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44章 鹽場

  第一個項目,沒得說,自然是鹽場。

  這也是最簡單,最觸手可及,最不能不做的項目,因為瓊州靠海,條件實在是太過得天獨厚。

  可話又說回來,

  鹽場也不是說建就建的,想要建鹽場,也需要材料。

  所以雖說第一個項目是鹽場,實際上卻要先弄水泥廠,不然鹽池就蓄不住水,沒法發揮功效。

  而要做水泥,

  又少不得要燒磚,

  因為建水泥窯需要磚。

  此外,

  水泥要磨,要想有足夠的強度,又需要添加礦石礦渣之類的材料,這樣就顯得頗為麻煩。

  基本上等于把驪山那邊開始的過程重走一遍。

  但這又是沒辦法的事情。

  因為不論水泥還是磚塊,都是最基礎的工業建筑原料,沒有不行。

  哪怕是不搞鹽場,這些東西該弄還是要弄。

  好久好在時至今日,這些事情已經不用他親自帶頭親自盯著了,可以幫忙看著的有的是。

  是以指定地點稍作指示后,水泥廠磚瓦廠的事情就沒怎么理會了,轉而開始挖鹽池。

  鹽池的作用是納入并存儲海水,同時通過風吹日曬,對池中海水進行濃縮。

  也因此,選址有講究,既不能離海太遠,

  又不能離海太近。

  離海太遠不方便納潮,離海太近容易在漲潮是被淹。

  等位置選好,便是挖掘了。

  干凈利落,直接上挖掘機。

  這一挖就是好幾天,一畝一個的大鹽池,一個接一個,蔚為壯觀。

  鹽池之外,離海比較近的地方,又開溝,把海水引進來。

  等這些工作都完成,水泥也出來了,便開始澆筑,為此,還特意命人拉來了大量本地黑卵石。

  因為黑色吸熱,能把幾乎所有可見光都吸收轉化為熱量,這樣便可有效加快水分蒸發,提高海水濃縮及曬鹽效率。

  “難怪天熱的時候頭容易曬得發燙,原來是這個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賢弟這鹽場是否有些太大了?”

  房玄齡等人一開始也不懂,就是純粹看熱鬧,畢竟這種曬鹽法還是很新鮮的,因為在此之前,都是煮鹽,煎鹽,有個很別致的說法,叫做熬波。

  聽陳遠一解釋,終于懂了,就是這鹽場的規模,還是感覺有些震驚。

  因為太大了。

  一畝一口的鹽池,一個接一個,足足二十個,看著都驚人。

  陳遠卻一點感覺都沒有,聞言笑道:“不算大啊,我家鄉的鹽場,那都是以萬畝計的,咱們現在這點,小場面,都不好意思叫做鹽場。”

  其實也沒那么小,畢竟鹽池只是鹽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納水濃縮,鹽場除了鹽池之外,還有鹽田,那才是真正產鹽的地方,面積相比鹽池也要大上許多。

  只不過眼下還沒開始弄。

  永嘉也是頭一次看到曬鹽,聽完興致勃勃問道:“那咱們這個鹽場產量怎么樣呢?一年下來應該也不少出鹽吧?”

  “是呢陳大哥,快說說,咱家這鹽場一年能出多少斤鹽?”永嘉提出的是一個大家都想知道的問題,長樂等人也很想知道。

  而事實上這鹽場的的確確就是私人的,說是“咱家”一點問題沒有。

  陳遠聽著就笑:“應該不是多少斤,而是多少萬斤才對。

  至于多少萬斤,你們可以大致估算啊,一百公斤海水出七斤鹽,這些鹽池中的海水分散到鹽池中,估摸著四個太陽就能曬干。”

  jing確肯定是不jing確的。

  畢竟影響海水蒸發速率的因素很多,光照風力鹽田面積修筑材料等等都是。

  但是可以大致估算。

  于是這便成了一道應用題,姑娘們找來小木棍,蹲下興致勃勃計算起來。

  結果很驚人。

  二十個鹽池,每個鹽池一畝,水深一米,總共可納海水一萬零八百方。

  一萬零八百方的海水,就只按密度一噸每方計算,也有一萬零八百噸。

  這樣按照一百公斤海水七斤鹽的產出比,總共可產鹽七十五萬六千斤。

  而這個過程僅僅只需要四天。

  太嚇人了!

  結果出來長樂都不敢相信:“陳大哥,我們,我們沒算錯吧,四天七十五萬六千斤,這,怎么可能?”

  永嘉也不太相信,皺著小臉搖頭道:“應該沒那么多,這也太嚇人了,再算。”

  旁邊鄭麗婉也嚇傻了,幼娘更是覺得腦子發暈。

  便連本來只是看熱鬧的程咬金這會都不淡定了,驚訝道:“賢弟,這不是真的吧,這鹽,真有那樣容易,這鹽場,果真就高產至此?”

  其實也不止程咬金,這個時候包括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內,也大多是不相信的。

  陳遠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笑道:“還行吧,我家鄉的大型鹽場,平均下來一平方公里一年可產萬噸鹽,合兩千萬斤。

  比較來看,這個鹽場四天七十多萬斤算是正常,因為鹽池之外還要修鹽田,到時候整個鹽場的面積,差不多就是一平方公里。

  況且四天七十多萬斤也不是定數,四天七十多萬斤需要天氣好,大太陽,不然的話恐怕也難以完成。”

  “那也夠厲害了啊,就這鹽田,一年不說兩千萬斤,就一千萬斤,也夠整個大唐的人吃了吧?”房玄齡說道。

  陳遠笑著搖頭:“那不能,不說多的,就按每個人每天七克鹽算吧,這一年下來一個人得五斤鹽。

  一個人是五斤,咱們大唐多少人,兩千萬有吧,那正常就要上億斤。

  再說了,鹽也不光是拿來吃的,除了拿來吃,還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制造純堿就用得上。

  所以這鹽場距離滿足需要還早著呢!

  不過可以帶來極大好處,讓更多地方的人吃得到鹽,吃得起鹽,是真的。

  拿出去交易也不錯,這鹽曬出來可是很白的,幾乎不怎么需要進一步提純就可以食用。”

  海鹽純度其實是可以的。

  盡管不進一步提純會有雜質,但只要不是直接把海水曬到干,雜質含量就不會太高。

  這是化學問題,畢竟海水中主要是氯化鈉,也就是常說的鹽,其它成分含量都低。

  想要提純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再重新溶解,過濾,熟石灰除鎂離子,純堿除鈣離子。

  這樣一來也就剩個硫酸根離子,而以目前驪山學宮的進度,只要確定要,氯化鋇搞出來也不會很難。

  非要說難度,其實是碘。

  因為碘是添加進去的,制取相對來說沒那么容易。

  這時重新計算的結果也出來了,還是那么多,四天七十多萬斤,產量驚人。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dksw.cc

飛翔鳥中文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