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58章 太后的意義

  第0358章太后的意義第0358章太后的意義→:在酈寄站出身,以‘開戰非明智之舉’止住話題后,這場關于是否與匈奴開戰的軍議,便草草落下帷幕。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場軍議,實際上并沒有結束,充其量,也就是‘暫停時間’。

  ——在匈奴人計劃逼迫漢室‘割土’的前提下,漢室,已經沒有了絲毫后退的余地!

  但不后退,也并不意味著非要撕破臉;

  甚至即便是撕破臉,也并不意味著直接開戰。

  不出所有人意料,在宣告軍議暫時擱置之后,天子劉盈幾乎沒有一刻耽誤,便折身前往了長信宮后殿。

  在那里,太后呂雉,早已恭候多時······

  “說說看。”

  “此難,緣何而來,何以至此,今,又當如何解之?”

  后殿外,一處開闊的庭苑,呂雉悠然躺靠在清涼的石榻之上,不忘輕輕扇動著手中的笤扇,嘴上又似是隨意的發出一問。

  此刻,劉盈面上卻已不見絲毫惱怒之色,方才還在長信正殿大發雷霆的少年天子,此刻卻活脫一副窩瓜表情。

  方才長信正殿,劉盈,確實是怒了。

  但劉盈怒的,并非是冒頓‘逼迫漢室放棄朝鮮半島’的計劃,亦或是身為漢天子的自己,繼母親呂雉之后再度被冒頓羞辱。

  真正讓劉盈感到憤怒的,恰恰是今日之變,乃劉盈往時所種之因。

  “往數日,兒臣苦思良久,于此變,亦已略有知解。”

  “——吾漢家有此難,幾盡乃歲首元朔,兒臣未慎而審,隨性而冊封箕子之后為漢朝鮮君,以致吾漢家于不利之地。”

  “若彼時,兒稍行慎重,于冊封朝鮮君之事三思而行,便可使宗廟社稷免遭此難。”

  “然兒一時不查,任欲而封朝鮮君,使吾家落于‘自請為宗主,于藩屬非護佑不可’之地。”

  “此,皆兒臣之罪也······”

  語調滿是誠懇的道罪一聲,劉盈便滿是愧疚的朝呂雉一拱手,趁著弓腰行禮的功夫,暗自咬牙切齒起來。

  ——說來此事,也確實怪不得旁人,要怪,也只能怪劉盈自己。

  歲首年初,諸韓使臣齊聚長安,所圖者,不外乎衛滿朝鮮鳩占鵲巢,亡箕子朝鮮一事。

  但彼時,劉盈只想當然的將衛滿劃為‘臧荼余孽’,又本能的將箕子朝鮮視為漢室的外藩,甚至沒有經過太過深刻的思考,便一拍腦袋,給箕準封了個‘漢朝鮮君’。

  當時,但凡劉盈能多想想此事,多琢磨琢磨此事的未來發展,就必然會料到:被長安朝堂的敵意嚇到之后,已經無路可走的衛滿,肯定會進一步加強與匈奴的聯絡。

  別忘了。

  ——衛滿取代箕子朝鮮,建立衛滿朝鮮政權,就大概率是得到匈奴人授意,亦或是暗中配合!

  在匈奴人的幫助下打下基本盤,又被漢室無情踢開,歸為‘余孽’,衛滿徹底倒向匈奴,自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只是當時,劉盈只想當然的以為:就東北那塊凍土,都被匈奴人嫌棄到用來流放曾經的草原霸主——東胡殘部,即鮮卑、烏恒兩部了,再怎么樣,匈奴單于庭也不會給予衛滿太大的支持。

  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劉盈錯了。

  而且是大錯特錯。

  作為草原的新興霸主,匈奴人自然不會傻到派兵跨越烏恒山、鮮卑山,去幫助衛滿防御漢室的攻擊;

  但這并不意味著匈奴不能以‘你要是不聽話,我直接打你’為威脅,逼迫漢室改變對衛滿的態度。

  至于原因,也并不很難理解。

  ——衛滿朝鮮,對于匈奴,乃至于整個草原游牧文明而言,都毫無用處;

  但對于漢室而言,衛滿,是在逃的叛賊余孽······

  尤其是在劉盈傻乎乎冊封箕準為朝鮮君,并公開承認漢室將庇護‘箕子朝鮮’這個藩屬之后,就更使得朝鮮半島,成為了漢室‘神圣不可分割’,又并不實際掌控的領土。

  而在這個前提下,匈奴人此番損人不利己的舉動,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簡單來說,就是做這件事,其實根本無法給匈奴人帶來什么好處;

