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196章 吾兒此去,何事復歸···

  當呂雉親身前往長樂宮,就‘劉盈出征,劉如意就國’一事達成一致之時,未央宮宣室殿側殿,則是一副略有些怪異的場景。

  作為劉盈平日里最為親密,滿是也最為信任的母舅,建成侯呂釋之卻并沒有挨坐在劉盈身旁,而是遠遠尋了一處墻角,面色陰沉的閉目思慮著什么。

  劉盈也似是對此視若無睹,只面帶笑意的同身旁的酈商,以及灌嬰二人交談著。

  簡單問候一番,又閑談幾句代、趙戰事,劉盈見酈商并未流露出對自己敬而遠之的神態,便輕笑著將上半身,悄然側傾向了酈商的方向。

  “父皇平陳豨,曲周侯隨駕往行;今父皇班師,曲周侯方得歸長安。”

  “然曲周侯此歸長安,恐無以偷閑甚久?”

  見劉盈神秘兮兮的道出此語,酈商稍一思慮,便也輕笑著將上半身往后一仰。

  “家上不必憂心于臣。”

  “此番,陛下自邯鄲先行折返,令臣隨行。”

  “后又彭越坐反族滅,皇后,亦于長安囚殺淮陰······”

  語調稍帶喜悅的道出一語,酈商不忘略帶感激的對劉盈一拱手,才又道:“故臣自邯鄲,隨陛下折返長安之時,便已知:此回長安,臣,恐無以滯留許久······”

  如是說著,酈商便朝劉盈意味深長的一笑,旋即低下頭,自顧自把玩起腰間的將印。

  “誒”

  “陛下操勞數歲,關東異姓諸侯之弊,總算是徹除在即”

  “待英布授首,老臣也當可賦閑三五歲,稍行調養之余,也好于家中,略享兒孫繞膝之樂······”

  語調略帶輕松地說著,酈商的目光,卻悄然鎖定在了劉盈掛著淡笑的面龐之上,似是不肯放過一絲一毫的神情變化!

  聽聞酈商似是崇敬般,說起自己日后的安排,劉盈自也是聽出了那抹若有似無的試探之意。

  但再三權衡之后,劉盈最終,還是沒有針對酈商的這個‘問題’,給出正面的答復。

  ——因為有些話,或者說有些承諾,并非劉盈現在的身份所能駕馭。

  不過,這點小問題,自也難不倒如今,于權謀之術愈發得心應手的劉盈。

  便見劉盈似是符合的笑著一點頭,旋即毫不生硬的將話題轉移開來。

  “曲周侯以為,英布若反,當于何時?”

  “又其反,朝堂又當如何應對,方可使戰禍不必延綿過廣,僅限于淮南一地?”

  見劉盈并沒有針對自己的‘問題’給出答復,酈商神情之上,只嗡然涌上了些許憋悶。

  但稍一思慮,酈商便也反應過來:現在問那般遙遠的問題,恐怕還為時尚早。

  想到這里,酈商望向劉盈的目光中,便更帶上了些許謹慎,以及一抹若有似無的······

  敬畏!

  因為在劉盈的氣質,以及言談舉止中,酈商明顯能夠感覺到:眼前的少年,恐怕并不比端坐于長樂宮長信殿內的老天子,要好對付到哪里去······

  “嗯······”

  “少年老成······”

  “于朝堂、于社稷,也不知是福是禍······”

  暗自稍發出一聲感嘆,酈商便也稍整坐姿,認真思考片刻,才抬頭望向劉盈。

  隨著話題被引向戰事,酈商的氣質也是在片刻之內,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先前那令人如沐春風的溫和,已是在剎那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抹令人隱隱感到心悸的肅殺!

  “今淮陰、彭越皆亡,關東之異姓諸侯,只余燕、長沙、淮南三者!”

  “又燕王盧綰,乃陛下自孩提之時,便結拜而交之手足;長沙王吳臣,又負南戒趙佗之責。”

  “故今,關東雖得異姓諸侯者三,然陛下欲除、朝堂當除者,唯剩淮南一人!”

  神情滿是嚴肅的道出此語,酈商便將話頭一滯,稍一沉吟。

  片刻之后,又見酈商自顧自點了下頭,才抬頭正視向劉盈。

  “淮南王英布,本乃項羽部將;自降漢,便以桀驁不馴,又戰法異喜兵行險著,而聞于異姓諸侯之列!”

