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四十章 吾輩何以為戰

  對于姬定主動要求深入秦軍后方,以身犯險,阻止秦軍吞并蜀國,昭陽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的,因為姬定的戰略就是希望跟秦軍在這里耗著。

  雖然昭陽之前對于姬定的這個戰略是有所保留的,但是如今他也知道這里楚軍的情況,這兩年過于安逸,同時又疏于訓練,可能還真不是秦軍的對手啊。

  貿然出擊,與秦軍決戰,風險太大了。

  若以巫山為前線,那么楚軍將領必然會決心與秦軍死戰到底,而同時還能夠得到楚國國內的貴族大力支持。

  這里的鹽利可以說是關乎楚國境內所有貴族的利益。

  那么姬定的戰略是最為符合楚軍的現狀。

  大軍壓境,迫使秦軍主力支援巴國,從而給他可操作的機會。

  在商定完此事之后,姬定就悄悄離開了這里,既然要開戰,那姬定留在這里的意義就不大,畢竟打仗可不是他所擅長的,昭陽可比他強多了。

  昭陽也立刻調整戰略,不再奢望與巴國結盟,而是以守住巫山為目的,開始發動對巴國的進攻,希望將防線再往前推個一百里,確保巫山境內不會受到襲擊。

  果不其然。

  疏于訓練的楚軍,前三回小規模出擊,皆是無功而返,要知道秦軍主力可都還在后方追殺蜀王,也就是說一直被他們壓著打巴軍,竟然連續擊退他們的進攻。

  怎一個尷尬了得啊!

  開會的時候,楚軍將領臉紅得跟猴子屁股的似得。

  昭陽倒是坦然接受,因為他是有心里準備的,故此前三會都是試探性的出擊,他也想看看楚軍到底還剩多少戰斗力。

  然而,巴國那邊也未被勝利沖昏頭腦,他們都知道繼續打下去,他們還是難以抵擋得住楚軍的進攻。

  畢竟兩國實力相差懸殊啊!

  關鍵后面還有一個強大的老大哥在,那為什么自己要孤軍奮戰,投誠的意義何在。

  于是巴慶子趕緊向張儀求援。

  但是張儀卻有著另外的目的。

  對于楚國的突然進攻,張儀也感到非常困惑,向巴慶子問道:“楚國就沒有再派人前來交涉嗎?”

  “沒有。”

  巴慶子直搖頭道:“之前就那司馬昭魚又來過一回,但是你說,這不是你要等的人,故此我就說再考慮考慮。之后那昭陽來到巫山,沒過幾日,楚軍就開始對我軍發起進攻。”

  張儀緊鎖眉頭,心里思忖著,這不應該呀,目前巴國猶豫不決,此時開戰,豈不是將巴國推向我們秦國,難道那楚王已經沉不住氣了。

  正當這時,一人快步入得帳內,彎身而張儀耳邊言語了幾句。

  張儀聞言,問道:“當真?”

  那人點點頭道:“不會有錯的,那位年輕的楚相此時也在巫山。”

  “我知道了。”張儀點點頭,心里又尋思著,看來這位楚相在楚國的地位還是遠不如昭氏家族啊!

  既然姬定都來到這里,那肯定就還是要交涉。

  但這一切卻沒有發生,故此張儀猜想,姬定是沒有爭過昭陽,從而導致楚國直接發動進攻。

  他壓根沒有想到,姬定其實是非常歡迎他來到這蜀地的。

  姬定也萬萬沒有想到,巴國之所以搖擺不定,根本就不是什么緩兵之計,乃是張儀專門為他布置的圈套,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張儀已經動了殺他的心。

  經過上回交鋒,張儀覺得這小子若在楚國,對秦國將是一大威脅,他甚至認為只要能夠除掉姬定,那么增添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

  如果姬定前往巴國,是必死無疑。

  這可真是陰差陽錯啊!

