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元始大羅天中,元始天尊開講混元道果之后,雖然諸多準圣大能都猜出了元始天尊此舉是在利用他們,達成某種目的,但事關混元道果,圣人之機,他們又怎能放棄呢?
任何事情,但凡知道的人多了,也就不再是秘密。
一時間,西游大世界的所有修士,除了那些真的沒有任何背景的倒霉蛋,幾乎大多數修士都開始在為一千二百元會之后的量劫做準備,等待大戰的到來。
不管是什么樣的戰爭,天地殺劫,傷亡最慘重的永遠是底層的修士。
沒有人想成為炮灰,白白的死去,一眾修士為了度過天地殺劫,那是各顯神通。
有著閉關苦修,有著煉制各種神兵法寶,有的練習殺伐神通,有的則是紛紛出世,大開山門,廣收門人弟子,就是為了尋找“替身”。
封神殺劫的時候,
闡教十二金仙可是將這種手段玩的出神入化,有了前車之鑒,
他們為了各自的小命,
怎么能不紛紛效仿呢?
有了圣人的預警,
天地殺劫的時間已經確定,西游大世界的各方勢力,
各路大能,除了閉關的賈瑞,都開始忙碌起來。
對于強大的修士來說,
時間是最不值錢的。
轉眼間三百年時間過去,關于鴻蒙紫氣還有量劫的消息激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了下去。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
這一切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而已。
講道結束之后,賈瑞在瑤池勝境之內,與一眾準圣大能達成的交易,自然成為了三界修士關注的另一個話題。
對于賈瑞手中的二代功德金蓮、六根清凈竹,
菩提子等靈根,
一眾修士怎么能不知道,這與佛門之間必然存在著十分微妙的關系。
對于一直上躥下跳的佛門,
因為背后有著接引、準提兩位圣人坐鎮,
一眾修士當然不好說它的不是。
不過那名聲嗎?現在在三界之中是真的不怎么地。
彌勒創立的白蓮教一直都是人間界,
人族各大王朝打擊的目標。
就是有極品先天靈寶凈世白蓮鎮壓氣運,教派傳承連綿不絕,
也改變不了它人人喊打,
迎風臭十里的事實。
連帶著佛門傳教之時,一眾佛門修士在提起靈山世尊的時候,
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佛門大興的天道大勢雖然沒變,但是在人間界,特別是南瞻部洲之地,
“救苦救難觀世音”,
“幽冥教主世尊地藏”…等佛門大能的名頭與香火,如今遠遠超過了彌勒這個佛門世尊。
彌勒心里苦啊!
他好不容易創立的白蓮教,
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異端邪說了呢?
為了香火,
彌勒不得不想著辦法修改白蓮教的教義,
同時修改傳道方式!
對于彌勒來說,
佛門和白蓮教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假,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眼看著天地殺劫即將來臨,為了證道混元,奪得傳說之中的鴻蒙紫氣,他現在的腦子里,想的全都是佛門還有白蓮教的擴張。
至于擴張過程中,沾染的因果業力,他現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誰讓他佛門是這次域外天魔來襲的首要目標的!
身為西天大雷音寺佛門世尊,魔劫降臨之日,他本人定然是首當其沖。
至于復活的釋迦牟尼,也就是如來,彌勒現在對他是滿肚子的怨念!
好不容易將如來這個現在佛熬到圓寂,他從未來佛變成了現在佛,成功上位,這屁股底下的九品功德金蓮寶座還沒坐熱乎,怎么就攤上了這么倒霉的事呢?
三十天之上,玉帝王母的心情同樣不好,元始天尊一句混元之下盡在劫中,可是將他們夫妻兩個嚇得不輕。
好在玉帝的內心足夠強大,經歷了那么多的風風雨雨,他對于大劫之事已經可以泰然處之。
如果到時候真的事不可為,他們夫妻兩個又不是沒有靠山的,大不了去紫霄宮里當道童唄!
何況在玉帝看來,事情還遠遠沒有走到那一步,這一大劫的規模再大,也不會超過混元這個層次。
既然都是準圣,他與王母夫妻二人聯手,再加上各種先天靈寶,抵御來犯之敵,
還是很有信心的。
忽然,
玉帝沉思之中,腦海中閃過一道亮光。
“對啊,朕手中還有周天星斗大陣,此陣一出,
圣人之下,當再無敵手!”
一念至此,玉帝原本有些緊張的心情頓時放松了許多。
恰逢此時南瞻部洲的人間王朝已經走到了末尾,正是改朝換代之際,那大宋朝廷倒行逆施,皇帝昏聵,百官庸碌,黎民百姓怨氣沸騰,玉帝當即就有了讓三百六十五路星君下凡歷劫的想法。
玉帝當即傳旨道:“傳旨:人間兵戈將起,王朝更迭在即,著三百六十五星君分神下凡歷劫,時間人間三百年!”
