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合縱VS連橫

  宋都,商丘。

  “相邦!剛剛傳來消息,秦國大將公子疾已經率河西之兵攻打魏國河東。”

  田盼來到屋內,激動地向鄒忌道。

  “當真?”

  鄒忌倏然起身。

  田盼點點頭,道:“千真萬確,不過魏王又重新啟用公孫衍鎮守河東,暫時擋住了秦軍的攻勢。”

  “哼!公孫衍一人也翻不了天,而且,這都已經無關緊要了。”

  鄒忌呵呵笑道:“這張儀果真沒有令我等失望呀!”說著,他瞇了下眼,道:“如今就差一個國家了,倘若靖郭君那邊也能成功的話,我齊國霸業可成啊!”

  戰無休而禍不息。

  隨著秦國出兵魏國,這也正式拉開了大戰的序幕。

  這將預示著沒有國家能夠置身事外。

  不管愿不愿意,大家也都只能全力以赴。

  拼國力的時候到了。

  而楚王是力排眾議,將履行自己的承諾,河東地區就是楚國的核心利益,立刻調兵遣將,開赴武關。

  楚國的這個動作,立刻給魏國打了一針強心劑。

  惠施以此又說服趙國與韓國,從韓國的宜陽出兵,進攻函谷關。

  雖說韓國、趙國一直都在避免戰爭,但是事已至此,他們也是避無可避,如果放任秦國吞并河東地區。

  那么韓國、趙國都將受到秦國的威脅。

  關鍵還是楚國真的出兵了,這是很重要,如果楚國不出兵的話,韓國不見得會答應,而楚國出兵武關,同時又與秦國在巴蜀鏖戰,那秦國還能剩多少余力,來對付他們三晉盟軍。

  一條合縱線已然形成。

  而齊國和秦國雖然并未結盟,但卻勝似結盟,雙方心里都是有數的,這種配合,還不會玩么。

  連橫線也將形成。

  可見合縱連橫,就是此時此刻的主旋律。

  就是說不管怎么去變,最終都是合縱VS連橫。

  然而,此時遠在北邊的燕國,就變得至關重要,燕國也是目前唯一還沒有表態的國家。

  是合縱!

  還是連橫!

  亦或者...。

  如今可沒有什么獨善其身的機會。

  大家都結盟,你獨善其身,那就等著孤立無援吧!

  就在這時,中山國相國司馬赒突然來到燕都,會見燕君。

  “你說什么?”

  燕君驚訝地看著司馬赒,道:“你們中山國打算進攻趙國?”

  目前趙國的武功乃是三晉最強,中山國竟然打算主動挑起與趙國的戰爭,這是瘋了嗎?

  這真是令燕君沒有想到。

  司馬赒點頭,道:“是的,因為對于我們中山國而言,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吾君希望貴國能夠助我國一臂之力。”

  燕君問道:“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從何談起?”

  司馬赒立刻道:“目前那趙侯正統兵與胡人作戰,同時趙國還得與和韓國、魏國一道抗衡秦國,這國內必然空虛,故此吾君決定趁機出兵收復故地。”

  燕君聽罷,皺眉不語。

  你們收復故土,跟我燕國有什么關系,你們這不是成心給我燕國找麻煩嗎。

  司馬赒看出燕君所想,又道:“君上,貴國處于齊國與趙國之間,經常顧此失彼,這也迫使貴國時時刻刻都需要兩線作戰。

  如果今日貴國給予我國支持,從趙國手中奪回故土,那么我國也就能夠幫助貴國分擔西線趙國的壓力,貴國便可全力應對齊國的威脅。”

  說到這里,他稍稍頓了下,又道:“那趙侯為何選擇北上與胡人作戰,無非就是希望為趙國消除后患。而消除后患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令趙國可以在無后顧之憂的情況下,對中原進行擴張,那么我國是首當其沖,故此吾君才決定此時出兵趙國,而一旦我國被趙國吞并,那么貴國也岌岌可危啊!

