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藍星的第193天,
火星終于不在是一點星光,
圓形模糊的輪廓出現在了視野中。
“終于要到了!”
扒在懸窗上的王猛看了一眼遠處的火星心中很是復雜。
雖然地面給出了幾種方案,
但大都聽起來都是天方夜譚,似乎在和他開玩笑一樣。
什么撞擊法,爆炸制動法,質量換速,聽起來比科幻還要科幻。
地面似乎是用這些方法告訴他,想要不制動就降落火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也不是沒有折中的辦法,
地面還是提供了三種靠譜的方案。
但無論哪種方案,都需要減少一定的速度。
因此在緩慢的減速過程中,王猛還是比計劃中的時間晚到了十天。
望著越來越近的火星,他內心也終于激動起來,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大海孤獨的飄蕩幾個月,終于看見一座海島一樣。
即使在飄蕩中不愁吃喝,但內心的孤獨,卻無法與任何人訴說。
“也不知道到了火星會發生什么?”
就在他想著這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手機響了一下,
王猛拿起手機看了一眼,是地面指揮中心的消息。
“最終方案終于確定下來了嗎?”
看到傳輸的文件以及地面的的話語,的確是最終方案,
于是王猛點了接收文件的選項,
雖然文件不大,但因為帶寬極低再加上需不停校驗的原因,
縱使極小的文件,傳輸的速度也是極其的慢,
在等待手機文件傳輸的過程中,
王猛想到了前些時候與地面交流的幾種方案。
如果按照一般的火星探測器,
被火星捕獲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主動捕獲和被動捕獲。
主動捕獲便是用推進器制動,
而被動捕獲是利用火星引力,
除了這兩項常用且需要大量減速的技術,
地面還給了他另一種可能,
這是大華獨有的一項冠絕藍星的技術,
根據這項技術,給地面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案——氣動捕獲技術。
但在這項技術的交流中,王猛有了一個奇怪的發現。
對于這項技術地面似乎想要給他,但又沒有那么果斷,
似乎地面指揮中心起了一些爭執,
不過這樣的猶豫很快便結束了,
關于氣動捕獲技術的一些相技術節點問題,地面終究還是給了他一個系統的說明。
所謂氣動捕獲技術便是利用火星大氣進行多次減速,
就像打打水漂一樣,
而聽到打水漂,又聽完整個技術說明,
王猛恍然大悟,地面為何一開始有所保留。
氣動捕獲所用的技術,與可是與一項國之利器所用的技術相通,
要想進行氣動捕獲,便需要使用這項技術,
而且還有可能被王猛看到軌道狀態量運算數據。
一旦軌道狀態量運算數據模型遭到泄露,其威懾力將遭到大幅減少。
而打水漂技術之所以威懾力強,
也正是因為打擊軌道難以計算預測,難以攔截。
雖然一時間沒有接觸到這些數據,
但氣動捕獲所經過的過程和面臨的問題,他心中也大概有數了!
打水漂聽起來很簡單,
但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便是火星大氣的帶來的問題,
火星大氣極其稀薄,只有藍星的百分之一。
而且因為火星引力低的緣故,
火星上沙塵甚至可以漂浮到接近太空的位置,
如果要想與火星大氣進行摩擦,除了考慮摩擦帶來的減速外,
還要考慮大顆粒灰塵對飛船造成的損傷,
其次面對的一個問題,
擺便是飛船的氣動布局。
所謂氣動,簡單來說便是能讓飛船有一個能在氣體中飛行的形狀。
而王猛這飛船剪掉太陽能板,就是一個大圓筒,
哪里有什么氣動布局!
盡管火星的大氣稀薄,產生的摩擦力遠遠小于藍星,
但如果用圓筒撞擊火星大氣,
恐怕是圓筒變棺材,
倒是后面帶著的著陸艙有著一定的氣動布局,
但在速度沒有減下來的情況下,著陸艙所帶的那點矢量推進器,
根本就無法支撐啟動捕獲的整個過程。
要想大力飛磚,還得是飛船上的推進器,
在速度完全減下去的情況下,才能分離著陸艙真正的降落在火星上。
除了上述兩個問題,還要考慮與火星大氣摩擦生熱所產生的問題,
還要考慮獲得氣動捕獲的技術路徑所帶來的約束條件,
怎樣打出一個漂亮的水漂,
怎樣控制好,進入的速度,還要控制出來的速度,
這兩項如果無法jing確就算,
在氣動捕獲過程中,將會面臨墜毀的危險。
想到氣動捕獲技術面臨的這種種的問題,
王猛直搖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所謂的文件終于傳輸完了,
當王猛打開文件看著上面的內容,
上面滿滿的都是一些數據,
地面最終還是將氣動捕獲技術完整的交給了他。
不過想想也對,
此時他與藍星相距3億公里,
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數據傳輸率極低。
所用的通信衛星還都是大華的中繼衛星,
想要將絕密數據泄露還能泄露到哪里去,
難道告訴火星人?
“要開始了!”
根據地面提供的方案,
王猛開始將數據輸入飛船中的計算機中。
最終的方案還是將三種捕獲技術結合,
而氣動捕獲也只是最后一步,
飛船的制動推進器在不停的噴射著藍色的火焰,
飛船的速度在逐步的降低,
總是飛船有著恐怖的速度,
但在太空中依舊像一粒微小的灰塵向著遠處去的火星緩緩飄去,
在距離火星1.2萬公里的距離上,
飛船也終于進入了火星的引力球范圍內。
此刻王猛距離登陸火星,只剩下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