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78、下一世界,大宋,北伐還是議和

  次日。

  白秀珠省親歸來,回到白宅。

  她在見到里見菜穗子的時候,好看的秀眉擰了在一起,然后靜靜的看向白貴。

  只是幾天的功夫…她在惜珍胡同白府才住了多久?!

  這就給她領回來了一個女人。

  不過她沒出聲,保持一定的涵養。

  畢竟是名門貴女。

  另一方面,亦是對白貴的信任。

  再者說,大男人三妻四妾這時候極為常見,因為這一點生氣,傳出去,就是她的不是了。

  “你好,我是里見菜穗子,想必您應該聽過我的姓名。”

  “這次貿然打擾貴府…”

  “是我的錯。”

  里見菜穗子彎腰躬身,致歉道。

  聽到此。

  白秀珠釋然了。

  她和白貴在秦省的這些日子,早就對遇見里見菜穗子有過心理準備。雖內心稍微不滿,但還在容忍的范圍之內。

  “是里見小姐啊…,我這些日子在娘家省親,沒來得及回到家中,沒能迎接里見小姐,失了禮數,還請里見小姐勿怪。”

  白秀珠笑了笑,回道。

  兩人相處和諧,沒有一絲紛爭。

  白宅來了一個東瀛女人,這個消息瞬間傳了出去,以白貴的名聲和業內的地位,這條消息立刻席卷國內各大報社。

  各大報社對報道名人的一些花邊掩聞,還是很有興趣的。

  一時間,各大報社紛紛刊登白貴新納了一房側室。

  有好事者,更是將白貴與辜湯生一概而論。

  “辜湯生一直說自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白美和一直和辜湯生走的比較近,而且白美和亦是在東洋、西洋留學,看來好色的這一點,是與辜湯生學的…”

  辜湯生聞言,哈哈一笑,一日說道:“我辜湯生這輩子佩服的人不多,一個是蔡校長,一個就是白美和,現在白美和學了我,這是我的榮幸。”

  現在的官府雖然在臨時約法中規定一夫一妻制,但名流圈子里,

  能出名的,

  大部分人要么是渣男,

  要么是情圣,女人緣不少,這點花邊艷聞,

  并不會損毀白貴的聲譽,反倒會提高他的一些熱度。

  同樣,

  林語堂也說過:“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

  就是住在英吉利的鄉村,

  屋子里裝有阿妹啃國的水電煤氣管子,有個華夏廚子,

  娶個東瀛太太,再找個法蘭西情人。”

  納東瀛女人為妾,在此時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

  辜湯生、康明夷等等一眾名流,

  都是這樣做的。

  只不過很快…,

  在新聞界中傳出了另外一種說法,

  在白貴宅子里的人,

  并非是什么妾室,而是白貴那一篇回憶散文中提到的栗子少女。

  鼓噪的花邊艷聞頓時一停。

  雖說大家都知道白貴在回憶散文中提到的女郎,

  絕對和他有些不清不明的關系,但誰讓這一篇回憶散文是白貴這頂尖大文人所寫的。

  唐伯虎點秋香,眾人津津樂道。

  地主老財納妾,

  人人喊打。

  不一樣!

  盡管做的都是同一件事。

  時間流轉。

  光陰易逝。

  轉眼過了三個月。

  白秀珠在燕京省親完畢,斷了紅塵。

  當然這斷紅塵并非是斷絕了親情,

  而是安排好了一切,沒有了后顧之憂,

  可以進行安心修道。

  至于在阿妹啃國的父母,白秀珠則是寫了一些信,

  寄了過去,并不打算遠赴重洋。

  安排妥當之后。

  白貴和白秀珠、里見菜穗子又重新返回了秦省。

  在這幾個月的治療中,里見菜穗子的病情基本上已經痊愈,但她自己卻不信自己好的這般輕松,所以認為病情還會反復,打算找一個地方進行修養。

  于是在白貴的建議下,里見菜穗子決定前往秦省,

  尋覓一處名山,在那里休養生息,暫時不打算再回東瀛了。

  到了秦省之后,白貴和白秀珠又再一次開啟了昆侖鏡,

  黃粱一夢。

  南宋,宋高宗時期。

  紹興十一年。

  西湖邊。

  “天可殺的秦檜,竟然想要議和!”