  而且目前乃是削弱趙國最佳時機,因為齊國正在聯合宋國攻伐楚國,無暇北顧,貴國南邊并無壓力,而韓國、魏國又要面臨西邊秦國的威脅,也無力給予趙國支援。”

  燕君點點頭,沉思半響,道:“此事事關重大,寡人還得慎重考慮考慮。”

  司馬赒也不再多言,拱手一禮,便退了下去。

  待司馬赒離開之后,燕君又向在坐的大臣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立刻便有一名大臣站出來,道:“臣以為司馬赒說得很有道理,近年來趙侯一直統兵征戰諸侯,可見其野心不小,等到趙侯消滅胡人,那么對于我國的威脅比如今要更大,我們何不先下手為強,趙國目前國內十分空虛,乃是攻伐趙國的最佳時機,若能夠削弱趙國,對于我國百利而無一害啊!”

  又有一名大臣站出來道:“我國若想壯大自己的實力,要么東去,要么南下,但是齊國國力強盛,我國一時難以得逞,那么就只有往東,攻伐趙國,先增長國力,然后再與齊國一較高下。”

  許多大臣都支持攻伐趙國。

  燕君覺得大家說得也很有道理。

  目前趙國國內確實非常空虛,原本趙國都是在盡量避免參與中原的戰爭,但最近逼得也沒有辦法,三晉這時候需要團結,故此從國內又抽調部分主力前往宜陽。

  這時候要不去打他,等他強大之后,他肯定會來打你的,就算不打你,去打中山國,那燕國也受不了啊!

  這時,站在末尾的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突然站出來,道:“大王,您貴為君主,應該看得更加長遠,而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否則的話,這將會得不償失啊!”

  燕君舉目瞧了眼那人,問道:“蘇先生有何建議?”

  此人正是蘇秦。

  他來到燕國,也有近一年,由于他在相邦大會上,表現的非常出色,得到相邦子之的欣賞,隨后子之又將他引薦給燕君。

  但可惜一直未得到燕君的重用。

  也真不是燕君不識貨,只是這蘇秦平時不大說話,跟個啞巴似得,這還是蘇秦第一回在重大事情上面開口。

  蘇秦就道:“當今天下局勢,乃是楚聯合三晉,對抗秦齊,為何三晉要聯盟?為何三晉又要與楚國結盟?

  就是因為三晉都明白,目前秦、齊、楚三國最為強大,單憑他們任何一國,是無力與之對抗。

  同時,三晉聯合亦擋不住秦、齊、楚三國聯盟,故此他們需要拉攏其中一個強國,去對抗另外兩個強國。

  之前三晉是與秦國聯盟,對抗楚國,如今他們又與楚國聯合對抗秦國。”

  “這不用蘇先生來教我們。”一個大臣怫然不悅道:“此與我們攻伐趙國有何關系?”

  蘇秦瞧了眼那人,道:“如果我們此時攻伐趙國,可不僅僅是攻伐趙國,而是與三晉,與楚國為敵,也就是說我們將站在了秦國與齊國這一邊。”

  “蘇先生有所不知,我國與秦國關系一直以來都非常要好,秦國屢屢幫助我們,我們助秦,有何不妥?”

  燕君也是頻頻點頭。

  他妻子可就是嬴駟的女兒啊!

  燕國、秦國最近的關系極為密切。

  蘇秦不緊不慢道:“幫助秦國,那當然是可以的,但也得量力而行,可是齊國的話.由于我們燕國就在齊國的后方,而齊國又心懷霸業,若齊國要奠定其霸業,必然是要對付我燕國。

  秦國到底是遠在西方,一旦我們得罪了三晉和楚國,那么到時齊國來打我們的時候,楚國、韓國、魏國可擋住秦軍,趙國又會與齊國聯合攻伐我們,到時我們真的是孤立無援。

  我們燕國的情況與韓、魏像似,故此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對付強國,而不應該自相殘殺。”

  燕君稍稍點了下頭。

  他方才看到的的確只是三國之爭,忽略了三晉的同盟關系,以及三晉與楚國的關系。

  “真是一派胡言啊!”

