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令?”
“曲逆侯陳平,欲任郎中令?!”
數日之后,長樂宮長信殿。
神情滿是詫異的發出一問,劉盈望向母親呂雉的目光,也不由愈發困惑了起來。
“母后。”
“郎中令一職,母后不已答允建成侯任之?”
“怎今······”
聽出劉盈話音中的不滿,呂雉倒是不急不惱,
而是苦笑著一搖頭。
“唉······”
“吾兒有所不知”
“舞陽侯······”
話說一半,呂雉下意識將話頭一滯,又不由自主的看了看左右。
待看清目光所及,俱是深深底下的頭顱,呂雉這才反應過來:對于現如今的自己而言,好像沒有什么話是在自己說出口之后,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
想到這里,
呂雉不由又一苦笑,
將劉盈朝自己身旁更拉近了些。
“前世,舞陽侯行差就錯,又蒙宵小讒言污蔑于太祖高皇帝左右,終為高皇帝罪及。”
“幸吾于絳侯、曲逆侯二人,往日也算略有情誼,這才使舞陽侯僥幸未亡······”
說著說著,呂雉的目光中,也悄然帶上了一抹無奈。
——就好似一個清官,被不出息的親人敗壞了名聲般的無奈。
“高皇帝降之以雷霆大怒,舞陽侯得保性命、勛爵,已屬不易。”
“怎料侯夫人,卻反以此間之事,而罪及絳侯、曲逆侯······”
“唉”
“絳侯,本就乃豐沛元從,更今尚存世之元勛功侯,可用于征伐者,亦以絳侯為先。”
“又得吾在旁轉圜,
于侯夫人之記恨,
絳侯,自也無甚所懼。”
“然曲逆侯······”
說到這里,呂雉只再次將話頭一止,抬頭望向劉盈的目光中,也滿帶上了苦澀。
“盈兒。”
“舞陽侯得保性命無疑,母后,便算是欠絳侯、曲逆侯一個人情。”
“若曲逆侯因此而為侯夫人所害,母親往后,恐也再無顏面,以事托請公卿。”
“不如,便叫曲逆侯暫任郎中令,于宮中,稍避風頭吧······”
“便當做是盈兒以此官職相酬,以謝曲逆侯救親之恩?”
言罷,呂雉便滿懷著期盼,眼帶苦澀的等候起了劉盈的答復。
而在呂雉身側,劉盈雖面呈思慮之色,但暗地里,
卻早已是冷笑連連。
以九卿,
尤其是郎中令這種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要職,
去謝陳平什么‘救親之恩’?
——舞陽侯樊噲,
又算劉盈哪門子的親戚?!!
八竿子揮出二百里開外,也就是樊噲的妻子,是劉盈的姨母;禮數上,劉盈要叫樊噲一聲姨父。
可關鍵在于:樊噲這個姨父,是先皇劉邦生前親令斬殺的罪犯!
如果再拋開些許‘欲加之罪’的因素,那樊噲,就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逆賊!
在這個前提下,劉盈能對‘太后老娘救下樊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再讓劉盈大張旗鼓的感謝陳平,尤其是以九卿之職,去酬謝陳平救下了樊噲的性命,那劉盈,還有什么臉面端坐在未央宮,還有什么臉面只須‘劉漢天子’?
說白了,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
——姨父再親,也絕親不過親爹!
尤其是樊噲這種‘臣下’身份的姨父,在當今天子劉盈面前的分量,絕不可能抵得上先皇劉邦的一根毫毛!
要不是老娘非要救,在樊噲回到長安之后,第一個應該跳出來嚷嚷‘斬樊噲以安天下的’,就該是劉盈!
所以,假裝沒看見樊噲活著回到長安,甚至直接在心里默認樊噲已經死了,這,就已經是劉盈的底線了。
再為樊噲做任何事,都已然大大超出了劉盈的心理預期。
再有,便是陳平想做郎中令的動機,也讓劉盈心里非常別扭。
——什么叫‘我惹了呂媭,所以我得做郎中令,在陛下身邊避避風頭’?
