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73、程蝶衣的魄力

  三年前程蝶衣和段小樓演霸王別姬,縱使讓人驚艷,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可大多感覺是出在了虞姬身上,長的太像虞姬了,虞姬就該這般演似的,一個“真虞姬”打了不少分。

  現在兩人演的這出戲,是真的到了爐火純青、游刃有余的地步。以前大家關注的是真虞姬,但現在戲眾能將眼珠子放到虞姬之外的戲劇上,欣賞這戲劇本身的造詣。

  戲腔再唱。

  場外戲眾的熱潮被一段段戲腔所勾引,達到火爆。

  在場的戲眾非但沒有出現退票的場景,反倒因為程蝶衣、段小樓兩人演今天全場,不少在外的戲眾紛紛購票,欲到天和茶園一觀。

  這其中的一些戲眾,亦是聽聞白貴在此,所以想要一睹真容。

  戲臺下面,落腳地逐漸稀少。

  “美和,你看,那不是冷宅的冷太太和冷小姐嗎?”

  “她們怎么也到了天和茶園,進了隔壁的包廂?”

  正待白貴欣賞戲劇的時候,旁邊的白秀珠忽然瞥到了熙攘人群中的冷太太和冷清秋,低聲詫異道。

  燕京的戲院不少,碰到熟悉的人,是一件稀罕事。

  而冷宅的經濟情況,白秀珠亦是略有了解,落魄的書香門第,不太可能有錢跑到天和茶園聽戲,坐的還是包廂票。

  包廂票的戲票,雖不貴,幾枚銀元到幾十枚銀元不等。

  具體看包廂的品次和人數。

  冷宅能掏出這個錢。

  但這是聽戲,又不是什么重大花銷項目。冷宅要是這樣過活日子,家里早就垮了,平日里能節省一點銀錢,

  是一點銀錢,不會這么鋪張浪費。若是冷宅真喜歡聽戲,

  可以購買五角錢一張的普通票。

  “估計是慧廠姐的緣故…”

  “這天和茶園是慧廠姐和金府姨太們常來的地方。最近金燕西在追求冷清秋…,

  上次冷清秋贈的戲票,

  亦是天和茶園的戲票。”

  白貴亦看到了冷清秋,點了點頭,

  說道。

  他和白秀珠之所以第一次會來到天和茶園聽戲,是因為金府二少奶奶程慧廠贈予了他、白秀珠、白太太三張天河茶園的戲票。

  所以燕京戲院雖多,但冷太太和冷清秋恰巧來到天和茶園并不是一件稱奇的事情。

  每家戲院都會有一定的固定顧客。

  同樣,

  養成消費習慣的戲眾,除非是其他戲院有新的出名角兒登場,不然一般是不會輕易換掉一直聽戲的戲院。

  所以,金燕西追求冷清秋,請她看戲,

  自然是找金府中看戲的同好,

  索要戲票,

  他手上有錢,

  但余錢不多,能省一分是一分。

  白秀珠聞言,

  釋然,

  不再搭理此事。

  他們和冷宅又沒什么深交。

  固然劉寶兒和冷清秋關系不錯,但這與他們關系不大,最多好奇問上一句,再多的,就不會進行涉足。

  少傾。

  霸王別姬這場戲臨近落寞。

  虞姬舞了一個劍花,作揖施禮道:“今日這戲是我為白先生唱的,

  以報答白先生對我的恩情。所以此次登臺演出的所有錢財,

  包括諸位看賞的錢財,我和師兄已經決定,將其捐贈給慈善機構。”

  “我現在道明此事,而不是事后在說,就是想請大家做個見證,認清錢數。以免說我程蝶衣貪墨了錢財,傳出去辱我聲名沒什么大不了的,可若是辱了白先生的清譽,就是蝶衣的錯了。”

  事后捐,捐了多少,捐的錢是今日的全部嗎?

  是不是沽名釣譽?