  但對于漢室而言,只要‘長安承諾不再插手朝鮮半島’成為現實,那漢室的政府公信力、威權,乃至于劉漢江山的軍心民心,都將會嚴重受損。

  因為這首先意味著身為‘叛賊余孽’的故燕王臧荼部舊衛滿,被朝堂明言赦免;

  而一個謀反的人,都被朝堂公開赦免,就必然會使得漢律,將自此形同虛設;

  更要命的,是‘背叛漢室后投降匈奴,就可以得到漢室赦免’的先例,將自此成為每一個漢家臣子,尤其是某些‘胸懷大志’,又毫無底線者的‘后路’。

  ——做官做的不高興,大不了造反嘛!

  ——造反失敗了,大不了投胡嘛!

  反正老劉家外強中干,窩里那么橫,在匈奴人面前卻屁都不放一個;

  衛滿都能被赦免,我為啥就不能?

  若單只是如此,那倒也罷;

  如果匈奴人單只是‘衛滿跟我混了,以后不許找他事兒’的訴求,劉盈大可虛與委蛇,更甚至直接就當不知道這事兒。

  ——反正赦不赦免,衛滿都抓不回來了,低調的糊弄過去,也不會對漢室的司法體系、政府形象造成什么負面影響。

  但在有了漢朝鮮君箕準之后,這件事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如果漢室對于朝鮮半島的關注,只是源于衛滿一介叛賊余孽,那根本就不是值得劉盈苦惱的事。

  一個衛滿,也不配被劉盈鄭重其事的擺上朝堂,甚至七分真三分假的‘雷霆震怒’一番。

  可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今,漢室對衛滿的敵意,并非是衛滿‘臧荼余孽’的身份,而是衛滿霸占了‘漢朝鮮君’箕準的國土!

  作為宗主國,漢室必須要站出來,為藩屬討回公道!

  而這件事,是絕對無法低調處理的!

  在承認箕子朝鮮為漢藩屬之后,漢室處理此事的結果,不外乎兩種。

  要么,替箕準討回了公道,替箕準復國;

  要么,就是沒能替箕準討回公道,仍由衛滿統治朝鮮半島北半部,使漢家‘護佑藩屬’的承諾,變成一句笑話。

  而這,才是劉盈今日在長信殿大發雷霆,甚至不惜前所未有的打砸、咆哮,來表達憤怒的原因。

  ——這個局面,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只要年初,劉盈不那么急于為箕準做主,甚至只要別太光明正大的為箕準做主,事態,就發展不到如今這個地步。

  現在好了:知道劉盈自己給自己套上了一個‘非要幫箕準不可’的繩索,匈奴人立馬就和聞到屎味兒的蒼蠅一樣,嗡嗡叫著就飛來了。

  ——衛滿跟我混了,往后我罩著他,你們漢家不許欺負他!

  所以實際上,匈奴人此番遣使,就是專門來惡心劉盈的。

  不出意外的話,匈奴單于庭,恐怕也是算定了劉盈,算定了漢室不敢與匈奴開戰,所以想要借這種恐嚇的方式,來逼迫漢室不再插手朝鮮半島,從而威嚴大損。

  而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匈奴人干起來,是絲毫沒有道德負擔的······

  “嗯······”

  “不錯。”

  “能想到應由,便算不得昏聵。”

  見劉盈準確指出如今,漢室所面臨的困局從何而來,呂雉面上神情雖依舊,但原本清冷淡漠的氣質,卻是肉眼可見的親和了些。

  而后,便見呂雉緩緩從石榻上直起身,神情無比冷漠的望向劉盈,就好似站在面前的,并不是自己的親兒子,而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石頭。

  “《道德經》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此言雖只七字,然其解法無算。”

  “有解曰:治國當如烹鮮,作料、火候皆當適宜者;”

  “有解曰:治國如烹餐食,縱事小,亦當珍而重之者;”

  “然吾言此言之解,乃:治國,若庖丁烹鮮。”

  “何也?”

  “——每逢烹鮮,不待魚至,庖每先備作料、配菜,早生火而熱爐,萬事俱備,以待將來也;”

  “故治國者,不當于眼下一時之利、弊為重,當見一斑而窺全豹,見其形而測其跡,預備對策,方可不為突生變數,而自亂陣腳······”

  語調無比平穩的道出這番話,呂雉終是稍嘆一口氣,望向劉盈的目光中,也總算是稍帶上了些溫度。

  “此番之事,皇帝錯,便錯在未早料日后之事,待事發而橫生變數,又自亂陣腳,無可沉著以對······”

  “皇帝倒也不必過于自苛。”

  “此番,北蠻假衛滿而再遣使,確頗有些出人預料,便是吾,亦未曾料到。”

  “若非長安侯傳回書信,只恐此難,比之今時更糟?”

