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歐巴小說網]
https://最快更新!無!
楊磊很有成就感。
不說其他,僅僅是這一群如此愛戴他的程序員,就足以證明他在羚羊科技花費的心血是有收獲的。
有這一批人在,羚羊科技就亂不了。
所以,他耐著性子和這些老熟人打招呼。
不過他沒有裝模作樣地聊生活方面的事情,而是直接吹牛皮聊游戲小說以及公司里的八卦。
程序員們在想什么,他太清楚了。
而且他之前有過一段時間和這些程序員待在一起,彼此比較熟悉,聊這些東西更合適。
聊生活的話就有點尷尬了。
人家生活方面真有什么難題,真跟他說了,他咋辦?
幫人解決?
開了這個口子,以后他啥也別干了,天天給這些人處理生活方面的難題吧。
所以,直接不開口,大家都輕松。
閑聊過后,楊磊湊在屏幕前,看張海洋給他展示實時的統計數據。
他之前聊過的那些需要統計的數據,這上邊都有,一整套大連屏,非常全面。
總瀏覽量、總注冊量、總更新量、總評論量、總注冊量以及每日相關數據、平均每小時相關數據、巔峰時刻相關數據等等一清二楚,連現有用戶的搜索傾向、瀏覽偏好、評論字數多少都有統計。
就一個宗旨,能多詳細,就多詳細。
這些數據不光對羚羊微博對未來的規劃和有用,對螞蟻科技正在搞的大數據也有用。
其他人不知道,但這些程序員們卻很清楚,螞蟻科技的地位在羚羊科技之上,因為螞蟻科技有權獲取羚羊科技的相關數據,而作為交換,羚羊科技可以獲得螞蟻科技那邊的技術。
看上去,羚羊科技還占了點便宜,用一堆沒啥大用的數據換來了實打實的技術。
可懂行人都明白數據意味著什么。
就算以前也不明白,現在也明白了,去年的搜索引擎會議上,云計算這個概念被提出之后,迅速成了互聯網的第三次革命,數據的重要性又被拔高了一個檔次。
所以,哪怕對云計算沒啥研究的從業者,也知道數據是個好東西,也知道大數據時代馬上要來了。
不過呢,都是楊磊的產業,這些程序員也不會說啥,反正他們這些打工者不但沒有損失,還有好處。
啥好處?
老板名下的兩家公司通力合作,對兩家公司的都好。
公司好了,員工們自然而然跟著受益,漲工資都是最基本的,畢竟楊磊這個老板一直以大方著稱。
楊磊把數據簡單瀏覽一遍,朝張海洋點點頭,又對房間里的程序員們微笑道:“數據很好,我很滿意。”
此話一出,現場掌聲如雷歡呼聲四起。
程序員們可不知道楊磊已經決定要給他們發獎金了,但聽到楊磊這句話,就知道肯定有獎勵,只是獎金多少的問題。
但按照楊磊的風格,怎么想都不會太少。
至少五百起步。
這是所有程序員們的共識。
畢竟他們在這之前拿到過兩三次獎金,額度都不低。
這次搞出這么大一個開門紅,沒道理比前幾次還不如,對吧。
楊磊當然知道程序員們在想什么,雙掌虛壓等眾人安靜下來之后微笑著道:“我和你們葉總、張總、趙總商量過了,為了慶祝這次開門紅,今天下班之前每人一個大紅包,每人一千塊。”
“哇喔,楊總萬歲!”
“謝謝磊哥。”
“磊哥還是一如既往地大方!”
“嘿嘿嘿,晚上聚餐。”
“我女朋友心心念念的裙子有著落了,感謝磊哥。”
“磊哥牛批啊!”
說啥的都有。
但都是表示開心和感謝。
一千塊,在07年啥概念?
首都的本科畢業生才拿不到兩千塊的平均工資而已。
此時此刻辦公室里這些程序員的收入不低,但基本工資也就三四千,小組核心才能拿到五六千的基本工資。
這一千塊錢的紅包,抵得上好地段的一個月房租。
而且按照楊磊的慣例,在第一輪的“陽光普照”獎以外,還有功臣獎,也就是主要功臣辦公室、個體成員的獎勵,這才是大頭,動不動就是五六位數的那種。
就在上個月,有個研發小組搞出一個更好用的后臺數據統計程序,直接被獎勵了五十萬整,小組內每個人都拿到了八萬多塊的現金獎勵。
而且公司還幫忙申請了相關專利,專利權更歸開發者所有,公司只有免費使用權,還免費幫忙做推廣銷售,現在已經賣出了三十多套,這個小組繳稅之后直接盈利九十多萬。
現如今,這個開發小組堪稱是公司內最土豪的程序員小組,其他不說,個個都開上了小轎車,再也不用和苦逼同事們一起擠地鐵。
雖然首都這交通狀況對開車上班族并不友好,但并不妨礙公司上上下下的羨慕嫉妒。
以至于公司目前的研發熱情極其高漲。
而且不只是羚羊科技,螞蟻科技也一樣,都在憋著勁兒搞新玩意兒。
所以,這些程序員真的愛死了楊磊這個大方的老板,恨不得天天在家里祈禱楊磊財源廣進壽比南山。
跟著這樣的老板才有錢途!
不過對于接下來的獎金額度,楊磊卻不再說。
他這個當老板的適當宣示自己的存在感沒有問題,但不能和管理層搶風頭,得給管理層留下一定的操作空間,不然的話,公司同樣會出問題,畢竟日常管理公司的還是葉甄、趙曉梅和張海洋這些人。
萬事都講究個度字,做什么事兒,過度都不好。
所以,剩下的大獎就留給葉甄、趙曉梅、張海洋他們宣布或者發放。
剩下的時間里,楊磊的主要工作就是觀察各種數據,從記錄下來的數據中分析羚羊微博的未來。
尤其是用戶偏好這塊。
當然,代言人還是要找的。
尤其是微博這種社交屬性非常強的軟件,一個好的代言人,可以直接帶來無數的流量,源源不斷的那種。
觀察用戶偏好,是為了迎合用戶。
而用代言人吸引流量,則是引導用戶。
一個相對被動,一個則更主動一些。
效果嘛,都挺好。
楊磊肯定要雙管齊下。
只是這個代言人,不太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