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第447章《東海三國志》正文卷第447章《東海三國志》類別:云天明書名:(:)(:→)天才一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以方杰現在的身份地位以及背后的產業體量,如果要搞事情,絕不是像以前那樣,在某條線上小打小鬧。
所謂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定然是多線并舉!
首先,年后方杰召集沸騰游戲和韓國沸騰株式會社的高層,召開了一場立項會議。
要求兩家游戲公司在年內,合作策劃開發一款名為《東海三國志》的單機策略游戲。
畢竟游戲才是他的基本盤,要搞事情,自然是先從游戲方面開始布局。
東海三國,指的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新羅、百濟、高句驪三國。
這三個國家歷史上如同天朝這邊的三國時期一樣,也是互相征伐,戰亂不斷,只是戰爭規模相對要小得多。
但是不要緊,既然是三國亂戰,完全可以模仿華國《三國志》等游戲題材,弄一款經典的韓國《三國志》單機策略游戲出來。
這款游戲方杰壓根就沒考慮過賺錢,而是決定掛在方舟平臺,也就是原steam平臺上平價銷售,目的是為了擴大這款游戲在全世界的影響力,潛移默化地搞文化教育。
俗話說的好,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眼見韓國那些無知的青少年們被洗腦,方杰悲天憫人,決定拉他們一把,用游戲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重新樹立韓國年輕一代人的正確歷史三觀。
同時也是讓國際玩家都來了解一下韓國的“悠久歷史”,潛移默化地搞歷史科普,日后就算韓國人不要臉搞剽竊,國際輿論也不會被帶偏節奏,反而會自來水一般替華人沖上去打他們的臉。
當然,明面上的新聞稿件不能這么說,而是聲稱:加強中韓兩國游戲娛樂產業交流。
其實別說韓國人自己了,就算是游戲開發者們,也只以為這就是一款普通游戲,完全沒想過這款游戲其實是別有用心。
因為方杰在《東海三國志》這款單機游戲里埋的套路那是相當深,就如同韓國那些古裝劇一樣,一般人很難發現其中的問題。
東海三國時代,大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1000年左右,其中又分為三個階段,因此游戲也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玩家可以自行選擇某個階段開啟三國爭霸的游戲歷程。
第一個階段,是公元前100年至公元500年,三國之一高句驪正處于強勢的階段,盤踞朝鮮半島中部、北部以及天朝東北的大片區域。
游戲里的勢力地圖劃分,自然也是如此。
歷史上,高麗史官在《三國史記》中將高句驪納入朝鮮史系列,這也是棒子們認為他們歷史上的國土面積應該包含中國東北地區,至少遼東是他們的。
但事實上,高句驪其實是兩漢時期歸屬天朝這邊的一個地方政權勢力。
換句話說,高句驪民族其實是源自于華夏民族和華夏少數民族,與朝鮮土著沒有一毛錢關系,新羅和百濟兩國的臣民才是原住民。
當然了,這些是歷史遺留問題,而且存在不少爭議,方杰當然不會在這上面做文章,去故意篡改高句驪的疆域地圖,或是明目張膽地撩撥韓國玩家的神經。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做的:高句驪這邊的游戲人物造型和服飾,完全設計成漢朝的服飾,而不是韓服。
這個是不存在爭議的,歷史上本來就是如此,棒子那邊目前暫時只是魔改了朝鮮王朝時期的服道化,還沒來得及魔改到高麗王朝時期,更別說更加久遠的高句驪三國時期,當下相關韓國古裝劇的服道化還是比較尊重史實的,所以棒子們還是認可的,至少很難否認。
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咱們不談高句驪歷史上到底歸屬誰,只談這個時期的高句驪的服飾到底是什么樣的,這叫擱置爭議強化共識,而且十分隱晦。
然后游戲的第二個歷史階段,大致是公元400年800年,新羅處在強勢階段,后來基本統一了東海三國。
這個過程中,天朝這邊可是幫了大忙的。
隋朝三征高句驪了解一下?
