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章、玄門武道之祖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歐巴小說網]

  https://最快更新!無!

  清理完道場之中不穩定因素后,李牧就混跡入人族部落之中,成為了善水部落的供奉。

  這年頭的人族部落,管理那是異常的松散。多一個人少一個人,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時候打獵走錯路,誤入另一部落之中,都有可能還換個部落居住。

  純樸、團結,都是洪荒的特殊環境所導致的。面對遍布天下的妖獸,人族的力量還是太過薄弱。

  一次妖獸襲擊,就能夠導致一家小部落滅亡。種族能夠延續下來,并且不斷壯大,靠得就是團結協作。

  為了保障部落安全,已經讓首領們操碎了心。先是從巫族學會了祭祀之道,太上圣人立教之時傳下了金丹大道,現在也在人族之中流傳。

  只不過無論哪一種體系,都對資質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祭祀之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演變出很多血腥、邪惡的法門。為了種族延續,大家還是只能忍著。

  人族大興開啟,太上圣人遣返眾多聽道者,本質上也是為了改變人族的生存狀況。

  雖然大部分聽道者的修為都不高,可是對普通妖獸來說,還是擁有壓倒性優勢。在大妖不出的年代,護衛一方太平還是沒有問題的。

  同為人族的一員,又擁有強大的實力,李牧成為供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如果他愿意的話,趁機成為一方部落的首領都不再話下。

  當然,這種棘手的位置,李牧是不會去碰的。跑去和伏羲爭奪天皇果位,純粹是在找死。

  看著整齊排列的一眾人族少年,李牧滿意的點了點頭。論起體格來,洪荒人族還真是得天獨厚。

  隨便一名少年,放在大荒世界那都是萬里挑一的武道天才。即便是不修煉任何功法,成年之后都不弱于二流武者。

  強大的體魄,也是人族能夠在洪荒生存下來的原因之一。只是相對妖獸來說,這就不夠看了。

  每次外出狩獵,都是一次地獄之行。即便是最強壯的勇士,也不能保證安然回歸。

  在李牧提出要教授孩童本領之時,立即獲得了所有人的。眼前這群幸運兒,就是第一批武者。

  相比門檻更高的仙道,前期要求更低的武道,明顯更適合普羅大眾。

  最關鍵的肆意傳播修仙之法,容易沾染因果之力,還有可能影響接下來諸圣傳道。

  傳播基礎武道就不一樣了,一看就是世俗法門。只要不將后面的功法傳出,李牧就能夠兜得住。

  這里可是洪荒,一個個未成金丹的小家伙,如何能夠惹出大亂子?

  只要不是為禍天地,沾染上大量的天道業力,那就一切好說。

  僅僅只是粘上些許人道業力,武道傳播推動人族大興,帶來的人道功德也足以抵消掉。

  “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今日傳爾等武道,乃強身健體、護衛我人族之術,切莫用來…”

  噼里啪啦講了一大堆,將一眾孩童忽悠的一愣一愣,李牧突然發現自己的演講天賦也挺不錯。

  對這些孩童,李牧還是很用心的。這些人都是武道的種子,要靠他們將武道傳遍天下。

  若是有表現優異的,他也不介意收入門墻。畢竟,爭奪氣運還得靠人多。

  截教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內部良莠不濟,但是在傳道的時候確實占便宜。

  相比之下,人闡兩教就很悲劇。jing英確實足夠jing,可數量實在是太感人。面對諾大的洪荒,他們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人多勢眾的截教。

  正大光明的傳道搶氣運,李牧沒那膽子。可是頂著三清的名號出去傳道,那就一切都不一樣了。

  現在三清尚未決裂,三圣氣運相連在一起,頂著三清的名號傳道,相當于一次性買了三分保險。

  盡管保險往往不保險,但拿出去唬人還是有效的。不說能夠獲得多少資助,最起碼可以避免遭受圣人大教打壓。

  傳道獲得的氣運,李牧也想好了。截留百分之七八十即可,剩下的就當是保護費。

  反正傳道氣運這玩意兒非常玄妙,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能夠獲得多少氣運,全靠經營得怎么樣。