  既然如今楚國已經開始進攻,那么楚國再與巴國談判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張儀要做的就是如何應對楚軍的進攻。

  而蜀國那邊已經難有反抗之力,大將魏章也隨張儀來到巴國,準備與楚軍作戰。

  張儀只是負責大戰略和后勤,打仗的事,還是由魏章指揮。

  魏章在得知楚軍的情況之后,便分析道:“楚軍急于進攻,應該是希望趕在我秦軍到來之前,想要先聲奪人。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自己會連續吃敗仗,我想此時楚軍上下一定都急于求勝,我們可以抓住楚軍的這個心理,引誘楚軍深入,待我秦軍抵達之后,與前線巴軍配合,圍殲楚軍主力。”

  秦軍有兩萬主力已經在趕來的路上,目前在蜀國作戰的軍隊,已經從秦軍jing銳變成秦苴聯軍。

  張儀點點頭,道:“此計可行。”

  濮陽!

  秦國一戰滅蜀,震驚了中原諸侯啊。

  韓、趙、燕、魏、齊五國相邦不約而同地來到濮陽。

  “如果讓秦國得到富饒的蜀地,這未免也太可怕了。”

  在會議上,惠施率先表示道:“故此我認為,我們該聯合起來進攻秦國,迫使秦軍退出蜀地。”

  燕國相邦子之卻是笑道:“魏相到底是想幫蜀國,還是想幫楚國啊!”

  惠施哼道:“我既非為楚國,亦非為蜀國,而是為了自保,難道各位都希望見到秦國吞并整個巴蜀嗎?”

  子之呵呵道:“這秦軍入蜀,我等早已知曉,而秦國的目的并非是為了吞并巴蜀,而是針對楚國,當初楚相在此信誓旦旦,要與秦國對抗到底,我以為楚國定有對秦之策,這又何許我們關心。”

  說著,他又道:“此外,秦軍為何選擇入蜀與楚國為敵,不就是不想與我們發生沖突么,為此秦國甚至還與你們魏國河東三鎮,那我們為何自己又要卷入其中。”

  韓相公仲侈也道:“我贊同燕相的意思,秦國強大,楚國也很強大,聽聞他們國內,糧食都堆積如山,車船川流不息,比之他們,我們韓國都還在為一口飯發愁,這兩個富人打架,用得著我們窮人在旁操心么。”

  大戊午點頭道:“不錯。我們確實不希望秦國吞并巴蜀,但也無須我們為此擔心,因為楚國是絕不會仍由秦國占領蜀地的,我們趙國也無心參與秦楚之爭。”

  鄒忌瞅著他們幾人是你一言,我一語,越發覺得不對勁,你們這到底是在針對誰啊!

  不像似是在針對秦國啊!

  惠施瞄了眼鄒忌,一臉期待地問道:“不知齊相怎么看?”

  鄒忌沉吟少許,撫須道:“我們齊國也無心參與此事。”

  惠施郁悶不語。

  大戊午突然道:“既然如此,那咱們何不簽訂一份協議,大家都不參與,兩不相幫,如此一來,我們中原便可置身事外。”

  韓國、燕國都表示答應。

  惠施又看向沉默不語的鄒忌,又問道:“齊相也答應嗎?”

  鄒忌瞧了眼惠施,眼中閃過一抹不快,但也是一閃即過,猶豫半響之后,他還是點頭道:“如果大家都答應的話,那我齊國當然也會答應的。”

  惠施嘆了口氣,道:“好吧!那就依趙相所言。”

  各國簽訂完協議之后,鄒忌便借故先一步離開了。

  上得馬車,鄒忌嘴里開始罵咧咧起來,“真是豈有此理,竟然著了惠施這老狐貍的道,不過你們想借此阻止我們齊國擴張,那也真是癡心妄想。”

  三晉與燕國,是真不想參與秦楚之爭。

  而齊國是真的想參與。

  當今三大強國,有兩大強國打了起來,剩余的一大強國,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啊!