  只見一個須發蒼白的老者撫須反駁道:“蘇先生的這一番言論,是篤定我們此次攻伐趙國將以失敗告終,但若是成功了呢?

  若成功,趙國甚至于被我國消滅,那么如此一來,我國實力將與齊國不相上下,何懼齊國?

  方才蘇先生自己也說了,三晉時而與秦國結盟,時而與楚國結盟,可見這盟約根本就不可信,唯有壯大自己的實力,才可保全自己啊!”

  說著,他又向燕君道:“君上,如果依蘇先生之言,與三晉結盟,那么齊國必然會對我國出兵,而同時又破壞我們與秦國的關系,而趙國此時又無力再支援我國,到時才是真正的孤立無援啊!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與齊國結盟。”

  隨即又有不少大臣站出來反對蘇秦。

  燕君點點頭,道:“蘇先生的話,倒是提醒了寡人,目前三晉正在與秦國作戰,若是我們與趙國結盟,也會破壞我們與秦國的關系,這是斷不可取的,故此寡人決定支持中山國出兵趙國。”

  最終燕國還是倒向了連橫一方。

  蘇秦也沒有勉強,還是與往日一樣,悠哉悠哉的回到家里。

  只見廳中有一個與他年紀相當的男子。

  蘇秦見到此人,不禁微微一愣,問道:“田先生何時來的?”

  此人名叫田広,乃是齊國靖郭君田嬰的家臣。

  田広拱手一禮,便回答道:“我與中山國相邦一道來的。”

  “司馬赒?”蘇秦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田広道:“我聽聞方才先生在朝堂之上,建議燕君與趙國聯合對付我齊國?”

  蘇秦點點頭道:“確有此事!”

  田広當即皺眉道:“先生為何這么做?”

  蘇秦道:“因為我見燕國大臣們都支持與中山國聯盟,攻伐趙國,故而才那么說得。”

  田広兀自不解。

  你難道就是初代杠jing么?

  蘇秦笑著解釋道:“我知道燕君是不可能采納我的建議,因為如今燕后便是那秦君之女,就這一層關系,燕國是不可能與三晉聯盟的。

  故此我選擇與燕國大臣不一樣的建議,萬一燕國失利,燕君必將會想起我的這番話,自然就會重用我。

  我才能夠幫助齊國,消滅燕國,永絕后患。如果成功了,那我齊國霸業可成,那我蘇秦是否得到燕君重要,自然也就不是那么重要。

  這也是我與大王、相邦早就商量好的。而事實也如我預想中的一般,燕君并未采納我的建議。”

  “原來如此。”田広稍稍點頭,又拱手道:“方才誤會了先生,還望先生勿怪。”

  蘇秦連連擺手,道:“我主動請求來到燕國,就已經料到會被人誤會的,若沒有人誤會我,反倒是說明我此行非常失敗。”

  他就是來當間諜的,若是大家都能夠看出他一心向著齊國,那他是絕對失敗的。

  田広哈哈笑道:“先生大量,広慚愧。”

  “哪里!哪里!”蘇秦連連拱手。

  二人又再交談片刻,田広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原來中山國是受到齊國的唆使。”

  蘇秦不由得皺了下眉頭,“看來齊國已經改變戰略,不打算借此機會,消除燕國這個后患,而是要挑起燕趙之爭,以至使燕國難以對齊國北境造成威脅,也就是說齊國將會在南邊全力以赴,可是楚國到底大國,齊國若想要一舉消滅楚國,這亦非易事啊!”

  念及至此,蘇秦雙目一睜,滿臉驚懼之色,“哎呦!不好!但愿之前那封信沒有誤導周先生。”

  他立刻書信一封,命人快馬送去濮陽。

  濮陽!

  “鄒忌這只老狐貍,原來下著一盤這么大的棋。”

  姬定將蘇秦的信一合,嘴里狠狠地罵道。

  一旁的姬舒忙問道:“蘇先生信中說了什么?”