  “故臣以為,英布,必反!”

  “且其反,逼當于旬月之內!”

  見酈商三言兩語之間,便得到‘英布必然會在一個月內起兵’的結論,劉盈心中,頓時涌上些許驚詫。

  隨之而來的,便是一股莫名而來的敬佩!

  ——根據劉盈前世的記憶,淮南王英布起兵,正是在漢十一年秋七月!

  而現如今,已是夏五月末;距離英布起兵的秋七月,剛好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

  正當劉盈沉寂于酈商jing準無語的預測之時,酈商又道出一語,更是讓劉盈心中的驚詫,直朝著‘駭然’的方向飛速狂奔!

  “旬月······”

  “嗯······”

  “今,尚夏五月;秋收,則當于八月······”

  就見酈商又自語片刻,便再度抬頭望向劉盈,目光中,更是帶上了強烈的篤定!

  “依英布往昔之習,其若反,必欲出其不意!”

  “凡戰,皆必當先行籌措糧草;故英布反,必當于秋收之前!”

  “又英布知,今朝堂,知其兵法戰習之將眾多,故英布,或亦再反其道而行,佯做‘不急起兵,以待秋收’之狀!”

  說著,酈商面上神情,便愈發篤定起來。

  “嗯!”

  “必當如是!”

  “知彭越之死,英布必先佯做‘糾集大軍,以待秋收’之狀;后,則必暴起而反于秋收未至之時!”

  “如此說來······”

  語調略帶遲疑的拖個小長安,酈商那蒲扇大的手中,終是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拍!

  “七月!”

  “英布但反,必當舉兵于秋七月!”

  滿是自信的丟下這句話,酈商更是不忘面帶遲疑的補充道:“若臣所料無措,當于秋七月中、下旬。”

  “如此,英布反秋收未至之時,便可‘出其不意’。”

  “又秋七月中、下,距秋收尚不足月余;縱起兵之時糧草不豐,英布亦可先行北上,只待秋收之時,再行輸補!”

  酈商逐漸高亢起來的音量,自也是讓側殿內的眾人,不由自主將耳朵豎起。

  而在酈商身側,聽聞酈商單憑推斷,便將英布起兵造反的時間點,jing準限定在‘秋七月中、下旬’,劉盈只下意識將嘴巴微微張大,神情呆滯的愣在了原地。

  ——前世,英布起兵造反,正是秋七月辛亥(十八)!

  在彼時,試圖惡補戰爭知識的劉盈,還曾因此感到十分疑惑。

  起兵造反,不都得備足糧食?

  就好比去歲,陳豨于代、趙起兵,即便是在長安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于燕、梁等國召集重兵的時間點,陳豨也依舊是乖乖等到了秋收。

  等秋收過后,手里有了糧食,陳豨才舉起造反。

  而英布‘在秋收前一個月造反’的行為,在前世一度讓劉盈,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之中。

  彼時,劉盈根本看不透這件事中,究竟是怎樣的邏輯關系,便單純的認為:自己實在是沒什么戰爭方面的天賦。

  而現在,當酈商親口道出這句‘英布素來喜歡出其不意,如果起兵造反,也肯定會不按套路出牌’,劉盈才終于明白了過來。

  去歲,陳豨大張旗鼓的在代、趙起兵,為什么最終,卻毫無意外地陷入了慢性死亡的節奏?

  ——因為在陳豨等待秋收的幾個月時間內,長安朝堂,老早就打開了戰爭機器的開關!

  先是秋七月,太上皇駕崩,陳豨一個‘稱病不朝’,便被動啟動了長安朝堂,針對陳豨叛亂的戰役預案!

  當時間來到秋八月,代、趙結束秋收,使陳豨終于湊夠造反需要的糧食之時,長安中央的軍事調動,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甚至于,當劉邦御駕親征,自長安率軍開拔之時,陳豨,都還沒來得及正式扯旗!

  這,就是陳豨為何敗亡的如此‘順利’,絲毫沒能對劉邦大軍造成阻礙,甚至在戰爭剛開始的階段,便失去大半個趙國的原因。

  ——陳豨想造反,就必須等秋收,才能湊夠糧草;但對于富擁天下的長安朝堂而言,百十來萬石糧草,卻根本不需要等秋收!