“合著郎中令堂堂九卿,全掌天子安危,朕卻非但指望不上,還得反過來去保護自己的保鏢頭子?”
“嘿······”
“你陳平,面子也忒大了些!!!”
如是腹誹著,劉盈的面色,也是在頃刻間陰沉了下去。
對于‘呂媭因樊噲被抓捕一事記恨陳平’,乃至于因為記恨而對陳平不利,劉盈倒是沒有絲毫懷疑。
——呂太公第三女呂媭,活脫就是一個小號的呂雉本雉!
除了本是沒有姐姐大,呂媭曉燕跋扈的脾氣,甚至比呂雉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樣一個脾性暴戾,如今又有太后姐姐撐腰的女人,會因為自己的丈夫做出什么瘋狂的舉動,在劉盈看來,根本就不足為奇。
至于呂媭的手段,只需要講一件事,就足以道明了。
——在先皇劉邦尚為秦泗水亭長之時,樊噲,是劉邦的小弟;
而且是眾小弟中,與劉邦的親密度僅次于盧綰的‘三當家’!
什么蕭何、曹參,什么周勃、夏侯嬰,與劉邦之間的感情,都遠沒有樊噲來的深!
再看看現在?
娶呂媭為妻至今,不過十幾年的時間,舞陽侯樊噲,已經是實打實的‘呂黨’了!
就連曾經的老大哥,已故大行皇帝劉邦想殺這個背叛自己的小弟,都沒能傷到樊噲一根汗毛!
就這超然的身份,恐怕當今天下,就沒人敢說樊噲當年‘背劉投呂’,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而促使樊噲拋棄與先皇劉邦多年的感情,轉而去為妻子的娘家奔走的關鍵人物,便是呂雉口中的‘舞陽侯夫人’——呂媭。
被這樣一個人莫名其妙的記恨上,身為降將,又沒有顯赫身份、滔天權勢的陳平,確實應該好好盤算一下自己的將來。
但再如何,陳平也不該想出‘郎中令’這么一個在劉盈臉上反復抽耳刮子的方案······
“兒臣以為不妥!”
毫不遲疑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劉盈的面容之上,便掛上了一抹毫不加以掩飾的惱意。
“兒尚未加冠,亦未臨朝掌政,于九卿之任免,兒本該以母后之名是從。”
“然郎中令一職,兒實不敢不珍而重之。”
“更何況!”
話說一半,劉盈更是不由一急,望向呂雉的目光中,更是隱隱帶上了些許撒嬌的意味。
“母后”
“他陳平,也太目中無人了些!”
以埋怨的口吻道出此語,又輕輕晃了晃呂雉的胳膊,劉盈的面容上,更是掛上了一抹往日專屬于先皇七子劉長的蠻橫。
“——堂堂郎中令,不思忠君報國,反因自身之安危,避禍避至兒旁?”
“待來日,若宮中有事,兒豈不非但不能仰賴郎中令,反當親率禁中武卒,馳援以護郎中令周全?”
說著,劉盈也稍斂回撒嬌的語調,面容悄然一肅。
“曲逆侯陳平,本乃魯公之將,因臨陣降漢,方為父皇恩封。”
“往日,又可謂無甚功勛,只言于外人曰:出謀,劃策。”
“——此一不知忠君、二不jing武事,三更不曾知稔戰陣,只行陰謀詭計,而立足于朝堂之輩,兒,豈能信之?”
“禁中宿衛之重任,又豈能付于此等小人之手?!!”
氣呼呼的道出這番話,劉盈便滿含惱怒的低下頭,自顧自生起了悶氣。
這番話,雖不能說全都是劉盈的真實想法,但與劉盈的真實想法也基本相差無幾。
——郎中令,那可是皇帝的御用保鏢頭子!
這樣的職位,最適合后世人口中的‘愚忠之人’擔任!
而陳平這樣的‘聰明人’,尤其還是聰明過頭了的聰明人,是絕對不可以擔任郎中令這種對‘忠臣度’有極高要求的職位的!