  大好機會就擺在面前,是決不能錯過。

  原本齊國是另有打算,因為齊國認為,秦楚不會在蜀地展開大戰,甚至都不會正面對抗,多半是借巴蜀之爭,來打代理人戰爭。

  哪里知道秦國這么猛,蜀國一滅,秦楚必然會正面交鋒。

  那齊國在徐州就處于絕對優勢。

  齊國本是想在徐州虛晃一槍,一看這情況,那就不如就坐實此事。

  而魏國自然偏向楚國的,惠施非常擔心齊國會南下進攻楚國,故此才組了這個局來請君入甕。

  他一開始就要求打秦國,因為他知道韓國、趙國、燕國是肯定不會答應的,既然不打秦國,那咱們也不能打楚國。

  如果他們都聯合起來,制止戰火襲擾中原,那齊國自然也得掂量掂量。

  “多謝魏相挺身相助。”

  楚國駐濮陽大臣屈善向惠施拱手一禮。

  惠施忙道:“哪里!哪里!當初全憑貴國仗義相助,我國才能夠度過難關,如今貴國有難,我國又豈會袖手旁觀。”

  說到這里,他又嘆了口氣道:“只不過我國如今還未治理好河東地區,再加上韓國與趙國又不想與秦為敵,所能做的,也十分有限。

  不過足下可回信楚王,等到我們治理好河東,我們必將出兵河西,以減輕貴國在巴蜀的壓力。”

  屈善聞言,不禁大喜,連連道謝,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殊不知惠施這么說,也希望楚國繼續給予魏國支持,確保秦國不會在河東尚未治理好之前,就入侵河東。

  但不管怎么樣,惠施此計,確實能夠減輕楚國的壓力,至少五大諸侯國都已經表態,不參與秦楚之爭。

  但齊國顯然不愿意就此罷手。

  齊國目前是占有絕對優勢,為什么不參與,這個局他們是可以去玩的呀。

  這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啊!

  于是鄒忌又生一計,悄悄找來宋國駐守濮陽的官員,因為宋國并未簽那協議,他讓宋國找個借口出兵楚國的巨陽,也就是今安徽太和縣。

  如今這個地方非常關鍵,剛好是在宋國南部與徐州之間,如果能夠拿下這里,那么徐州西面就非常安全,徐州亦可協助宋國防守楚國。

  而齊國將在后面全力支持宋國。

  此時姬定早已經離開巫山,帶著法克和莽,順著巴江南下,秘密前往蜀地。

  而途中,他又與剛從昭陽封地趕來的魯伯友會合。

  只要秦君入蜀,他也必去蜀地一趟,對于他個人而言,蜀地是一個極其重要戰略位置。

  只不過秦軍一戰滅蜀,也打亂了他的計劃,他暫時都沒有辦法與蜀地的墨者聯系上,在他出行之前,就已經寫信給子讓,讓他想辦法幫自己聯系上蜀中的墨者。

  而子讓則是直接派魯伯友前來相助。

  經過數日的趕路,幾人終于沿著青水悄悄進入了蜀地。

  如今居住在這里的人,主要是羌人為主,這文化還是非常古老的,多半是以薩滿教為主。

  在一個昏暗的山洞內,洞內豎著各式各樣的圖騰,石壁上也畫著一些古怪的圖案。

  “先生,咱們還是出去等吧,這...這山洞里面有些令人慎得慌。”法克只覺這洞內陰風陣陣,背后涼颼颼的。

  可是姬定瞅著石壁上的圖案,卻是極為入迷,還讓莽舉著火把,為他照明。他揮揮手道:“你出去等就是了,我再看看。”

  他對于這些文化可是非常感興趣的,因為他也算是這方面的業余高手。

  “那...那我出去等。”

  法克實在是不想留在這里,這些古怪的圖騰都嚇得他夠嗆。

  正當這時,只聽得一陣腳步聲。

  “先生!先生!”

