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上熱下寒

  第六百六十九章上熱下寒第六百六十九章上熱下寒←→:最新網址:沈安榮坐診的診室在內科診室的最里面,剛才那會兒方樂和程云星沒怎么注意,這次過來還問了護士,這才找到。

  這會兒還沒有電子門卡,診室門口里面的醫生信息都是手動更換的,上面確實是沈安榮。

  診室門是半開著,沈安榮對面還有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醫生。

  此時里面還有患者,方樂帶著程云星直接就走了進去。

  兩個人進門,沈安榮對面的年輕醫生站起身來,還打算說點什么,沈安榮就看到了進來的方樂。

  “方教授!”

  沈安榮急忙起身招呼,臉上帶著笑意。

  “沈院長您忙著,我就在邊上看一會兒。”

  方樂笑著道。

  “好,好。”

  沈安榮重新坐了回去,一邊吩咐對面的青年醫生給方樂倒水,一邊問:“方教授今天剛到?”

  “前幾天已經來了,去了一趟豐州,昨晚才回來,就說過來看看沈院長。”方樂笑道。

  “方教授是大忙人啊。”

  沈安榮開著玩笑。

  “方教授,請坐。”

  沈安榮對面的青年醫生聽著兩人對話,也差不多猜出了方樂的身份,一邊招呼方樂在他坐的椅子上坐下,一邊給方樂倒了杯水。

  二十二三歲,又被沈安榮稱之為教授,除了西京醫院急診科的方樂,估計全國再也找不出如此年輕的教授了。

  青年是沈安榮的弟子,名叫霍平飛,不同于一般的青年醫生,是聽說過方樂的。

  二十二三歲的副教授,方樂這樣的年齡,就取得如此成就,不知道多少醫生聽著都禁不住是一陣羨慕。

  方樂坐在沈安榮對面,程云星就站在方樂邊上,沈安榮也不再和方樂說話,專心給患者治病。

  患者是一位患兒,大概五六歲左右,被母親抱在懷里。

  沈安榮一邊摸脈,一邊詢問著情況。

  患兒是泄瀉,同時伴隨腹脹,稍微吃點東西,腹脹則更為嚴重,同時還伴隨著惡心嘔吐,所以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吃飯了。

  最初家里是給弄點湯喝,到了后來,喝湯也嘔吐。

  “嘴里面什么感覺?”

  沈安榮摸過脈,查看過孩子的舌苔,溫和的問道。

  “有點苦,就像是喝了藥一樣。”

  小孩想了想道,畢竟已經五六歲了,苦和甜還是分的清的。

  “平常渴不渴?”

  沈安榮又問:“就是有沒有想喝水的感覺,和吐沒關系。”

  小孩想了想,道:“不想。”

  給孩子治病,最難的就是溝通,中醫之所以把兒科單獨區分,也正是因為兒科的特殊之處。

  中醫診病,患者的感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成年人最起碼能夠準確的表述自己哪兒不舒服,有什么感受,孩子的話就很難描述清楚。

  所以中醫針對兒科,一方面要細致,盡可能的從各種細節去觀察,一方面要盡可能的去引導,用孩子的語言去套話。

  “認真看著。”

  方樂用腳輕輕的踢了一下程云星。

  沈安榮的水平是很不錯的,就內科水平而言,方樂覺的沈安榮并不比他差多少,這位江州名醫無論是醫術還是醫德,都讓人無可挑剔,絕對稱得上一代大醫。

  問著話,沈安榮又把小孩的手拿了過去,看了一下孩子的指紋,指紋淡黃隱沉......

  “小便怎么樣?”

  沈安榮又問孩子的母親。

  “小便還好。”

  “嗯!”

  沈安榮微微頷首,一邊書寫藥方,一邊道:“從脈證來看,應該是先泄瀉,從而導致脾胃早傷,氣虛不華,寒濕積中,因而進食之后則胸腹發脹,舌絳口苦,是肝膽之熱,彌漫中焦,因而無論是吃飯還是喝水,都會嘔吐。”

  一邊說著,沈安榮一邊開了方劑,方劑寫好,沈安榮卻沒有急著遞給患者,而是笑著對對面的方樂說道:“方教授順便看一看,查漏補缺嘛。”

  方樂和沈安榮并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他知道沈安榮這是真的和他交流切磋,沒別的意思,笑著接過藥方。

  “此為嘔吐案,上熱瞎喊、扦格不通,沈院長這個方子用的高,干姜黃連黃芪人參湯寒熱并用,以寒重熱輕,在劑量上更是掌控的非常好。”

  說著方樂把藥方又遞回給了沈安榮。

  “哈哈。”

  沈安榮禁不住笑道:“方教授不愧是方教授。”

  說著話,沈安榮在藥方上簽字,然后遞給患者家屬:“回去按方服用,用完之后可以再來復診,如果我到時候不坐診,掛別的醫生的號也可以。”

  有著沈安榮的首診在前,之后的醫生參照首診,基本不會出錯。

  一般來說,首診醫生是很重要的,在江中院,其他醫生最起碼是不會懷疑沈安榮診斷的正確性的,有這個前提參考,后續大方向就不會出錯。

  要是換了別的醫生,或許后來者就會質疑首診。

  送走患者,青年醫生喊了下一位患者,方樂則拿起紙筆,把剛才沈安榮開的方子寫了下來,敲了敲桌子。

  “來,看看這個方劑。”

  星星同學急忙湊了上去。

  “剛才的病癥聽清了沒有?”