雖然失敗了,但也把高句驪打得生不如死。
隨后唐朝建立,唐太宗李世民覺得自己好歹繼承了隋朝的衣缽,隋朝三征高麗失敗這事兒讓唐太宗覺得很沒面子,于是再次征伐高句驪想要找回場子,結果一路打到了平壤城下。
于是,在唐朝和新羅不斷地里外夾攻下,高句驪、百濟被滅國。
不過,新羅雖然統一了三國,但勢力范圍比高句驪三國時期要小的多,只控制了平壤以南和半島東部、東北部地區,而平壤以北其他地區全都歸屬唐朝疆域。
所以游戲里這個階段的疆域地圖,自然也是這么繪制的。
這等于是明里暗里在告訴韓國玩家們,這個時期的疆域其實就那么一點點,如果你們跟咱們談高句驪時期的疆域問題,那咱們就跟你們談唐朝、新羅時期的疆域。
與此同時,這個階段的游戲人物和服裝道具場景,全都是唐朝風格,同樣也是意有所指,但一般人其實很難注意到這些細節。
到了第三個階段,新羅再次分裂成為三個國家,并最終又再次統一,建立高麗王朝。
于是同樣的套路,游戲里的角色造型直接用了宋遼時期的服飾,地圖疆域倒是擴大了一些,但也沒擴大多少,其國境線依然遠離鴨綠江。
歷史上高麗中后期倒是把疆域邊境推到了鴨綠江邊,但這款游戲是《東海三國志》,所以高麗統一三韓之后疆域是怎么樣的,跟這款游戲沒有關系,相關地圖自然不會出現在游戲中。
這款游戲里所埋藏的套路,如果方杰不說,一般人是很難有所覺察的,畢竟一款游戲,玩法才是最重要的,疆域地圖和服飾場景只是一些“不重要”的邊緣細節元素。
這就很像韓國古裝劇的套路。
表面上是歷史戲說劇,甚至本質是魔幻劇、愛情劇,但觀眾們在觀看劇時,關注的是劇情線、愛情線,尤其國外的觀眾,誰會去仔細研究里面的服道化,自然是默認史實就是如此,于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完成了文化洗腦教育。
《東海三國志》的套路便是如此,在一些不經意的地方布局,時間一久,別的且不談,至少東海三國時期的疆域地圖和服飾就成了世界玩家們公認的一種常識,日后誰想這上面做文章,估計棒子們自己都會嗤之以鼻。
別看《東海三國志》套路的只是科普新羅、百濟、高句驪三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服飾,并不涉及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貌似這曲線救國的彎子繞得有點大。
其實不然。
從文化戰略的角度上說,這就是確立正統劃線之舉,先在根子上建好護城河,日后無論對方怎么魔改高麗王朝或朝鮮王朝的歷史,都萬變不離其宗,一旦追根溯源到東海三國時期,就不容狡辯,至少再冒出搶孔子的念頭時,自己心里也會覺得不恥。
另外的好處就是,久遠的時代讓查證的成本很高,專業性很強,普通大眾們也不易共情,規避了可能會引發的矛盾和爭議。
這就好比如果天朝觀眾看到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天下地圖遠比近現代少,看到《三國演義》電視劇里服道化覺得很陌生,并不會有心理落差而產生質疑,反倒會忽略或默認。
當然話又說回來,光靠一款游戲潛移默化地搞事情還不夠,而且必須承認確實繞的有點遠,產生的效益不夠直接。
所以除了游戲方面布局之外,方杰同時在影視劇方面也下手了。
3月初,沸騰娛樂ceo、jyp娛樂會長李晴,召集兩家公司的高層進行了一場視頻會議。
會上,李晴表示,為了加強中韓文化交流,消除兩國民眾之間的誤會和隔閡,尤其是消除張娜拉事件以及韓流等問題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提議在未來幾年內,沸騰娛樂和jyp娛樂合作拍攝一系列影視劇。
其實當下兩國之間矛盾主要集中在民間層面,外交層面總體關系還挺不錯,還處在蜜月期,雙方每年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非常頻繁。
所以這個提議是符合當下政治正確的,更加符合棒子們的利益訴求,近期兩國民間關系降至冰點,確實需要想辦法破冰,所以李晴的提議獲得了與會人員的全票贊成。
不贊成也不太可能,誰不知道李晴的背后是方杰,這事兒肯定也是方杰的意思,就算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不是?