  截留下來的氣運也不獨吞,拿出一半分給傳道者,制造出一副玄門人才輩出的景象,就能夠掩飾過去。

  操控氣運可不是一件簡單活,除了六圣之外,唯有少數大能能夠做到。

  要不是有神秘玉碟在手,李牧也做不到干涉氣運分配,更不用說潛伏在圣人大教下面爭奪氣運。

  只要速度足夠快,搶在圣人下手前,讓三清觀的足跡遍布人族主要區域,那就穩了。

  縱使三教弟子大舉進入洪荒傳道,也不可能冒著損傷自家大教氣運的風險,對三清觀動手。

  唯一麻煩的是三清決裂之后,可能會面臨站隊問題。不過那是未來的問題,現在還不需要著急。

  封神殺劫對核心來說是劫數,可是對普通修道之人來說,卻是一次大機緣。

  圣人不愿意自家弟子上榜,李牧卻不介意門徒遍布天庭。長生大道對九成九的人族來說都是奢望,能夠封神都是十輩子修來的福分。

  就如同在封神之中戰敗的截教,看似已經消聲滅跡,實際上也只是換了一個馬甲出現。

  有天庭一眾神仙祖師給照著,世俗的道統怎么可能不起來,區別只在于截教變成了道教。

  玄門三教能夠歸一,要說沒有三圣的,打死李牧也不敢相信。

  大概率是三清鬧翻之后,再次選擇聯合。究竟是迫于佛門的壓力結盟,還是多年的兄弟情義發揮作用,那就沒人知道了。

  反正最終的結果是道門拜三清,原本分裂的三圣,氣運再次連在了一起。

  為了氣運,李牧果斷放棄了門戶之見,不光教授孩童武藝,就連成年人只要想學,他同樣也不介意。

  如果不是擔心搞出文字牽扯太大,他早就將基礎功法編制成冊,滿世界的傳播了。

  洪荒世界可是很多特殊“業位”的,比如說:“天帝”、“地仙之祖”、“三皇五帝”…

  這些業位或是先天而成、或是后天締造,都是天地間的規則孕育而成的,皆是伴隨天道而生的,是天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得到天地業位加身,不光能夠得到天地業位的氣運,還可以獲得天道的庇護。

  最頂尖的天地業位擁有者,即便是圣人也要給幾分面子。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完全是座上賓的待遇。

  “武道之祖”,這是李牧準備謀劃的業位。相比一般的業位,“武道之祖”的業位可高可低,完全看武道的傳播、情況。

  理論上來說,如果武道能夠超越仙道,成為洪荒的主流大道,那么武道之祖就能夠比肩“道祖”。

  當然,這純粹是在做夢。真要那么玩兒,鴻鈞都要出來和他拼命。

  按照計劃,李牧只準備傳播成仙之前的修煉之法,作為仙道前期修煉的補充,暫且依附在仙道之下茍著。

  本質上這就是一次投機,誰讓圣人傳道的檔次太高,普通人根本就入不了門呢?