  又見魯伯友滿頭大汗的跑了進來,其身后還跟著五人,大概都在三十歲左右,皆是身著短打,滿面風霜,雙手滿是老繭,腳上一雙草鞋。

  可真是墨者的標準造型。

  是肉眼可見的苦啊。

  墨家為何盛極一時,卻又很快就銷聲匿跡,跟這吃苦耐勞也有著很大的關系,身為墨者,可真是太苦了。

  平民百姓也不想吃苦啊!

  魯伯友喘著粗氣向姬定介紹道:“先生,這位是我原生師兄,這位是我杜遠師兄,這位是我宋水師兄,這位是我黑弋師兄,這位是我伯太師兄。”

  姬定拱手道:“久仰!久仰!”

  魯伯友又向那五位師兄介紹道:“這位便是恩師在信中提到的周濟,周先生。”

  五人皆是抱拳一禮。

  他們五人看著像似三大五粗,大字不識的工匠,但這一開口,一行禮,立刻又表露出一股讀書人的氣質。

  這子讓的學生,他們能不識字嗎。

  他們五人本是在秦國,后來因為與秦國墨者有所不合,于是輾轉來到蜀國宣揚墨家思想。

  而之前子讓就已經寫了信給他們,告知他們,將派一位周先生來領導蜀地的墨者。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位周先生恁地年輕,若非魯伯友在,他們只怕會認為姬定是一個大騙子。

  一番介紹之后,幾人在洞中席地而坐。

  姬定開門見山道:“我此番前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在蜀地建立起一個以墨家思想為主的國家。”

  五人一聽,不禁是面面相覷。

  杜遠便問道:“先生憑何說此話?”

  姬定道:“信仰。”

  信仰誰沒有?

  黑弋就道:“恐怕光憑信仰還是不夠的,如今秦軍正在到處追擊蜀王,蜀國已經是危在旦夕,光憑我們墨者的力量是難以阻止秦軍的。”

  姬定笑道:“那得看你們為得是什么?”

  黑弋反問道:“不知先生為得又是什么?”

  “為得是天下蒼生。”

  姬定道:“自周王室沒落以來,各諸侯國都已經打了數百年的戰爭,以至天下蒼生于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為何而戰,為得是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天下蒼生又為何死,為得卻也是他們的榮華富貴,諸位不覺得這很不合理嗎?”

  杜遠嘆道:“這又有什么辦法,我們墨者四處勸阻諸侯,希望他們能夠停止這不義之戰,但他們卻是不聽。”

  姬定笑道:“那只是因為你是錯的。”

  原生皺眉道:“圣祖所提倡的兼愛、非攻,怎能說是錯的。”

  姬定道:“兼愛沒錯,非攻亦無錯,但是我們墨者的做法卻是大錯特錯,錯得離譜。”

  “此話怎講?”原生問道。

  姬定道:“那儒家尚禮,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說,故而儒家學士游說君主,乃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墨家是尚賢,敢問各位,這天下諸侯又有哪位配得上那賢者之位?”

  五人皺眉不語。

  如果從非攻、兼愛的角度來看,各諸侯都配不上賢者,他們中誰沒有打過那不義之戰啊!

  姬定又問道:“各位怎不說話?”

  杜遠道:“觀天下諸侯,倒是沒有人配得上賢者之位。”

  姬定笑道:“那就奇怪了,圣祖尚賢,而你們卻去游說那不賢之主,此乃尚賢嗎?此乃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當你們游說那些不賢之主時,不就是給予他們肯定嗎?”

  杜遠一時詞窮,不知如何反駁。

  宋水問道:“依先生之意,該當如何?”

  姬定道:“推翻他們,再立賢主。”

  杜遠又道:“可是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我們墨者的力量難以與他們抗衡。”

  姬定哼道:“什么墨者,什么儒生,你們若是還保留這種觀念,那將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五人聽得是越發糊涂了。

  宋水困惑道:“還請先生恕吾等愚鈍,不知先生此話又從何說起?”