既然達成了合作意向,那么接下來雙方約定所有影視劇以合資的方式進行投資,且不論是哪國的影視劇,演員也從兩家公司旗下的藝人里面優中選優,而并不只限于某一家。
至于劇本,哪個國家的影視劇,就由哪個國家的娛樂公司負責篩選、改編和立項。
但是有個條件:既然雙方一致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民間隔閡,增加互信,所以互相擁有對方劇本的審核權,如果覺得對方劇本有些內容不合適,可以要求打回去修改,否則不與投資也不會進口到本國。
不用說,最后這個條件一看就知道是方杰給那邊挖的坑。
畢竟這些年天朝影視劇很少有輸出到韓國的,反倒是韓劇不斷輸入到天朝,又由于兩國目前的關系很好,每年相關部門總能給韓國影視劇不少進口名額,不像對待好萊塢影片,名額給的是扣扣索索的。
所以jyp娛樂那邊審核劇本,意義并不大,反正沸騰娛樂這邊最多就是走正規渠道,每年輸出1、2部電影過去,國內電視劇想要去那邊估計是水土不服。
而一直大熱的韓劇想要來天朝,以前沸騰網吧直接盜版過來就是,現在想過來,先得過審核這一關,否則盜版都不給你盜,直接封殺沒商量。
不過,棒子們也不傻,不可能任由沸騰娛樂卡脖子。
為了說服他們答應入坑,李晴或者說方杰同時也表示,以后沸騰娛樂這邊播放韓國影視劇或者綜藝節目時,會支付相應的版權費。
答應版權費這個事情,其實方杰并沒有吃虧,反倒是以前搞盜版才是吃虧了,畢竟沸騰集團本來就是jyp的大股東,不少韓國娛樂節目就是半個自家的娛樂產品。
以前真正占便宜的其實是國內網民,一直在白嫖,如今只是正視了這個問題,使其合規,當然相應的,沸騰娛樂旗下的沸騰視頻,也將因此升級為廣告收費模式,就像沸騰音樂一樣。
版權費什么的暫且不提,這又不是方杰搞事情的目的。
而卡那邊劇本的脖子,表面上看是挖坑,其實只是套路的第一層。
其目的只是用來聲東擊西吸引jyp娛樂注意力的,也是用來嚇唬人的。
嚇唬誰?
嚇唬韓國那邊的編劇們!
不同于天朝這邊,在韓國電視劇產業中,編劇的地位不可撼動,甚至高于導演和演員,即使是大牌導演或演員,也不能隨便修改劇本臺詞。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韓劇總體上,確實比天朝電視劇更具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畢竟內容為王,一部劇講一個好故事,遠比找幾個流量明星充門面強,盡管人家那邊也有不少垃圾劇和爛尾劇,但至少每年都能穩定產出幾部高收視好劇甚至現象級好劇,因此編劇地位更加穩固,這便是良性循環。
既然韓國的編劇們地位很高,就不用能天朝的思維對待,否則惹急了,人家拿著劇本找其他幾大娛樂公司或者kbs等電視臺要投資,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然,方杰自己也可以寫劇本,但這不合適。
一方面他事情本來就多,人本來也很懶,現成的劇本拿給他審核提意見還行,自己寫實在沒那個時間精力。
而且,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也不適合親自操刀,太掉價。
更關鍵的是,他一個華國人,跑去寫韓劇的劇本,尤其是寫韓國古裝劇的劇本,這就很敏感,容易遭人詬病,極有可能被棒子們上綱上線。
所以寫劇本這個事兒,只能找棒子自己人當白手套。
不過白手套這個事,只能找中段位的編劇。
那邊的大牌編劇不用想,人家排面在那,相當自傲,寫出來的劇本各家都搶著要,沒必要也沒理由聽他的話。
只有那些地位處在中游的編劇,為了出人頭地、名利雙收,相對容易被收服,甚至主動投靠。
“收服”、“投靠”什么的其實也談不上,不要太腹黑,方杰還是很講道理的,不會去造謠生事刻意詆毀他國歷史文化,他對編劇的要求僅僅只是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罷了。
所以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后,方杰便讓jyp娛樂把近些年收上來的,但被槍斃或擱置的各種題材的韓劇劇本,全都拓印提交了一份上來,然后開始大浪淘沙。
所謂的大浪淘沙,一是淘劇本,相信這些束之高閣的劇本里肯定有遺珠。
二是淘編劇,根據這些劇本的內容,可以迅速了解這些編劇們的性格、人品、世界觀、知識結構、編劇能力如何,方便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代理編劇。
結果這一番淘下來,先不談編劇,只說劇本,就撿漏了不少遺珠,著實讓人驚喜。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都市奇幻愛情劇《來自星星的你》。