再者說了,陳平一個理論上的‘元勛功侯’,實際上,走的卻是個文臣謀士的路子。
即便漢官多文武雙全,但一個更偏向‘謀士’風格的臣子去做郎中令,也還是讓劉盈感到心里很不痛快。
——要說即聰明、又能打,都不說全天下,單就長安朝堂百余位元勛功侯,比陳平優秀的人選,就不下起碼五指之數!
如果想要一個同時滿足聰明、能打這兩個要求的郎中令,那劉盈完全可以考慮張蒼、蟲達這樣的大手子。
再不濟,也有的是一些聲名不顯,卻能力出眾的人選。
如剛上任不久的淮陽守申屠嘉、漢中守田叔之類。
反正無論如何······
“無論如何,都不能是陳平!”
滿是煩悶的低吼一聲,劉盈更是氣得將上半身別向一旁。
“也不怕母后惱怒,今日,兒便任性一回!”
“——郎中令,非呂氏不可任之!”
“縱非呂氏,亦絕不可使陳平為郎中令!!!”
見劉盈前所未有的耍起了無賴,呂雉出乎意料之余,望向劉盈的目光中,卻依舊是慢慢的寵愛。
笑著在劉盈身上盯了好一會兒,呂雉才笑著搖了搖頭,將側背對自己生著悶氣的兒子,又輕輕拉到了身旁。
“以陳平為郎中令,盈兒可是覺得,外姓不可信?”
卻見劉盈聞言,只下意識一點頭,又遲疑的稍一搖頭。
“然,亦不盡然。”
決然道出此語,劉盈望向呂雉的目光,也是愈發誠懇了起來。
“母后。”
“以舅父為郎中令,其一者,乃酬謝呂氏往昔,于兒、于母后之襄助;”
“其二,亦乃兒憂心于未央宮······”
說著,劉盈的語調,便稍稍一沉。
“母后有所不知。”
“自太祖高皇帝大行,母后又移居長樂,獨留兒于未央宮時起,未央宮司馬門、作室門之禁衛,便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未央宮中更有傳聞:凡呂氏為宮門尉,則出入未央宮,便不過黃金二兩、美酒二斗之事。”
“偏此二門,皆由呂氏子侄為宮門尉,兒欲警醒于彼,又恐寒諸呂之心······”
說到‘傷心處’,劉盈不忘委屈的低下頭,語調中,更是帶上了慢慢的自責。
“父皇大行,獨留兒承此宗廟、社稷之重,幸得母后在,方使兒未自亂陣腳。”
“只禁中之宿,終乃事涉社稷安穩之重······”
話說一半,沒等劉盈繼續說下去,就見呂雉神情陡然一冷。
“來人!”
“召司馬門尉呂則、作室門尉呂祿入宮!!!”
眨眼的功夫,原本被溫暖盡數塞滿的長信殿,便在呂雉這一聲冷斥聲中,溫度驟然降到了冰點。
就連劉盈,都被老娘那似死人般冰冷的目光,嚇得稍愣了片刻!
等呂雉滿懷慍怒的低下頭,劉盈卻又找準時機,繼續向老娘訴起苦來。
“母后息怒······”
“往昔,兒儲位震蕩之時,諸呂子侄,便多為兒奔走。”
“今兒得繼宗廟社稷,諸呂子侄稍有懈怠,亦不過人之常情······”
語調低沉的道出此語,見呂雉面上神情只更陰冷了一分,劉盈也是暗下稍松了口氣。
“呼”
“不出意外的話,今晚開始,總算能睡個踏實覺了······”
如是想著,劉盈嘴上的話,卻也不見絲毫停頓的趨勢。
“兒欲使舅父為郎中令,便乃念及此······”
“兒以為,諸呂子侄縱稍有失職,然舅父終乃諸呂子侄之長;”
“得舅父任郎中令,以肅禁中,司馬、作室二門,也當可稍阻無干之人出入宮諱······”
聽著劉盈語調滿是委屈的道出此語,呂雉雖未言語,但胸中波濤洶涌的怒火,卻早已從那雙近乎零度的冰冷目光中溢出!
