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自己手中的武器,結果被炎國部隊拿了過去,最后成為轟向己方坦克的武器,并且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損失。
只是想一想,叛軍的指揮官就感覺心里說不出的憋屈。
維多克支援過來的武器彈藥,那可都是十分先進的武器,足以扭轉戰局的東西,在萬隆城內的守軍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但沒有用這些武器去攻擊炎國部隊,竟然還讓炎國人拿著這些武器來對付自己。
守在萬隆城的那些指揮官,腦子里全都是屎?
在戰況變得異常緊張的時候,不知道先將那些裝備彈藥率先運走?
就算無法運走,也可以就地銷毀啊,不過就是一場大火的事情。
現在倒好,萬隆城的叛軍順利逃出來,但他們造成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現在的戰斗結果。
如果不能及時想辦法將那些炎國步兵解決掉,當自己手下的豹2主戰坦克可就要全軍覆沒了。
到時候,就算炎國坦克真的彈盡糧絕,戰斗也絕對不可能出現任何逆轉了!
叛軍的前線指揮官雖然忍不住想要罵人,但他還要想辦法應對現在的局勢,思考了片刻后,開口下令道:“立刻通知步兵戰車分隊,讓他們盡快脫離戰斗后撤,然后想辦法去圍剿炎國的步兵。”
使用步兵戰車攻擊炎國的步兵,這是最直接也是最輕松的作戰方式。
戰車上配備的機關炮能夠對所有步兵造成非常高的傷害,加上步兵戰車更加靈活,想要在夜幕中找到炎國的戰士,也要更加容易一些。
“還有,協同作戰的步兵呢?他們怎么還沒有到這里?”
叛軍前線指揮官的臉色難看的質問道。
步兵戰車雖然能夠很好的解決現在的問題,但炎國不會輕易讓己方的步兵戰車撤下來。
現在能夠利用上的,自然就剩下己方的步兵了。
每一支裝甲部隊都有相應的協同作戰的步兵產于作戰,用于彌補戰斗中的一些不足。
這次,BMP3F裝甲車并沒有攜帶步兵,主要是為了發揮它火力和機動力的優勢。
而負責協同作戰的步兵,應該就跟在后面,負責暫時保護炮兵的安全。
算算時間,那些人就算是爬,也應該爬到戰場了,為什么還沒有出現?
通訊參謀有些尷尬的說道:“報告,他們在后方遇到炎國特種兵的襲擊,正在重整隊伍,暫時還趕不過來。”
聞言,大校有種吐血的沖動。
這仗是怎么打的!
前線沖出來一群拿著反坦克導彈的炎國步兵,瘋狂的朝己方豹2攻擊,后方的步兵竟然還遭遇炎國特種兵的突襲,需要重整部隊!
怎么感覺炎國部隊才是人數更多的一方?
“我不管他們在干什么,給我催!如果不能及時趕過來,擋不住那些炎國步兵,老子斃了他們!”
大校的臉色非常難看,看著豹2主戰坦克一輛輛被擊毀,心里更是焦急。
主戰坦克雖然強悍,可以輕松將血肉之軀碾成肉醬,可問題是,距離過遠的時候,根本發現不了那些隨時準備攻擊的步兵,可一旦距離拉近,步兵就地隱蔽之后,坦克上的裝甲兵很難發現他們。
這也是為什么裝甲部隊后面必須有步兵進行保護的原因。
攜帶反坦克導彈的步兵對坦克威脅實在是太大了,如果附近沒有步兵進行守護,幾組攜帶反坦克導彈的步兵,就能輕松干掉幾十輛坦克。
“是!”
通訊參謀立刻將命令傳達了下去。
只是那個負責帶領協同作戰步兵的團長接到命令時,快要哭出來了。
他也想帶著自己的士兵,扛著反坦克導沖到前線,對著炎國的坦克一通狂轟濫炸,可現實情況不允許啊。
短短十幾分鐘內,他帶著自己的士兵發起了好幾次沖鋒,每次剛剛沖出去,就會遭到炎國步兵的偷襲,雙方隨后便打了起來。
可關鍵的是,對方的那些人根本就不像是普通的步兵,一個個槍法準的跟特種兵一樣,幾乎彈無虛發,自己好幾個手下沖了出去,結果全都是被對方一槍斃命,子彈無一例外,全都是正中眉心。
個人戰斗力也強的離譜,一個五人小組守的路口,自己派出一個連的兵力都沖不上去,甚至那一個連的戰士都死傷殆盡,最后只有一個連長和兩個排長跑了回來,其他人全都被炎國佬干掉了。
最過分的是,那些炎國佬幾乎人手一具一次性火箭筒,只要自己派大部隊往前沖,對面就是一兩發火箭 彈招呼。
有些時候,自己的人還沒有沖出去多少,對面的火箭彈就打過來了,就好像火箭 彈不要錢一樣。
這戰斗怎么打?
根本沒法打啊!
他手下整整一個步兵團的兵力,蜂擁而上,瞬間就遭到了對方幾百發火箭 彈的攻擊,足足炸了幾百次。
很多士兵還沒有看到炎國戰士在什么地方,甚至沒有開一槍,就被火箭 彈炸上了半空,尸體落下來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四分五裂的焦炭。
這種集團沖鋒甚至成為了集體送死。
就連他這個在后面指揮的團長,現在都被炸得暈頭轉向,腦子里到現在還嗡嗡作響。
那些炎國佬不僅槍法特別準,眼睛還特別毒,幾次派了小股部隊,想要繞到炎國佬的背后發動突擊,結果全都被他們發現,全都死在了路上。
最可恨的是那些炎國佬還特別有耐性,只要自己這邊沒有任何動作,他們就絕對不會發起任何攻擊,不暴露自己現在的位置,不露出絲毫破綻。
面對這樣一支炎國部隊,還打個屁啊!
叛軍步兵團的團長看了看周圍,自己的兵只剩下一半了,而對方好像連一個受傷的都沒有。
再打下去,別說支援前線的坦克了,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都難說。
最終,團長忍無可忍,朝著旁邊的通信兵咆哮道:“告訴上面,我們被炎國部隊拖住了,根本無法靠近!”
請記住本書域名:。書趣閣_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