內軍等親衛軍才會真槍實彈。

  石茂華先說,把來年哪些衛所的士兵會來,多少人數,駐地是何處等,講的時間最久。

  因為隆慶以來,東海倭寇漸平,每年除了極少數的倭寇會襲擾,基本沒有什么動靜,所以幾年來抓住的倭寇只有幾十人。

  至于四川,廣東,廣西,云貴等地的俘虜就多了,挑選了一些分量比較重的土司等,還有部分亂兵,基本上也只在兩百人左右。

  加上各部派來的士卒,人數限制在三四千人。

  京營各位以及八衛,出五千余人,所以閱兵總人數將在九千人左右。

  朱翊鈞聽聞,點點頭,然后看馬芳。

  本來五軍都督府以英國公等人為首,但是自從馬芳來京之后,在朱翊鈞的支持下,實權都到了馬芳等手中。

  實在是勛貴不堪用。

  原先朱翊鈞想來,勛貴這么多人,總會有幾個有真才實學的,可是現實就是真沒啥人。

  別人生下來就在終點,吃喝玩樂都來不及,哪里愿意去受做事的辛苦。

  一個月能在衙門露兩回頭就是不錯的了,而歷史上的萬歷朝也卻是如此。

  在宣德,景泰,天順,乃至正德年間,勛貴藩王還有點性子,時不時鬧出點事情來。

  敢造反的藩王也不是沒有。

  到了嘉靖之后,連個水花都沒有了,此后百年間,基本上連言官都懶得彈劾了。

  因為實在是找不到事情來彈劾,都是些別人府里風花雪月之事,彈劾來彈劾去,言官也覺得沒啥意思。

  嘉靖以來,所有的兵事,基本沒勛貴什么事,有文臣壓制的原因,但是勛貴自己只愿意享樂,也是一大方面。

  朱翊鈞這些年,早就放棄了從勛貴中提拔人才的想法,因為看不見人才。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ddbiquge.cc

飛翔鳥中文    明國萬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