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307章 兩個聰明人

  “母后。”

  夜半時分,劉盈終是等來了‘薄夫人出宮離去’的消息,旋即便來到宣室殿。

  不出劉盈所料,老娘此刻,早已是困得眼布血食,正疲憊的按揉著眼角,便是劉盈的到來,

  都沒能讓這位太后jing神些許。

  見此狀況,劉盈也只好搖頭一笑,旋即走上前,來到呂雉身后,輕手為母親揉捏起了雙肩。

  如此過了好一會兒,呂雉才疲憊的睜開雙眼,卻并沒有立刻直起身,而是將頭軟綿綿一側,

  順勢靠在了劉盈的手臂上。

  “今日之事······”

  “唉”

  “非吾欲為,

  實乃不得不為啊······”

  聽出老娘語調中,那抹揮之不去的疲憊,劉盈不由默然。

  用雙手又為老娘捏了捏脖頸,劉盈才低聲道:“母后操勞國事,甚是勞苦。”

  “都怪兒年幼······”

  卻見呂雉聞言一笑,輕輕一拉,便將身后劉盈的劉盈拉到身旁坐下,而后便滿懷期盼的望向劉盈。

  “勿言甚苦。”

  “但吾兒可稍得安寧,此,皆不過吾之本分······”

  聞言,劉盈笑著一點頭,旋即強自一笑。

  “母后之意,兒皆了然于胸。”

  短短幾句交流,呂雉面上的疲憊之色便稍退去,望向劉盈的目光,也隱隱帶上了些許考校之色。

  見此,劉盈也只笑著坐直了身,

  擺出一副乖乖學生的模樣,靜靜等候起了母親的策問。

  “嗯······”

  稍一沉吟,呂雉便莞爾一笑,眉宇間,也盡是對劉盈的疼愛。

  “方才,吾以妻呂氏女以為代王后之事,相問于薄姬。”

  “薄姬言:代王,太祖皇帝子也;薄姬,太祖皇帝妾也;吾,太祖皇帝妻也;”

  “庶子娶妻,當由正妻主母言決,斷無妾室言其是、非之理······”

  說著,呂雉便稍一挑眉,略帶戲謔的望向劉盈。

  “吾兒以為,薄姬此言,然否?”

  “有此言,由衷之論幾何,言不由衷者又幾多?”

  聽聞此問,

  劉盈只莞爾一笑,

  望向呂雉的目光中,

  更是帶上了慢慢的恭順。

  “薄夫人所言,

  皆有理。”

  “及由衷者······”

  “嗯······”

  “代王庶出,薄姬生代王庶母,代王之婚娶,確當有母后做主,而薄姬恭聞母后詔諭即可。”

  “故薄夫人所言,面似皆由衷,而無言不由衷?”

  聽聞劉盈前半句話,呂雉面上神情,還稍有了些嚴肅起來的架勢;

  但在聽到后半句,尤其是‘面似’二字時,呂雉只稍松了口氣,滿是期待的對劉盈一點頭。

  “此言何解?”

  就見劉盈稍一沉吟,便面色平和的抬起頭。

  “若言是非對錯,薄夫人今日所言,當可謂滴水不漏。”

  “——于母后,薄夫人身妾室而恭順;于代王,薄夫人身庶母而慈愛,然雖慈愛,亦無有逾矩。”

  “然兒尚還記得母后曾言:凡后宮姬嬪,由得誕皇子,而母子平安者,皆非等閑之輩?”

  “故兒以為,薄夫人此番所言,其言由衷,或不由衷,皆不足輕重。”

  “唯薄夫人知何事能言、何事當言,又謂何言于幕后當面,方乃重中之重。”

  說到這里,劉盈不忘笑著發出一聲短嘆,似是感懷道:“母后曾有言:薄夫人,乃高皇帝諸嬪姬少有之睿者、惠者。”

  “得此庶母以為王太后,代王于晉陽,也當為吾漢之賢王、忠臣?”