  能夠進入圣人門下聽道的,就沒有成仙之前的生靈。大部分洪荒異種出生就是仙,最不濟也有種族傳承,化形之時也成了仙。

  除了后天人族之外,沒人需要考慮成仙前的修煉問題。聽道的人族修士能夠成仙,要么是有奇遇,要么是自行摸索出來的法門,反正成仙之前的修煉法門,現在還不成體系。

  至于太上圣人曾經傳下的金丹大道,那玩意兒實在是太高檔了。初代人族大概有那天賦,后面的就甭想了。

  不假于外物,全靠自身領悟的大道,稍微想想就知道其中的難度。

  看人教的情況就知道,太上圣人就玄都一個嫡傳弟子,可不光是因為“懶”,也不是因為有緣人太少,主要是現在能夠滿足他擇徒標準的人暫時就那么一個。

  縱使是依附仙道,一旦武道成為前期修煉的主流,那也能夠支撐起一尊不錯“業位”。

  最關鍵的是能夠奠定李牧在玄門之中的地位。未來若是想要進入天庭,也能夠撈到一個好位置。

  要是啥也沒有,即便是現在去投奔昊天,最多也就一尊正神。最尊貴的天庭六御、次一等的各方大帝,都不可能有份。

  “玄門武道之祖”加上“三清觀之祖”,足以令李牧在三清圣人面前獲得一定的話語權,不需要擔心隨時被人拍死。

  畢竟,保護費也不是白交的。尤其是主動送上門,且數額巨大的主,那就是妥妥的“自己人”。

  輔助修煉的氣運有了,身份地位有了,自身安全也能夠得到保障,完全是一舉多得。

  李牧在行動,自首陽山回歸的眾人族修士也沒有閑著。只不過他們沒有開掛,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更談不上長遠的規劃。

  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進入各地部落充當供奉,誅殺部落周邊的妖魔,護衛一方人族的安寧。

  這也是太上圣人的意思,最后一次講道之前有過明確暗示。算是提前為伏羲轉世掃清障礙,省得未來他夾在中間為難。

  現在妖族主動退卻,實際上也有這方面的因素。稍微有點兒背景的都知道,伏羲要轉世謀取天皇業位,自然不會出來礙眼。

  即便是有大妖不服氣,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發作。畢竟,現在妖族之中當家做主的可是人家的妹妹。

  不想走,那就不用走了。只要媧皇宮那位動動手指頭,滯留在人族境內的大妖都會斃命。

  甭懷疑女人的狠辣,涉及到伏羲的道途,誰敢擋路那就是女媧不死不休的敵人。

  同樣也有少數修士,選擇開宗立派教授徒弟。當然,這年頭還不流行宗門模式,收徒的方式和李牧差不多,都是在部落之中進行。

  區別僅在于,他們玩兒的是小班化、jing英教學,李牧搞得是義務教育。

  按照正常的師徒模式,一個師父能夠教授的徒弟數量是非常有限的,人數稍多就管不過來。

  李牧玩的“義務教育”,純粹是以數量取勝。只有少數天分過人、向道之心堅定者可以走上長生之路,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會成為普通武者。

  或許對個人來說,在小班化教學之中更容易成功,但是對爭奪氣運而言,顯然是“義務教育”更占優勢。

  時間在洪荒世界真心不值錢,一晃就是二十年光景。

  對仙道中人來說,二十年只是眨眼的功夫;但是對普通人族來說,卻是一次更新換代。

  在李牧的努力之下,善水部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一個人口不過千余人的小部落,到了現在人口過兩萬的大型部落。

  事實上,李牧除了教授武藝之外,也就傳授了點兒數學知識,并沒有過多的插手過部落之事。

  哪怕明明有更好的辦法幫助部落,他都強自壓制了下來。

  三皇時代不開啟,謀取功德之事就不能動。自古喧賓奪主都沒有好下場,李牧可不想犯忌諱。

  待大幕拉開,大家一起跑去輔佐人皇分功德,多他一人也就不起眼了。縱使表現的優秀了一點點,那也無傷大雅。

  人族大興的時代,冒出一位“人族大賢”,那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善水部落的壯大,靠得就是拳頭,這個拳頭主要是針對妖獸。

  得益于強壯的體魄,加濃郁的靈氣。二十年時間過去了,現在的善水部落已經是先天滿地跑。最早的一批孩童現在大都進入天人之境,個別優異者都快要凝結金丹了。

  伴隨著實力的提高,狩獵能力自然也是大幅度提高,充足的食物是部落壯大的源泉。

  見善水部落的不錯,日子過不去的周邊的部落,就主動拖家帶口過來投奔。

  “老師,部落又要遷徙了。周邊的獵物已經不能夠滿足族人所需,狩獵隊的狩獵范圍都擴大到了五百里,還是有些勉強。”

  部落首領“善”走到李牧跟前,恭恭敬敬的說道。

  作為善水部落壯大的最大功臣,部落之中的武力擔當盡出其門下,李牧很自然的在部落之中擁有極其特殊的地位。

  即便是部落首領在李牧面前,也必須要執弟子之禮。當然,他也跟著李牧學過武,這聲“老師”也沒叫錯。

  看了老者一眼,李牧輕描淡寫的說道:“我記得這是二十年來,善水部落的第三十八次遷徙了吧?