——呂雉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認為‘可以信任’,才留在未央宮把守宮門的兩個侄子,居然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將未央宮徹底打造成了自己的后花園!
“黃金二兩······”
“美酒二斗·········”
幾乎不帶任何感情的咬出這四字,呂雉的面容之上,便再也看不出絲毫屬于活人的溫度。
“去!”
“召曲逆侯平、建成侯釋之,即丞相蕭何、御史大夫曹參,亦皆入宮!”
“另傳少府尚書、尚璽,以備擬詔!”
神情陰戾的做下吩咐,呂雉便冷然站起身,不自然的撇了劉盈一眼。
“即無旁事,皇帝便且先行······”
不等‘回宮’二字道出口,呂雉便反應過來:此刻的未央宮,恐怕早就不安全了······
“哼!”
又一聲冷哼,呂雉才正過身,遙望向殿外的方向,嘴上不忘繼續說道:“且先至后殿,瞧瞧親生骨血吧。”
“吾尚有要事,于諸公相商,隨后便來。”
聽聞此言,劉盈只下意識拱手一答應。
——沒讓劉盈回未央宮,那就必然是這件事,讓太后老娘徹底上了心!
“嘿······”
“呂則、呂祿······”
“都是呂釋之的兒子啊······”
“這下,怕是連我那位倒霉的舅舅,都要吃一頓掛落了······”
如是腹誹著,劉盈便彎下腰,正要躬身行禮,便好似被一到閃電擊中般,嗡時愣在了原地!
待回過味來,便見劉盈滿是癡楞的抬起頭,望向呂雉的目光中,竟還帶上了一抹驚駭!
——骨血!
“嘶······”
“差點忘了······”
“——朕還有一位姬嬪,被母后養在長樂宮呢!”
劉盈暗自消化這個爆炸性新聞的功夫,呂雉面上的僵硬笑容,也稍帶上了那么些許真情實意。
“自今歲開春,吾兒便為高皇帝留于長樂,久未出宮。”
“事關宗廟社稷,又不過一庶子,吾,便也未急于告知。”
稍解釋一下自己先前為什么沒提起這茬,呂雉的眉宇間,便也涌上了一抹為人祖母的慈愛。
“——春四月,駒兒于未央宮誕一男嬰。”
“只不知為何,皇長子方誕,其母便血流不止,亡于宮中。”
“后不半旬,高皇帝崩長樂宮,國喪驟起。”
“吾兒新君得立,又操勞于高皇帝之喪葬事,此事,吾便亦未提及······”
聽聞老娘這番似是合理,又隱隱有什么地方不對的解釋,劉盈也沒顧上想太多。
只咧嘴一笑,便見劉盈再次恢復到往日那人畜無害,溫潤親和的神態,對呂雉規規矩矩拱手一行禮。
“兒臣,謹遵母后之命······”
“嗯,去吧。”
得了允許,劉盈便淺笑著回過身,在一名寺人的引領下,朝著長信殿后的長樂宮宮殿群走去。
只是一邊走著,劉盈的心中,也不由涌現出一抹不知由來的警惕。
“前后兩世,兩個完全不同,甚至毫無干系的女人,卻都在生下皇長子的同時‘死于生育’······”
回想起前世,那個名叫阿花,生下皇長子劉恭,又不久后暴斃宮中的女子,再回憶前段時間,才剛同劉盈見過第二面的宮女駒兒······
“母后······”
不由自主的回過身,看著不遠處,那無時不刻透露出厚重氣息的長信殿,劉盈面上,也終是帶上了一抹復雜。
“陛下······”
“陛下?”
寺人小心的呼喚,終是將劉盈的注意力拉回眼前,稍淺笑一聲,便繼續朝著深宮內走去。
只不過方才,涌現在劉盈腦海中的那個‘巧合’,卻好似一根刺猬的刺一般,深深扎入劉盈心中,久久未能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