  從劉盈口中,得到雖不算那么完美,但也絕對足以讓自己滿意的答復,呂雉的心情,也不由愈發輕松愉快了起來。

  毫不刻意的伸出手,為劉盈理了理鬢角的碎發,呂雉便開啟了對劉盈此番見解的點評。

  “確如是。”

  “薄姬所言由衷、或不由衷,皆無傷大雅;唯薄姬顧大局、識大體,方為吾之所重。”

  “然吾之問,吾兒亦未直言以復······”

  聽出老娘語調中的調侃,劉盈自也是配合的一拱手:“還望母后,不吝賜教······”

  便見呂雉滿是輕松寫意的擺了擺手,輕輕拉過劉盈的手,捂在了自己的手心。

  “嫡庶、妻妾之別,薄姬自當是明白;”

  “代王之婚娶事有誰做主,亦非薄姬思而不能得解之事。”

  “然若言由衷,則今日薄姬所言,恐字字句句,皆不由衷······”

  說著,呂雉只輕笑著低下頭,看著被自己緊緊捂在手心的手,嘴角不由涌上一抹幸福的笑容。

  “雖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嫡庶、妻妾有別,然代王,終乃薄姬懷胎十月所生。”

  “母子血脈相連,又曾歷骨肉分離之痛,薄姬又如何不愿自主親兒婚娶事?”

  “——許知縱吾太后之身,亦為吾兒之婚娶是再三思慮,唯恐吾兒遇人不淑,以亂天下;”

  “又枉論今,以貴為代王太后之薄姬?!”

  說到這里,呂雉的面容,也是下意識有些嚴肅起來,語調中,也悄然帶上了一抹刻在骨頭上的清冷。

  “代王之婚娶事,薄姬,自愿主之,亦欲主之。”

  “然薄姬雖有此念,然亦如吾兒所言:薄姬,乃高皇帝諸姬、嬪之最慧者;”

  “薄姬知己當言者何、當為者何。”

  “此,亦吾于薄姬歷來寬仁,而無甚苛責之由······”

  聽聞母親這一番細致至極的解讀,劉盈也不由稍一肅面容,微微一點頭,表示受教。

  “倒是楚王······”

  卻見呂雉若有所思的發出一聲呢喃,又嗡而搖頭一失笑。

  “若言薄姬,乃高皇帝諸姬、嬪中最慧者,則楚王,便當乃諸劉宗親,及關東諸侯之最慧者。”

  “呵······”

  “娶呂氏女,以續楚太子之弦······”

  話說一半,呂雉便又笑著一搖頭,雖未明說,但臉上的神情分明是在說:也虧楚王想得出來!

  見此,劉盈也是笑著搖了搖頭,為這位王叔的‘生存智慧’默默感嘆起來。

  楚王劉交是什么人?

  先皇劉邦唯一的弟弟,當今劉盈唯一在世的叔叔,以及老劉家唯一一位,或者說唯一‘一家’文化人。

  但除了這些為天下人,乃至于為后世人所熟知的身份,楚王劉交,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

  ——楚王劉交,即是已故太上皇劉煓最小的兒子,同時也是四個兒子中,唯一一個嫡子!

  后世人都知道,劉煓的長子劉伯、次子劉仲(劉喜)、三子劉季(劉邦),都是和傳說中的‘發妻’劉媼(ao)所生。

  沒錯,就是神話傳說中,在河流邊暈了過去,醒來發現身上趴著一條蛟龍,而后便懷上劉邦的劉媼。

  至于幼子劉交,則是同傳說中小妾李氏所生。

  但只需要稍微留意一下劉邦登基之后,為劉媼、李氏二人提供的待遇,就不難發現其中的怪異之處。

  ——作為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以及武哀侯劉伯、合陽侯劉喜三人的生母,劉媼在劉邦立國之后,得到的追謚是‘昭靈夫人’。

  反觀傳說中,生出劉交的‘小妾’李氏,卻是被劉邦在登基后的第一時間,便毫不拖泥帶水的尊為了太上皇后!

  從劉媼離世的時間點,大概在始皇駕崩前后,劉交卻早在秦統一天下之間,就已經開始周游天下以求學這兩點,也不難判斷劉媼、李氏二人之間的關系,不大可能是‘先由劉媼為太上皇劉煓正妻,后來劉媼死去,劉煓續弦李氏’的狀況。

  再加上劉邦僅將生母追謚為‘昭靈夫人’,卻將劉交的生母尊為太上皇后,事實的真相,也就不難看出了。

  ——羹頡侯劉信的父親劉伯、曾在匈奴兵鋒前棄國而逃的劉喜,以及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都不過是太上皇劉煓的庶子;

  只有正室李氏所出,從小就著重培養,道出拜師求學的劉交,才是太上皇劉煓唯一的嫡子。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劉煓的長子劉伯,為什么會是一個老老實實的農夫、老二劉喜是個看上去很靠譜,實際上卻能棄國而逃的軟蛋、老三劉季只是個流氓頭子,反觀老四劉交,卻是個飽讀經書,受教于荀子門徒——浮丘公門下的文化人。