說不清是玉帝此言,恰好推到了天道的演化,還是天道的演化,左右了玉帝的言行。
隨著玉帝圣旨一出,天庭三百六十五星君紛紛分身投影,分神下界而去。
都是金仙以上強者,分化出一道應劫的分身,那不是輕而易舉。
至于各路仙神真身,自然是該盡忠職守的盡忠職守,還閉關的閉關,該處理公務的處理公務。
真身下界,除了那些被貶下凡間的家伙,或者是被打得魂飛魄散的倒霉蛋,其他仙神是不會那么做的。
話說在南瞻部洲有一王朝,國號為宋,此時正是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
但見皇宮上空,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祥云籠罩,瑞氣彌漫。
不過在這一片繁華氣運之中,無數道黑氣正在侵蝕大宋國運。
身處這方神魔世界,三界神佛不時頻頻在人間界顯圣,大宋王朝之中的仙佛兩家道統也是有的。
有那有識之士,通過望氣手段,已經看出了這大宋即將步入末路,頓時開始在大宋境內,尋找擁有潛龍命格的未來人主。
大道艱難,天資超凡脫俗的實在是鳳毛麟角,所以一些修士為了功德氣運,就踏上了扶龍庭的道路。
一旦成功,羽化成仙并非難事,可若是失敗的話,人道氣運帶來的反噬,也會讓他們身死道消。
不過為了求道,這些人別無選擇。
皇宮大殿之中,當朝人王天子高坐龍椅之上,接受文武百官,滿朝朱紫的朝拜。
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
不過天意既然已經注定,人間兵戈將起,又豈是一道旨意可以改變的。
在天道大勢之下,這場瘟疫逐漸盛行開來。
大宋天子知道此事,從此一病不起,纏綿于病榻。
好在他的神志并未糊涂,知道天高地厚的他,現在只能將救他大宋江山社稷的希望,放在漫天仙神身上了。
朝堂之中多有借助國運修行之修士,就好比當初的唐太宗皇帝朝中,就有著天庭人曹官魏征,可以在睡夢之中斬殺涇河龍王。
所以大宋天子強打起jing神,召集朝中有修為的修士,前來宮中議事,問策于眾人。
王朝更替,本就是天道循環演化的必然過程,所以一眾修士也不敢逆天而行,只能顧左右而言他。
就在大宋人王失落之際,一人突然自班位之中越出,原來是時任參知政事的范仲淹。
范仲淹奏曰:“目今天災盛行,軍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嗣漢天師星夜臨朝,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可以禳保民間瘟疫。”
此言一出,可謂是滿堂皆驚,眾人實在是想不到,這位仁兄竟然敢違逆天意行事。
這位范仲淹范相公,是根紅苗正的儒家大儒,修了一口浩然正氣,在大宋國內,斬妖除魔無數。
后來以儒入道,一夜之間筑基成功,不依靠任何功法,就在三年時間里修煉到了金丹之境界。
再后來被云游四方的八仙之一漢鐘離點化,收入門墻,可謂是大宋的一位傳奇人物。
不過既然有了帶頭之人,有人承擔了氣運反噬的主要后果,這些人也就沒了后顧之憂,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對于范仲淹的諫言,表示紛紛附和。
大宋天子并非蠢人,做了這么多年的天子,他對于人性的把握,是非常清楚的。
通過眾人的反應,就能猜測出這位范仲淹的諫言必然是正確有效的。
“咳咳…咳!那就依愛卿所言!”
這位大宋天子感激的看了不卑不亢的范仲淹一眼,心中大喜,當即準奏道。
大宋江山危在旦夕,或許是有了希望,這位天子不知哪里來的力氣,從龍榻上起身,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
之后他又御筆親書,并降御香一炷,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轟隆隆…
有人逆天而行,天道自然要降下天劫,不過這雷聲終究還是沒有落下來。
只因為這位范仲淹范大人,行事一向光明正大,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斬妖除魔無數,積攢了不少的功德氣運。
此次諫言,雖然消去了他七成功德氣運,但是這位范相公沒有流露出任何懊悔之意。
他此舉雖說是逆天而行,卻更是為了大宋王朝,那些被瘟疫纏身的百姓。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隨著天機變化,賈瑞自悟道之中蘇醒過來,他眼中jing光一閃,透過層層虛空,看向了那南瞻部洲,大宋王朝所在之地。
如此為國為民,錚錚傲骨之人,賈瑞的臉上也帶著絲絲敬佩。
既然這位范相公已經被人教收入門下,賈瑞也只能祝福他前程似錦了!
天下誰人不識君!
用來形容此時的范仲淹再合適不過。
三界六道,無數存在與賈瑞一樣,都將目光看向了范仲淹的身上,畢竟在三界之中,已經很久沒有落下天劫的事情發生。
畢竟天道至公,或者說天道死板也行,只要你不故意逆天而行,基本上就不會有落下天劫的事情發生。
不過眾人注視了幾眼之后,就紛紛收回了目光,畢竟范仲淹的心性再是不凡,現在也不過是一位金丹修士而已。
何況他已經被人教收入門下,三界之中可沒有人,敢從那位太上圣人的手中搶人!
那位,可是出了名的不好惹!
接下來,那位被大宋天子委以重任的洪太尉,卻直接在不經意間闖下了大禍。
他竟然將龍虎山歷代鎮壓封印的鎮魔塔給打開了。
雖然此事經不起推敲,為什么金仙都打不破的龍虎山歷代封印會被洪太尉一介凡人打破。
但是天庭之上,四大天師之一,有著太乙金仙圓滿的張道陵,張天師的說法就是,這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巧合。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玉帝信了。
頓時,天地間烏云遮天蔽日,狂風陣陣之中,一百零八道黑氣自封魔塔中脫困而出,天上諸天星斗之中,天罡地煞一百零八道星辰大放異彩。
星辰劫到來,一直在布局的佛道兩派大能,紛紛出手,開始盡可能的爭奪三百六十五路星君歸位的功德氣運。
畢竟為了證道混元,他們現在可不會放過任何可以獲得功德氣運的機會。
眼下是天罡地煞,接下來還有南北星斗,二十八宿,紫薇帝星…
這些星君在歷劫之時,那份功德氣運,還是很令人眼饞的。
水泊梁山的事情緩緩拉開大幕,大宋王朝的仁宗天子早已閉上了雙眼,范仲淹范相公也已經得道而去。
即將上演的星宿劫,將會是另一場離合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