  總會有一些看不得人好的人前去造謠。

  一件簡單的善事,

  想要做好,

  亦得做好一個章程,不然事后麻煩事不少。

  程蝶衣雖然躥紅的快,但在下九流的行當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從底層的小人物到現在名譽京城、津門的角兒,被稱呼為一句程老板,整個戲班子都靠他養活,哪里是個不知事的,處事不說老道,但覺不是什么初手。

  沒點手段的人,即使登上了場,紅了,亦只是個夭折的命!

  “程老板和段老板大氣!”

  谷</span“僅憑程老板和段老板這份善心,今后我老黃必定捧場。”

  臺下戲眾聽到這番話,紛紛覺得自己捧的角沒捧錯人,一個個看賞起來,愈是更大方了一些。

  不到一會,看賞的財物就堆成了小山。

  剛進地字號包廂的冷太太和冷清秋聽到程蝶衣這句話。

  不禁愣了一下。

  “今天是程老板唱全場,還是專門為了感謝白先生?”

  冷清秋怔然。

  冷太太喜歡聽戲,連帶著她這個女兒一同喜歡上了聽戲。最近這幾年,程蝶衣和段小樓是最當紅的名角。

  誰請兩人唱一場戲,就是了不得的大文章。

  能登報報道。

  不過這事落在白貴身上,卻不值一提。

  小事一樁!

  只不過這件事著實讓冷清秋有些震撼了。

  以前,她雖知道白貴的身份不低、名聲不低,但白宅在冷宅隔壁,一墻之隔,所以盡管有距離,卻并非不可觸碰。

  然而此刻…,讓她覺得是角兒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在白貴面前,連一絲架子都沒有。白貴是個不怎么喜歡聽戲的,一年也來不了戲院幾次,這點她還略有了解。

  但今日來這么一次,就由名角親自唱戲作陪…。

  這等牌面,著實令人羨慕。

  天字號包廂。

  “程老板和段老板這次魄力不小啊。”

  “這一捐,至少是數千枚現銀。”

  白貴聽到程蝶衣這一番話,感慨道。

  民初的角兒出場費不低。

  據當時《京報》報道,一個角兒的戲份兒包銀,絕非一般工薪階層能望其項背。不談一線大角,僅是二三線搭戲班子的唱一出戲就能拿十到二十枚銀元。最底下跑龍套的也能拿到兩三塊錢。

  當時戲份兒最高的事譚鑫培,他一場戲的戲份在清末時紋銀五百兩。比當時的一品大員還要多出兩到三倍。到了民國后,譚鑫培在一九一二年到滬市唱堂會,一個月包銀高達一萬塊。甚至比當時的高官、教授薪酬更高,高的多得多!

  一次,袁首輔過生日,邀請燕京名角唱戲賀壽。給孫菊仙賞賜兩百銀元。但孫菊仙卻極為不屑這兩百銀元,說道:“我自內廷供奉老佛爺以來,只見過銀兩,沒見過銀元,說什么我做皇帝,賞你的兩百銀元,真是程咬金坐瓦崗寨,大叫一聲,大風到了,暴發戶小子,不值一提。”

  當然,孫菊仙不敢和袁首輔當面叫板,但出了城門,將二百銀元錢直接撒了。

  像出身八大胡同的美女陸素娟,唱梅派走紅,一時之間與雪艷琴齊名,人稱“談藝首推雪艷琴,論色唯有陸素娟。”商人王紹齋包了陸素娟,一個月給一兩萬銀元,當做日常開支之用,另撥八萬銀元作為演藝基金。

  不過…看似角兒一場戲,能賺這么多錢。

  但也要給底下小的活路。

  不能只讓角兒吃,而不給底下人吃。故此罕見有名角演戲演全場,基本上都是做壓軸戲出場。同樣,唱全場廢嗓子,不可為繼。

  所以,程蝶衣和段小樓此次捐款,雖不見得是多么難為的事情,但也算是一個心意了。

  義演,如果經常義演,這整個戲圈就沒他們的活路。

  畢竟…誰成角不是想著功成名就,可不是想著奔著大善人去的,捐一次還好說,捐多了,將別的角至于何地?

還在找""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速閱閣"速度閱讀不等待!

飛翔鳥中文    從白鹿原開始的諸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