  ——太上皇劉煓,本是魏豐公之子,是在魏國被秦所滅之后,才隨父親移居到了楚國境內;

  所以劉邦這一家子移居楚國,說好聽點是寄人籬下,說難聽點,也完全可以說是躲避戰亂,又或是逃荒跑路。

  從魏國貴族,一下墮落為尋常百姓,自是不大可能;短時間家道中落,卻也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家族東山再起,也為了保留最純正的血脈,以最大程度上保證家族傳承,劉煓手中的所有資源,都必然會傾注在唯一的嫡子:劉交身上。

  這也就難怪劉交的前半生,不是在名師身邊求學,就是在求學的路上,到處游山玩水;

  反觀三個哥哥,則有的在種地、有的貌似在種地,更有的,甚至直接就做了流氓地痞。

  可憐劉邦心心念念,都想見偶像信陵君一面,卻終只能困局沛縣中陽里,被魏無忌離世的消息徹底擊碎夢想······

  至于今日,劉交以‘王太子喪偶’為由,試探呂雉的口風,倒也不是說與‘嫡子’的身份不符,而是年紀。

  ——要知道劉交,早在秦尚未統一六國之時,就已經周游天下,到處求學了。

  到后來,秦滅六國而一統天下,又以《挾書律》禁止民間文教活動,劉交才回到了豐沛老家。

  統一天下之后,始皇嬴政又在皇位上坐了足足十一年;等嬴政駕崩,二世繼立至今,又過了足足十六年。

  說白了,劉交說是‘太上皇四子之中最年幼者’,但實際上,劉交的年紀,卻并不比先皇劉邦小幾歲。

  換而言之,出生在始皇帝初年,甚至很可能和劉邦一樣,出生于秦昭襄王晚年的楚王劉交,如今也已經過了花甲之齡。

  劉交年過花甲,此番又想讓次子劉郢客遞補成為王太子,那這位新鮮出爐的楚王太子,又該是多大年紀?

  ——起碼四十!

  在這個女子十五歲就要嫁人,十八歲不嫁人就要交‘晚婚罰款’,二十五歲就足以被稱為‘人老珠黃’的時代,讓一個十幾歲的妙齡少女,去嫁給一個年過四十的王太子?

  就算劉交撇的下這臉,呂雉也撇不下!

  再者說了,如今關東,燕、代、趙、齊、楚、梁、淮陽、淮南共計八個宗親諸侯國,其中除齊、楚之外的六個,都已經確定了王后的姓氏。

  但這六個宗親諸侯國的諸侯王,再怎么說,也都是先皇劉邦的子嗣,身為太后主母的呂雉,為這些庶子們尋親,誰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給楚王太子續弦,恐怕就有些怪異的味道了。

  ——楚王劉交,是太后呂雉的小叔子,那楚王太子劉郢客,就應該是呂雉的外侄。

  身為太后的伯母,給身為王太子的外侄尋親?

  尤其還是續弦?

  這事兒說破了天,都絕對找不到任何一種合理得解釋!

  說得再直白點,就是呂雉給燕、代、趙等國的先皇諸子們硬塞呂氏的王后,起碼還能對外說:我作為當家主母,給庶子們尋親無可厚非;

  就算這個解釋沒人信,也起碼能粉飾太平。

  但給楚王太子尋門親,那就是直接撇開臉不要,等于直接明頒詔諭告訴天下人:我,太后呂雉,就是要借此掌控楚國!

  關東滿共八個宗親諸侯國,六個都立了呂氏女為王后,僅有的齊、楚二國中,劉肥的齊國,也即將遭受一場不輕不重的‘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為了維護漢室的形象,也總該放過楚國這個‘幸存者’,以免‘太后欲效仿秦王政,廢分封而盡行郡縣’的謠言,傳遍整個天下了。

  所以對于劉交這個頗具想象力的提議,劉盈只是一笑而過,劉盈也很確定母親呂雉,也只會當這是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

  當然,劉交此舉,也并非完全沒有意義。

  最起碼,劉交借著這個舉動,幾乎毫不遮掩的告訴了呂雉、劉盈母子二人:為了表明忠心,寡人可是什么都做得出來的!

  太后、陛下,可千萬別客氣······

飛翔鳥中文    大漢第一太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