  就像去年,關中還未秋收,國庫撥不出劉邦大軍所需糧草之時,丞相蕭何一句‘官員俸祿暫時發一半’,便使劉邦成功在秋收尚未結束之時,率軍從長安出發。

  而在劉盈的前世,英布便充分吸取了陳豨敗亡的教訓,來了一出‘先發制人’,在秋收前一個月起兵。

  但很可惜:英布‘先發制人’的習慣,也還是沒能躲過長安朝堂的廟算······

  “秋七月······”

  雖然對英布造反的時間點有十足的把握,但劉盈也還是沒忘做出一副‘原來如此’的神情,若有所思的發出一聲輕喃。

  片刻之后,劉盈望向酈商的目光,也陡然帶上了一抹鄭重。

  “既如此,依曲周侯之意,朝堂當如何應之?”

  這,才是劉盈所需要關注的重點。

  ——怎么辦!

  不出劉盈所料的話,此刻的長樂宮,皇后呂雉正就‘太子出征平亂’一事,與天子劉邦進行著具體的商談。

  如果不出意外,待呂雉重新回到宣室殿,劉盈出征平亂一事,就將正式提上日程。

  在這種情況下,劉盈迫切需要掌握的,無疑便是針對平定英布叛亂,得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而對這一點,酈商顯然也心中有數。

  見劉盈的神情,也在片刻之內嚴肅起來,酈商便不由意味深長的一笑。

  而后,酈商便淡笑著側過身,朝劉盈微微一點頭。

  “家上不必過憂。”

  “正所謂:夫戰,廟算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英布若反,自當循‘出其不意’,而反于秋收未至之時。”

  “然今,臣已知英布之欲,英布之廟算,自談不上‘出其不意’······”

  神情滿是輕松的道出一語,酈商便輕笑的低下頭。

  片刻之后,便見酈商重新抬起頭,望向劉盈的目光中,也悄然帶上了些許嚴肅。

  “平英布,當非難事!”

  “然若欲使戰禍困于淮南一地,朝堂當先動,而使英布未及起兵,便困于淮南!”

  “又今,英布舉兵在即。”

  “家上若欲先動,恐當下,便當始做籌謀······”

  聽著酈商略帶鄭重的話語,劉盈神情之上,也不由悄然涌上些許凝重。

  殿內的氛圍,也隨著酈商并未刻意壓制音量的話語,而莫名躁動起來。

  只片刻之后,殿內眾人便紛紛將炙熱的目光,撒向劉盈那張略顯緊張的面龐之上。

  ——戰爭!

  對于漢室的每一個政治人物而言,每一場戰爭,都是一次大踏步前進的機會!

  只要在保證自己足夠勇敢的同時,抱緊一只足夠粗壯的大腿,那一場戰爭,便基本可以同一場盛宴劃等號!

  而當今天下,能比太子劉盈還要粗壯的大腿,恐怕也只剩下端坐于長樂宮內,即將迎來人生的最后時刻的天子劉邦······

  “究竟何事,竟讓諸公,皆做此般蠢蠢欲動之狀?”

  隨著一聲溫和的詢問聲響起,殿內眾人不由齊齊回過頭,望向殿門處。

  待看清呂雉那略顯憂慮的面容,眾人也是趕忙回過身,神情各異的對呂雉拱手參拜。

  卻見呂雉只興致寥寥的一揮手,旋即神情復雜的走上前,來到了劉盈身邊。

  看著劉盈朝氣蓬勃,又無時不刻帶著恭順的面孔,呂雉幾欲開口,也終是沒能說出一句話。

  見此狀況,殿內眾人不由稍一對視,旋即將試探的目光,撒向御階下的母子二人。

  ——呂雉方才去了哪里,殿內眾人,心中自是有所猜測······

  便這般默然無語的盯著劉盈看了好一會兒,呂雉終還是哀嘆一口氣,旋即伸出手,眼含不舍的摸了摸劉盈的腦袋。

  “吾兒,又當遠行······”

  “此出長安,不知吾何時,方可再見吾兒······”

  神情落寞的道出一語,不待劉盈開口,便見呂雉強笑著側過身,望向殿內眾人。

  “今日晚宴,諸公大可盡興而歸。”

  “待明日酒行,諸公便當各備甲胄、隨從,以備戰事。”

  語調淡然的道出一語,呂雉終還是側過頭,再度愛憐的摸了摸劉盈的腦袋。

  “吾兒,壯矣······”

  “吾兒,即為丈夫矣······”

飛翔鳥中文    大漢第一太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