  說著說著,呂雉的語調也逐漸溫和起來,眉宇間,更是不由帶上了一抹和藹的教誨之色。

  “即已知此難之來由,皇帝可已有對策?”

  見老娘面色回暖,劉盈才剛暗松了口氣,就聞老娘又問道對策,便不由自主的將脊背一直!

  “稟母后。”

  “狄酋冒頓此遣使,乃篤定兒臣、吾漢家不敢北上再戰于匈奴胡騎!”

  “故兒以為,欲破吾漢家今日之難,唯有出其不意!”

  “若不如此,兒恐太祖高皇帝苦興之宗廟社稷,將因兒一時之失,而毀于一旦······”

  聽出劉盈話里的意思,呂雉也不由緩緩一點頭。

  “然也。”

  “北蠻膽敢以兵戈為嚇(hè),便必以為吾不敢戰!”

  “若吾果真不戰,必為北蠻所輕”

  三兩句花的功夫,呂雉身上的氣質又是陡然一變,碩大的庭閣之間,都立時被一陣肅殺之氣所席卷!

  待劉盈抬起頭,望向老娘那神采奕奕的面龐時,呂雉的目光中,也再次閃爍起那抹久違的、智慧的光芒。

  “然戰,亦非戰于胡。”

  “今吾漢家比之北蠻,所疏者非精兵強將,亦或陣列戰法;”

  “而乃府庫空虛,無以供應大軍征伐累久為其一,車、步之卒為北蠻胡騎所制為其二。”

  “故縱戰,亦暫不可大戰于北墻。”

  滿是自信的道出這番話,呂雉便淺笑著側過頭,望向身旁的劉盈。

  只那淺笑盈盈,滿是慈愛的面龐,在呂雉接下來的話語襯托下,竟讓劉盈感到了些許陰森,和心悸······

  “于匈奴使團,皇帝可直言告復:朝鮮君箕準,為漢藩屬,使漢棄之不顧,無異于割土;”

  “久聞狄酋冒頓早年,為乃父頭曼質于東胡之時,便曾有言為草原廣而傳之:”

  “——東胡欲良馬,與之;東胡欲閼氏,與之;東胡欲草場,與無可與,遂鳴鏑弒父,自立為匈奴單于,而興兵伐之。”

  “以此言告復,狄酋冒頓縱賊心不死,亦當有所收斂······”

  滿是自信的說著,就見呂雉眼角微微一瞇,語調中,卻悄然帶上了些許狠厲。

  “待匈奴使團北走,皇帝當即使朝堂整軍備戰,糧草、軍械等物早發函谷,以先出關!”

  “至多十五日,匈奴使團便將至北墻;彼時,吾漢家大軍,亦當整軍待發!”

  “至秋九月,匈奴使團折返龍城,大軍務當兵臨浿水!!!”

  “歲首元朔,衛滿賊子首級未下,則率軍之帥,坐瀆職!!!!!!”

  殺氣騰騰的道出最后這句話,呂雉瞇起的眼角,已是死死鎖定在了劉盈身上。

  那目光中的兇狠、陰戾,就好似劉盈肩上頂著的,正是衛滿的人頭······

  “母后······”

  強自定定神,又將老娘的計劃稍回憶一番,便見劉盈略帶遲疑的昂起頭。

  “大軍盡發浿水,備討衛滿······”

  “若北蠻趁虛南下,馳掠漢邊,又當如何?”

  卻見呂雉聞言,冷冽的面龐上突然綻放出一抹輕蔑的冷笑。

  “呵!”

  “七月遣使,八月得返,九月返至······”

  “縱它冒頓有此等膽色,待衛滿授首平壤城頭,亦不過捶胸頓足于龍城,以嘆鞭長莫及也。”

  神情滿是輕松地道出這句話,呂雉終是暖笑著起身,來到劉盈面前,溫柔的捧起劉盈的臉頰。

  “癡兒”

  “吾漢不欲與胡戰,胡蠻,便莫不懼吾漢兵鋒?”

  “若果真如此,此番來朝長安者,便不當為使團,而當乃劍客死士······”

  丟下這句話,呂雉只在劉盈臉頰側輕輕拍了拍,便回過神,朝著寢殿的方向走去。

  “且莫急”

  “吾兒欲學,而未習得之事,尚足者甚矣······”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小說,八一轉載收集。

飛翔鳥中文    大漢第一太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