  第一次遷徙間隔五年,第二次遷徙四年半…最近的一次遷徙,距離現在不過三個月。

  遷徙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再這么下去遲早都要出問題。你沒有思考過為什么嘛?”

  猶豫了片刻功夫之后,部落首領“善”若有所思的說道:“部落人口太多了。二十年前,善水部落僅有不到一千人,現在已經增長了十九倍之多。

  老師的意思我明白了,善水部落到了現在,確實到了該拆分的時候。”

  微微點了點頭,李牧暗自嘆了一口氣。果然,還不到時候。暗示的這么明顯,部落首領都沒有領悟出來他的本意,李牧也不好說什么。

  如果“善”自行領悟出來,向李牧求教長期定居之法,那么他就能夠順勢提出“畜養牲口、家禽”。

  可“善”沒有領悟出來,那就意味著時機未到。修行之人重天數,李牧也不例外。

  除非是確定伏羲的轉世之身,否則他是不會主動出謀劃策的,以免引發天機變化。

  “不光是要拆分,善水部落迅速壯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族部落日子太過艱難。

  如果他們的日子過得下去,也不會拖家帶口過來投奔,善水部落也不會這么快就被迫拆分。

  同為人族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幫助其它人族過上更好的日子。所以接下來你們不光是要分家,還要將武道修煉法門,傳給別的部落。”

  別的事情可以不干,但傳播武道之事,卻不能停下來。種子都長成了果樹,也到了該開花結果的時候。

  一傳十,十傳百。滾雪球般的傳道方式,才是真正的王道。靠李牧一個人奔走,天知道要到哪個猴年馬月。

  至于三清觀之事,還可以先緩一緩。在人族開啟“定居時代”前,不適合三清觀遍地開花。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人手不足。只有武道傳播開來,他才能夠選拔出足夠的人才主持各地的三清觀。

  沒有絲毫猶豫,“善”一口答應道:“明白了老師,我就去安排!”

  人心純樸就是好,要是在后世,遇上這種事情,肯定反對聲一片。莫說是傳給別的部落,就連自己人都要藏著捏著,最后淪為權貴的專屬。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部落首領和普通民眾,那是真正意義上的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干活、同吃同住,沒有任何區別對待。

  現在還是公有制時代,所有的財產都是部落的,屬于全民共同所有。包括部落首領,都沒有私產。

  留念的看了一眼部落,李牧知道自己該換個地方了。僅靠“善水”部落一家,還不足以令武道傳遍天下。

  想要完成這一偉業,他還有多跑些地方。唯一的不同之處在于,進入善水部落之前他是孤家寡人,現在多了七個記名弟子。

  全部都摸到了金丹門檻,獨當一面還不行,但是幫忙教授孩童武藝,還是可以拿得手的。

  這就意味著,接下來他能夠同時在七家部落中落子。看似不是太多,可這個數字同樣可以疊加。

  若是經營的好,再過二十年之后,傳道隊伍就會膨脹到半百之數。不消百年,傳道隊伍就能夠擴張到上千人。

  即便是后面擴張速度放緩,每二十年僅僅只翻兩倍,也能夠很快席卷洪荒。

  何況還有各部落的努力,這個時間只會更短。在圣人目光聚焦三皇五帝之際,他“玄門武道之祖的業位”也孕育了出來。

  拖延是不可能的,那意味著變數。或許鴻鈞老祖會比他更積極,暗中推手提前催生出“玄門武道之祖的業位”都有可能。

  如果李牧專修仙道的話,業位加身之后,證道大羅是必須的,成為準圣也只是時間問題。

飛翔鳥中文    逐道在諸天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