  方樂問程云星。

  “嗯!”

  程云星點了點頭。

  “從剛才的脈證來看,患者是因為泄瀉導致的脾胃早傷......從而形成上熱盛而下寒且虛的情況......”

  方樂一邊在方劑上劃了一條線,一邊說道:“《傷寒論》里面有記載‘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則吐,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說著,方樂問程云星:“這個病癥有什么不同?”

  “未經吐下。”程云星哎呀了一下道。

  “對。”

  方樂點頭道:“這個病案雖然未經吐下,然則久泄傷脾,其理正同。脾傷則清濁不分,陽格于上,陰沉于下,故用藥上宜有分寸,這種情況下,如果用寒藥以治下,則必然格拒不入,肯定會引起上熱加劇......”

  正如高大偉所說,醫生進了醫院之后,上級醫生不可能時時的手把手去教你,往往都是看機會的,哪怕方樂對程云星也是一樣,忙起來的時候肯定顧不上。

  基本上都是正好遇到了,講解一番,指點一番。

  這會兒沈安榮正在給患者診治,剛才的患者情況又很有代表性,方樂也就順便給程云星講一講。

  方樂給程云星講解的時候,邊上的霍平飛也湊到邊上聽著,聽的津津有味。

  方樂的名氣不小,之前霍平飛也多次聽沈安榮提起方樂,說方樂多么了得,言語之中多有稱贊,甚至有點自愧不如。

  但是霍平飛總覺得師父有點自謙了,方樂才多大年齡,哪怕水平不錯,肯定比不過他的師父。

  能拜師沈安榮,霍平飛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沈安榮現在雖然不算江中杏林界第一人,但是水平高,醫德高,又是江中院的院長,各方面都是絕佳。

  這會兒聽著方樂給程云星講解,霍平飛才感覺到,他的老師對方樂的評價一點都不算夸張。

  剛才這個病癥,上熱下寒,治療的難度并不算低,而方樂則很顯然把這個病癥已經吃透了,辨證方面如何判斷,用藥方面如何掌握。

  沈安榮一邊診治患者,一邊抬頭看了一眼對面,微微笑了笑。

  方樂最讓沈安榮欣賞的也就是這一點,年紀輕輕,水平了得,而且還不自傲,這會兒分析他剛才的病案,分析的也非常到位。

  沈安榮坐門診,并不對外掛號,這邊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其他診室轉診過來的。

  沈安榮是院長,其他醫院的院長,哪怕是臨床出身,當了院長也都很少坐門診了,沈安榮一月兩次門診,自然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普通患者身上,他在這邊就是處理一些棘手病癥的。

  來到沈安榮診室的患者,每一位病情都比較復雜,不說多么嚴重,最起碼在辨證治療上都有著特殊之處,真假難分,虛實難辨。

  沈安榮在對面診治,方樂在對面聽著,遇到不錯的病案,就給程云星講解一番,今天上午方樂也沒什么事,這邊現場教學,對星星同學來說多少也有收獲。

  上午十一點多。

  江中市火車站,龐建業帶著一位三十歲出頭的青年醫生下了車。

  剛剛下車,站臺邊上不遠處接人的牌子就映入眼簾。

  “龐主任!”

  青年醫生急忙向那邊一指。

  “走吧。”

  龐建業向著牌子走去。

  舉著牌子的是一位二十五六歲的青年,青年醫生邊上還有一位四十六七歲的中年人。

  中年人看到龐建業走來,急忙笑著道:“是龐主任嗎?”

  “我是龐建業。”

  龐建業點頭道。

  “龐主任好。”

  中年人急忙伸出手,笑著道:“我是市中心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貝康林,很高興認識龐主任。”

  “貝主任好。”

  龐建業也伸出手和貝康林握著手:“來的時候我就聽孫主任說起你了。”

  “我和老孫是醫學院時候的同學。”

  貝康林一邊接過龐建業的行李,一邊客氣的招呼:“龐主任請,車子已經在外面候著了,我們楊主任聽說龐主任要來,原本是打算親自過來的,臨時有點事實在是脫不開身。”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國上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