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138章 這卦象······怪異至極啊?

  同田何友好的交流一番,又客套著留下一句‘得閑再前來拜會’,劉盈便謝絕田何的挽留,從那片竹林中走出,坐上馬車,踏上了返回長安的路。

  而對那個關于‘懲治罪犯到底應不應該牽連家族’的問題,劉盈也從田何口中,得到了滿意的答復。

  ——連坐之本意,非因一人之罪而禍連其族,而乃以牽連宗族為戒,以使人欲違律法而心悸,不忍禍連宗族,而勿行違律之事也。

  這,就是田何給出的最終答案。

  對于今天,同田何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糧價’‘哄抬’‘長陵田氏’等詞,便就此事暗中達成一致,劉盈自也是感到十分滿意。

  而田何,無疑是被此事嚇了個不輕。

  劉盈臨行之時,田何還隱晦的提出,自己可以就劉邦此番出征,以及劉盈的‘未來’,稍算上一卦。

  若是換了旁人,乃至于換了老爹劉邦,對于田何‘幫你算一卦’的提議,都必然會感到喜不自勝。

  作為后世來客,雖然對這種明顯帶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抱有懷疑,但在連續兩次穿越之后,在劉盈對類似的事,其實也逐漸有了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

  只不過,對于田何今日這種明顯帶有奉承、討好之意的卜卦,劉盈也沒能提起什么興趣,便已‘手中還有要事,急著回長安’為由,謝絕了田何的好意。

  在田何百般堅持之下,最終也只是留下了一句‘回頭告訴我結果’。

  坐在馬車之上,回味著今日與田何相見時的細節,劉盈的注意力,也已逐漸從田何,轉移到了長陵田氏身上。

  而同坐于車輦之內的呂釋之,看著劉盈一會兒喜,一會兒怒,一會兒又若有所思的面容,不由對劉盈稍一拱手。

  “家上。”

  “此行,可要自長陵而過,一探田氏?”

  突聞呂釋之此語,劉盈稍緩過神,看著呂釋之那稍帶試探的目光,也是不由暗自思慮起來。

  長陵邑,位于長安正北,而田何的居所,又在長陵邑以北數里,三者連成一線。

  自田何的居所回長安,必然是要經過二者之間的長陵邑的。

  區別只在于:是從長陵之外繞過去,還是自長陵邑北門而入,橫穿長陵邑自南門出。

  來時,劉盈本著‘不要節外生枝’的心態,自是下令從長陵邑以東繞過。

  又出于‘別嚇到田何’的考慮,便將隨行的那隊五百人的禁足隊伍,留在了長陵邑以北。

  此時,就算劉盈打算和來時那般,從長陵邑外繞過,也需要先去長陵邑以北,同那隊護衛禁足匯合。

  “嗯······”

  “便穿長陵邑而過吧。”

  說著,劉盈也不由對呂釋之意味深長的一笑。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即欲懲治田氏,又已近長陵,自當往而一窺究竟?”

  見呂釋之面帶遲疑的點了點頭,劉盈只稍一笑,暗自思慮起來。

  ——田何都表示‘沒關系,隨便殺’,長陵田氏,已經沒有幾天活頭了。

  而作為太子儲君,田氏區區一介商賈,自是不需要劉盈屈尊降貴,親自動手。

  既然如此,劉盈自也樂得順路去看看:傳說中家財萬安,在長陵邑呼風喚雨的田氏,臨死之前的最后一幕,究竟是怎樣的景象······

  竹林之中,農院之內。

  片刻之前還擺著一方木幾,供劉盈、田何二人飲茶交談的院中央,此刻已是擺上了一個小銅鼎。

  鼎內烈火當中,三枚手掌大小的龜甲正被灼燒著,不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而田何則皺眉站在銅鼎前,目光渙散,面帶思慮,注意力明顯不在青銅鼎內的那三枚龜甲之上。

  見田何思慮重重的面色,一旁侍立著的兩個書童不由稍一對視,便見其中一人稍走上前。

  “老師。”

  “學生觀殿下之面相,雖不似大惡自然,然不知為何,隱隱似帶有些許戾氣?”

  說著,書童不由疑惑的撓了撓頭。

  “老師以為,殿下可有嗜殺、暴虐之相?”

  聽聞此言,田何稍從思慮中回過神,眉頭卻仍舊是擰做一團。

  “殿下之面相,確頗有怪異之處。”

  “初觀之,殿下乃呈富貴、寬和,而又短命早亡之相;然細觀之,寬和中又不乏剛武、殺伐之氣。”

  “及短命之相,更隱有乾坤逆轉之勢······”

  “嗯······”

  “怪。”

  “甚怪。”

  面帶困惑的自語著,就見田何又是稍嘆一口氣。

  “及戾氣,倒非面相之本有,而乃······”

  話說一半,田何便似是想起什么般稍側過身,望向那個年幼一點的書童。

  “近些時日,長安可有何風聞?”

