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七章 喪膽

  張居正此刻,內心五味雜陳。

  內閣元輔和邊軍大將走的近,有書信往來,這放在歷朝歷代都是大忌。

  他如何又不懂呢。

  戚繼光在九邊,外有韃靼威脅,內有將門排擠,朝廷又不能給他錢糧支持。

  他作為顧命大臣,幼君老師,整個國家都托付于他。

  選擇了放權給戚繼光,支持他放手去做。

  這很忌諱,他以為弟子會理解他的。

  但是,沒想到皇帝會突然發難,這讓他有點難過。

  張居正不知道,其實最了解他的,還是他的弟子朱翊鈞。

  朱翊鈞暗自嘆了口氣。

  結合歷史的評價,這一世和張居正又是君臣又是師生,他實在是太了解張居正了。

  哪怕歷史上并沒有發生什么,但是朱翊鈞不敢賭,歷史上他還在規規矩矩讀書呢。

  張居正大權在握,不是權相甚過權相,朝中遍布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歷史上,應天府鄉試,試官出的題目,竟然是“舜亦命禹”。

  皇位屬于有德者,應當像舜禹之間,施行禪讓。這樣險惡至極的考題,是對張居正的勸進。

  是對天下輿論做出的準備。

  不怕張居正,但是朱翊鈞怕張居正下面的人啊。

  偏僻張居正又不是個謹慎性子的人,他又十分喜好面子,更加給了小人機會。

  “臣…臣。”張居正一時間無言。

  內閣元輔和邊軍大將私下書信,這件事沒有道理可以解釋,可以把自己當場正下詔獄。

  他摸不清朱翊鈞的心思,內心逐漸楸起,自己這些日子是這么了,怎么犯了這么大的忌諱。

  內心恍然,皇帝放權放的輕易,以弟子禮接見自己,日久下來,自己卻是失了臣子警惕。

  “把信退回去,告訴戚總兵,有什么想不開的可以告訴朕,他的兒子侄子都在朕身邊當差,難道不信任朕能解決他的難處?”

  張居正松了口氣,這么久以來,主動跪下磕頭告退,實在是嚇著了。

  戚繼光收到被張居正退回的書信,大驚。

  難道自己無意中,做的哪件事讓張公不滿,以至于退回自己的書信,要跟自己劃清界限?

  正內心不安時,收到京城兒子傳來的書信。

  連忙打開,看后內心又驚又喜。

  驚的是自己和張居正通書信的事,竟然被皇帝知道了。

  本以為皇帝小不理朝事,沒想到真如傳聞所說,慧根天授,雖只十歲登基,卻勤于政事。

  這事可大可小,說不定錦衣衛已經在路上了。

  喜的是兒子信中,說皇帝非常喜歡自己,常比父親乃宋之岳飛,國家之長城。

  兒子既然寫信給自己,其中還有不少皇上的言語。

  戚繼光他不是一成不變的人,不然也不會改動軍制,為了達成生平所愿,他會用一些手段。

  和九邊世襲將門不同,他是外人,本就容易被排擠,自己又要變動軍制,太需要朝中支持了。

  看著兒子信中皇帝說的話,宋之岳飛,他咀嚼著這幾個字,抓住了皇帝的心思。

  皇城。

  朱翊鈞看到今日隨行的侍衛戚昌國,扭扭曲曲欲言又止的模樣,問他怎么了。

  聽到皇上主動詢問,戚昌國松了口氣,交差一樣的,把父親送來的信件呈交給皇上。

  朱翊鈞好奇的打開,卻是戚繼光自請責罰的折子。

  上面羅列了近年來,他向朝中大臣們送去的禮物的名單。這個折子當然不能由內閣交進來。

  這個折子,戚繼光自絕于朝中大臣了。

  好一個戚繼光。

  “回去跟你爹說,以后還有什么不方便的話,可以由你交給朕。”

  朱翊鈞說完伸出手,戚昌國一頭霧水。

  無奈,朱翊鈞改拍了拍戚昌國的后背,這是個實誠孩子,都不知道彎個腰。

  “去叫你哥來。”

  等戚昌國離去,朱翊鈞對身邊太監說道,“去問問兵仗局,做了多少只鳥銃了。”

  既然戚繼光如此明白事理,朱翊鈞也放心用戚金了。

  “回皇爺,兵仗局回話,因為圣人交代,兵仗局已全部改成制作鳥銃,如今已有一萬兩千支。”

  聽到太監的回復,朱翊鈞心里算了下,按照這個進度,今年有望突破三萬支。

  戚金站在身側,不知道皇上找自己何事。

  “戚金,聽說你少年即隨戚少保從軍,屢建戰功,來京城前,在薊鎮為少保練兵?”

  “回皇上,皇上好記性。”

  朱翊鈞點點頭。

  戚金一頭霧水的告退。

  閩浙沿海,尤其是福建漳,泉一帶,因土地貧瘠,田不足養,百姓生活困苦,靠海而生。

  “富者驕溢而田奢,官府催科而日蔽。一窮佃,而田主二三蠶食之,焉得不為逃徒盜賊也。”

  兩名苦哈哈的轎夫,因為官道年久失修,深一腳淺一腳,沒有心思,也聽不懂轎子上的老爺在說什么。

  景嵩本是福建人,好不容易去了京城,沒想到惹了圣怒,一朝被打回原形。

  降了三級,再回到此地,巡撫竟然沒有設宴款待自己,真是人走茶涼啊。

  想到考成法,臉色更為郁悶。不是因為這,今日他如何會去窮鄉僻壤。

  他十分清楚,此地縣衙不可能完成稅賦,越是窮的地方,宗族勢力越甚。

  “老爺,前面要翻山,可否容小民先歇個腳?”

  景嵩手揮了揮,隨從上前扶著轎子,護住老爺。

  兩名轎夫是驛站的役夫,是本地人,知道前面有條溪流,跑去溪邊喝水。

  看到轎夫趴在地上喝水,隨從鄙視了一眼,拿出了竹筒。

  景嵩捧著竹筒喝了水,兩名轎夫也找了塊石頭坐下。

  這半日實在是無聊,景嵩忍不住想要說話。

  “老夫聽聞廣東逃了伙強人往福建而來,爾等回去后,可告訴鄉親們,注意防盜。”

  面帶得色,這是官報上的消息,料這里窮鄉僻壤,消息封塞,自己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老爺好意,小民回家后就告訴里長哩。”

  見轎夫面色不驚,景嵩暗惱,自己真是對牛彈琴,何必和這些黔首浪費口舌。

  “老爺勿驚,此地不靠海,不會有事的。”

  見老爺茫然,一個轎夫面帶得意,竟然唱起來。

  “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寇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

  “戚爺爺當年,早就把歹人們打的喪了膽,不敢上岸跑我們這里來。”

飛翔鳥中文    明國萬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