  “聽說官家解除了岳元帥、韓元帥、張元帥三大帥的權力,想要找那南侵的蠻夷議和,靖康之恥,猶未雪…”

  “這與我等江南之民又有何干系,我看啊,官家不欲北伐是一件好事,這些年這么多的苛捐雜稅…,我等江南百姓可承受不起了,淪陷的是北境,又不是江南,要江南出兵出糧北伐,呵呵。”

  “唇亡齒寒的道理你們不懂嗎?守江必守淮,要不是三大帥這些年一直北伐,咱們江南早就被那群韃子殺得人頭滾滾了,你現在享的富貴太平,是北伐軍取的,若沒有北伐軍,咱們江南早就淪為死域了。”

  岸邊,一群書生指點江河,憤然道。

  忽然,當中一個書生看到一個小童聽的入迷,遂升起了一絲興趣,他們爭議也沒個結果,還不如去問一下這個小童。

  這小童不過六七歲,唇紅齒白,扎著總角。

  “這個小童,你說,是北伐好,還是議和好?”

  “你若是說了,這岸邊的湯圓,我給你買上一碗,讓你飽餐一頓。”

  一個中年書生走到小童面前,問道。

  “我覺得都好,”

  小童抬頭,看向書生,鎮定說道。

  “都好?”

  這一群書生納悶了。

  他們問小童,北伐好,還是議和好,按理來說,小童回答,必然是這兩者之一,卻沒想到,這小童的回答,是在讓人感覺有些意料之外。

  “他說江南財政匱乏,度支艱難,確有其理。”

  “徽宗花石綱為禍江南,流毒者州縣達二十年,江南士民無不痛此弊政,以致有方臘叛亂,江南雖富庶,遭此役之后…,再支持三大帥北伐…”

  “若在耗資靡費,江南難以為繼!”

  “所以必須議和!”

  小童侃侃而言。

  眾書生聽后,面色各異。

  這點道理,倒并非有什么特別的出彩的地方。天底下聰明人不少,總有人能看出江南小朝廷的危機。

  但奇就奇在,這是一個小童所說。

  “那北伐呢?”

  一書生連忙詢問。

  “北伐亦是必須!”

  “此時三大帥經過多年北伐,直搗黃龍府,收復舊京已經是可期之事,甚至一舉北進,再奪燕云十六州未必不可…,可若現在放棄北伐,這么多年的苦戰,就全部付之流水了…”

  小童繼續說道。

  “那又如何取決之?”

  眾人訝然。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棄秦儈等眾相不用,以主戰派執掌朝堂,去做求和事。”

  小童淡然道。

  “此事恐怕官家不肯,一肚子的虛言啊。不過你有此見識,神通科亦能中得,就是恐你在殿堂上大放厥詞。”

  眾書生嘆道。

  “我之言,不過博前輩等人一笑耳,算不得數。”

  白貴不置可否。

  小童就是他,他就是小童。

  “有趣。”

  眾書生拍扇贊道。

  “有此國子,大宋江山縱使傾垂,亦復有光復之機。”

  一人道。

  “彩!”

  “彩!”

  “彩!”

  眾人稱贊。

  “你既然答了我的話,那么這湯圓,我就為你買上一碗。”

  剛才那中年書生引著白貴走到攤鋪前,說道。

  “還請老伯為此童子弄一碗湯圓,這錢我來付。”

  他從褡褳處解出幾枚銅錢,放在了攤鋪上。

  一碗湯圓出鍋。

  白貴服食之,立即丹成八轉,藥性未絕。

飛翔鳥中文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