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7章 準備修路

  修路,不是說出錢就完了。

  這里面亂七八糟的事情很多,什么線路規劃,什么動員組織,什么工資發放,等等,很多事情要考慮。

  而這里面,有些是必須報備商量,通過官府層面來協商完成的。

  否則真要出點錢,想怎么干怎么干,豈不是亂套?

  可話又說回來,最終這事還是得自己扛,因為眼下縣轄區域內交通,水利,糧食,等等,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分身乏術,根本就忙不過來。

  陳遠這一趟,連縣令大人都沒見到,因為縣令大人天不亮就出城巡查去了,根本不在縣衙。

  便只好改道前往工部。

  工部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掌土木交通田政礦山水利等事務,約等于現代社會工業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的集合體。

  這地方最近也忙得不可開交。

  一方面,關中地區大興土木,路橋水利糧食倉儲各項工程如火如荼,一方面,又有煉鐵煉焦水泥磚窯乃至石炭開采石灰石石膏石開采等諸多項目。

  這方方面面的事務加起來,工部,儼然是近期朝廷最繁忙的部門,沒有之一。

  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尋求什么幫助,也是不太現實的。

  不是不想,而是實在有心無力。

  所以這一趟走下來,得到的是一條可以自行籌措資金動員修路的批文,外加一份施工細則。

  細則由工部起草提出,經門下審核,中書許可,最后朝會討論,皇帝批準,其中詳細規定了路線確定程序報備及雇傭薪酬等方方面面。

  看著還行。

  按照這份細則,想修路的話,只要確定路線,報工部批準,然后就可以募集人手動工了。

  施工過程中也沒什么特別的要求,一句話,該給的工資給到位,該修的路修好,其它都好說。

  所以長安到驪山這段路,可以開始動工了,因為最重要的批文,他已經拿到手。

  “意思是,要修這條路,所有的一切,都得咱們自己來?”回到府里,情況一說,永嘉便問道。

  其實開始不是這么想的。

  這事最初想得很簡單,就是砸錢,那怕多花點也沒事,事情就丟給朝廷。

  什么組織施工啊,什么工資發放啊,讓朝廷派人弄,省事。

  出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這不是現代社會,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那絕對是嫌命太長。

  陳遠往圈椅上一座,端起茶喝了一口,“可不是?去縣衙撲了空,去工部也沒人。

  人就說了,枟陽公您看著弄,別人我們不放心,您吶,我們絕對信得過。”

  說罷,勾了勾手指:“過來,爺抱抱。”

  永嘉翻了個白眼,卻還是乖乖走了過來,坐在陳遠腿上,跟著便問道:“那怎么辦,今兒還能回得去么?”

  “回是回得去啊,修路嘛,又沒規定從哪邊開始修。”陳遠抱著女孩兒,只覺得這小妮子腰肢真細,還有一股香味往鼻孔里鉆,很是舒服。

  永嘉環著陳遠的脖子,一想也對,修路嘛,誰說一定要從長安這邊開始修了?

  我就要從驪山那頭開始,我就要從中間開始,不行么?

  便欣然道:“那咱們現在回?”

  陳遠點頭:“回吧,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好的,回去我再仔細想想。”

  “嗯,那我去準備。”

  就這么說著,很快永嘉便下去了,而后隊伍啟程,返回驪山。

  陳遠也不急,回來的第一時間,便回現代社會,預定了飛往西歐的航班。

  時間是三天后,搞定,隨便找了個理由派人往長安傳訊,接著,便開始琢磨修路的事情。

  這事也不難。

  說白了,朝廷不派人,不等于就一定要自己組織人手干。

  他還可以承包。

  村里修了路,效率,用料,人力畜力,他都清楚。

  村里這么多人,每個人每天多少錢,能過成什么樣,他心里也有數。

  這樣一來,預算就很好做了。

  材料也好解決。

  盡管這會因為到處都在動工,水泥根本無處買,可技術是現成的,官方也鼓勵有條件的建造作坊生產水泥銷售。

  所以,無非就是選址,建窯,購買石炭石灰順便找眼下專門燒制耐火磚的官窯買點耐火磚。

  都很容易。

  也因此,很快村里派出的工匠隊伍便出發了,按照計劃,總計七十多里的道路,沿線設三處水泥生產基地,招工進行水泥生產。

  同時,承包書也送抵沿途各鄉。

  很簡單,一句話,多少人多長時間至少能修多少路,我都算得清清楚楚。

  咱也不來虛的,你就說你們一個鄉能修多少,報個數,我按規矩給錢,你們要真能一天干完了,那是你們的本事。

  也就是這么一份承包書,動員組織管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甩了個干凈,卻讓沿途各鄉一片火熱。

  終于來了。

  過去修橋鋪路這種事,都是不給錢的,是無償勞動。

  可現在,這都是錢啊!

  當初說是每人每天不低于五文錢,可因為發行國債搞來的錢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實際上,每人每天,最低都是六文。

  可斗米才五文!

  六文,意味著只要一個人勞動,每天便可有一斗米,還有盈余。

  關鍵工地上還什么都管。

  住就不說了,或許不是很好,可吃,說實話,比平時在家里好。

  不但吃得飽,而且有油水。

  因為皇帝陛下就這么要求的,為此,還專門派出了軍隊,糧食牲畜一船一船的往長安運。

  那些出資修路的鄉紳商賈本就求名,自然也不會在吃的方面苛待。

  如此,誰不想去修路,誰不想去筑橋,誰不想去參與這場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別說男人了,女人都想!

  可現實是,因為不能耽誤農業生產,因為家中有父母妻兒,相當一部分人是出不去的。

  所以就只能眼巴巴望著。

  可現在好了,家門口的工作計劃,終于來了。

  也別跟咱說那些有的沒的,說了咱也不懂。

  咱就知道,這路要開始修了,咱也有機會痛痛快快干活掙錢了。

  況且,那可是枟陽公!

  枟陽公是誰?

  不信誰也不能不信枟陽公啊!

  那新犁,水車,耐用的鐵質農具,可都是枟陽公帶來的,枟陽公說行,那就一定行,枟陽公說有,那就一定有!

飛翔鳥中文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復橫跳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