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2.和經紀人的初見

  “你好,我是楊思維,袁華你是今天剛到燕京嗎?累不累?要不然咱先在酒店休息一天,明天我們再聊劇本的事兒…”

  袁華站起來和她握了喔手,然后擺擺手說:

  “思維姐,我一點都不累,早就聽說你是一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恰好我也不是拖泥帶水之輩,咱們就別客套了,直接開始說正事兒吧!”

  盡管這個帶著眼鏡的中年女人很客氣,但袁華絲毫不敢怠慢人家。

  別看這個有點胖胖的女人看起來其貌不揚,但人家在娛樂圈可是非常有跟腳的,被稱為“大牌推手”。

  前世曾代理過范稅冰、馬伊利,鹿含、張雨奇、趙右廷,張一興等眾多一線大牌的經濟合約…

  范八億雖說后來涼了,但人家巔峰時期好歹也是可以提名內娛一姐的一號人物啊!

  作為范稅冰工作室的運營總監,楊思維可謂是功不可沒。

  另外,此人還是一心娛樂的合伙創始人和現任CEO,也可以說是袁華的新老板。

  當然,人家堂堂一個CEO親自上門噓寒問暖,也足見一心娛樂對于袁華的重視程度。

  當然公司也沒有不重視的理由,畢竟已經有樣板在先…

  袁華的前輩,吳Sir自從回國之后不僅各種通告接到手軟,而且沒幾天就官宣了由他擔任主演的首部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這個投資不高的小成本愛情片,在沒有任何大牌加盟的情況下,主打吳一凡主演徐才女導演,最終一舉轟下了2.8億票房,那投資方肯定是賺了!

  吳Sir的演技嘛,懂得都懂,畢竟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你這里欠我的用什么還?

  但即便如此,由吳Sir擔綱一番主演的四部電影,票房最低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票房都有1.56億。

  再加上《原來你還在這里》的3.37億以及《西游伏妖篇》的16億,合計24億總票房,位列90后藝人第一名,遙遙領先其他人等。

  就算是強行去掉名不副實的《伏妖篇》,那其他的三部加起來也差不多有八億票房,足見流量藝人確實有人買賬啊!

  一般來說,像吳鹿這種頂流在他們的巔峰時期,單人撐起一兩億票房應該問題不大,畢竟人家驍戰giegie豆瓣4.4的《誅仙1》都有四個億票房呢!

  所以說只要投資不太大的電影,如果找頂流藝人的話,是肯定確保不會虧本的…

  這么來看,其實人家一部戲薪酬高達八千萬甚至上億,其實也不完全是哄抬物價…

  楊思維也對袁華的第一印象還不錯,畢竟有些人少年得志,難免有些驕縱。

  盡管袁華口碑還不錯,坊間也沒聽說過有什么劣跡,但是藝人嘛,很多都是包裝出來的,人前一個樣,人后一個樣,這種人楊思維早已屢見不鮮。

  本來以為這類流量小天王會很難搞,但是就初印象來說還算穩得住。

  其實自從吳一凡率先回國,打破了潘多拉魔盒之后,一看凡凡的行情這么好,國內的娛樂公司就開始拉攏游說剩下的EXO華國成員,尤其是對袁華和鹿含的爭奪最為激烈…

  像華宜,光線,伯納等影業巨鱷都對袁華他們投去橄欖枝,本來一心娛樂夾在中間是不占什么優勢的,畢竟公司年初才剛成立,現在也才剛步入正軌,確實也沒什么底蘊…

  但沒想到袁華拒絕了所有大公司的邀約,最后欽點了一心娛樂,這可以說是給了楊思維一個意外驚喜。

  袁華不是沒想過簽大公司,但是大公司山頭林立,內斗都很嚴重,一不小心就會卷入其中…

  另外現在都14年了,說實話最近兩年娛樂圈的趨勢,基本上有頭有臉的藝人都紛紛自立門戶,各種個人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

  這兩年比較流行的玩法是——藝人合約期滿成立個人成立工作室,然后公司溢價收購相關公司,簽訂對賭協議,這樣算是雙贏,意思是公司贏兩次。

  這年頭,娛樂公司也被資本侵蝕的很嚴重,說實話,對于藝人的助力早就沒有過去那么明顯了,所以根本沒必要迷戀大公司。

  而且船小好掉頭,簽個小公司,到時候萬一合作出了什么差池,也可以一拍兩散;如果簽了大公司,到時候想脫身都很難…

  袁華開門見山:“這樣,其他的咱們先放一放,最近有沒有什么電影項目找我?”

  楊思維從包里翻出一疊文件夾遞過來說:

  “那可太多了,甚至還有人直接報價3000萬,想要拿下你的第一部電影邀約。”

  不要以為3000萬聽起來感覺好像不高,其實網傳鹿和吳等人片酬上億,其實那指的是電視劇的片酬,早期他們電影的片酬也就差不多二三千萬。

  當然,這是特指14~16年這兩年,后來隨著國內影視產業的進一步繁榮,薪酬自然年年水漲船高。

  別以為后來爽公主1.6億天價片酬,就想當然以為14年流量藝人也能拿這么高的報價,畢竟有個詞叫做——此一時彼一時。

  其實想想也就明白,因為很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般來說一部電影的票房,至少要超過制作成本三倍,片方才能勉強盈利。

  比方說,如果說片方給小鮮肉1億片酬,那這個片子的成本得多少?

  零零散散加一塊兒,起碼也得1.5億吧?

  那也就是說,這個片子至少得有4.5億票房,才能勉強收回成本。

  但是你仔細比較鹿和吳等人的電影票房,粉絲貢獻可能撐死也就2億左右,幾乎不大可能超過3億,那這個電影不是鐵賠嗎?

  所以說在當下,袁華的電影報價10001500萬算正常。

  如果考慮到第一部個人電影的噱頭,粉絲比較看重這個,適當再上調一點,2000萬也說得過去。

  但是直接報3000萬,那個就純粹屬于溢價了!

  師出無常,必有妖孽。

  像這種溢價邀約,袁華是絕對不會多看一眼的,雖然他是很缺錢,但是他也明白“細水長流”的道理。

  特別是流量藝人,必須要重視自己每一部作品的質量,尤其是票房和收視率。

  哪怕評分低一點都不要緊,最多也就是被人家罵一罵,反正流量藝人本身就招黑,也沒必要太在乎這個。

  但是要是票房差了,那以后正經電影項目可就不會再找他了!

  你看《伏妖篇》票房不及預期,是不是吳一凡就從此搖身一變成綜藝咖了?

  鹿含搞砸了《上海堡壘》,是不是馬上就資源攔腰斬斷,慢慢就只能去演電視劇了?

  前車之鑒殷鑒不遠,袁華很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的演技在小鮮肉中間算得上是卓爾不群,但要說混個什么影帝,估計是有點費事兒…

  起碼這不是自己生涯初期應該考慮的事情,當前階段他的目標是盡量參與一些票房高或者是收視率高的影視劇,哪怕不是主演也得努力往跟前湊合…

  哪怕被人家罵蹭票房,至少也好過被人譏笑沒作品…

飛翔鳥中文    華娛之流量天王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