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就這么結束。
賓客盡散之后,臥房里,燭火搖曳,紅袖添香,陳遠開始書寫方案。
不太容易。
因為這份方案里面要解釋的東西很多,并不僅僅是表面要做的那些事。
好不容易寫完上床,鄭麗婉又不老實了,居然罕見的十分妖嬈主動。
因為她今天被刺激狠了。
相比容貌財富,對她來說,今晚宴會上陳遠的表現,宴會結束后的文思泉涌,更為致命。
轉天也輪到她登場。
主要任務是翻譯,潤色,把那通篇的大白話寫成一份看上去“正經”一點的奏折。
與此同時,提升卷面整潔美觀程度,也是任務之一。
完事雨也停了,天氣重新變得晴朗起來。
閑來無事,陳遠糾集了一幫人,開始巡視滎陽地界的礦產資源。
主要是煤礦。
因為不論燒磚還是燒水泥,都需要煤作為燃料。
而即將到來的嚴冬,煤炭更是重要的生活資料,不但能用于取暖,還能用于生火做飯。
另一邊,長安。
隨著時節步入深秋,長安城的氣候也下降了許多。
尤其一場寒意沁骨的秋雨過后,大大小小的街道上,行人衣服明顯厚了。
但熱鬧程度卻比之秋收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為今年免了賦稅。
因為手里大多都有錢。
自打免費徭役廢止,修路筑橋有錢賺,相比往年,老百姓手頭寬裕多了。
再加上前不久小公主降生,皇帝陛下大喜,免除賦稅,而今長安城周邊,可謂是家家戶戶有余錢。
有了錢,自然就要消費。
尤其這天一天比一天冷,添置衣物就成了必然。
也因此,雖然秋收過去了,雖然天也冷了,可這長安城依舊熱鬧非凡。
尤其東西兩市,可以說從未這樣熱鬧過,尤其絲帛行成衣行這些,生意爆好。
此情此景,李二也十分高興。
秋收結束,顆粒歸倉,這一年的工作基本上就步入尾聲了。
盡管因為今年增加了不少新事物,什么煉鐵廠啊,什么造紙廠啊,什么書局啊,又還有不少項目在持續動工,以至于遠不如往年那樣清閑。
可終究是沒那么忙了。
正好最近驪山那邊又送來一批棉布,李二便干脆命人做了秋衣秋褲,然后里里外外一番賞賜,又約了一幫小伙伴白龍魚服,出來體察民情。
“真熱鬧啊!”
“是啊,往年可沒這么熱鬧!”
“往年有沒有這么熱鬧某不知道,但是這秋衣秋褲穿著,是真的舒適暖和,哈哈哈哈!”
“對對對,還是枟陽公有辦法啊,這棉花過去也不是沒有,怎么就沒人想到呢?”
“再過幾年就好了,再過幾年,棉花多起來,百姓吃得飽,穿得暖,天下大安,四海承平,吾等想必也能于那青史之上留下一番美名!”
“對外也不容忽視,休養生息了幾年,再不動一動,怕是都以為吾大唐刀兵生銹,砍不動人了!”
“是極是極,今年就算了,明年吧,明年開春,平了高句驪!”
谷篗</span“誒,高句驪不急,再等等,先把吐谷渾給平了!”
“某認為還是滅高昌,焉耆人千里迢迢來入貢,高昌膽敢襲擊掠奪焉耆,分明就是不給我大唐面子!”
都是一群官老爺,有文有武。
乍一看去也沒什么特別,可實際上,都穿著棉布做成的秋衣秋褲,那志得意滿的樣子,便仿佛連身高都比過往拔高了一截。
對于此刻長安城熱鬧的情形,一幫人也十分滿意。
說白了,不論是何立場,不論是否世家門閥,等閑沒人愿意見到江山不穩,社稷動蕩。
誰都愿意在一個太平的時代追逐并延續自己的利益,誰都希望在煌煌青史上留下一個美名。
當然,僅僅這些是不夠的。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這抵御戎狄,平定四方,可從來都不僅僅只是武將們的事!
至少截至目前為止不是。
截止目前,便是文官,也是擁有平定四海滅國建功之野望的。
往大唐之外傳播華夏之文化,引得四方來朝,那更是平生之志。
所以,對內要發展,對外,也絕不能什么都不理。
起碼高句驪得平了!
吐谷渾TLF這些也要滅了!
如西域高昌這等不懂事不給面子的小國,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以至于原本是出來體察民情的,聊著聊著,都討論明年開春該打誰的事情去了。
李二其實也是這么想的。
自從得了那一套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他這思維可開闊多了。
至少他知道這華夏大地之外,其它地方也有不少好東西。
他還知道大唐之外的石炭質量更好。
況且要不找幾個人打一打,制造那么多兵器鎧甲干什么呢?
過去不打,那是因為國力還是不太允許,而且即便打下來也難以統治掌控。
而今這分明都要碾壓了啊,路也好了,別說馬車,便連汽車火車,也不是遙不可及。
如此,不說打大仗,先找個小國練練手,活動活動筋骨總可以吧?
畢竟相比內部富足,開疆拓土的吸引力還是更大一些,史官評價也會更高。
不過這事他也不著急下定論。
正如所言,今年就這樣吧,都這個季節了,好好等著過年,別瞎折騰。
他也想等陳遠回來問問他怎么看,畢竟那是一千四百年后回來的人,看問題的思維角度都不一樣,沒準能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是以還是很快制止了這場討論,笑道:“這些事可以慢慢再討論,當務之急,還是要穩住這東西兩市。
就好比這布行衣行,可不能看現在生意好就肆意漲價,千百年來,平民百姓還是頭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往后的日子需要花銷的地方也多,吾等有幸見證這一幕,當盡心竭力維護好秩序,為后世做好表率,切不可行那等涸澤而漁之蠢事。”
這話還是很提氣的。
盡管這東西兩市大部分的商鋪產業來自門閥勛貴,不漲價其實在場相當一部分人就會少賺,但沒人覺得有問題。
因為涸澤而漁是不對的,好多年前老祖宗就教過了。
況且與開創盛世開后世之表率這種偉業比起來,區區幾個銀錢,實在不值一提。
也就這時,快馬入長安,帶來一份奏折。
請記住本書域名:ddyueshu。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