  “長陵,又有何大事?”

  聽聞田何此問,就見那年輕些的書童稍一思慮,便對田何微一拱手。

  “長安倒無甚大事,除太子修渠,便是糧價似有所漲。”

  “及長陵,倒是多有風聞,言田氏頗有動作,更言田氏同趙王,亦似有往來。”

  卻見田何眉角一挑,稍帶驚詫的側過身,望向那年輕的書童。

  “趙王?!”

  見書童點點頭,田何面色又是一沉,終是緩緩點了點頭。

  “糧價······”

  “趙王······”

  “難怪今日,家上雖溫顏相待,然額間隱見戾氣······”

  見兩個書童溫顏,齊齊做出一副困惑不解的神情,田何也是不由稍嘆一口氣。

  “早自二世時,陛下便曾先入咸陽而秋毫不犯,同名約法三章而聞名于天下。”

  “又興漢而得王天下,陛下亦多恤民之疾苦,以農為國本,賈為末,更言‘商賈不得衣絲乘車’,又重租稅以困辱之。”

  “今關中,糧商巨賈以末而操糧價之漲跌,亂農本之民休養生息,殿下身陛下子,又為社稷之后,自當于此等以末亂本之事不容。”

  嘴上說著,田何不忘拿起一條銅棒,挑弄著青銅鼎內的那三枚龜甲。

  “及趙王,雖同為陛下所出,然同殿下卻非一母同胞,乃夕,皇后為魯公所擒之時,陛下幸戚夫人所出。”

  “又陛下不喜皇后,多有易立趙王之念,恐縱趙王,亦已生奪嫡之欲。”

  說到這里,田何終是面帶滄桑的發出一聲長嘆。

  “長陵田氏,以商賈末業之身,欲亂漢農之國本,又妄交趙王,而沾天家奪嫡之事。”

  “唉······”

  “只怕明歲,歸臨淄而祭祖之時,縱觀三千里秦中,只得老夫一人,往獻血食于田氏先祖靈前······”

  聽著田何滿是唏噓的道出此言,兩個書童也不由稍有些感傷起來。

  過了片刻,就見那稍年長的書童走上前,看向銅鼎內的三只龜甲。

  “老師此卦,可欲卜此番,長陵田氏之禍福?”

  卻見田何聞言,本就沉凝色的面色又是一黑,眉頭也皺的更緊了些。

  “滄海桑田,今非昔比。”

  “今田氏之嫡脈,不過區區一商賈賤戶,本不值老夫以龜甲卜之。”

  “然事關吾田氏家祠之傳延,老夫縱不屑,也只得試卜一卦。”

  說著,田何便用手中銅棒,將鼎內最左側,那枚已快碎裂的龜甲夾出。

  “唉······”

  “果不出老夫所料······”

  只稍掃一眼,田何便示意兩名書童稍上前,又朝地上的龜甲一努嘴。

  “紋百裂而始,終歸為一。”

  “吾田氏一族,恐將獨脈而傳吶······”

  搖頭哀嘆著,田何又從銅鼎中,夾出了第二枚龜甲。

  “此卦,乃卜陛下此番出征,平亂事之順、阻。”

  說著,田何不由稍蹲下身,細細打量起龜甲上的紋路。

  “紋彎折而錯亂,甲起伏而無序·······”

  “嗯······”

  “陛下此番出征,雖終可得勝,然當多有困阻,艱難而畢。”

  聽田何仔細解讀起龜甲所呈現出的卦象,兩名書童只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卻見田何站起身,盯著銅鼎躊躇許久,也未將銅鼎內的第三枚龜甲夾出。

  見此,兩名書童自是心奇,不由稍探身上前。

  只見銅鼎之內,那第三枚龜甲明明已被燒的發黑,卻絲毫不見龜裂的趨勢。

  “老師此卦,所卜者何?”

  聞言,田何不由面帶詫異的俯下身,滿是困惑的打量著那第三枚龜甲。

  “社稷。”

  略有些敷衍的吐出二字,田何又拿起銅棍,左右挑弄一番,終還是滿帶困惑的將龜甲夾出。

  “怎不見裂?”

  田何話音未落,就見片刻之前,還絲毫看不出龜裂趨勢的龜甲,應聲生出一條筆直的裂縫,從正中間斷成兩半!

  “這!”

  待田何面帶驚詫的蹲下身,兩名書童也滿是驚詫的蹲下來,打量起那枚齊齊裂成兩半的龜甲。

  “如此卦象······”

  “聞所未聞吶?”

  面帶詫異的發出一聲驚嘆,就見田何若有所思的直起身,悠然望向劉盈離去的方向,悄然瞇起眼角。

  “如此怪異之卦象······”

  “縱老夫曾試卜于陛下,亦未至如斯之地啊······”17387/9841491

飛翔鳥中文    大漢第一太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