  姬定道:“敢問各位,圣祖是為墨者而創立墨學的嗎?”

  宋水搖搖頭。

  姬定又問道:“那是為什么?”

  “自是為天下蒼生。”

  “既然是為天下蒼生,難道儒生就不是天下蒼生嗎?”姬定又問道。

  五人再度陷入沉默。

  唯獨魯伯友是一臉學習的態度,對此他并不感到意外,畢竟子讓都被姬定說得是啞口無言。

  姬定長嘆一聲,道:“身為墨者,應該時時刻刻謹記,要以天下蒼生為重。而如今各諸侯為了了一己私欲,而不顧蒼生,視人命于草芥,他們是加害者,而我們則是受害者,故此我們墨者任務,應該是領導天下蒼生,對抗那些殘暴不仁之主。

  而當天底下的受害者都聯合起來,試問誰又能與吾之為敵,也唯有天下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才能夠去為天下人著想,這才是我們墨者的使命,而不是與儒生去爭一日之長短。

  忘了非攻,忘了兼愛,當你們心中唯有蒼生,那么你們所做的一切就是非攻,就是兼愛。

  而當你們心中只有非攻,只有兼愛,而無蒼生,那你們與那些諸侯也并無兩樣。”

  這一番痛斥下來,五人是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只覺自己的思想都升華了一般。

  當墨者為兼愛與非攻而戰。

  這不是兼愛,不是非攻,而是一種私欲。

  而當墨者為天下蒼生而戰,這才是真正的兼愛與非攻,這才是真正的大公無私。

  五人心中是肅然起敬,拱手言道:“吾等受教了。”

  杜遠又問道:“敢問先生,我們現在該如何做?”

  姬定道:“秦人殘暴,蜀王不仁,致使當地人民生靈涂炭,家破人亡,故此我們要做的就是將秦人趕出蜀地,同時推翻蜀王的政權,建立一個以人民為主的國度。”

  以人民為主的國度。

  這聽得確實熱血沸騰,可問題是他們如今一貧如洗,要啥沒啥,憑什么趕走秦人,憑什么推翻蜀王。

  得實事求是啊!

  姬定瞧了他們一眼,道:“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

  杜遠立刻道:“先生請放心,吾等不懼艱辛,只是不知該從何做起。”

  姬定道:“如今就有一個絕佳的機會在我們面前,秦人的到來,迫使這里人們離開家園,顛沛流離,躲避戰火,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幫助,給予他們勇氣,帶領著他們為自己而戰。”

  原生訕訕道:“如今外面到處逃難之人,而我們能力有限,縱使我們都拼盡一切,所能幫助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姬定笑道:“這你們放心,我會給你們提供糧食和武器的。另外,到時我還會代表楚國去會見蜀王,并且給予蜀王支持,令蜀王在正面拖住秦軍,而你們則要借此機會,發展壯大。”

  五人相覷一眼,眼中盡是欣喜。

  若有強大財力支持,那他們就可以幫助很多很多人。

  姬定向法克使了個眼色。

  法克立刻從包袱里面拿出幾本小冊子來,分別遞給他們。

  姬定道:“我知道各位之所以來到蜀地,蓋因是與秦國墨者不合,而端木老先生,也決定從墨者行會中脫離出來,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墨者行會,而這就是我們新的綱領,上面有寫如何組建新得行會。”

  五人接過小冊子,立刻就翻閱起來。

  而綱領的第一條,就是確定要以人民為主,推翻貴族統治,建立起以人民為主的國家。

  要將農民、工匠、商人、文人都組織起來。

  不分性別,不分國籍,不學分派,只要堅持推翻貴族統治,堅持以人民為主,皆可召入會中。

  之后又詳細寫明行會的管理制度,如何招人入會,如何在各地建立堂會。

  等等!

飛翔鳥中文    周天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