前世2013年首播了這部現象級韓劇,沒想到劇本在2010年就寫出來了。
當然這也正常,劇本寫出來后要立項拉投資,然后得不斷地修改完善,之后還要選角、拍攝、制作,最后才是播放,前期準備個兩年時間也在情理之中。
這部劇看似沒有什么文章可做,只是一個外星人和地球女明星之間的現代奇幻愛情故事,似乎很難夾帶私貨。
其實也未必。
這部劇至少反映了韓國娛樂圈的各種亂象和財閥們的為富不仁,劇中的財閥公子哥大反派簡直就是個殺人如麻的變態,讓人恨的牙癢,如果不是一頭撞上了男主這個外星人,怕是沒人治得了他,甚至男主都差點死在反派手里。
所以方杰要做的,就是跟編劇談談,是不是可以進一步強化反派的劇情沖突,讓韓國觀眾看完后認清娛樂圈和財閥圈的現實,也幫助國內觀眾了解那邊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這就是很好的文化教育嘛,不一定非要搞什么嚴肅正劇才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咱也就是順水推舟罷了。
這部劇的編劇,名字叫樸智恩,以前是做綜藝編劇出道的,07年之后才改行做了電視劇編劇,去年擔任愛情喜劇《賢內助女王》的編劇,入圍第46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劇本獎和mbc演技大賞作家獎。
這個資歷怎么說呢,算是編劇新人,但已經嶄露頭角取得了一定的名氣地位,不太好拿捏,《來自星星的你》這個劇本也是今年剛送上來的,估計還投了其他幾家正在等投資意向。
好在方杰知道這部劇會火到什么程度,要求夾帶的私貨也不多,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很快敲定了投資意向。
有趣的是,此時無心插柳的方杰并未料到,這位樸智恩女編劇在《來自星星的你》的項目完成后,又寫了《藍色大海的傳說》和《愛的迫降》,成了業內大拿,也成為他和jyp的搖錢樹之一。
現代劇里面遺珠,除了《來自星星的你》,還有《聽見你的聲音》和《新妓生傳》。
《聽見你的聲音》在前世也是2013年的韓劇,雖然沒有《來自星星的你》那么出名,但也是一部高收視率的熱播劇,且題材同樣是都市奇幻愛情劇。
故事大致講述的是因一場意外獲得“讀心術”超能力的男主,與地位高大尚的國選律師女主之間的愛情故事。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這部劇雖然內核主線是愛情,但也側面反映了韓國公檢法體系里的腐敗亂象,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至于《新妓生傳》,不好分類,應該屬于現代幻想題材愛情虐劇,其中還包含了一些神話鬼魂迷信內容。
妓生,指的是朝鮮半島古代為朝鮮國王和兩班貴族提供歌舞表演的藝妓。
而《新妓生傳》則是把這個傳統行業搬到了當代,國內僅剩下“芙蓉閣”這一個高端煙花之地,專門招收一些走投無路的年輕美女,進行漢學、英語、歌舞、禮儀等系統性培訓,為有錢人提供賣藝不賣身的妓生服務,美其名曰:傳承傳統文化。
其實也沒有所謂的賣藝不賣身,只要肯花錢,就可以買妓生納妾。
女主就是一位具有古典美氣質,且畢業于古典舞高校的美女,被迫賣身芙蓉閣,后來差點被大叔官員買下盤頭做妾,期間女主與富二代男主產生了一系列愛情糾葛。
這部劇前世在2011年播出,今世被方杰提前撿漏,幾乎不用進行任何改動,直接就可以投資開拍。
在方杰的印象中,這部劇的女主因《新妓生傳》火了之后,因整容引發了不小的社會爭議,沉寂了幾年便順勢出演了知名韓劇《我的id是江南美女》的女主,講述了一個丑女整容成女神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所以《新妓生傳》也同樣具有教育意義,比如明目張膽地在現代社會搞青樓生意,現代官員們出入這種高端聲色場所還強搶民女,還講求妓生納妾的那一套,無視現代法律。
富二代男主也不是什么好鳥,一開始追求女主只是為了報復,其家族更是階級觀念森嚴,對平民階層的女主百般刁難折磨…等等。
總之,方杰要做的就是在原劇本的基礎上,建議編劇進一步加強人物塑造和劇情沖突,這也是為了讓劇情節奏更加緊張精彩嘛。
這種要求加碼再多夾帶點私貨的建議,并不敏感,不會引發什么爭議,至少在韓國毫無問題。
不是那邊官府大度,而是財閥能量太強大,對于財閥資本來說,只要能賺錢,別說抹黑他們的官府,就算指著他們鼻子罵,他們也不太在意,還美其名曰言論自由,這一點與好萊塢電影很相似。
說了這么多,以上幾部韓劇還只是現代劇,能做的文章有限,甚至只是順水推舟,連套路都稱不上。
真正的重頭戲和套路,其實是在他挑選、打回修改和策劃的幾部古裝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