  姬定道:“中山國已經聯合燕國進攻趙國。”

  姬舒聽得微微蹙眉道:“這局勢可真是越來越亂了。”

  姬定冷笑一聲:“一點都不亂,這一切都是齊國設計好的,齊國的真實目的可能不是要進攻楚國。”

  姬舒一怔,問道:“那齊國打算進攻誰?”

  “魏國!”

  “魏國?”姬舒微微一驚。

  姬定點點頭,道:“我早應該想到,此事沒有這么簡單。畢竟楚國擁有任何諸侯國都難以企及的縱深,且一直防備著齊國,齊國就是舉國之力來攻,也難以一舉吞并楚國,說不定還會陷入楚國戰場,這就給予其它諸侯過攻伐齊國的機會。

  對于齊國而言,一旦秦楚相爭,最佳的戰略就是西擴,吞并國力較弱的三晉,從而取得對楚國、秦國的絕對優勢,如此便可成就中原霸業。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也就可以解釋鄒忌之前為何要與各國簽訂那份協議的目的,那只是為了讓三晉放松對于齊國的警惕,認為齊國不可能進攻他們。”

  姬舒忙道:“那你趕緊去通知惠相,令魏國早做防備。”

  姬定搖頭嘆道:“已經來不及了。如今韓國、魏國的主力都在函谷關與秦軍作戰,趙國又即將面對中山國與燕國的入侵,自顧不暇,而楚國又剛剛調集兵馬前往武關牽制秦軍,前線的兵力又被宋國、齊國牽制巨陽和徐州前線,如果此時齊國轉攻大梁,我們都將無能為力。”

  姬舒聞言,不禁滿面恐懼之色。

  如果齊國真的一舉拿下魏國,那么濮陽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那...那可怎么辦?”姬舒焦慮地問道。

  別說鄭國岌岌可危,就連姬定的全盤計劃,也已經是命懸一線。

  這也是姬定到來,掀起最大的蝴蝶效應。

  姬定思索半響,道:“此事先不要泄露出去,切不可讓魏國知曉。”

  姬舒一愣。

  這是要賣隊友嗎?

  姬定瞧了她一眼,并未解釋太多,道:“我可能要出一趟門。”

  那邊中山國可不是請求燕國應允,而是他們中山國已經決定要攻打趙國,只是希望燕國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

  換而言之,燕國幫與不幫,中山國都是要出兵的。

  在與燕國溝通之后,中山國對趙宣戰。

  隨即燕國也對趙宣戰。

  雖然趙國一直對中山國都有防備,但是架不住燕國也出兵,目前趙國國內確實比較空虛。

  不到半月,中山與燕國的聯軍就攻占趙國十余座城鎮。

  趙國上下大為驚恐。

  如今他們國君趙侯可都不在國內啊!

  主管國政的大戊午趕緊下令,讓派往韓國的軍隊火速回撤。

  雖然在函谷關一直都是韓國和魏國的主力在打,趙國其實并沒有派多少兵去,但是趙國危機,也令魏國和韓國感到有些驚慌失措。

  惠施趕緊找姬定商議對策。

  “什么?周濟已經離開了?”

  惠施睜大眼睛看著姬舒。

  姬舒點點頭,又將一封信遞給惠施,“這是他留給魏相的。”

  惠施趕緊接過來,拆開來一看,滿面驚懼之色,二話不說,轉身小跑著的離開了,上得馬車,他立刻吩咐道:“回國!快快回國。”

  吩咐之后,他又急急掀開窗簾,朝著外面一名護衛道:“谷生。”

  “主公有何事吩咐?”那護衛立刻上前來。

  “你速速回國,告訴大王,齊國極有可能偷襲我國。”

  “是。”

  那護衛得令之后,立刻縱馬飛馳而去。

  惠施放下窗簾,狠狠罵道:“這該死的老狐貍,咱們走著瞧。”

