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246章 孤于兒郎們共戰

  最新網址:

  片刻之后,劉盈尚還稚嫩、瘦弱,卻又不是散發出威嚴的身姿,便出現在了城墻內數十步,弓弩方陣拋射的陣地之上。

  四周點起的篝火、火把,將陷于夜幕之內的庸城,照的格外明亮。

  縱是劉盈,

  也是在那黃燦燦的亮光照射下,莫名多了一分慷慨激昂。

  在劉盈面前,一個個關中武卒盤腿而坐,或借著火光擦拭著心愛的長弓、硬弩,或齜牙咧嘴的包扎著身上的傷口。

  劉盈身后的城墻之上,守軍將士也都倚著手中的刀盾戈矛,云聚于城墻內側,

  將目光撒向劉盈那道令人莫名振奮的背影之上。

  至于酈商、靳歙,乃至于王陵、張蒼等將帥,

  此刻也已是來到劉盈身側,神情或激動、或忐忑,或欣賞、或憂慮的等待著劉盈的發言。

  很快,劉盈那往日里溫和無比,此刻又絲毫不乏殺伐之氣的嗓音,在庸城南城墻之內響起。

  “將士們!!!”

  “兒郎們!!!”

  “吾大漢之銳士武卒、劉漢社稷之忠臣義士們!!!”

  “孤之手足同袍們!!!!!!”

  一陣滿是振奮的呼號,劉盈那剛曬黑些許的面容,也不由有些漲紅起來。

  就見劉盈滿是霸氣的一把抽出腰間的赤霄劍,以劍尖抵地,雙手扶按在劍柄之上,將脊背挺得格外筆直。

  “自周王東遷,周天子威儀不再,天下諸侯各相紛爭不休,至今凡數百載!”

  “先有春秋,

  諸侯爭霸于關東;后又戰國,列國相爭于天下,

  各足二百余歲!”

  “縱至秦王政橫掃六國,一統寰宇,天下民亦無片刻安寧,而立為秦修筑長城、阿房,乃至驪山秦王陵之囚徒、力役!”

  “待王政薨而二世立,天下更群起而反暴秦,然雖秦得滅,天下,亦為項籍、章邯、司馬欣之輩瓜食,一分而再為十八······”

  語調滿是厚重的道出這番話,劉盈的面容,只不由得更嚴肅了一分。

  “幸吾等諸夏之民,未為天神太一所棄,降孤皇父而伐暴秦,而后又起漢中,先得三秦,而再使天下歸一!”

  “然縱天下一合而漢立,天下之民,仍苦盼安泰而不可得······”

  “——漢立之初,或有戾王臧荼、共尉之流,起亂兵而亂天下,而徒疲天下民!”

  “后更韓王信賊念滔天,更不惜自墜聲名,于北蠻匈奴姌和,先致漢匈平城一戰,父皇親陷白登之圍;后又游連北墻之外,以為胡夷之走狗!”

  “更有楚王韓信、代相陳豨、梁王彭越等諸般賊子,皆不過因一己之私,而壞天下民之安寧!!!”

  說著說著,劉盈的語調也不由高亢起來,面上更是隱隱帶上了一抹憤恨之色!

  將雙眼瞪大,在周圍的漢軍將士身上次序掃過,劉盈深吸一口氣,旋即毫無征兆的發出一聲譏笑。

  “然!”

  又一聲高亢的呼號,就見劉盈冷笑著抬起右手,將食指豎起。

  “然今日,孤,滿懷雀躍!”

  “孤,恨不能仰天長笑!!!”

  “孤,恨不能鑼鼓共響,以普天同慶!!!!!!”

  神情滿是亢奮的發出這聲呼號,劉盈只自顧自按捺了好一會兒,才讓紊亂的鼻息稍歸于平靜。

  而后,便見劉盈一邊做著深呼吸,一邊滿面笑意的側過身,在酈商、靳歙,以及王陵、張蒼的諸位將帥身上掃視一周。

  待劉盈再次正過身,面向身前的漢軍將士時,劉盈的面容之上,已盡是一片春風拂面。

  “兒郎們可知,孤之喜,從何而來?!”

