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六章 錯過了什么?

  “陳老!”

  陳和平剛剛走進醫館,醫館里面兩三個人就圍了上來。

  三個男人,年齡大一點的三十三歲,小一點的和方樂年齡差不多。

  “陳老,求求您,救救我媽吧。”

  年齡大一點的男人,說著話就已經要給陳和平跪下了。

  “快起來吧。”

  陳和平急忙扶住男人:“既然來了,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觀,來,把患者抬到床上,說說情況吧。”

  另外兩個人急忙抬著患者到了邊上的檢查床上,年齡大的男人給陳和平說著情況。

  “我母親是半年前突發腦溢血,然后半身不遂,醫院那邊要求我們做手術,可手術費實在是太貴了,我們是四處打聽,聽說陳老您是華佗在世,扁鵲重生,求求您。”

  “華佗在世,扁鵲重生我是萬萬不敢當的。”

  陳和平走到患者邊上,道:“我看不好的患者同樣很多,我先看看情況,盡力而為。”

  “謝謝陳老。”

  陳和平走到患者邊上的時候,方樂和陳進社也到了邊上。

  患者六十五六歲的樣子,口嘴斜,留著口水,卷縮在一塊,衣服也穿的比較摳,不過看上去卻骨瘦如柴。

  “是感覺到冷嗎?”

  陳和平伸手檢查患者的手足,手足厥冷。

  “是,一直打哆嗦,看著好像是冷,可又不能說話。”

  陳和平點了點頭,然后拉了凳子在邊上坐下,給患者診脈。

  “中風證。”

  做過檢查,陳和平站起身來,問:“這么長時間,還找過別的醫生嗎?”

  “找過。”

  患者的大兒子道:“這半年,我們是四處求醫,每打聽到醫生,都是拉著車,帶著我媽去登門求醫,藥也吃了不少了,可就是不見好。”

  患者的兒子說話的時候,方樂順便向門口看了一眼,門口放著一輛板車,板車上鋪著被褥,原來兄弟三人是一路用板車拉著母親步行而來的。

  一般到了這種境地,肯定都是麻煩人的次數不少了,要不然,這個時候不說私家車,拖拉機之類的還是能叫的到的。

  “之前的方子帶了嗎?”陳和平問。

  “帶了。”

  患者的長子急忙從背著的布包里面拿出藥方。

  “祛風化痰?”

  陳和平看著幾個方子,眉頭就皺了一下。

  像患者這種情況,沒錢動手術,家里人又不放棄,這年月看中醫是最常見的情況,患者的長子拿出的幾個方子也都是中醫處方。

  除了有的完全沒有診斷清楚之外,其中一兩個方劑在陳和平看來還是對癥的,祛風化痰,剛才陳和平也是這么想的。

  一般來說,中風證,患者必然是體內先虛,外邪由外入內,內邪由內向外,閉塞臟腑經絡氣機......就會出現突然昏倒、口眼歪斜或者半身不遂,周身抽搐等癥狀。

  在中醫中,中風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在《傷寒論》名曰中風又稱桂枝湯證。內風屬內傷病證,又稱腦卒中,卒中等。

  也就是外邪由外入內,內邪由內向外。

  中醫將外邪分為風、寒、暑、濕、燥、熱(火)六種,合稱為“六淫”。

  而風邪則被稱之為“六淫”之首。

  《黃帝內經》就有“風為百病之長”的說法。

  這個風邪,指的也并非是確指的“風”,不是說吹了風,那就是風邪,而是一種特性。

  在六邪之中,風邪的特性是善走,就像是四季皆有風的產生,它無所不在,流動不居,善行數變,有升發向上、向外促使腠理(肌膚)疏泄張開、易襲陽位等特性。

  所以面對中風患者,祛風化痰是最常見的方法。

  可前醫用過祛風化痰的法子,卻沒有奏效,這就讓陳和平有點疑惑了。

  “方醫生也看看吧。”

  陳和平把手中的方劑遞給方樂。

  方樂細細看過,邊上的陳進社伸手把方子要了過去。

  “方醫生怎么看?”

  陳和平問。

  “一般來說,此類患者必然是體內先虛,從患者的情況來看,病了已經有半年了,陽氣日衰,少陰寒化,從而四肢厥冷,陰寒內盛,陰虛水泛......”

  方樂緩緩道:“從脈證來看,把此證當作中風治之,倒也沒錯,可祛風化痰之法沒有效果,是不是可以從專注先天真陽衰損下手?”

  “方醫生的意思是扶正?”

  陳和平問。

  陳和平畢竟已經六十來歲了,方樂的話說的委婉,陳和平還是聽的明白的。

  “不錯。”

  方樂道:“要知道,人之所以奉生,主要在先天真氣,患者陽氣日衰,哪怕使用祛風化痰之法,患者體內正氣不足,又如何能夠驅趕風邪,如果扶其真元,以自身真元抗衡風邪,內外兩邪都不足為懼。”

  “扶其真元?”

