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改,請稍后…)
織女星是一顆大質量恒星,
星系里有沒有行星,因為距離太遠而無法確定,
雖然地面的天文學家,沒有找到行星存在的直接證據,
但在從織女星獲得的一些數據上可以發現,
這個恒星系統,大概率是存在行星的,
而且行星的數量和種類也不少。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星系也有可能存在生命,
但在織女星的數據上,王猛注意到一個地方,
這讓織女星孕育生命的幾率小了不少。
“只可惜,織女星的年紀小了一些!”
“但小一點好啊!”
按照質量和聚變反應的關系,
藍星上的天文學家推斷出,
擁有太陽兩倍質量的織女星,其壽命可能只有10億年,
再按照光譜分析出的光度振幅周期變化,
可以推斷出,此時織女星的年齡大概只有4.5億年,
相較于已經活了幾十億年的太陽系,
織女星過于年幼,
此外,因為織女星屬于造父變星一類的主序星,
其恒星活動也比太陽劇烈一些,
可以說織女星星系內部的環境惡劣程度,要遠超太陽系。
但這樣的數據,并沒有讓王猛心中放松。
若是沒有發現過木衛三生命跡象,
也沒有見識過,土衛六的烴河、烴海。
王猛大概率覺得在這樣的星系中,很難有生命存在的跡象。
而他現在不得不考慮一些極端的因素,
是不是在極端的環境下也會出現生命。
而除了這些外,
他還注意到,織女星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
那便是距離織女星八十個天文單位左右的位置上,
可能存在一個范圍巨大的巖屑圈,
因為織女星形成的時間短,很多形成恒星的物質,
還來不及被行星一類的天體清理干凈,
便形成了這有點像是土星的光環,
這層遺留物質甚至引起了織女星紅外異常。
這樣的情況對于他來說倒是一個好消息,
恒星系內部物質的未被清理干凈,
也就意味著,織女星內部的隕石撞擊頻繁,
這有點類似太陽系早期形成的那幾億年的時光,
幾乎所有的固體類天體,在經歷了早期的那幾億的時光后,
大多都留下了滿身的傷疤,
而在這樣混亂的星系中,
一顆隕石便能使得脆弱的生命遭受毀滅。
對于只有4.5億年紀,還處于少女時代的織女星來說,
還不足以將外層那范圍巨大的巖屑盤消弭,
而且巖屑盤的存在還帶來了另一種可能,
那便是屏蔽發射到織女星的射電脈沖信號,
與中微子信號不同的是,
射電脈沖信號并沒有那么強大的穿透能力,
在射電脈沖信號傳遞到織女星的這個位置時,
射電脈沖所形成的信號,
已經接近于信號波一樣的存在,
這種波,有點類似海洋中波浪,
但要比波浪的密集程度高上許多,
而織女星存在的巖屑盤,
似乎自帶了一層濾波器,
可能使得進入織女星內部的信號發生減弱的效果。
“總之,織女星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
看著織女星的數據,王猛又沉吟了片刻,
“繼續實驗吧!”
不管射電脈沖是不是一直射向織女星,
又或者是織女星中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此時都無法繼續阻止他繼續試驗下去的決心,
不論將來會面對什么,
總也不能放棄現在的努力。
萬一有不幸降臨太陽系的那一天,也許因為今日的試驗而有了一線生機。
想到這些王猛繼續進行對撞實驗,
不過,當他剛剛開始的維護對撞機時,便遇到了麻煩。
“這次損壞的怎么如此嚴重!”
雖然在飛船上時他已經看過對撞機標紅維護區域,
可真當他到了對撞機前,
也是微微一驚,他也沒有想到對撞機竟然損壞到了這種程度,
與以往普通對撞機進行實驗后,
那種可預料的損壞不同。
眼前的對撞機,有很多結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又讓花神星確認了一遍后,王猛這才暗自嘀咕一聲:
“也幸虧有著建造槍,若是換做藍星,這樣的損壞恐怕要花費十多個月的時間才能修復!”
可縱使有著建造槍,
維護這樣圓周超過三十公里的大型建筑,
對于他來說依舊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而在他忙于修復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時候,
在藍星北極所指上方一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上,
有一片空蕩也與其他宇宙空間沒有任何區別的區域,
而在這時,
一艘大型飛船,正在加速的離開這片區域,
飛船上的航天員正向著地面匯報著什么:
“大都,我是天權,大型深空探測已經釋放,
目前姿態正常,
穩定推進器正常,
已進入持續工作狀態,
天權已完成全部檢測控制工作,
現在已經將探測器轉為自動模式,
按照計劃,天權號即將返航!”
匯報完此話,這名航天員將耳麥放到了一旁長出了一個口氣,
若是在藍星附近,
他自然要等著地面的回話,
可在這距離藍星一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上,
就算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也需要8.3分鐘的時間才能到達藍星,
而他剛才那道信息,
在經過各種設備的轉碼傳播的因素的影響下,
大概要在20多分鐘后才會到達了這里,
這也是地面直接將探測器的布置工作交給他們的原因,
要是地面直接指揮他深空探測器,
在各種因素的參雜下,
一個指令便要等20多分鐘的信號延遲,
那猴年馬月才能完成對深空探測器的布置工作。
而在等待地面回信的過程中,
天權號上的幾名航天員,
開始交流起了關于那個未知區域的問題,
對于地面為何在那個區域放置,
一顆看起來就造價不菲的大型深空探測器,
天權號上的幾名航天員都感到奇怪,
因為那片區域什么都沒有,
而且還不是拉格朗日點,
探測器無法穩定在那片區域,
需要不斷的消耗燃料才能停到那片區域,
可以預料的是,
這臺造價不菲的深空探測器,
在燃料耗盡后,便會失去他應有的作用。
“也不知道,地面是為了探測什么?”
“等等,那是什么?”
有一名航天員正通過舷窗,
望著天權號身后的那片區域,
原本空無一物的天空區域,
在這名航天員的注視下,
竟然憑空出現了如同波紋一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