  聽聞劉盈此言,一旁的酈商、王陵等將帥,面上頓時流露出一抹動容。

  “太子······”

  “天縱之資啊”

  看著劉盈那不帶絲毫慌亂,甚至隱隱帶有些許亢奮的面容,王陵心語一聲,便滿是安心的低下了頭。

  ——這樣的太子究竟合不合格,王陵說不準。

  畢竟‘皇太子’這種生物上一次出現在華夏,還是數百年前的事;至于‘合格的皇太子’,那就更長遠了。

  但王陵從現在的劉盈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安心。

  單只這一份安心,就已經足以讓王陵在心中,對劉盈貼上‘靠譜’得標簽。

  而此時的王陵尚未參透的是:‘靠譜’這個標簽,是每一位合格的帝王,都必須具備的素養。

  與酈商、王陵等人面露了然所不同,城墻下的將士們聽聞劉盈這一問,只面帶茫然地看了看左右,最終不約而同的對劉盈搖了搖頭。

  被這一道道茫然的目光注視著,劉盈也并沒有多賣關子,只對面前的弓弩方陣嘿然一笑。

  “孤之所喜者,乃延綿天下數百載之戰禍,或將于今日,便可得終!!!”

  轟!!!!!!

  只此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宛如投進湖水中的巨石般,一時激起千層浪。

  劉盈話里的意思,在場眾人自然是聽得明白。

  ——從今天開始,天下,或許就可以重歸于久違的和平了!

  但眾人疑惑地點,也恰恰在于此。

  和平?

  如果這句話出現在十年后,在場眾人一定會點點頭,對劉盈的話抱以全然的信任。

  若是出現在幾百年前,周王朝尚處于鼎盛時期的時候,眾人也必然會沉沉點頭,表示自己能接受這個結論。

  但對于現在,云聚于庸城之內的漢軍將士而言,‘和平’二字,是那么的陌生,又那么的讓人無所適從······

  ‘和平’二字上一次出現在神州中原,是什么時候?

  眾人不知道,也不清楚。

  但眾人知道的是:打自眾人自己,乃至于父輩、祖父時起,這天下,就早就沒有‘和平’二字可言了。

  此時在場的眾人,幾乎都是年齡在二十至三十歲之間,出身關中自耕農階級的良家子弟。

  這一代人的記憶,基本都是從秦統一天下時的高光時刻開始,并以始皇帝時期,壓在整個天下所有百姓肩上的繁雜勞役,以及二世、楚漢時期的兵荒馬亂作為內容所組成;

  至于眾人的父輩,則基本都是秦滅六國,一統寰宇的中堅力量;

  再往上,到這一代人的祖父輩,則或是心心念念‘斬首升爵’的秦卒,或是目睹過蘄年宮之變①的關中民戶;

  更早一代,便基本都是參與過秦趙長平一戰,最終又隨著大軍敗退回函谷以西的老秦卒。

  從自己開始往上數四代,代代都是主業務農副業打仗,這也使得在場的關中青年們,根本不明白何謂‘和平’。

  但很快,眾人心中對‘和平’的迷惘,便在劉盈平緩,而又極具蠱惑力的語調下,在眾人面前緩緩展開······

  “自漢室立,孤皇父便屢言教于孤,曰:吾漢得立,今只遺內憂、外患各一!”

  “何也?”

  “——外患曰:北蠻匈奴!”

  “——內憂曰:關東諸侯!!!”

  借著氛圍,不著痕跡的將‘異姓’二字忽略,劉盈的面容之上,只更帶上了一抹激昂。

  “匈奴者,皆率獸食人之蠻夷,善騎而游掠于北墻,以苦北地之民!”

  “諸侯者,則多于社稷有功而得裂土為王,又不足于己身之貴,而興不義之師,以亂天下者!!!”

  “于匈奴殘虐北地之民,孤皇父可謂盛怒于心,為使北地之民勿為北蠻所欺,自漢立至今,吾漢家置于北墻之戰卒,可謂連年高漲!”

  “至今,獨燕、代二國,北地、隴右二郡,吾漢家之戍卒,便已不下三十萬之巨!!!”

  “孤皇父更屢屢出言,阻少府‘筑建長安’之諫,以省得錢糧,使北墻足用······”

  聽劉盈說起漢室在北方長城一帶的部署,在場眾人只不由自主的緩緩點了點頭。

  ——早自漢室尚未鼎立,漢卒都還沒踏出函谷關、踏上關東大地之時,當今劉邦就曾道下金口玉言:士不教,不得征!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受過軍事訓練隊士兵,絕對不可以上戰場!

  也正是從那時起,關中的青少年,便都無一例外得到了長安朝堂的‘照顧’。

  ——凡是關中戶口的男子,從十四歲那年冬天起,就要參加每年一次、為期一個半到兩個月的軍事訓練!