  陳進社這會兒也看過了方劑:“方醫生,那內外兩邪就不予考慮?”

  “怎么能說不予考慮呢,還記得我最初說的嗎,此類病癥,必然是體內先虛,然后才有內外兩邪,如果體內不虛,那么內外兩邪又如何立足?”

  方樂道:“扶其真元,內外兩邪沒有容身之地,看上去沒有治邪,然而事實上卻已經治邪,看上去沒有治風,然而事實上卻已經祛風,倘若繼續祛風化痰,而不扶陽,那么必然會造成真陽脫絕的危險,為什么,正是因為正虛而邪始生。”

  陳和平微微沉吟:“今天聽方醫生這么一番說法,真是讓人茅塞頓開,既然如此,還請方醫生擬方。”

  方樂沒有推脫,走到邊上就就診桌前面寫了方劑,然后拿過來遞給陳和平。

  “四逆湯并真武湯加減?”

  陳和平看著方劑,組方配伍陳和平是看的懂的,可劑量?

  不僅僅是陳和平,就是湊在陳和平邊上看的陳進社也愣了一下。

  附子:130克。

  那天在市中心醫院,陳和平才聽李希文說,他們方醫生人送外號方附子,附子的最大劑量用到過200克,這才過了幾天,方樂這邊就開了130克的附子。

  雖然和200克比起來,差距還很大,可這么大劑量,對于大多數醫生而言,那都是相當可怕的劑量了。

  “患者已經少陰寒化,陰寒內盛,陰虛水泛,所以必須回陽救逆,化氣行水,堅持以扶陽為本,劑量必須足。”

  方樂解釋道。

  “按照此方,去準備吧。”

  陳和平畢竟是民間名醫,行醫幾十年,見識和膽魄還是有的,他知道方樂說的有道理,把方子遞給兒子陳進社,然后對患者的三個兒子交代道:“你們的母親就在這兒用藥,我們隨時觀察,等到病情穩定再說。”

  “謝謝陳老,謝謝方醫生。”

  患者的三個兒子急忙道謝,他們剛才聽到陳和平對方樂的稱呼了。

  雖然方樂年輕,和陳和平都如此重視,他們作為外行,就更不亂摻和了。

  不得不再次感慨,這個時候的患者和患者家屬還真的是很好交流和相處的。

  “麻煩陳老準備一下酒jing。”

  等陳進社出去準備,方樂又對陳和平說道。

  陳和平走到邊上,拿了酒jing過來,就見方樂伸手在胸前一抹,手中就多了一根明晃晃的金針。

  看到方樂拿出金針,陳和平的瞳孔就是一縮。

  越是行家,越是清楚金針的操作難度。

  中醫里面的長針,七寸針就不是一般人能施展的,更別說比銀針質地還要軟的金針。

  方樂沒吭聲,而是仔細的給金針消毒,然后又給患者的眼角消毒。

  等消過毒,方樂手腕一抖,金針就扎進了患者的眼角,然后緩緩往進走,邊上陳和平嘴巴微張,大氣也不敢喘一下。

  在西京醫院的那一幕,如今在陳和平面前上演。

  陳和平也算是民間名醫了,可也是第一次見到有人這么施針。

  隨著方樂的金針不斷往進走,陳和平的心都禁不住提到了嗓子眼了。

  金針一進一出,就有濃黑色血液順著患者眼角滲出。

  因為患者病了已經有半年,血液的顏色要比程云海母親的顏色更深。

  陳和平急忙上前,幫著方樂處理,而方樂則開始另一只眼睛。

  金針進的時候很慢,出的時候也很慢。

  等方樂收了金針,陳進社剛剛從外面進來,看到患者眼角滲出的黑血,陳進社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方醫生剛才針灸了?”

  而陳和平卻沒有吭聲,還沉浸在剛才方樂的針刺當中。

  足足過了三分鐘,陳和平這才道:“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呀。”

  陳進社看著自己的父親。

  什么玩意就神乎其技?

  他剛才錯過了什么?

  再看方樂,正在給一根細細的金針消毒。

  金針很細,剛才陳進社沒注意看,都沒看清楚方樂在干嘛。

  “剛才方醫生用的是手中的金針?”陳進社問。

  “讓陳老見笑了。”方樂謙虛道。

  “此生能見如此絕技,我是死而無憾了。”

  陳和平卻唏噓道:“何談見笑,能認識方醫生,真的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運了。”

  陳進社更是懵逼。

  竟然能讓他父親說出這樣的話,他剛才究竟錯過了什么?

飛翔鳥中文    大國上醫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