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手還是要有的。
其實重點也不在二把手,而在于一個穩定的格局中,高層需要有本地人。
尤其目前瓊州這種情況下。
所以哪怕其實不需要,哪怕就掛個名,也應該弄一個。
可問題現在又沒有合適的人選,那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搞個長老會了。
當然,
長老會其實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某種意義上說可能比個體的二把手還要更好。
因為黎族村寨很多,選一個確定的大家都服氣的,很難。
還不如就都在里頭,這樣公平,誰都不吃虧。
正好眼下也是個不錯的機會。
一來曬鹽需要時間,中間沒什么事情做,
就是觀察,等。
二來要把黎寨眾老聚集起來不容易,
而剛好眼下便大部分都在。
于是陳遠便現場把這些人組織起來,說明了準備組建長老會的事情。
結果也不錯。
長老會這個組織,且不說加入有什么好處,但加入絕對沒壞處。
與此同時,你要是不加入,別人就加入了,那肯定就吃虧。
況且這是實實在在有好處的。
什么都不用干,就掛個名,便能有一份糧米俸祿,何樂而不為?
于是當場便都欣然同意加入。
顯然是沒想到還能這樣,長樂禁不住悄悄豎起大拇指:“陳大哥有想法哦,這樣的辦法都想得出來。”
陳遠笑道:“還好吧,畢竟生活的時代不同,各種各樣的事情見得多。”
長樂笑著搖頭:“我覺得不對,
我覺得還是陳大哥有想法。”
“妾身覺著也是。”鄭麗婉微挺著肚子亦笑道。
永嘉則眨眼道:“那我就不夸了,
我呀,還是仔細看看鹽田,什么時候能出鹽。”
其實都在看,
都在等。
一來今天過來的目的就是這個,二來這里除了看曬鹽,也沒別的事可以做。
但很顯然鹽不會那么早出來。
盡管相比鹽池,鹽田淺很多,更易于水分蒸發,盡管海水也經過一定程度的濃縮,可真正開始結晶出鹽,還是下午將近三點。
這個時候原本有些趁機的場面迅速變得熱鬧起來,鹽田中結晶出鹽的速度也驟然加快。
一來是水分在持續蒸發,導致海水中的鹽分結晶析出。
二來溫度已經達到一天之中的最高點,開始緩慢下降,導致海水中鹽分的溶解度開始降低。
這樣一直到下午五點,鹽田中便可清晰看到一層厚厚的潔白的鹽。
“成了,公爺,咱們成了!”
“鹽,好多鹽,好多雪白雪白的鹽!”
“咸,一點都不澀,刺史您看!”
下午五點的太陽已經不怎么熾烈,晚風自海面吹來,夾雜著淡淡咸濕的水汽,更是涼爽宜人。
場面卻愈發火熱,總面積將近一平方公里的鹽田上,人們歡呼雀躍,笑聲載道。
陳遠抓了一捧,挺細膩的,也很均勻,自指縫中流出宛如指間之沙。
潔白度也很高,感覺跟現代社會吃的都沒多少區別。
味道還不錯,是比較純正的咸味。
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海水中固然還有氯化鈉之外的東西,以至于海鹽容易發苦,發澀。
可實際上,只要不把海水完全曬干,熬干,那么絕大部分雜質都會繼續留在海水中。
因為相比氯化鈉的含量,海水中其它雜質含量都很低,想要達到飽和甚至過飽和的程度并不容易。
便也不再等待,當場發放“戰靴”,木耙,木掀,收鹽。
不怎么多。
就馬馬虎虎收了個三千多斤,然后隨便分一分,回頭自己想辦法干燥,整個開工儀式便算大功告成。
各村寨也十分配合。
轉天上午,兩族每個村寨十個總共兩百加的勞動力便到了,有男有女,皆青壯。
鹽場的曬鹽工作也在幼娘的帶領與主導下正式拉開帷幕。
陳遠閑了。
搞定一樁大事,他給自己放了個假,帶著永嘉長樂到李淵處探望,又好好玩耍了一天。
緊跟著直升機升空,直飛安南。
沒別的意思,就是探路,確定方向,看看到底多遠。
事實證明也的確是不遠。
起飛一路往西,直線距離堪堪四百公里出頭,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沒降落,卻也把當地土著嚇得夠嗆。
而安南沿著海岸線狹長的地形,使得抵岸后再往西不過區區半個來小時,便出安南進入真臘。
也就是老撾一代。
之后就沒繼續往前走,掉頭原路返回。
這時永嘉才好奇問道:“這就要準備過來了嗎?”
陳遠笑著點頭:“對啊,島上雖然也有資源,但是開采起來太難了,不如過來弄,順便再搞點糧食木材之類的東西回去。”
“這個我知道,真臘正宗的大紅酸枝一噸上六位數。”長樂頓時也來了興致。
陳遠好笑:“我連一噸上九位數的海黃料都不在意,會在乎區區一個一噸才六位數的大紅酸枝?
不過這邊的大紅酸枝老料拉回去絕對不止六位數一噸是真的,怎么也得七位往上跑。”
大紅酸枝就是老紅木,而老紅木又以老撾出產的最為優質正宗,享譽全球。
也正因為此,其實大紅酸枝正經的大料已經見不到了,目前所謂六位數一噸的,放在過去都是不入流的小料。
這樣一來這邊的大紅酸枝要是拉回去,絕對就不止六位數。
不過不好出手也是真的。
翡翠再極品,運氣夠好總能開出來,可需要年份生長,還受到管制禁止出口的東西,說實話,不好操作。
真要說賺錢,也跟翡翠原石沒得比。
所以陳遠興趣并不大,他充其量就是搞點回來當柴燒,畢竟這會連上等的海黃料都多的是。
長樂笑呵呵說道:“那就拉回來做成家具,地板,再高價買回去。
然后還可以賣長安,賣江南,賣西域。”
“嗯,這個想法不錯,搞貿易自然是商品種類越多越好,那回頭咱們找個地方,開個家具廠,專門生產家具,實木地板。”
好材料是不愁沒地方用的。
即便不往現代社會搗騰,在當下稍微運作一下,也是財源滾滾,可以帶來大量的好處。
至于拿什么來交換,自然就是食鹽霜糖玻璃這些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ddyueshu。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