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就這么黯淡下來。
盡管這一下午都在巡視了解,實際上需要處理的事情卻幾乎沒有。
原因很簡單,村子是大家的,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所有人都珍稀現在的一切,所有人知道該干什么。
包括書院念書的小孩子。
況且本來也不是沒人管事,村里的村委會不是擺設,永嘉跟長樂更不是擺設。
陳遠也不著急有所舉動。
晚飯過后,永嘉長樂拉著鄭麗婉說悄悄話,他則當起了老師,開始解答李承乾李泰和鄭愔等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
直到夜深人靜。
“累不累?”房間大床上,激戰過后,陳遠撫摸著永嘉泛著胭脂色的細膩肌膚。
永嘉閉著雙眼,身子蜷縮在男人懷里,聞言輕輕“嗯”了一聲:“累,好幾次,都以為自己要死掉了。”
很疲倦。
連說話都氣短。
不多久又仰起俏臉,睜開星眸:“為什么不讓鴛兒鴦兒進來呢,我沒事,真的。”
“我知道你沒事,可是我就想…”陳遠壞笑,湊到永嘉耳邊:“弄你!”
永嘉嚶嚀一聲,身子骨又軟了些,緊跟著一雙玉臂纏上來,“喜歡,我是你的,生來就是讓你弄的…”
話語間,烈焰紅唇,格外動情。
好一陣過去才平息,趴在陳遠身上捧著他的臉,美麗的眸子盯著一眨不眨。
陳遠好笑:“干嘛這么看著我,不認得了?”
永笑瞇瞇說道:“喜歡啊,不過瘦了呢,看著沒那么有肉了。”
“哪有,要說瘦,你才瘦了,比黃花都瘦。”陳遠笑著回道。
永嘉連連搖頭:“沒有啊,胖了才是,這段日子你沒在,我好吃好睡不知道多逍遙自在。”
“是嗎?”
“是呢!”
“那你說說哪里胖了?”
“就…哎呀,討厭。”突如其來的掌控,使得永嘉大發嬌嗔,大喊不依。
可她又沒有真的阻攔,反而有些放任。
就這么鬧了好久,才把玩著陳遠的手道:“接下來是不是就沒什么事了?”
“沒什么事了?誰說的?”陳遠瞥了一眼,笑道。
永嘉動了動,甜甜笑道:“我說的啊,天一天天冷了,還有什么事?”
“書院啊,還有驪山學宮,該上課了。”
“嗯,那還有呢?”
“種地,種菜。”
“種地種菜?”永嘉很詫異,她說的沒什么事了,本就是指地里。
可聽這意思,地里好像還有事。
陳遠笑著說道:“對啊,種地種菜,有些東西是很適合越冬的,比如冬小麥,油菜。
秋冬也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這個跟放養魚苗是同樣的道理,因為這個時期新陳代謝低。
菜的話,本身就有不少適合冬天的,還可以搭建溫棚,這讓哪怕是大雪封山,還是想吃什么有什么,不怕吃不到綠。”
冬天最怕就是吃不到綠。
便連宮里頭,冬天想要吃口新鮮的綠色蔬菜,也幾乎沒有可能。
所以現代人其實是很幸福的,尤其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的現代人,哪怕在鄉下,也不可能缺這點東西。
于是永嘉就發現,對于現代社會,她好像還是缺乏足夠多的了解,因為好像還是有很多東西她不知道。
谷建</span這時陳遠又道:“我打算再出國一趟,你要不要一起?”
“好啊,去哪?”
出國,那自然是現代社會,因為陳遠去,永嘉也不拒絕。
陳遠笑道:“西非吧,去搞點橡膠樹,順道再看看能不能搞點好玩的,加特林菩薩什么的。”
“加特林菩薩?”
“對啊,南無加特林菩薩,六根清凈貧鈾彈,一息三千六百轉,大慈大悲度世人。
這不有一幫人念念不忘要追亡逐北開疆拓土嗎,正好明年還打算去當個刺史,嘗試一下帶兵打仗,所以提前準備準備。”
陳遠一本正經說道。
但其實主要目的是橡膠樹,因為橡膠作為工業基礎原料實在是太重要了,原產地又太遠,以目前大唐的情況很難弄到。
“所以你說的南無加特林菩薩,其實是槍?”永嘉大體有些明白了。
槍她是見過的。
她還玩過。
當時購置高山牧場的時候陳遠就搞了幾條獵槍。
威力自然不用說,反正對她來說太可怕了,簡直無法相信。
陳遠笑道:“差不多吧,不過要暴躁很多,只要有一挺,事先拉開距離,我能干倒千軍萬馬。
好了,睡吧,事情還是很多的。”
“嗯。”永嘉很是乖巧,想想又側過臉來親了一下:“晚安。”
“安…”
一夜靜謐,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早上。
天氣轉晴了,早早便有晨曦灑落,卻并不暖,仔細看,會發現草叢已經覆上了白霜。
室內還好,不是特別冷。
趁著早飯還在做,陳遠寫起了折子,關于推廣火炕并發放免費取暖用煤的。
然后潤色的工作交給李承乾,等吃過早飯,來到書院,給老師們上課,一方面集中解答這些日子積累的疑問,一方面講解新的知識。
下午回現代社會采購,冬小麥,油菜,各種蔬菜種子,塑料膜,等等,盡可能挑非雜交的,方便以后留種培育。
轉天地里便再度忙碌起來,播油菜的播油菜,撒小麥的撒小麥。
又有人按照指示,配土,架設管道,搭建塑料溫棚。
難倒是不難。
如果非要說難度,田間防鳥可能更困難一些,畢竟這年頭亂七八糟的野鳥是真多。
以至于雖然很少出去搞,可野雞什么的從來沒缺過,三天兩頭各種蛋往家里送。
就是瑣碎,費時。
等搞定這事,又答疑上了一堂課,便帶著永嘉出國了。
此時隨著推廣火炕和發放免費取暖用煤的政令發出,一時間長安內外,燒磚的,燒水泥的,盤火炕的,采挖運輸煤炭的,絡繹不絕。
各地駐軍也紛紛加入進來,朝野一片歡呼,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受家族委托派遣,迎著深秋的寒風陸續抵達長安,開始學習各種技術及相關法令,為來年擴大家業做準備。
這段日子李二也很忙。
天冷了,老爺子年歲大了,得到暖氣圖紙的第一時間,他便下令開始制作,準備先在大安宮裝上。
完事又開始尋覓。
主要是那個水電站,眼饞,那廝一陣一陣的,好像把這事給忘了,他可沒忘。
請記住本書域名:ddyueshu。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