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車

  第一百三十七章風車第一百三十七章風車←→:最新網址:

  六月。

  陶家村外,一處荒地上。

  一座風車,已經完成了建設。

  圓形的木屋之上,經過改進的風車車葉上,有著用了鐵蠶的絲做的帆。

  其結構和傳動設計,也被改進了。

  風從遠方吹來。

  風車葉迎著風,緩緩轉動起來,帶動著木屋內的磨盤緩緩轉動。

  最重要的是,木屋外有著一個垂直于地面的木制支架。

  人們可以通過移動和調整這個支架,從而調整和移動風車車葉的迎風面,從而可以在風車工作時,始終對準風向。

  徐吉露出了笑容。

  他身后眾人也都歡呼起來!

  “天尊萬壽!天尊萬壽!”見著那風車帶動著磨盤轉動,倒進去的谷物,便緩緩磨碎、去殼。

  大家都開心起來。

  又多了一個省時省力,可以幫助大家的圣物!

  徐吉也很滿意。

  “下次就可以把抽水的沖缸和鋸木、造紙的子系統都帶過來了!”他在心中想著。

  如今沙水百姓雖有水車可以汲水。

  但終究,水車汲水要看河段,還要看水流流速。

  在很多地方未必適用。

  而且,如今的魯西南,山區居多。

  比起水車,陳昂教授說過的風車抽水,無疑就更加適用了。

  “下個月,我們造個大的!”徐吉說。

  如今這個風車,只是試驗品。

  風車車葉,才五米多一點。

  馬力估計也不大行。

  徐吉記得,陳昂教授說過,中世紀的荷蘭風車,最大的展開車葉二十米,馬力六千匹以上!

  哪怕是在這個神話世界,也是足夠嚇人了!

  六千匹馬力的風車…

  等于百姓有了一個不需要休息,也不會喊累的仙人,天天幫他們干活!

  最妙的是…

  因為是神話世界,所以只要風車足夠高。

  吹來的風的力量,不比荷蘭的低地小。

  所以…

  未來,風車抽水,是完全可行的!

  于是,孟白、羋旅等人,便立刻帶著工匠,進行了再一次的準備。

  一個月后,一個讓所有人都為之膽顫的恐怖木屋,高高立了起來。

  木屋有三層,高十幾米。

  四片風車葉展開,每一片都有好幾丈長。

  因為是神話世界,木材質量一流。

  鐵蠶織成的帆,也特別堅固,韌性十足。

  于是,當這個怪物級別的風車,迎著風,緩緩轉動起來。

  巨大的力量,通過傳導,帶動著上千斤的磨盤,緩緩的旋轉起來。

  所有人看傻了。

  “這是我們做的?”羋旅問著自己身旁的斗余。

  這頭小老虎點點頭:“是的,殿下…”

  羋旅看著那上千斤重的石墨,也被帶著旋轉起來。

  他咽了咽口水:“我們造了一個,不用道法神通,卻堪比元嬰修士一樣的東西?”

  “是的,殿下!”斗余也是心驚肉跳。

  巨大的風車,在真正被建造出來后,超乎了他們的想象。

  那展開的車葉,宛如十萬里大山里的妖族大圣真身一樣,鐵蠶絲編織的帆,迎著吹來的風,慢慢的帶動車葉旋轉。

  這巨大的力量,通過一個個木制或者青銅零件,像巨人一樣帶動著木屋中的石磨轉動。

  騎在牛背上的天尊,也已經贊嘆起來。

  只是贊嘆內容,讓人心驚肉跳。

  “善!”

  “明年,就可以用它來抽水了!”

  “以后,只要有河流經過的地方,就沒有干旱!”

  “我們還可以用來它來抽干沼澤,抽干洪水積蓄的水洼…”

  羋旅聽著,道心戰栗。

  楚國…

  水網密布,河流縱橫,沼澤遍地。

  其中瘴氣多生,滋生蠱蟲與疫病。

  若是楚國,在這些地方,興建這樣巨大的風車。

  那豈不是…

  相當于楚國一下子就多出幾百甚至上千的仙君。

  這些仙君,不用香銅供奉,也不會和人搶占資源。

  只要有風,他們就能日夜不停的將自身偉力,施加于周圍。

  抽水、磨磨…

  甚至,還可以用做其他途徑。

  除了不能與人斗法,而且害怕被人破壞外。

  這些風車,簡直是國之利器!

  “斗卿,你都記下來了嗎?”羋旅問道。

  斗余點點頭:“天尊命我負責的部分,臣都記下來了!”

  他指著自己的腦袋。

  “您呢?”

  羋旅也點點頭。

  于是,從七月之后,這種巨型風車,開始以半個月一座的速度,出現在沙水兩岸。

  然后漸漸向著內陸延伸。

  在這個過程中,徐吉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雖然現在,在沙水流域輻射之地的魯國西南山區、平原。

  百姓普遍人均胎教肄業。

  除了孟孫氏和羋旅帶來的人外,基本沒有識字的。

  但是…

  各村選出來的村長和負責鄉中秩序、組織的人。

  卻都有著一個特征。

  工匠!

  他們大部分都是工匠!

  或是木工,或是泥瓦匠,或是陶匠、冶匠。

  總之,都是有手藝的人。

  這就有意思了。

  徐吉仔細觀察了很久,才明白原因。

  這也是他的鍋。

  因為,他帶來了水車,并使之普及開來。

  于是,在目睹和親身體驗了水車的好處后。

  質樸的百姓們,紛紛將之奉為圣物。

  要不是徐吉不許他們膜拜,估計已經有人要在家里給水車立神像,膜拜一個不存在的水車女神了。

  但這也造成了,掌握制造水車技能的人,在各個村子里的威望很高。

  每年選村長的時候,別的人根本無法和這些人競爭。

  于是,選出來的村長,基本都是匠人。

  于是,雖然徐吉其實一直放任自由。

  只是讓孟白,帶著人協助村長們處置矛盾。

  除了公共事務,有著一個草臺班子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交給村民自己自治。

  但卻在無形中,無意間促成了一個在民間的由工匠組成的治理體系。

  這些工匠,用著工匠思維來處理問題。

  于是,徐吉一下子就發現了。

  他們居然自己商討,然后決定在各個交通要地都建立了公倉。

  每年把收獲的兩成糧食和香銅送到公倉。

  這不是常平倉嗎?

  又因為,魯西南本來人口稀少,地廣人多。

  每個村子之間,都隔著幾十里。

  矛盾本來就少。

  如今人口雖然增多了,但同樣因為物資豐富了。

  也沒什么矛盾。

  所以,除了道路和公倉外,并不需要什么別的多余人手。

  老百姓自己就能把自己管好。

  因為,現在村長、河伯、土地,都是他們自己投票選的。

  那些可能騎在他們腦袋上的人,現在反而要受制于他們,甚至得討好他們。

  這就導致了,百姓們感覺,好像也不需要什么官吏。

  就這樣挺好的。

  徐吉卻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回去,我得向陳克教授好好請教一下制度建設的問題了…”

  同時,徐吉也明白。

  他好像不小心,孕育出了個對這個生產力低下的神話世界來說,可能是了不得的東西!

  老百姓自己管自己。

  加匠人治村…

  “要是傳出去,說不定就要被圍剿了…”徐吉有這個覺悟。

  最新網址:←→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成為圣人是一種什么體驗?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