  到十七歲時,完成三次以上‘冬訓’的關中青年們,就會被錄入漢室軍隊的預備役。

  在十七歲到二十歲之間,這些經受過初步軍事訓練的關中青年,就將迎來自己為期一年的民兵役期,在地方郡縣充當武卒。

  過了二十歲之后,還有為期兩年的義務兵役期,在等待這些關中青年。

  其中一年,是于北墻戍邊,另一年,則是在長安周圍拱衛皇都。

  經過這一套‘冬訓’‘民兵’‘義務兵’的流程,一個出生于關中自耕農階級的‘良家子’,才算是滿足了‘先教而后征’的要求,具備了隨時成為漢室常備軍隊一員,以及隨時應召加入平叛、征討大軍的能力和資格。

  這就使得如今漢室的青年,起碼出身于關中、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又有資格應召入伍的青年兵卒,都對漢室北墻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漢室在長城一帶,真的布下了幾十萬大軍的守備力量?

  這個問題的答案,眾人并不很能確定。

  但眾人知道的是:自打自己記事起,身旁的同齡人,以及稍長幾歲的兄長、叔伯們,幾乎都曾無一例外的在長城的某塊區域,履行了為期一年的衛戍義務。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漢室部署在長城一線的守備力量,就算沒有劉盈口中‘三十萬之巨’那么夸張,也基本相差無多。

  至于劉盈口中,‘當今天子為了不讓北方的邊防戰士餓肚子,至今都攔著少府不讓建長安城’的事,眾人更可謂是‘知之甚詳’。

  ——長安城久不起建的原因,在關中早就說開了花!

  而在那數十上百種‘傳說’里,最讓在場眾人信服的,無疑就是劉盈口中的說法。

  但很顯然,劉盈的重點,并不在吹噓自己的老爹為了戒備匈奴人,做了多么稍待百姓的事之上。

  “及關東諸侯······”

  “呵······”

  適時的將話頭再次撿起,就見劉盈又譏笑著一搖頭。

  “自漢得立至今,異姓諸侯之亂,可謂是層出不絕于關中。”

  “共尉、臧荼;韓王信、楚王信;梁王彭越······”

  “至去歲,更有賊子陳豨,以代相之身而自立為代王,為亂代、趙······”

  說著,劉盈不由苦笑著又一搖頭。

  但很快,劉盈便重新‘振作’了起來,望向眾人的目光中,也再度帶上了先前那一抹亢奮。

  “孤知!”

  “今守衛庸城之關中兒郎,皆乃去歲秋后,父皇自關中起征,往討陳豨之銳士!”

  “孤知!!”

  “今同孤共備庸城,以抵淮南賊子之關中兒郎,皆已一歲余未曾歸家!”

  “孤更知!!!”

  “去歲!孤皇父自關中起征之兒郎,已得成千上萬者馬革裹尸,無以再面父母親長!!!”

  語調滿是譏諷,神情卻極盡沉痛的道出這番話,劉盈的面龐,終于再次帶上了那抹令人折服的威嚴。

  “然孤!亦知!!!”

  “淮南王英布!乃關東獨遺之異姓諸侯!!!”

  “乃吾漢祚!僅存之賊子!!!”

  “只消英布授首!關東!便再無起兵禍亂天下之諸侯!!!!!!”

  神情極盡莊嚴的將這番振奮人心的話呼號而出,劉盈終是將面前,被自己插入土里的赤霄天子劍拔起,輕笑著指向了城外。

  “英布賊子,此刻,正于庸城之外!”

  “只待明日天明,淮南賊,便再無生路可言!”

  說著,劉盈又笑著將劍收回鞘中,用手遙一虛指向關中。

  “關中今歲,乃大豐!渭北畝產四石余!”

  “待此戰畢,諸兒郎得以歸家,便再無饑寒之苦!”

  言罷,劉盈終是將手收回,深吸一口氣。

  “兒郎們!”

  “只待天明,漢祚便必再無戰禍荼毒蒼生!”

  “只待天明,關中便必五谷豐登,生民安泰!!!”

  “只待天明,諸位將帥,便當以‘止天下兵禍之亂’為名,名列史冊!!!!!!”

  慷慨激昂的將這番話咆哮而出,劉盈又是深吸一口氣,將雙手緩緩平舉而起。

  而在劉盈身側,幾個早就有所準備的南軍禁卒,則是在酈商、王陵等人駭然欲絕的目光下,將一件質地jing良的皮夾,綁在了劉盈的身上。

  “殿!”

  不待酈商開口,就見劉盈猛地回過身,目光兇狠的對酈商一瞪!

  而后,便是甲胄齊備、一身戎裝的太子側過身,從身旁的禁卒手中,接過了一柄已裝填好的弩機,旋即高舉過頭頂······

  “今日!”

  “孤!!!”

  “于兒郎們共戰!!!!!!”

  最新網址:

飛翔鳥中文    大漢第一太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