  然而,為時已晚。

  當中山國、燕國起兵入侵趙國后,田盼便率領著身在宋國的十五萬齊軍,兵分兩路,如洪水一般涌向魏國。

  而魏國根本就沒有想到齊國會突然對自己發難。

  因為之前齊國種種舉動,都預示著齊國此次進攻目標乃是楚國。

  當時齊國與三晉、燕國簽訂那份協議,在惠施看來,也只是為了穩住三晉,不讓三晉從西面進攻齊國,好讓齊國可以集中jing力對付楚國。

  其實但凡正常思考,齊國也不會在與楚國交戰的同時,去進攻三晉。

  但是魏國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齊國的詭計。

  而目的就是為了讓魏國放松警惕。

  為入侵魏國做準備。

  因為齊威王和鄒忌都認為,想要一舉消滅楚國,是不可能的,要滅楚的話,是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畢竟楚國縱深太長,這一口吞不下去。

  但是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有可能是轉瞬即逝的,這齊國上下都在思考,如何在短時日內,利用這個機會,一舉奠定齊國霸業。

  故此齊國將目標放在魏國與韓國身上。

  如果一舉能夠消滅魏國和韓國,那么齊國將占領中原所有的戰略要地,也將成為中原唯一的霸主,這霸業可成啊!

  齊國之前的那一番操作,目的都是給進攻魏國做鋪墊,意在分散楚國主力,讓楚國無力救援魏國。

  當然,其中也有秦國的一份功勞。

  而如今魏國南部的三萬jing銳身在巨陽與宋齊聯軍奮戰,東面兩萬jing銳又在宜陽與秦國作戰,國內也是比較空虛的,只有大梁的jing銳沒有動。

  然而,齊國主力jing銳其實根本就沒有動,在巨陽跟楚國作戰的乃是全部宋軍,是宋人扮作齊人,而非是齊人扮作宋人。

  楚都。

  “幸虧大王料事如神,早有準備,暗中派景大將軍率軍趕往巨陽防守,否則的話,那魏軍一撤,我軍在巨陽可就岌岌可危啊!”

  高固言道。

  大王嘆道:“非我早有準備,而是.!”

  “大王,那魏使來了。”

  都斜突然入得大殿,向楚王稟報道。

  楚王還未說話,屈易為便是憤怒道:“他們魏軍擅自從巨陽撤軍,差點陷我軍于絕境,他們還敢上門?”

  “卿先勿要動怒。”楚王抬手攔住屈易為,又向都斜問道:“他來此作甚?”

  都斜道:“據說齊軍已經包圍了大梁,魏王希望我們能夠出兵救援。”

  高固聞言,不禁皺了下眉頭。

  這齊軍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楚威王問道:“他們不是從巨陽撤走的三萬魏軍嗎?”

  都斜道:“那三萬魏軍在回救的路上,被田盼手下的大將申徽伏擊,被迫退守襄陵。”

  楚威王面無表情,道:“你去告知他,寡人正在調集兵馬,但還需要一些時日,讓他們堅守住大梁。”

  “是。”

  待都斜退下之后,屈易為便道:“大王,如今我們哪里還有兵派去支援大梁,就算是臨時召集.那可能也來不及了呀!”

  如今楚國已經是四線作戰,在巴蜀,在武關,在巨陽,雖然徐州目前無戰事,但楚國也不敢撤走那里的主力,讓景翠率領部分主力趕往巨陽,已經是非常冒險,哪里還湊得出兵馬前去救援魏國。

  楚威王嘆道:“其實并非是寡人料事如神,而是之前周客卿曾來過一封密函,告知寡人,齊國極有可能入侵魏國,屆時魏國定會抽調走巨陽的魏軍,讓寡人提前做好準備。”

  此話一出,高固與屈易為皆是詫異地看著楚威王。

  高固問道:“周客卿又是如何得知得?”

  楚威王搖搖頭道:“這寡人也不清楚,不過周客卿還在信中說,讓寡人千萬不要出兵去救援魏國,只要在東線防止齊國入侵,以及在西線繼續與秦國作戰便可。至于魏國的危機,他自會想辦法解決。”

飛翔鳥中文    周天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